4.化生理论
鳞状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黏膜上皮被角化性鳞状上皮所取代,但脱落的角化物质一般不堆积。如化生的角化性鳞状上皮伸入鼓窦或鼓室,脱落的焦化物质发生堆积,可形成胆脂瘤。
临床表现
1.可无症状
不伴感染的胆脂瘤早期可无症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2.耳流脓
不伴感染的中耳胆脂瘤可无耳溢液。伴化脓性中耳炎者可有耳流脓,且持续不停,脓量多少不等,脓液常有特殊恶臭,伴有肉芽者,脓内可带血。
3.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可能是不伴感染的胆脂瘤的唯一主诉,早期多为传导性聋,程度轻重不等。上鼓室内小胆脂瘤,听力可基本正常。即使听骨部分遭到破坏,但因胆脂瘤可作为听骨间的传声桥梁,听力损失也可不甚严重。病变累及耳蜗时,耳聋呈混合性。严重者可为全聋。
4.耳鸣
多因耳蜗受累之故。
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去除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是有效控制感染措施之一。
(1)鼻部和咽部感染灶的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等必须控制,避免中耳炎反复发作。
(2)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治疗
鼻、咽部的病变如增殖体肥大、鼻中隔偏曲、裂腭等常影响咽鼓管咽口的通气功能,需手术纠正,咽鼓管鼓口的息肉或鳞状上皮封闭,可在中耳炎手术时去除。
2.全身治疗
影响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或慢性病,如衰弱、营养不良、过敏、糖尿病、肝肾功能不良,应得到纠正。
3.控制感染的保守治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1)局部抗生素滴耳液
根据耳脓液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溶液滴耳。应避免选用有耳毒性的抗生素。由于致病菌可能产生耐药和反复感染或混合感染,治疗后疗效不明显者,应定期重复作耳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未获化验结果前,一般采用洁霉素、氯霉素、氟嗪酸等药滴耳,也可加入皮质激素类药有助于中耳粘膜水肿的消退。滴药前外耳道和鼓室分泌物用消毒细棉签轻轻拭净或用吸管吸净。滴药后,交替轻压耳屏使药液进入鼓室和咽鼓管。
(2)全身抗生素治疗
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应考虑全身抗生素治疗。同时根据耳脓液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胆脂瘤继发急性感染应注意清除鼓室脱落上皮和角化物或痂皮。否则胆脂瘤囊腔引流不畅,虽全身应用抗生素,仍难使局部的药物起到有效的作用。
(3)局部肉芽、息肉和胆脂瘤物质去除
鼓室或袋状内陷腔内的角化物质及时清除常有利于引流和感染的控制。小肉芽可用10%硝酸银烧灼。较大的肉芽或息肉可在直视下用环形小刮匙刮除或用杯形钳摘除,并作活组织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
慢性中耳炎手术的目的是在根治中耳病灶的基础上,尽量修复鼓室的正常解剖结构,保留或提高听力,并防止感染或胆脂瘤复发。主要的手术有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膜修补术、伴或不伴乳突根治术的鼓室成形术等。
(1)手术适应证
①慢性中耳炎已引起颅内、外并发症时,只要患者的全身情况无手术禁忌,均应及时手术清除中耳病变,并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
②鼓室或乳突腔内有不可逆病变,如胆脂瘤、肉芽、鳞状上皮、纤维粘连、鼓室硬化或骨炎等。
③慢性中耳炎经积极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提示病变在继续发展。
④慢性中耳炎引起中耳解剖结构的破坏能通过手术恢复其功能者,如鼓膜穿孔、听小骨病变等。
图老师小结:以上就是关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相关知识了,大家在看完之后是不是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对人的影响是不是有所认识呢?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负责帮助我们收集外界的声音,因此我们要注意卫生,做好对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