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英文名字是DVT(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管腔),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后遗症属于血管外科的范围。
形成原因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对付DVT重在预防。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对术后的年老或心脏病患者要更加重视。
病因和病理
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长期制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由于某种原因需长期制动、卧床者,如股骨颈骨折长期制动、大手术需较长时间卧床体息等。
2.血液粘滞度增高
大手术后,血粘度增高,若患者肥胖,血黏度越高,则更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手术中的髂静脉损伤,发生率很高。
3.解剖因素
右髂总动脉和左骼内动脉都在左,髂总静脉前面跨过,左髂总静脉有两处受压,严重时可形成束带。使管腔缩窄2/3以上,影响静脉回流。一旦有上述两种原因,容易形成血栓。
4.髂总静脉或髂股静脉腔外受压
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及症状
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
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诊断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重要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关于DVT的知识。
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每个医疗机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同。
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
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
发病时间的判断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静脉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冲洗掉,但是一旦结成凝块就无法溶解。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是静脉血栓在形成数十小时之后就开始部分机化却是事实。机化的静脉血栓就很难用溶栓的方法去解决。
手术取栓也很不适合,由于机化的血栓紧粘在静脉管壁上,强行取栓会导致静脉壁损伤造成更大范围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如何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
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股静脉血栓形成。当然,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尽早检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图老师小结: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深静脉血栓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疾病要及时的治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