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
以本法共治1041例,其总有效率在70%~85%之间。
注意事项
(1)耳针戒烟,必须注意耳郭及针具的严格消毒,下同。
(2)对于烟瘾大、烟龄长的吸烟者,运针及留针时间宜延长,或采用弱刺激刮针术为主。
(3)据著者体会,本法多于3次内见效,如超过5次未见效者,应改用它法。
电针
取穴
常用穴:迎香、合谷、曲池、地仓、足三里、太冲。
备用穴:肺、咽、神门(耳穴)。
操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enjiu/)先取常用用穴,每次选一组(双侧)。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反复轻插重提,大幅度快频率捻转,持续1~2min,以加强感应,针刺迎香穴以流泪为佳。。其中,合谷、足三里穴接通电针仪,采用连续波型,通电15min,电流强度以能耐受为度。起针后,起针后按摩迎香和地仓穴,以酸胀痛为佳。并分别在合谷、足三里二穴位上用麦粒型皮内针,沿皮下刺入约1㎝,针身与经脉循行方向垂直,呈“十”字型,用胶布固定,留针1天。留针期间,嘱病人每日按压埋针俞穴3~4次(或仅于烟瘾发作时按压),每次持续2~3min。上述二穴,交替选用。亦可不作皮内埋针而改用备用穴:消毒耳廓,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方形活血膏,对准上述穴位贴紧,用手指用力按压,使局部微感疼痛和灼热感。每次贴压一侧耳廓,并嘱自行按压,加强刺激,每日3~5次,每次10min左右。如烟瘾发作时,可即时按压耳穴以起抑制作用,每隔3日换贴另一侧耳。针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3~5日继续针刺。
效果
共治150例,结果,显效及有效者占82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5.9%。
注意事项
(1)本法其实是一种包括体针手法、电针刺激和穴区埋针在内的综合方法,要重视每一步骤操作,才有可能获取疗效。
(2)本法多用于戒烟成功而又复发者。
体针
取穴
常用穴:分二组:(1)甜味穴;(2)百会、神门。
备用穴:足三里、列缺、三阴交、关元。
甜味穴位置:位于列缺与阳溪之间,距桡骨颈突边缘约一拇指之柔软处,有明显压痛之凹陷点。
操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enjiu/)常用穴为主,效不显时加备用穴。常用穴每次取一组。甜味穴双侧同取。令患者手背向上,找得压痛点后以28号1寸针,垂直进针,刺入0.8寸左右。进针时要求患者吸气后摒住呼吸,至进针完毕才呼气,适当捻转至有明显胀酸之感,留针15min。以针后患者觉双手沉重感为佳。亦可用1.5寸30毫针向上逆肺经的方向斜刺1寸后,用捻转补泻的泻法使戒烟者产生酸、麻、胀。常用穴第二组宜双穴同取。先取百会,以28号1.5寸毫针平刺,继取神门,以1寸针直刺,均至有胀重感后,捻转1min左右,捻转频率在120~140次/分之间,刺激宜略强,然后留针。备用穴每次2~3穴,均用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均留针30min。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疗程。
效果
以上法共治612例,结果其总有效率为91.0%~98.2%。
注意事项
(1)甜味穴又称甜美穴,为国外学者发现的一个戒烟有效穴位,取穴时要找准压痛点。针刺方法任选一种,但以前者更常用。已有的实践表明,仅用该穴多可获效。
(2)戒烟选穴时,以精少为好,一、二个穴能取穴时,决不任意增加。
穴位敷贴
取 穴
常用穴:甜味穴、合谷。
操作
先制作代针膏,制法为:丁香、肉桂、麸酸钠(食用味精)各等份,前二味研粉过100目筛。以6倍于药量的黑膏药胚加热溶化,再掺入丁桂散,待温度下降至60℃后加入面麸钠,水浴保温摊膏,每张膏药重1g,纸面1.5×1.5寸。
用法:在上述两穴压痛最明显处贴膏24h,贴膏10min后视患者烟量大小可吸香烟1~2支,以观察效果。如出现头昏,恶心及口吐涎沫等即为有效。
效果
以上法共观察126例,结果:显效82例、有效3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8.9%。
注意事项
(1)代针膏目前尚无市售产品,须自行制作。
(2)本法易为被戒烟所接受,但效果似不够理想,对无效者可配合或改用其它方法。
指针
取穴
常用穴:甜味穴。
备用穴:“四花”穴
四花穴位置:由四穴组成,上二穴为膈俞,下二穴为胆俞。
操作
先取常用穴,效不显时改备用穴。常用穴取双侧,以大拇指掐按至患者双手有沉重麻木感,或欢快感,或口有异味、金属味为止。备用穴,可让戒烟者俯卧,按常规取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膈俞同胆俞,用食、中两手指按在穴上,先按膈俞两穴10min,后用同法在胆俞上按揉10min,后平擦两侧从膈俞到胆俞双线,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效果
以上法共治55例,结果:戒断3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3%。
注意事项
(1)在各种针灸戒烟法中,以本法最为安全,可由戒烟者本人或家属自行操作。
(2)本法可与耳穴贴压并用,以提高疗效。
鼻针
取穴
常用穴:胆点。
备用穴:肺点。
胆点位置:位于鼻梁最高点二旁,内眼角直下处。
肺点位置:两眉内侧端连线的中点。
操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enjiu/)一般只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备用穴。以30号0.5寸之针灸针垂直或斜刺入1~2mm,快速捻转2~3s,使患者有强烈的酸、胀、麻的感觉,直至眼球湿润或流泪,留针15min,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效果
共治1138例,结果 戒断694例,良效114例,无效330例,总有效率71.0%。对戒断者作3个月后的随访,仍有388例(55.9%)完全停止吸烟,表明有一定远期效果。
注意事项
(1)鼻部肌肉菲薄,感觉十分敏锐,进针时往往针感应强烈,故不可刺之太深,以不刺及鼻骨为标准。手法以捻转为主。
(2)应用鼻针要注意被针者的体质和耐受能力,宜因人而施。
操作简便 疗效确切
专家说,卷烟烟雾是由4000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由存在于气相中的挥发物和存在于颗粒中的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组成,其中气体占95%, 如氮、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化氰类、挥发性亚硝胺等,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我国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达100万,超过因艾滋病、 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吸烟的危害猛于非典和海啸。
“针灸戒烟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绿色疗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杨金生说,“现代医学证明:针灸戒烟的机理是针刺后诱发体内产生大量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从而弥补因内源性成瘾物质尼古丁供应中止所造成的阿片类物质缺乏的症状,从而达到戒烟目的。”
多使用耳穴贴压
针灸戒烟一般都采取王不留行贴压耳穴并配合体针的方式,每周约治疗2~3次。中医认为,耳并不单纯是孤立的听觉器官,从全息现象来认识,耳郭就像是 一个倒置的胎儿,相当于人体的一个缩影,全身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部位,都通过经络与耳郭有密切联系。加上整个耳朵神经分布比较丰富,因而通过 对耳部某些与人体相对应部位轻缓而持久的刺激,可起到调节全身功能的作用。
一般由医生选准耳部对应人体的肺、口、胃、脾等穴位,贴压中药王不留行,以胶布固定,用食、拇指按压至酸麻或疼痛始为得气。冬季贴压可停留于耳5~7天,夏季停留于耳3天左右,如有脱落,可随时去医院更换。贴压耳穴之后,还可配合体针加强疗效。
根据体质配合针刺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结合病人的身体状态,常选用下列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疏风通络、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气喘、咽喉干痛、偏头痛、颈项强痛。
中药戒烟小偏方
想戒烟吗?可以,试试我们的中药戒烟小偏方,让你轻轻松松戒掉常年来的烟瘾。不信你试试。
戒烟药茶
1.取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
2.取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之后,早晨空腹服用。
3.取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白砂糖少许,水煮当茶饮服,每日8~12次,连用2~3天。
戒烟药贴
1.将味精、肉桂、丁香各等份研细,每次取0.5克,加适量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者加入少许酒做成药饼,贴敷于合谷穴(即虎口,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甜味穴(翘起手拇指,在近腕部的拇指尽头、二筋之间,有一凹陷深窝便是该穴),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之后取下,连贴2~3次。
2.取六神丸一粒,用胶布(约一厘米见方)粘住,贴在双手手腕部的甜味穴上。二只手轮流贴压,每天按压数次,一周一换。
戒烟膏
取甘草120克,炒杜仲60克,川贝母60克,研粉,煎汤去渣,加入红糖250克成膏状。温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早晚各一次。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酸、辣。
戒烟糖
取藿香60克,鱼腥草50克,地龙、远志各45克,薄荷、甘草各30克,白人参15克,水适量,将上药放入锅内煮3次,每次20分钟(即第一次煮好后把药液倒出来,然后再加水煮第二次,之后把两次药液混合一起继续煮),待熬至浓稠状态时,加入白砂糖200克,口服葡萄糖粉50克,继续熬至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趁热倒入表面涂有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后将糖分割成若干小块,经常含服。该戒烟糖具有补气扶正、醒脑提神、解毒祛痰的功效,不仅能辅助戒烟,而且还可改善由于吸烟而引起的咳嗽、多痰、口干、舌燥等症状。
戒烟药粉
取半枝莲、地龙、地榆各20克,共研粉,早晚各取4克,开水送服。
五个中药戒烟小偏方让你戒掉烟瘾,不再为戒烟发愁、苦恼。
图老师说:听了图老师小编的以上讲述,相信大家对如何使用中医针灸戒烟有所了解了,对于中医针灸戒烟效果还是不错的。希望大家多多使用图老师小编给大家的小方法,大家一定要坚持不懈的使用哦,那样才能达到针灸戒烟的最好效果。图老师小编在这里祝大家早日登上戒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