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药物及食物添加剂
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
3、促发因素
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怀孕和剧烈运动,气候变化等常见因素。
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
表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有的青少年病人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惟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
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支气管哮喘症状
哮喘是一种可逆性的呼吸道疾病,哮喘的发作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自限性的特点,如果诊断不及时、治疗不适当,可逆的病变就可能转变为不可逆的病变。
而且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由此可见,了解哮喘的早期症状,及时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哮喘患者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
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
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表现
前驱症状
在变应原引起的急性哮喘发作前往往有鼻子和粘膜的卡他症状,比如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流泪、干咳、胸闷等。
喘息和呼吸困难
是哮喘的典型症状,喘息的发作往往较突然。呼吸困难呈呼气性,表现为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患者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患者感到呼气和吸气都费力。
咳嗽、咳痰
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而引起。干咳常是哮喘的前兆,哮喘发作时,咳嗽、咳痰症状反而减轻,以喘息为主。
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气道分泌物需要排除时,咳嗽、咳痰可能加重,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
有一部分哮喘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无明显喘息症状,这部分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胸闷和胸痛
哮喘发作时,患者可有胸闷和胸部发紧的感觉。如果哮喘发作较重,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支气管哮喘的体征表现
哮喘的体征可与哮喘的发作有密切关系,在哮喘缓解期可无任何阳性体征。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体征。
一般体征
哮喘患者在发作时,精神一般比较紧张,呼吸加快、端坐呼吸,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和手指(脚趾)紫绀。
呼气延长和双肺哮鸣音
在胸部听诊时可听到呼气时间延长而吸气时间缩短,伴有双肺如笛声的高音调,称为哮鸣音。这是小气道梗阻的特征。
双肺漫步的哮鸣音在呼气时较为明显,称呼气性哮鸣音。很多哮喘患者在吸气和呼气都可闻及哮鸣音。单侧哮鸣音突然消失要考虑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在哮喘严重发作,支气管发生极度狭窄,出现呼吸肌疲劳时,喘鸣音反而消失,成为寂静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肺过度膨胀特征
即肺气肿体质。表现为胸腔的前后径扩大,肋间隙增宽,叩诊音过清音,肺肝浊音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
长期哮喘的患者可有桶状胸,儿童可有鸡胸。
奇脉
重症哮喘患者发生奇脉是吸气期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增大的结果。这种吸气期收缩压下降的程度和气流受限的程度相关,它反映呼吸肌对胸腔压波动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加。
呼吸肌疲劳的患者不再产生较大的胸腔压波动,奇脉消失。严重的奇脉是重症哮喘的可靠指征。
呼吸肌疲劳的表现
表现为辅助呼吸肌的动用,肋间肌和胸锁乳突肌的收缩,还表现为反常呼吸,即吸气时下胸壁和腹壁向内收。
重症哮喘的体征
随着气流受限的加重,说话不连贯,皮肤潮湿,呼吸和心率加快,并出现奇脉和呼吸肌疲劳的表现。
呼吸疲劳大于25次/分,心率大于110次/分,奇脉大于25mmHg是重症哮喘的指征。
患者垂危状态时可出现寂静肺或呼吸乏力、紫绀、心动过缓、意识恍惚、昏迷等表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很多哮喘患者常常被误诊,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由于错误的诊断导致治疗方案的错误,不仅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付出也白白浪费掉。
因此,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体征非常重要。
支气管哮喘吃什么药
支气管哮喘属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诱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使之释放前列腺素、组胺和白三烯等活性介质,引发支气管痉挛和肺通气障碍。
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
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茯苓20g ,五味子10g ,炙麻黄6g, 细辛3g ,干姜10g ,苍术10g ,炒杏仁10g ,炙甘草10g ,天麻10g ,炒白术10g ,生黄芪10g ,党参10g ,川续断10g ,炒杜仲10g ,山萸肉10g, 清半夏10g ,鸡内金10g ,白芍10g ,牛蒡子10g ,川贝5g ,陈皮10g 。
该药方共饮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在用药期间以及恢复的一段时间内千万别吃油腻的、生冷的、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这样方能尽早起效。
1、咳喘停
炙麻黄、炙甘草各6g,苦杏仁、五味子、白术、僵蚕、桃仁各10g,白芍、黄芪、党参各30g,补骨脂、枸杞子、重楼各15g。
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小儿酌减,用3~6个月。
本方具有培补肺肾、敛肺止喘的功效,用于缓解期脾肺俱虚的哮喘患者。
2、健脾温肾膏
黄芪、党参各300g,茯苓、白术、谷芽、麦芽、白果仁、淮山药各150g,麻黄100g,细辛60g,陈皮90g,菟丝子、仙茅、淫羊藿、补骨脂、女贞子、枸杞子各120g,蛤蚧2对。
随症加减。水浸12小时后,取3次滤液,浓缩至2~2.5L,加阿胶250-400g,气阴两虚加龟板胶100―150g,冰糖0.5~lkg,炼制成膏备用。
每年冬至开始,用l匙/次,日2次冲服,约40日,用2年。
3、补肾防哮丸
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熟地、山萸肉、菟丝子、白术各30g,黄芪、当归各60g,五味子、附片各15g,法半夏、胆南星各20g,胎盘1具。
按比例研粉,或泛水为丸,或为蜜丸。每日早晚各服9g(小儿酌减)。
本方功可补肾温阳、培补先天,以增强抗病能力。补脾益肺、培养后天,以杜绝生痰之源。
兼有法半夏、胆南星等祛除伏痰。综观全方,颇合本病缓解期病机特点。
对于季节性发作患者,宜好发季节前2个月左右连服3~4个月,常年性发作者,宜于喘止后服药3~4个月。可连服3~5年,或以病情稳定不发为度。
4、补肾防喘片(温阳片)
补肾防喘片含附片、生地、熟地各6g,山药、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各9g,陈皮1.5g。
滋阴片含生地、熟地、天冬各6g,山药、黄精各9g,女贞子15g,陈皮1.5g。
两方均按比例制成浸膏片,每l剂可服用两天(其中补肾防喘片已制成成药)。
根据季节性发作患者易于10月左右复发的特点,从8月初就开始服药,至10月底止,共3个月左右,连服3~5年。
5、复方虫草哈蚧散
冬虫夏草5g,紫河车、黄芩、厚朴、白芥子各15g,陈胆星l0g,黄芪30g,共研细末。
此为1个月量。每次冲服0.5~lg(稍有咳、痰、喘即服1.59),每日3次。
从霜降服至次年清明,连用2年以上。本方具有补益肺肾、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缓解期哮喘有咳痰症状者。
6、固肺丹
胎盘粉、黄芪各3份,淫羊藿、蛇床子、胆南星、半夏、茯苓、白术各2份,防风、桂枝、白芍、陈皮各1份。
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连服3~5个月以防治本病的复发。
用于缓解期肺脾肾俱虚,夹有痰湿的哮喘患者。
7、玉屏风散剂
黄芪30g,白术20g,防风l0g,当归12g,赤芍18g,陈皮6g。
按上药比例配为散剂,每日服6~9g,每日2次用适量蜂蜜调服及温开水送服。
在发病季节前2~3个月开始预防性服药。常年发病者可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服药时问适当延长。
有补肺固表、扶正祛邪作用,可有效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
8、益肾健脾丸
哈蚧1对,高丽参15g,款冬花、杏仁、苏子、紫菀、陈皮、半夏、茯苓各90g,补骨脂、胡桃肉、五味子、紫河车、杜仲、桑寄生、白术、炙甘草各120g,丁香30g。
以上诸药研末混匀制成丸剂,装瓶备用。急性发作症状完全控制后开始服,每日l0g,每日3次,儿童酌减,连续服用4个月为1疗程。
治疗期问若有复发哮喘则暂停服本丸,俟病情缓解后继续服药。
本方具有补肾纳气、健脾化痰、敛肺降气、止咳平喘作用,主治支气管哮喘。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饮喘咳。
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方名: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方名: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治法: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方名:麻杏二三汤。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