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经络:任脉为阴,督脉为阳;在四肢外侧、人体背部络属于六腑者为手足六阳经;在四肢内侧、人体胸腹络属于五脏者为手足六淫经。
按气血津液:气为阳,血及津液为阴;卫气为阳,营气为阴。
总之,人体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结构、气血津液都可用阴阳来划分属性。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正常人的生理,称为阴平阳秘。就脏腑功能而言,五脏藏精气属阴,六腑传化物属阳;肝气升发属阳,肺气肃降属阴;心在上属火属阳,肾在下属水属阴;脾主升清属阳,胃主降浊属阴;肾主纳气属阴,肺主出气属阳等等。升降出入正常,水火既济协调都是阴平阳秘的具体表现。若因某种病因侵袭人体,导致阴阳失调,即为病变。如正气与邪气,则正为阳邪为阴;正气之中,又有阴气与阳气,而邪气之中也有阴邪与阳邪。因此,疾病全过程的病理,均可以看成是正邪相争,也就是阴阳失调。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情况。
1. 阴阳偏盛(胜)
指阴阳的绝对亢盛,超出了正常水平的对立面,形成一类实证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例如,阳热之邪侵犯机体,若患者正气(阳气)尚旺,则机体高热、烦渴、面红、大汗、口渴、舌红、苔黄、脉数诸症必现。病程一长,泄热耗津液,可出现口干唇燥、舌红少津的症状。这就是“阳胜则热”与“阳胜则阴病”的表现。又例如阴寒之邪侵犯机体,若患者正气(阳气)不足,寒邪可直接侵犯太阴,则机体形寒肢冷、面白、脘腹冷痛、泻利清稀、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等。病程一长,阴寒之邪不断损耗与制约机体阳气,可出现肢冷、踡缩、脉迟伏或细微欲绝等症状。这就是“阴胜则寒”与“阴胜则阳病”的表现。
2. 阴阳偏衰
指阴与阳的绝对虚衰,大大低于处于正常水平的对立面,形成一类虚证的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能制约阴精,则阴气相对偏亢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倦卧自汗、舌淡滑、脉微弱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阴虚泛指人体阴液阴精亏耗,不能制约阳气,则阳气相对偏亢出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
阴阳偏盛偏衰是阴阳失调的主要内容,也是病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病情发展往往由实(盛)转虚(衰)。此时医师若能明辨阴阳盛衰,把握虚实病机,诊治向愈自有相当把握。否则偏盛之证可能出现阴阳格拒导致寒热真假,或转化成对立面导致面目全非;而偏衰之证则可能引起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这种损耗是在阴阳互根的基础上通过量的消长完成的。此时的阴阳虽然同处于正常水平之下,仍有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的不同。至于亡阴亡阳则为阴阳虚衰的极端例子。而阴阳离决则是阴阳互根关系破裂所致,也就是用阴阳观点阐释死亡现象。
(三)用于指导养生,诊断防治疾病
1. 指导养生
人体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根本。而人处于天地之间,自然之中,应与天地阴阳以及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协调统一,才能延年益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明确了养生之道,在于调养人体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协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诊断疾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以阴阳作为辨证的总纲,概括说明病因、病变部位、正邪对比、病证性质、症状、体征的阴阳属性。例如:病因之中,寒邪、湿邪属阴,而热邪、暑邪、火邪则属阳;无形寒热之邪属阳,而有形瘀血、虫积、燥屎、结石等则属阴。以病位而言,则病在体表属阳,病在深里(脏腑、骨髓)则属阴;病在六腑属阳,病在五脏属阴。以正邪来说,则正气属阳、邪气属阴。以病证性质而言,则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而里证、寒证、虚证属阴。从症状与体征角度看,望诊之中,面红为阳,面白为阴;闻诊之中,高声气粗,排泄物臭秽属阳,而声低气怯,分泌物气味腥淡属阴;问诊之中,壮热恶热为阳,恶寒畏寒属阴。总之,辨证辩病,进行诊断,首要任务,应为分清阴阳。诚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所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3. 治疗疾病
疾病,就是人体阴阳在某种病因作用下,失去了平衡状态的病理表现。要治疗疾病,首先要诊断清楚病证的阴阳属性。然后辩明阴阳失调的偏盛偏衰等病机,用药物与针灸等治疗手段予以调整,达到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具体程序如下;
(1)确定治则
既然疾病是病因破坏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那么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才能促使机体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就理所当然成了治愈疾病的根本原则。一般来说,阴阳偏盛(胜)时,正邪争搏,反应剧烈,症状、体征均较重,属于实证,治则是“实则泻之”,就是损其有余。而具体到阳热偏盛,应采取“热则寒之”的治则;阴寒偏盛时,应采取“寒则热之”的治则。在此阶段,若因“阳胜则阴病”或“阴胜则阳病”可于“热则寒之”的方药中加滋阴之品,而在“寒则热之”的方药中加助阳之品。
阴阳偏衰时,正衰邪微,反应较轻,症状、体征偏于虚证为主,治则是“虚则补之”,就是补其不足。具体到阴偏衰时,阴不制阳,虚阳偏亢,形成“阴虚生内热”的虚热证,治宜采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滋阴清热法。而阳偏衰时,阳不制阴,阴邪相对偏盛,导致“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宜采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扶阳制阴法。
(2)指导用药用针
病有阴阳,证有阴阳,药物有阴阳,针灸法有阴阳。在阴阳偏盛偏衰时,治则一旦确定,选用性味阴阳与病证阴阳相合的药物或针(灸)手法进行治疗,就显得十分关键了。一般说来,阴阳学说认为,中药禀受天地阴阳之气,其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也有阴阳属性可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寒凉属阴,“热则寒之”时多用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等苦寒辛寒之药清泄阳热有余之邪;温热属阳,“寒则热之”时多用附片、桂枝、川芎、麻黄、细辛等辛温大热之药驱除阴寒偏盛之邪。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虽另有淡味与涩味药,多附于五味之下。《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即是指药味辛、味甘、味淡者,有发散渗泄之功效,属阳性药物;而药味酸、味苦、味咸者,有涌泄之功效,属阴性药物。举例来说,麻黄味辛,党参味甘,淡竹味淡,均为阳性药物;而白芍为酸,苦参味苦,芒硝味咸,均为阴性药物。
药物的升降沉浮,是指药性在体内作用的趋向。升指自下往上,如升麻;浮为自内浮散于体表,如浮萍等,应属阳性药物。降指自上往下,如重镇降逆的代赭石;沉是由外内沉于里,如沉香等,应属阴性药物。
总之,四气之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之中,辛甘淡发散渗泄为阳,酸苦咸涌泄为阴;升降沉浮中,升浮发散属阴,沉降内收、重镇、泻下属阴。
如选针灸治病,那么阳证实证宜泻,可重手法、强刺激、久留针;而虚证寒证宜补,可用艾灸祛寒补虚,也可用针轻手法、弱刺激、少留针。
如上所述,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实为中医药独特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基础。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精髓,灵活运用,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