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古代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代对阴阳的理解,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有光明、温暖等效应;背日为阴,有黑暗、寒冷等效应。以后逐渐推广,认识到阴阳广泛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右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具有基本规律的意义。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阴阳的现代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中医学已清楚地认识到阴阳是一个哲学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三)事物阴阳属性划分的标准
万事万物的阴阳属性,是由一些公认的、具有鲜明对立特征的标准确定的。一般说来,凡是活动的、明亮的、温热的、外在的、上升的、功能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凡是静止的、晦暗的、寒冷的、内在的、下降的、物质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表1 事物阴阳属性分类标准
二、阴阳的重要性质
(一)阴阳的抽象性与具体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明确指出阴阳概念是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范畴,并不能等同于所指示的某种事物或现象。由于阴阳的抽象性,所以阴阳概念可以用来说明无数事物的对立相反,制约统一。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的高度抽象性,奠定了阴阳普遍性的基础。同时,由于阴阳抽象性不够十分彻底,与现代辨证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相比,存在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表现出一种具体性。如《内经》中所言:“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表明古人已认识到高度抽象的阴阳,其实是寓于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之中。这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有利于我们从看得见、摸的着的事物与现象中去把握抽象、深奥的阴阳,对于后世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阴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阴阳学说认为,在宇宙、自然界、生命体等领域中,一切事物与现象内部无不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例如:天地、乾坤、日月、昼夜、水火、物质与能量、动物与植物、男女、老少、气血、脏腑、营卫等等,反映了万事万物不离阴阳;而在某一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灭亡的过程中,从空间或时间的角度去考察,也始终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斗争。例如:动物的生长壮劳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空间的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气机的升降沉浮等等,均可以按阴阳一分为二。所有这些均体现了阴阳的普遍性,但与现代辨证哲学的对立统一观相比,这种普遍性还是不够全面的,它仅仅是阴阳矛盾在比较广大的领域内的特定展开,仍然带有某种局限性,不可任意无限推广。因而在更为广大的领域,从对立统一观分析,阴阳的普遍性又表现为一种特定领域的特殊性。这与现代对立统一哲学存在一定差别。阴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也是阴阳的重要性质。
(三)阴阳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
1. 阴阳属性的确定均以对立面的存在为前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以水火而言,水的对立面为火,按阴阳属性标准判断,显然火属阳,而水则数阴;而以冰水而言,则水为阳,冰为阴。
2. 阴阳之中能再分阴阳,并且是无限可分。除了说明阴阳的普遍性以外,也说明了阴阳的相对性。例如:从人体来看,四肢在外属阳,而脏腑在内属阴。但四肢中,上肢属阳,下肢属阴。又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3. 阴阳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对立面转化。例如,物质转化为能量,能量凝结成物质,就是阴阳转化的过程。
这三个方面充分说明了阴阳的相对性。与其它范畴一样,阴阳的绝对性也是寓藏于阴阳的相对性之中。我们只能从无数相对的阴阳来认识理解阴阳的绝对性。离开了具体的、相对的阴阳,不存在任何抽象、绝对的阴阳。阴阳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辨证统一,是我们理解变化莫测的阴阳的关键。
(四)阴阳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阴阳是对立的,反映出阴阳之间存在斗争性。例如:阴阳相感是阴气与阳气的交互感应;阴阳对立是阴气与阳气的相互对抗;阴阳消长则是阴阳斗争的量变形式;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斗争的结果。阴阳的斗争性(对立性)贯穿于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的全过程,表现出阴阳斗争是动力,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而同一性则是研究对立双方在什么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同一性是阻力,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同一性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所以能表现出阶段性统一、相对静止、动态平衡、互根互用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结合,推动、发展、完成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