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练习拿哑铃的虚领顶劲功”
有人会问,打拳时对虚领顶劲已能身知又有体悟,干嘛还要练习拿哑铃的虚领顶劲功”啊?我们知道,虚领,即虚虚领起,在松肩坠肘的同时颈、头往上松,不要单独的颈、头往上松,不必太刻意地头、颈往上拔。不是先升后沉,也不是一边升一边沉,而是沉中有升,颈、头松开往上领是在松沉的作用之下而带动的。先有松肩坠肘沉劲,后有虚灵顶劲。松肩如不能沉肩(肩关节松开和肩胛骨下沉),就不是真的能松肩。大家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看到一些人手提重物或者背着重物的时候,这些人在重物的下压下,造成脖子上伸,而且物体越重,脖子上伸的越厉害,并且感觉好像脑袋往上顶一样,这就是虚领顶劲的自然表现。太极拳的虚领顶劲也一样,当练出沉劲以后,由松沉重量感下压身体造成的虚领顶劲就会自然出现。如果过分用意想着头、颈往上顶,那就叫竖项顶头。道法自然”嘛!拿哑铃的虚领顶劲功”就是源自人手提重物而脖子自然上伸的创意。在练习拿哑铃的虚领顶劲功”的过程中,自然会有阶段性的腰背、胸膛、胳膊等处的肌肉酸痛。身知体悟虚领顶劲”,是一回事;长出虚领顶劲”的沉顶对拔松开”功夫,又是另一回事。身知体悟转化为较好功夫需要投入时间和吃苦受痛的过程。
比如抹墙听劲功”
抹墙听劲功”亦称摸墙听劲功”,这个功法适合个人单练听劲的功夫。抹墙听劲功”比较讲究腰腿的轻沉兼备”功夫,以松沉的身体重量和地面反座弹力来换取摸墙”的轻灵功夫,能沉多少重量就有多少的轻灵功夫,这样练法较为吃力,也有腰背、胳膊、大腿、小腿等处肌肉酸痛的阶段性的换劲”过渡。如果功夫练在手上,就是想方设法让手的皮毛接触墙壁,那是消极、局部的轻灵”,不是太极拳需要的东西。只有功夫练在腰腿,就是想方设法让腰胯带动手的皮毛接触墙壁,那是积极、整体的轻灵”,才是太极拳需要的东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比如练习定步推手”
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当推到左边身或右边身的腰背、胳膊、大腿、小腿等处稍有肌肉酸痛就提出轮换手或轮换脚推了,其理由一是越推越感觉僵硬;二是肌肉酸痛不大好受。其实僵硬也好,酸痛也好,都是阶段性的换劲”过渡。松肩坠肘是推手化劲、发劲的重要技术要求之一,当肩关节、肩胛骨不够松时,可能造成腰背、胳膊肌肉酸痛,这是地球引力用肌肉的酸痛来提醒你身体的这些部位是僵紧的信号,自己宜想方设法进一步放松肩关节和肩胛骨才好,这样才能在难受的时刻长出松肩坠肘的功夫。有位太极前辈说过:推手时胳膊肌肉酸痛,是不会松肩的拳病;大腿站不久就累了,说明尚欠下盘功夫。定步推手有个功课是往后坐势的松腰转胯化劲”,对于初学者来说,推得时间稍长一点,腰背、大腿、小腿就会肌肉酸痛。这也是阶段性的换劲”过渡,忍着肌肉酸痛而想方设法放松有关肢体部位,坐化”的腰腿功夫才会长出来。推手时,忍着肌肉酸痛而想方设法松腰、松胯、松胸、松肩等不如练习站桩功那般简单,是在沾连黏随不丢顶”的状态进行放松有关肢体部位。如果没有明师的言传身教,那会多走一段弯路,多费一点时间。也有些人可能像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所说太极拳不得真传,也是身体略壮耳。练拳十年,终是糊涂”的那样。
很多人在练习太极拳时,并不重视对于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认为只有拳架的练习才是重点。其实不然,只有打好了基础,练习者才能顺利的进行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去掌握太极拳中高层次的内容。
太极拳是需要苦练的一门功夫,但是如果练习不得法的话,那么不管怎么样的苦练,都不能产生积极的练习效果。对于太极拳的学习,需要基本功的训练、拳理的学习、拳架的练习等等诸多方面,只有正确的进行相关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太极拳水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