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中,对手攻击过来的时候,他的力就已经定了,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如何恰当的选择支点。
使我获得较长的力臂的同时,使对手获得尽可能短的力臂,从而使他的作用力效果减少到最低,而我则可以用很小的力就能够获得一个平衡或者超越对方的力矩获得一个使其翻转的力偶,达到制胜的目的。
通常在实际推手中,我们往往把接触点作为转动力矩的支点。
这样,在推手中,只绕接触点做很小的旋转,尽量的控制对手来力的方向最大可能的通过接触点,就可以使对方的作用力效果减少到最小,而则可以通过腰的转动以很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矩,从而取胜。
2、 轮轴原理
即用我的圈进对方圈的道理。对于轮轴力矩,如果以腰脊作为轮轴轴心,半径越大就越省力。
所以我的圈更大,我就获得了更长的半径,就可以用更小的力获胜。这里所说的圈是以腰脊为中心的横向的圈,而不是指动作上的,而实际上往往为了获得这个圈更大的效果,肢体动作上的圈越小或者接近于无圈。
3、 分力与合力原理
这点从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清楚得看出。不管对方来力多么大,我只要用很小的力就可以使它改变方向,减少对方的作用力效果。
当然,如果我以单一方向的力来改变对手来力的方向,对方来力越大,我们需要付出的辛苦也就越大。
因而,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沿着来力的切线方向作旋转,达到不断改变对手来力方向,从而制胜。
上面所述,只是一些简单的分析,实际情况远比这样复杂。但是,我们知道,空间任意曲线,切线方向上的力对其法线方向作用效果是0,换句话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腰脊为轴心的话,只要我们保持与对手在同一点接触,旋转而成的曲线总与对方的来力相切,那么,这个轴心是不受力的,用拳界的话说,打不到根上”。
太极拳用以制胜的哲学思想是先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话,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能够不败的话,为取得胜利也就赢得了更多的时机。
接下来,讨论速度的问题。这里所提到的速度,是指绝对速度。
换句话说,他手比我快,是怎么快呢?比如说,他每秒能出5拳,而我每秒只能出1拳(这里指的是从最低点到完全击出的距离,不包括寸劲)。
用速度语言来表示,他的拳每秒所走过的距离,就会比我多上几倍,这就是速度的差异。太极拳用以克服这种速度差距的办法通常是使对手能接触到的攻击点最大可能的远离对手。
不论你是在身体很近的范围内迎击对手,还是稍退让以获得使对手攻击距离加长的效果,都能够是对手所经历的距离远大于我所需经历的距离。
这样,在相对速度上实际上我已经超过了对方。而对于一定的力,其速度越快,本身的冲量也一定越大,遇到变化是所产生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越大,因而也越容易为我乘隙所取。从而实现了手慢打手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