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古读冰,系指圆形的箭筒盖,《左传》、昭二十五年注箭筒盖可以取饮。又读Peng,朋音。两月两粘,是友非敌。是以掤字列为八法之首,说明掤法不只是一个湖式所独有,即所有太极拳八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掤,一般用来防御,需要在实战中能够看清对方的套路,并巧妙将其化解。
一代宗师杨公澄甫体用全书《推手》章云掤法向外,驾驭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故曰掤”。又说:棚之方式……最忌板滞,又忌迟重,板者,不知自已之运动,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则不成其为推手矣。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极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调化劲全赖转腰,_一张腰则我之掤势已成矣。”其于掤的意义与掤的运动说得相当明白。吾人自应拳拳报膺,熟念弗失。
掤的打法
太极拳是拳,拳就是打人的,没有一式是空架子,没有一式不能打人。不过太极拳跟别的拳稍稍不一样,不管是陈、杨、孙、武、吴派,不管是十三式、二十四式、三十七式、四十二式、五十四式、六十四式、八十八式、-○八式……都是主张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临阵交锋,切忌先进”,后发制人”。并有太极拳是不打人的”口语,所以太极拳表现在拳势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先防后攻”的。即其所组成的拳势中,既没有先进攻的动作,也没有只守不攻的动作,而且每一拳势的第一个动作都是防御性的后退的,第二个动作方是前进的攻击性的。这是历史,这是文化,千万不可疏忽。
掤时,掤手的手腕,距离自己的胸部约三十公分,另一手之手指沾于掤手手腕腕脉,属阳性,阳性遇上阴性,多少总要让它几分。一般将掤分为立棚、斜棚(左、右掤)。上掤、下掤四种,不管哪一种掤,其劲都在腰。千万不可将劲放在手上或肩上。在掤的一瞬间,即变为旋扭转化,或掌、或拳、或指,或发、或聚、或采、或挒、或时、或靠,尽在一掤之中。其实八法之劲势只是一个掤劲。所以掤式如同机关之侦察兵,始终是站在第一道防线上。不管听、化、拿、发,都要以掤为先。如果掤化,就要使对方有失重的感觉,如果掤引,就不能使自己失去重心。无论掤化或掤引,得势后就要掤发,掤发为八法中之第一着,在十三势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发时无不伤人,所以应该特别注意分寸。点到为止,让人知难而退即可。
一切理论均要用于实践,讲了这么多,还是需要大家加强练习才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一般分掤劲之方向有八:l、上行向前、向外运行呼之为掤劲,2、逆行向后、向内之掤呼之为捋劲,3、双手掤劲内含呼之为挤劲、4.向下、向前粘之掤呼之为按劲,5、双手掤劲向外分呼之为采劲,6.掤劲急速弹出呼之为挒劲,7、手出圈外以肘救济弹出呼之为肘劲,8.肘出圈外以身救济弹出呼之为靠劲。即所有掤向之劲仍在掤劲。是其动作和形式虽各门各派小有不同,而其经义与内部功夫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必斤斤于外形架势的争论,只要时时刻刻注意敌情观念”、对敌思想不可有一丝毫放松”就可以了。基本上各门各派的架势,都有他的意义,都有他的渊源,千万不可批评批评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好,那个不好,会用都是好的,用得恰到好处便是对的。如能将本门派的功夫练到滚瓜烂熟,而又能洞烛各门派的架势手法,则无往而不利,无坚而不摧。
杨门有句关节谚语:掤不要掤到别人身上去。”还有几句口诀:掤左时靠捶,掤右捋拿揉,拳拳皆可用,一膝二喉三按胸。”深望同道三复斯言。
如上所言:掤势、掤劲在技法上,乃为八法之第一着;在十三势中,居极重要之地位.尤其在实际运用上,可就是变化圆转,有如循环之无端。然依据太极拳之经、论、歌诀,学者尚须由技进道。所谓身心并练。道技兼修”。例如杨家拳谱一举动………”篇末,即有:武当山张真人希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的嘱咐语。而《十三势总歌》亦日: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正是指示:太极拳技之外,尤重增进大众现实生活之幸福,这才是太极拳之真正宗旨。至于技法、技术、技艺不过是人道之阶梯而已。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中华民族长久实践的王道、仁道”或中道”,不论是儒家的克己、爱人、尽忠、尽孝;道家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乃至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天下之利而为之”;佛家的慈悲喜会”、以出世的精神,作人世的救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