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习练过程中,要思想集中,处于平静状态。一般人们通过活动,都感到良好。
太极拳对现代人具有教育意义,脾气暴躁的人练习太极拳能陶冶情操,对神经系统有镇静的作用。
太极拳如果现在只局限于二人搏斗,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适应面。它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由单纯的武术发展为多功能的活动项目。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别,不分老幼,不分脑体劳动,它的适应性强。
现在很多体力劳动者也参加这项活动,因为它能起到调节的作用。一般的劳动是局部劳动精神系统没有得到调节。通过太极拳活动,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达到体内平衡。
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使身体内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杨氏太极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动作平稳缓和,式式均匀。
比如心脏病患者,其心脏很脆弱,还有肝炎,都需要新鲜血液,凡是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激烈的运动对他们不适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练武术中的长拳,它的动作比较激烈,劲形于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
而练太极拳可以,它的动作缓慢、柔和、均匀。他们都能接受。只要坚持活动锻炼效果就明显。流水不腐,户枢不蠢”,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就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的特点
1、意念调控法
太极拳的动作形式如万花纷呈,气象万千。其原始的贯串与结束都是通过意念调整、控制,始、中、终、转均不离意,故有形松意充”、形松意紧”之论。在整个练拳的过程中意不能断,不能散,不能堵,不能乱。
意念的使用是贯穿在太极拳学习的始终的,招式不停,则意不能断。
意断则不能连续不断”,意散则不能周身一致”,意堵则不能身心轻灵”,意乱则不能虚实分清”。断、散、堵、乱是用意中常见的偏颇现象,会影响运拳之效,须时刻警惕。
只有克服意的断、散、堵、乱,才能形成起码的基础定力。意念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身形手势变化及以意引气,因此意念调控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用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2、口诀导引法
又叫语言诱导法。当我们默念或者出声念某一条前贤总结的口诀并贯彻于动势中时,似乎这种口诀就是一种神秘力量。比如默念尾闯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刻刻留心在腰隙,腹内松静气腾然”。
开始念时不一定能句句词词落实,但是行拳久念则必落实无疑,且会有新的体悟。王宗岳的拳论、杨澄甫的习拳十要”,都可以当作口诀来记诵,当然习拳者也可以自编口诀。
3、观想情景法
观想是用意的较高层次与实用方法。比如在预 备态中为了获得全身松柔,我们可以观想自身无衣无帽,无血无肉,白骨森森;还可以观想自身如游丝,如轻烟,如微尘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