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沉是松的阶段性目的,松是沉的必经阶段。反过来说,沉劲又是对松功效果的检验,松的越好,沉的就越好,有了松沉劲,出手才有穿透力。
开手练拳时不可意想敌情,以免加重思想负担,影响松功的效果,要以太极之意贯穿于整套拳架之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即以后天之意导先天之气,以先天之气催后天之意,练出先后天意气力合一的整体劲。到此方可练空灵劲。
空与灵
松沉劲已初成,方可练空灵,此时练拳要先求空。即将气由丹田卸于足底,纯以神行,不带一丝拙力。松沉劲不要含于内而不显于外,要做到举重若轻。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舍弃第一阶段求得的劲力,以求空灵。如果说松沉劲是求得的,那么空”就是由舍弃而来的。久而久之,自然能做到气敛神舒,神舒体静,体静则心头灵性生,心灵而后身灵。
拳谱云:灵机一动鸟难飞”。这灵是空到了一定程度的产物,此时站桩,要求基本与松沉阶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精神内敛,收视返听,要有退之则藏于密的神意。要体会身上生生不已的微动。
这是内功拳的养练之法。有道是,桩功以慢练人道,内功神意以舒缓微动通神。此时练拳,要将气由足底注于腰间产生前后丹田吸合之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临大敌之意,心中战战兢兢,周身神气不可有一丝散乱。要快慢相间,化发结合,体会身法开合鼓荡,折叠转换之意。在此状态下习练一日则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
和式太极拳推手懂劲之法
拳架与推手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体用兼备之术,拳架为体,推手、散手为用。一阶段拳架有一阶段推手的练法,不可擅越。
这样拳架与推手才能互相结合,互相促进,达到懂劲程度,人于神明之境。初练推手,要做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双方要互相配合,不可有争胜之意,要做到大虚大实,要敢于让对方劲力进来。
要用棚捋挤按之法破敌,不可撕拉挪拽。以配合拳架练松沉劲。
空的阶段,推手要以练化劲为主,周身不带一丝拙力,要做到沾如蜻蜓点水”,粘要如漆似鳔”。要做到彼万钧之力不作用于我身,彼闪电之速难近我身。
这就要求对敌时气敛神舒,气敛则身灵,神舒则体静,要神意外放,即意在先。意在先则不惧敌手快,气敛则不惧敌力大,这就是拳谱中说的接手,既占先上先”。
如对方力大,则一沾既走,做到沾如蜻蜓点水”,以化敌劲。
如彼劲已进身,则神宜内敛;用吸化之法,微接彼之皮毛,轻贴彼劲,不让打上,不可迟疑,心中不可有顶意,以开合鼓荡之法,腰腿折叠之术,何处顺向何处化。
所以说练拳推手时,气敛神舒,神舒体静,化劲时神宜内敛,气宜鼓荡,会让人产生一种看得见、摸不着、抓不住、打不上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空。
灵的阶段,推手时要以自身虚无的气势笼罩对方,以虚灵之神接手,以中、下丹田折叠转换之法化劲,用前后丹田吸合之力借助脚底涌泉之力发劲,以闪战腾挪之法胜敌。
搭手时,或顶或丢,或引或空,或沉或放,不依常理。
此时脱规矩而合规矩,要做到手顶身不顶,非硬顶,以引敌劲。身空手不空,用沾粘劲以卸敌势。气沉意不沉,以腾挪之意化劲。
心神两分合,神意不同处,以练闪战腾挪之法,所谓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
简而言之,以自身虚无之势,借上丹田虚灵之神,用中下丹田转换折叠之法,配合前后丹田吸合之力及脚底涌泉之力,整体闪战腾挪,开合鼓荡,推手行拳,这就是和式太极拳懂劲之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