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感觉就是得力感或称得劲儿。关于得力感,前人有许多描述。郝为真说: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李雅轩说: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之于江河间。”武禹襄认为牵动往来气贴背”,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运劲如抽丝”。等等。
得力感的产生与得力感的体认,是通过松、慢、存想三者协调运作而实现的。放松是肢体上的要求,慢是运动速度上的要求,存想是精神意念上的要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做个试验:手臂平伸出去,紧握拳,整个手臂张紧用力,再松开拳成掌,手臂肌肉放松不用力,越松越好。细细体认这两个过程,哪一个过程中臂沉重有力,哪一个过程中臂轻飘无力,非常明显,放松状态的手臂反而觉得沉重有力。
套路练习时松柔不用力,沉肩坠肘,手臂就重起来:气沉丹田,腹部松净,身体就重起来。四肢、躯体重起来,压下来,就要去支撑、去托起这些重感,于是,虚领顶劲、腰形上顶、拔背、挺膝等向上的用意过程相伴而生。愈松,愈压得沉重。身体各部有负载肢体重力体验之日,就是太极拳内劲上身之时,重力感愈明显,内劲质量也愈高。压与托,相辅相成。互争互抗。除了上下的压与托及对拉拔长,还有左右之间、前后之间的互争,两手互争,手脚互争,头手互争等等,无处不争。得力感明显的部位是胸背,牵动往来气贴背”,即是此得力感。其次是手,腰起主宰作用,如果腰失去得力感,全身得力感尽失。
慢、放松,最容易体认出稳实有力之感。慢练、肌肉放松的拳术较之快练的拳术,更有厚实有力之感。
二、身心兼顾,内外联系
得力感不单纯是身体方面的体验,它是与外界有联系的,与外界联系的存想。可以用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来指导。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的最精微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精微物质。
气”在古典太极拳文献里经常出现,除具有物质含义外,在不同的地方还有其他不同的含义。如气宜鼓荡”之气”就同时具有气势、物质的含义。长期练功的,能感受到体内气的存在。比如在腹部,就有诸如蠕动、气团活动、宽畅松净等多种感觉。
察气宜鼓荡”:鼓,有振动、膨胀的意思;荡,有摇动的意思。鼓荡就是生生不已的运动宛如可伸缩的立体球,能向八方辐射动荡开去。有的人行拳时气沉丹田,腹部宽畅松净,或腹部有气团活动之感,但仅用此冠以鼓荡”是不全面不贴切的。
太极拳要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这不仅仅是对动作姿势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还有对意、对气势的要求,只有照此去做,气势、意念才相对容易做到无缺陷、无凸凹。李亦畲说: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有些气功在练习时要求意念放大:头刺蓝天,足插大地,顶天立地,全身充盈于整个宇宙空间,身体内外界限模糊不明,我即空气,空气即我。此时,体内细微的生理活动、气感等都会被放大,有天地空气随之鼓荡之感。这个鼓荡,是先有心理活动、身体配合,后出现生理反应,继由体内生理活动诱发到体外心理活动放大得到。
为使气宜鼓荡,应在精神意念放大的同时,神宜内敛”。在武禹襄的《太极拳论》里,气宜鼓荡”后面紧接神宜内敛”.就是提醒不要只有空气没有我。忘了自身与忘了身体便是没了本,便是无本之木一无所求了。舍弃己身凭空想象或执著已身不试着与外界联系都无法产生鼓荡。气宜鼓荡需要有与外界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精神意念放大。而得力感的得到需要身法和心法、内与外的配合,统一。
三、快练是拳,慢练是功
杨澄甫先师有练架子愈慢愈好”之说。大成拳的试力、摸劲儿,也有越慢越好,使试力的变化让外人看不出来,只有自己身”有体会之说。对于这些说法,以及类似的说法.如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四两拨千斤”等等。我们在理解时绝不应该在字眼上钻牛角尖,如果钻字眼就会走进死胡同。如愈慢愈好,慢的极限是静止不动,静止不动了,你还练什么拳!走架用竞赛表演的速度打,相对较快,同时用意的内容势必也是相对要少.侧重得力感的获得。用摸劲儿的速度打,相对要慢。慢练时,由于体力、精力、功力、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是慢不下去的,有时可能还会出现腰酸背胀的情况。如果出现腰酸背胀、心力不济,就要快练,要参考竞赛速度打,不要一味地慢。
太极拳走架相对少林拳术。是慢练,但就走架自身而论又是速度相差很大的练习。以传统太极拳为例,快练需10分钟左右.慢练需4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相差三四倍。快练与慢练的感觉也不尽相同。慢练时充盈、膨大、整体、人不可侵、被动防守、得力的感觉明显。慢练时如果舒展不开来,用意强了些。无味道了,说明慢过头了,僵硬了,要适当变快。快练时蛇行绵软无定向,如水渗透无孔不入,主动出击的感觉明显。快练时如果轻飘不稳,烦躁无味道了,说明快过头了,无所依了,要定下心来,适当变慢。一趟架子走下来,会有一些平常难以体验到得力感的所在,这对习者来说就需要注意了,要调整身法,改正动作,加强存想,单式反反复复体验,寻找得力感。年轻时架子低步幅大,身手配合恰到好处,有强烈的得力感。年纪渐长。力不从心,步幅变小,不敢下蹲,动作姿势就要做相应调整,比如身手幅度相应紧凑,以与小步幅、高架位一致,仍不失得力感。
太极拳套路练习,四肢慢慢地伸出去,慢慢地拉回来,既无速度又无力度,打谁呢?太极拳套路的直接技击作用几乎是没有,它的间接技击作用又如何衡量呢?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走架过程中得力感的体认、间接感知来衡量走架时间接技击作用的效果。
太极拳走架的目的之一是练出内劲,而内劲的获得就是通过对得力感的体认。
太极怎么练出功夫
练习太极拳要想具有技击实战能力,首先要出功夫,如何才能出功夫呢?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练习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呢?以我个人数十年来练习李派太极拳的经验来说,练太极拳不能死练套路,死练套路是很难出功夫的,即使是出了功夫也不会运用,遇到真正懂技击的高手就会一败涂地的。套路是传统太极拳主要练习手段,但不是全部。具体地说,太极拳的内容包括:一、基本功的训练;二、套路的练习;三、桩功的练习(李派传有太极十三桩);四、内功的修炼;五、辅助功法的练习,比如操绳功、揉球功等等;六、各种推手的练习;七、对手练习(即实战训练);
首先基本功的练习决不可以忽视,俗话说练拳不溜腿,必是冒失鬼”,传统太极拳对基本功的要求很高,韧带必须要抻开,这样动作才能做到位,一些高难动作也就可以做出来。既然是要追求技击实战能力,那就不能和公园里那些老年人一样练法了。所以,基本功练习是基础。其次是套路练习,俗称盘架子”,基本功练好了,动作可以做到位了,架子也就可以盘好了。盘架子不能死练,所谓死练就是一成不变地按照顺序把套路打下来。你天天这样练是不行的,就是练到老也是不会运用的。一开始,你不要上来就练成套的拳法,要先练简单的单手套路,比如李派的八门手法”、老三推”,八门手法就是棚、捋、挤、按、采、捩、肘、靠,每一式就是一趟拳,反复练习,八式练熟了,就开始入门了,这时就练习比较复杂的套路了,此外,你还要学习拳理,要弄明白一些简单的要领和拳理。比如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裹裆护臀。什么是顶头悬”?怎么才能放松?这些都要弄明白。另外,什么是无极、太极、两仪、四象、阴阳、五行、八卦都要明白。这些可不是迷信呀!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掌握了这些,你就会明白很多道理的,对你今后掌握拳理是很有帮助的。
接着说套路练习(盘架子),套路练习不能总是一种架子,要高、中、低架都练,低架子注重下盘功夫,俗话说:下盘筑根基,上盘练手法,中盘练大通”,下盘就是低架子,练低架子很吃功夫,也很出功夫。练低架子有的动作腿要紧贴地面,慢慢地裹起来,李派的太极五行捶共一百零八式,练上一回需要一个多小时,你要是不能做到放松,你是坚持不下来的。另外呢,这样练习也能使你自然而然地放松。开始,你可能坚持不下来,练上一段时间后,你就会觉得很轻松,每天早晨练上两个小时,你这一天都会觉得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体能特别的充足。你要有至少一年的时间来练下盘功夫,才能练好下盘,下盘练好了,根基有了,你的腰腿力量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全身也能放松了,这就是所谓功夫。你要是能搞清楚什么是阴阳,功夫就会不断进步,阴阳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是一种分类的方法。在太极拳练习中,阴阳就是蓄与发,是开与合,是呼与吸,是左与右,是柔与刚。
盘架子要明白阴阳,明白什么是双重,什么是偏沉,拳经云:双重则滞,偏沉则灵”,所谓双重就是阴阳不分,偏沉就是分出阴阳,太极拳每一式都要分阴阳,动作与呼吸协调起来。全身的关节要灵活、协调,要身备五弓。上身不能练成平板,一动起来周身的关节就要协调一致。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把劲练整,功夫就会出来。盘架子的功夫结合站桩、内功修炼,辅助功法的练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再结合推手练习,会使你比较深刻地了解、体会和掌握太极拳的劲法,为实战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前面说到盘架子不能死练套路,就是说一套拳法不能总是机械地按照顺序练下去,当套路练到纯熟的时候,就要打乱顺序任意连接各个式子。这样练习是为了使你能够灵活地掌握太极拳式子的用法。李派太极拳盘架子就叫做单练”,单练讲单练四要”,四要”即理”势”气”机”四个要点,也可以说是四种练法,李瑞东先生云:单练者,乃一人独练者也,独练切勿贪多,务求纯熟。或择一、二式而专练之,此谓之练势;或连三、五式而急练之,此谓之练气;或乘势之便利而任意练之,此谓之练机;或酌势想象而练之,此谓之练理,合而言之,单练四要也。”
初练者在盘架子时,千万不要贪多,不要追求尽快能学会一个很长的套路,因为这样反而欲速则不达,重要的是纯熟。李派的练法是,初练者在练习每一个式子后,都要将这个式子作为桩”来站一段时间,然后才练下一个式子。这样练才能很快地练出我们所要的内劲”来,否则,你看似学的很快,其实出功夫反而慢多了。等你把每一个式子都练习纯熟了,再练习成套的拳法不迟。一个套路纯熟了,就要打乱顺序任意连接练习,李派的单练四要是有顺序的,不能乱来。李瑞东先生云:夫本理以造势,即势以运气,借气以生机,行机以达理。”而练有专规,不练势则势不稳,不练气则气不接,不练机则机不灵,不练理则理不通。俱有次序,不知理而徒练势则势不真,不练气而遽练机则机不活,不练机而遽练理则理不圆。学者宜深思之。”
单练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还要由老师亲自讲明关窍和手诀”,手诀有五个字,这五个字就是开关通窍的钥匙(笔者在这里不能随便透露,以免练习者盲目采用而导致出偏),李派太极拳讲究手有五诀、足有五步、身有五方、口有五音、头顶五星”,这就是外五行。此外还有内五行”,而手诀呢?就是手指的曲伸与口的呼吸相合,做到这一步,就可以达到所谓内外相通”、呼吸通灵”,达到了内外相通、呼吸通灵,就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功夫也就上了一个台阶。李瑞东先生云:练艺不明手诀,犹如暗室无灯,虽苦练一生,亦难成功。”过去拳家讲六耳不传”就是指手诀不能轻传。单练功夫到了这时,仍然不能用于实战,必须要经过双练,由老师来给弟子安手”、安眼”,讲明尺寸分毫,并且经常给弟子喂手”,弟子之间要经常进行对练,也就是双练。不断地进行体验,总结。这种双练绝对不只是推手,推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经过这种练习后,才能具备实战能力。
练习者要每天进行至少四个小时的刻苦训练,经过至少三年的训练才能达到实战的目的。过去有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那其实不是太极拳传人的说法,而是外人所说,那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李派讲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能初步进行实战,并且放人于丈外的功夫,不过是小成的功夫。那么什么是大成呢?练太极拳达到了大成功夫,就是具备了相当的反应能力,非常灵敏。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返先天”,这是说将人(先天本有的某些潜能)本有的良能良知开发出来了。如果说小成是懂劲”,那么大成就是接近于神明”了,功夫到了这一步,实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要想练到这一步也绝非轻而易举的,路子必须要选对,有明师指点才不会走弯路,而且还要下苦功夫,不但练功夫时刻苦,就是学习拳理也要刻苦,还要有一定的悟性,总之,天上是不会掉馅儿饼的。我历来反对什么速成的功夫,也反对将本门的太极拳法函授他人。那样既是贪人钱财,也是误人子弟。不过现在有了录像和光盘,某些自学者如果有悟性的话,也可以试试,这要看实际效果了,如果效果不好,也是不可以的。
图老师小结: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对如何练习太极拳应该有了充分的了解,想要在太极拳上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否则终难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