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知识之五官护理
新生的宝宝看上去那么弱小,妈妈给洗个澡可能还有些战战兢兢,更何况宝宝的小耳朵小鼻子,还有可爱的嘴巴与眼睛,该怎么保持它们的健康与清洁呢?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清洁宝宝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错了更不行。还有,宝宝面对并不适应的新环境,难免出点小麻烦,若是小小的嘴巴和眼睛出了问题,妈妈仅仅心疼是不够的,此时你的小宝宝需要你更精心的照料。
新生儿护理知识之睡姿
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屈曲,为了帮助他们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粘液和水流出,在生后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侧卧位睡眠利于肌肉放松,又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地压迫,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但是,新生儿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经常或始终地向一个方向睡,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这都影响外观仪表。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更换睡眠姿势,变换体位,吃奶后要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新生儿的睡姿主要由照顾人决定,一般中国人的习惯认为要让孩子及早把头躺平,因此多采取仰卧位,而且还用靠垫、棉被、枕头等物固定他们的睡姿,这是不科学的。而欧美人的习惯是让孩子俯卧,认为这样不影响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护养的疏忽问题,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比率也居高不下。睡姿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应固定睡姿不变,应该经常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新生儿护理知识之婴儿肠绞痛
一般接近满月的婴儿比较容易发生肠绞痛,典型的大约在3周大的时候开始,高发期在6周。它通常的症状是:原本活泼的孩子忽然变得喜欢尖声哭叫,每次发作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尤其是傍晚,甚至是黑夜;一般一个星期有3次以上的啼哭,每次哭的时间持续在两三个小时,连续3个星期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哭的时候无论怎样安抚都没有作用。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脸色红胀,腹部鼓胀的症状,大多宝宝是因为哭的时候,吞下了气体到肚子里面引起腹胀,而不是由于腹胀不舒服才哭闹;这样的哭闹一般不伴随有呕吐腹泻、发烧的症状,哭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若无其事。
在不会说话之前,哭是孩子自我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哭声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同,经验欠缺的父母要弄懂孩子究竟为什么哭,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哭的原因除了常见的湿了、饿了,有时候还是孩子生病的一种表现,比如肠绞痛。婴儿肠绞痛并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随着孩子的长大,神经生理逐渐发育健全,大约在3个月左右,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减少,有大约30%的婴儿要延续到4、5个月大时,这种情况才消失。
相应的应对方法
孩子哭闹的时候,尤其是有腹绞痛的症状时,家长可以坐着,让婴儿趴在家长的腿上或者手上,轻轻压迫婴儿的背部和腹部;也可以做按摩,用温水袋或者湿毛巾敷在婴儿的腹部,这些对减轻疼痛有一些帮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新生儿护理知识之婴儿大便干结
一转眼孩子已经要满两个月了,将近两个月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便秘,尤其是牛奶喂养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母乳喂养的孩子则比较少。婴儿便秘与他们的消化道肌肉发育不健全,对蛋白质消化不完全有关。 2—5天排大便一次,每次排便非常费力,孩子往往一边排便一边哭闹,排便结束之后才会停止哭闹,排出的大便通常很坚硬,有时还有肛裂的现象。
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牛奶中添加5—10%米汤; 在两次喂奶之间,适量地喂些菜水、果汁、蜂蜜等;每次喂奶后,轻轻按摩孩子的肠部; 不要随便给孩子吃泻药,实在要服用药物,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口服石腊油; 给孩子做婴儿操,帮助增加宝宝的腹肌收缩力。
新生儿护理知识之生理性贫血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比牛乳中的铁质生物效应高,易被吸收,只要没有特别的情况坚持给孩子母乳喂养,胎儿从母亲那里接受铁,多在母妊娠期进行,故早产儿从母体中接受的铁很少,过六周就差不多用完了。早产儿,尤其是吃牛奶的早产儿,双胞胎或者是怀孕期间妈妈患有缺铁性贫血的足月儿,从2个月起就要补充铁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生理性贫血是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因为胎儿期红细胞生成增多,相对缺氧。出生后进入正常氧环境,机体生成红细胞减少而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后1—8周以内,血红蛋白可逐渐下降到低于正常值,直至8周后停止。婴儿生理性贫血在保证正常营养的情况下,一般不需治疗。等到婴儿满百天后,机体内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血色素和红细胞数又缓慢增加,至6个月时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
新生儿护理知识之湿疹
湿疹也叫奶癣,是最常见婴儿过敏性疾病,通常在孩子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一般吃牛奶的孩子身上比较多见,绝大多数孩子的湿疹多起始于生后6个月内。一般认为过敏体质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外界因素,如花粉、饮食等都有可能引发湿疹,甚至有些孩子衣服穿得过多也会出现,湿疹一般在春冬季比较多见。
湿疹好发在婴儿的面颊、头、外耳部,皮肤表面出现米粒样丘疹、红斑、糜烂、疱疹、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痒感和灼热感。可遍及整个颈部和颜面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可见到。有些孩子可能反复发作从而转为慢性,病程会延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相应的应对方法
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现湿疹,首先要从妈妈开始,妈妈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不要喝酒,一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例如虾、蛋等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哺乳要定时定量,切勿过饱:孩子患了湿疹后,应尽量避免小儿用手搔抓,将孩子的指甲剪短;勤洗澡,不要用香皂或其他刺激性物品,用温水洗净;勤换尿布和内衣,预防细菌的感染;冬天室内开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高,不要过度追求暖和每给孩子穿很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