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

QQ3460957

QQ3460957

2016-03-25 21:17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目录: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

  目录:

  第一章:老太太怕响声的背后

  第二章:怎样帮助老人不再扮演病人走出心理困扰呢

  第三章:有病无病与长寿

  编者按: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年纪之后反而更像个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感觉受不了了,而且还特别的需要家人的关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如何应对这样的老人呢?

  老太太怕响声的背后

  【案例回放】

  这一天,电话预约后,我接待了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的来访。我就是害怕声音,总是心神不安的,还失眠……”刚刚落座,老人便开始诉说自己的症状。

  经过沟通,我知道了这位老人的情况。老人原来在一个机关工作,退休下来三四年了。半年前的一天,在家中猛然听到邻居新装防盗门关门时的叮当”声,当时感到震耳惊心,难以平静。从此,就整天注意邻居的门声,不能放松。一次,老人去找邻居,请邻居不要把门关的那么响。可是,邻居孩子大人那么多,还是常常弄出很大的响声。于是,老人心中愤怒,与邻居吵了几次架。这样就更不好解决了。后来,老人的症状越发严重,严重失眠,心率加快,伴频繁早博,终于住院治疗。出院后,为躲避邻居的关门声,老人就临时搬了住的地方。

老太太怕响声的背后

  但是,住在新居,不但仍然害怕防盗门声,还进而怕汽车声,怕人声,怕各种响声。结果是老人终日心神不安,心里又想去跟邻居吵架。老人认为邻居是故意气她,刺激她,但也认为自己不该那么敏感。

  本来,老人过去养成了谨小慎微、心细认真、爱生气、易紧张的性格,一直神经衰弱,常服镇静药。多亏丈夫对其关怀备至,子女孝顺,才算平安。退休后,正巧国营企业改革,丈夫的工作更忙了,照顾家的时间就少了。这样老两口一忙一闲,让老太太也难于适应。自从老人患病后,丈夫照顾家的时间开始多了一些。

  自从老人生病以后,一切都不能料理,终日躺在床上忧虑重重,事事依赖丈夫和已婚出嫁的两个女儿。家人只得小心侍候,连走路讲话都不敢有大动静。老人自己还烧香上供,以为得了什么怪病。

  说到这儿,老人不无自责地说:就这样,家人对我好,病就轻;对我不好,就加重。我整个成了老小孩……”

  根据老人的症状可见,老人的问题属于声响恐怖症。那么,究竟老人为什么对门声那么敏感和恐怖呢?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2)

  【案例解析】

  老年人对声响敏感的原因很多,一是可能耳朵对某些声音频率的反应较敏感。二是可能对这类声音受过刺激性的心理创伤。三是还可能有人格特征的原因。一般说来有类似强迫型人格的人,对某些过敏性的刺激就强迫性地过分反应;有类似癔病型人格的人,对某些刺激容易发生过分的情感反应。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响声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就是说声响不单纯是听觉上的刺激,而是代表了与此相关的某种情绪的刺激。就这位老人的情况说,很可能是对邻居有钱装防盗门有嫉妒”的心态,以及对邻居有敌意”的心态,于是表现为对门响的过敏和反感,后来慢慢地泛化为对所有声响的过敏。

  沟通至此,老人说:不瞒您说,还真是这样。我对楼上楼下的门响都不太在意,就是对门一有门响,心里就特别紧张。对门那家的防盗门厚实漂亮。可开始的时候我们没装防盗门,后来为了不被对门比下去才装的。还有,对门那个40来岁的女人,一见面就觉得不顺眼,感到那女人挺横的样子,心里就讨厌她……”老人的话证实了我的推测。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老人的这个怪病”越来越重呢?

  很明显的一点是,老人的全家人都把她当成很重的病人,让她由此获得了许多继发性”的利益,即得到被人照顾和关心的好处。一般说来,人到了年老以后,会为丧失了一些在家庭中的影响力而感到寂寞,于是往往靠生病来取得家人的关心。老人潜意识就有这样的心理活动。可以想见,作为家庭主妇,老人过去是家庭的中心,常为子女操心。女儿现在都长大结婚了,离开了自己,没有人可让她去操心。再加上她退休后,正好丈夫的工作更忙了,反而没时问去关怀她。自己一人在家,就焦虑不安,只好靠生病来获得丈夫和女儿们的关心。结果呢,扮演病人真的获得了被人照顾的好处。于是,潜意识里也就更加愿意扮演病人了。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3)

  怎样帮助老人不再扮演病人走出心理困扰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laoren/)

  首先需要帮助老人明白她的困扰并不是单纯的音响问题,而是情绪问题,是与邻居的人际关系问题。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建议:老人对害怕的事不能躲,别再想搬家或跟邻居吵架,而要反过来,跟邻居要和好。有了和好的关系,就不会对邻居那么嫉妒和敌视。所以,老人不妨找机会主动地与邻居和解,到对方家去串门,让自己在和好的心情下去习惯邻居的门响。这样自然可以消除心理上的敏感性反应。

  老人合作得比较好。第二次来访时,老人很高兴地说她已与邻居和解,到对方家去串门,得到邻居的尊重与了解。邻居还让她亲手开关那个防盗门几次,习惯了那个声音。老人说:这个办法真管用,现在,对关门的响声已经不再那么害怕过敏了。”

  事情就是这样,在认知调节基础上的行为疗法,不仅可以消除心理上的情结,也起到了脱敏的作用。我表示了对老人的赞赏和肯定,趁机指出,长期扮演病人的角色,不但家庭生活不正常,别人受不了,对自己说来也是病症不愈的一种原因。因此我再次建议,要改变生活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起来。还特别提醒,让丈夫长期留在家照顾自己,不仅影响丈夫的工作,日子长了还会影响彼此感情,应该让丈夫去上班。

  不久后,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老人的好消息。在家人的帮助与督促下,老人开始做家务,洗菜、做饭、看孩子,可以做许多事情了。老人也让丈夫去上班了。这让丈夫很感激,对她更加体贴与照顾。而且,老人的活动范围与时间逐渐增加,不但能做家务,还开始参加老年大学的活动。老人自己说,别人都说我整个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听着老人开心的话语,我衷心地为老人祝福!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4)

  有病无病与长寿

  一、 无残障寿命和无疾病寿命对个人最有用

  真正对老年人有现实意义的,是无残障寿命和无疾病寿命。说到这里,难免有些老年人会想,在老年人中,有些人虽然视力不佳、听力减退、或者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消化疾病或慢性关节病等,但对生活影响还不大,仍旧可以属于无残障的人,可是,连一点疾病也没有的老人就确实不多了。

  我们北京医院的老院长计苏华,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老年医学的专家,60多年前他就说过:对每个40岁以上的人,我们都可以给他查处4种病。后来在诊治老年人的过程中,我也想过:对每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给他查处6种病也绝对不难。当然,其中一些病并不要紧,但难免有1至2种真正值得认真注意的病。由此看来,人到老年没有病当然好,但带病延年也不一定是坏事,甚至与病魔作斗争也可以变成为好事。

  二、贵在加强防治

  众所周知,预防为主是对付疾病最好的办法。那么有了病,是否就只能被动挨打”呢?事实并非如此。所谓预防,并非仅指无病之时,也包括已病之后。比如,已有高血压,如何认真治疗,防止发生脑血管意外;已经发生了脑血管疾病,如何积极促进康复和防止发生。已有冠心病,如何防止发生心肌梗塞。已有糖尿病,应坚持如何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使其危害性尽可能降低。已发现了肿瘤,应该及早诊断治疗,并应努力改善一般情况,增强免疫力。即使肿瘤未能彻底治愈,也可抑制其发展。这就是都对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由此可知,预防决不是单一的、消极的,而是一种综合而顽强的步步为营,层层设防”。

  怎样才能做到带病延年”,人们往往只想到药品和保健品。其实,最根本的首先是承认自己有病,并且真正认识到带病延年”的道理。再分析一下自己那些病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当然,某些治疗是必须的,另一些治疗却没有多大的作用;有些保健品实际用途不大,不值得把钱花在上面。

  对自己的病,十分重要的是在于综合治理”.即:除了必要的药物之外,还得从生活、工作、饮食、体力活动,特别是心理、情绪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感染,防止各种意外事件,避免过度的身体疲劳和情绪波动,让身体的总体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除此之外,了解疾病的现状和全身健康状况,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

  作为一个老医生,若干年来,我曾多次给老年人做保健知识讲座中,常说的几句话是:健康的老年人也是老年人,自我感觉良好”有时是危险的。多难兴邦、带病延年、破碗耐用”,想要细水长流”,就应该在各方面留有余地”。在此,也把这几句话提供给广大读者共勉。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5)

  三、自我感觉良好不可靠

  有病也可能是好事,大概谁都认为不大可信。那么,且听我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老先生,已向自以为身体很好,平日相当活跃。有次在本单位老干部局组织的舞会上突然晕倒,大家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他却断然拒绝,再三称‘‘我没病’’。人们也都知道他向来身体好,不太担心,就没再勉强他。休息一会,他又上场跳起了快步舞。没想到,十几分钟后他再次倒地,心跳停止了。其实,单位离医院很近,假如他平日身体不特别好,或者自己不那么自信”,老老实实让大家送他去医院,很可能较早发现问题,会得到及时处理。

  还有两位身体很棒的老人,七十多岁了,每天在一起练单杠,而且都争强好胜,常比赛谁引体向上多,家里人和同事都劝阻过他们,但谁都不听,结果,一位发生了脑出血,另一位练出了心肌梗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laoren/)

  这些老年人的共同点,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承认老”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实,即使真正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毕竟不一样,不服老不行。

  四、与疾病和平共处”

  一种奇怪又不奇怪的现象:家里有个带裂缝的碗,人们以为它肯定先被打破。结果是,一些好碗先后打碎了,而有裂缝的碗却仍完好。为什么?因为大家对它特别当心,注意轻拿轻放。我想,带病延年”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自知有病的人比较善于在各方面小心翼翼,保护自己,绝不逞能;家里人和同事也总是把他看成照顾对象。而自觉没病的人却容易麻痹大意,忘乎所以,以至忽视了各种危险信号,别人也觉得他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而不大关注他。这也是我常用多难兴邦”来说明没病不见得好,有病也不见得不好的原因。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的病,通常自觉症状较少较轻,有些疾病的症状还往往会延迟出现,因而容易丧失警惕。即使出现了某些报警信号,也常常被忽视。这就像一个阀门不灵敏的高压锅,什么时候压力过了头也不知道,因而反而容易出危险。身体不太好,有点病,自己就会谨慎些,别人也会给予适当帮助。

  图老师小结:很多老人是因为孤单了,并且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才会变得心理特别的敏感和脆弱。只要让老人多参加一些活动,有事情做,这样对老人的心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文章原载于《自助养生》《健康指南》,刊号:2012.04,2011年第10期,作者:马志国,曾昭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图老师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

老人 长寿 老年人
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

如何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

生活百科
如何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空巢老人怎么应对心理危机

老年人
空巢老人怎么应对心理危机

宝宝害怕心理的含义

生活百科
宝宝害怕心理的含义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父母如何化解孩子害怕“鬼”的心理

分娩
父母如何化解孩子害怕“鬼”的心理

老人运动后气短如何应对

老人 运动 老年人
老人运动后气短如何应对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咳嗽有痰怎么办 治疗宝宝咳嗽有痰的偏方

咳嗽有痰怎么办 治疗宝宝咳嗽有痰的偏方

孕妇脚肿是怎么回事 缓解浮肿孕妈这样做

孕妇脚肿是怎么回事 缓解浮肿孕妈这样做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