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

2011敢死队

2011敢死队

2016-03-25 20:49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位新妈妈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都会为宝宝进行一些护理。那大家可否知道初生婴儿的护理有哪些呢?对于第一次做妈妈的女性朋友来说,可能有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那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初生婴儿的护理知识。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

  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位新妈妈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都会为宝宝进行一些护理。那大家可否知道初生婴儿的护理有哪些呢?对于第一次做妈妈的女性朋友来说,可能有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那今天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初生婴儿的护理知识。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每一位出生的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必须要为宝宝做护理,这个才可以避免宝宝生病的情况出现,所以,下面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初生婴儿的护理知识。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含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每一位宝宝在很小的时候都会使用尿布,而尿布一般使用吸水性较强的棉制品最好,并且尿布要经常换洗,这样才能保证尿布上面的细菌减少,从而不会让宝宝出现感染的情况。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4、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假如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房,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母亲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房清洗干净,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除此之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4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5、五官护理

  在为初生婴儿进行护理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对五官的护理,如面部,外耳道口,鼻孔等。但要记住,不能对外耳道以及鼻孔进行挖。

  因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新生儿齿龈边缘有时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生后数周会自行消失,不要视马牙”为不吉利的东西,更不可用针,特别是用不洁针去挑,以防细菌由此处进入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眼部要保持清洁,假如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净,再滴眼药水。

  6、大便观察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黏性,大便性质比较黏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呈金黄色,较稀,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者,大便稍干一点,颜色也较深一些,相对次数也减少。

  注意

  如大便中有黄色颗粒,可能是新生儿的消化问题,此时假如是母乳喂养,母亲则应减少油脂的摄入量,饮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着就是吃素,只是少些盐分和辛辣物质;假如是人工或混合喂养。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2)

  初生婴儿的护理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aohai/)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 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 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aohai/)

  2.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枕头高3~4厘米即可

  5.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的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7.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图老师小结:以上就是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初生婴儿的一些护理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如何护理宝宝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可以为宝宝进行以上面的这些护理方法,但是要记住,不能进入护理误区,以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

小孩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

初生婴儿脐带护理知识

生活百科
初生婴儿脐带护理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初生婴儿脐带护理知识介绍

育儿知识
初生婴儿脐带护理知识介绍

初生婴儿的护理知识知多少

生活百科
初生婴儿的护理知识知多少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初生婴儿肚脐护理 更好的护理宝宝

育儿知识
初生婴儿肚脐护理 更好的护理宝宝

如何护理初生婴儿

育儿知识
如何护理初生婴儿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怎么怀孕 你还在为怀孕困难而着急吗

怎么怀孕 你还在为怀孕困难而着急吗

骨质疏松症状 4个症状老人要警惕

骨质疏松症状 4个症状老人要警惕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