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很多设计师和需求沟通时,首先最爱问的问题是这什么时候要?这简直不就是在做活吗?这一定让对方觉得你仅仅只是一个匠人,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人。就好比是去修理自行车一样,说吧:哪坏了?多长时间修好?这样如何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做出的成果也就只有被人挑你毛病的份儿了。
说到匠人,我打一个比方。大家一定都去过美容店或者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的这个职业,从叫法上大到有叫做形象设计师,发型设计师,小到有叫剃头的。剪一次头发的价格多有上千快,少到有几块钱,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想说设计师的职业规划就应该是往更高端的企业中走,尽管这也是一个方面。但你想过为什么有人会到昂贵的美容场所理发吗?当然一是客户消费得起,二是他们对那里的发型设计师充满信任。为什么信任?因为他们曾经有过无数的成功案例,得到过许多殊荣,也许还有幸给某某某明星设计过发型。一个陌生的人坐在美容师的面前,设计师仔细观察客人的脸型,客人的穿着打扮和谈吐气质,很快就可以对他气质有所了解,简单的问下客人平时的喜好,喜欢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便可以知道客人对审美的理解程度。通过沟通为客人提出了几种发型的专业建议供客人选择,并把发型改变后的短暂不适应和为什么新发型会更适合他(她),这个发型可以帮到客人什么,提升哪方面的气质都谈出来,即使客人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接受,也会觉得你是在为客人着想并且是有一定专业度的。而有的理发师上来就会问:想剪什么发型?然后你就开始说譬如前面长一点,后面短一点,耳朵那里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要蓬松一点这样模棱两可没有标准的话。然后你心里一定以为,这家伙就是一个剃头的。设计是无法量化的,设计一旦被量化,设计师就真的成了匠人。也就自然配不上这个师字儿了,顶多是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pmsj/)在我看来,在中国能配上师的设计人员并不是多,虽然我们都被称作是设计师吧。匠是客人清楚自己要什么,给出明确的设计指标和具体的设计样式需求来,然后和匠人谈好时间,谈好价格,然后匠人开工。如果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工,就是有一定职业度的匠人了。
而师是客人抛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你有能力让客户信任你,你也有给客人可选择的方案,并且站在一定高度,甚至是客人未想到的高度上为他去打造产品。而你打造产品的能力有几个方面:一是经验和方法,二是眼界,三是技术。技术仅仅是基本功,眼界和经验就需要长久的积累了。其实这里最不容易做到的是让客户信任你,想让客人相信你需要满足三个重要的条件:一是你证明你是有技能的,二是你要有直接或间接的成功案例,三是你最好是在一个权威机构或公司里。如果这些条件你都具备或者说叠加的越多,你被信任的程度也就越高了。
配得上师的人不多,这和说中国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品高不高没有绝对关系,其实这也与整个行业对设计的重视程度有关。因为国内的客户还不太愿意花大价钱在设计上,他们对品牌的认识还没有到国外公司对设计的重视程度上。好比一个我们还没有特别富裕的时候,可能更愿意较少的钱在小地方处理一下自己的发型一般,难看点,短暂的难看点都没关系,能见人就行。或者说对自己发型的要求还没有超过对身上其他物件的要求。当然,如果正巧你还遇到了一个不太容易让人相信的设计师,就更不愿意花这个钱了。但是当有一天中国的山寨无法再活下去,当国外的制作订单不再那么源源不断,国内的自由品牌开始更多销往国外。自然那时就会需要越来越多能够被称作是师的人,同时又深得他人信任,有技术,有经验,有眼界的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待产品的品牌,可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做出适合他品牌性格的视觉设计,创造出超过产品自身的品牌的价值。
我们得相信在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进程中,虽有不如意的地方,但也恰恰隐藏着巨大的机会。都说一个成熟的企业需要有三种力,一个是生产力,中国绝对属于一个生产力型国家,尤其是手工业生产力。第二是销售力,销售力最关键的是渠道,所有的大品牌最看重的就是销售这一块,同时它有形象来助力销售力,产品自身同时也需要独有的视觉形象的支撑。中国的企业恰恰相反,有生产力,有一点销售力,完全没有独有视觉形象。这个时候形象力开始慢慢受到重视了,具备对品牌视觉判断的设计师可以在公司中有一定的能量,因为最终大家会感觉到无论是你做产品还是做运营、销售,其实都是在做品牌。而有经验的设计师,对于企业来说就会是非常大的需求。
做有使命感的设计师
中国品牌时代正准备开始,或者已经上路了。我们从事的互联网行业,无论做视觉、做交互设计的同学,大家都赶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也赶上了一个乌烟瘴气都在纷纷讨论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的时代。要我说是坏事也是好事。至少说明现在大家开始越来越关心体验了。做视觉设计的也开始逐步关注交互设计和用户研究,甚至技术层面对体验产生的影响,人变得更全面,考虑的越周全了。这就好比平面设计做过一段时间后,你就开始关心材质一般。
做有使命感设计师我认为关键就是在设计师角色的转变,以超越视觉的视角去看待你做的事情,有人曾说过要以商人的头脑去做设计,我觉得要求虽然有些高,但至少说明了一层意思,就是不要单纯的低头做视觉、交互那点事情。前面提到过匠和师的差别,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可以负责的说90%还都是匠才,排除国内设计师创造能力不足,过于急功近利为了眼前利益做事的问题,而是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让人成为师的信任的环境。将来中国有那么多企业需要做关于品牌价值的事情要去做,但就是由于没有对形象力专业的这方面的人,老板会慢慢发现依靠自己的审美是走不远的。
应该说,有一些确实是应该由设计师来承担的,他们应当认真的定位自己的职业,更新拓宽眼界,拔高看待产品的高度。帮助企业去解决行销上、产品上的问题,同时让那些不美的设计逐渐从急功近利的企业中消失,让大街上不美的设计再少一些,特别是做有一定传播力度的产品时。他们也应该把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其他的设计师,用自己的眼界去影响新人。产生一个良好的传承和循环,这才应该是一名设计师应有的使命感和愿景。而不是干到35岁就转行,干到40就退休的结局。最后引出一个长久的老问题,艺术和设计的关系,因为就是很多人借口说设计对于艺术来说就是二手文化,永远只能妥协于商业,艺术不同于设计永远只能是青春饭,可究竟是否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上个月在天安时间看到原研哉先生设计展的前言中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思和拷问,而设计是对现实积极的建造。我感觉这至少是一种积极愿景和追求,而是把设计当做一份责任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每一位设计师应当时常想想你最初对设计的那份真诚,然后再想想你是否当初真的热爱它,我想是必要的。
附同行有话说:
bobharry:作为设计师的我,我每天下班路上都在思考着为什么现在的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在一点点的消失?为什么当初坚持走上这段路上的激情被慢慢磨灭掉?我对自己说,设计这条路我是一定会走下去的,但走在路上被眼前的困扰给绊住了脚,客户无休止的修改,无理的要求,站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折磨,公司榨汁机的工作模式,并不会给你太多机会学习,留下自己默默的摸索,所在这个二线的城市,行业内的公司都存在无管理,无文化,无氛围的乱状,自己也没办法改变现状
sue:曾为一个移动商做个门户网做了三年。。服侍过N个领导,修改过N个方案。。领导忙的时候还叫我帮他去买他要的东西。。。。。。那时是最痛苦的三年,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一点点坚持自己的想法都被磨的一点都不剩了。 所以总结出:如果没有碰到个让你发挥的团队,那你就妥协。因为有决定人的那个人的审美不可能跟你一样的,比如我妈喜欢金项链,我买给她有造型的那种,她就觉得不好看,她就要那种最粗的链子没有任何造型,在她的审美里那种就是最漂亮的,因为她生活的那个年代就以这种为美,所以对于金链子,我妈的审美就停留在了她的那个时代。
金璐 : 大学里面还是在大一的时候,刚开始上专业课,专业老师就开始教导我们转行吧转行吧,刚刚接触设计,开始对艺术设计抱有各种遐想的时候就被灌输各种不积极的信息,我并不是在抱怨,这只是一种现象罢了,能够坚持下来,对专业不离不弃,甚至曾经幻想人为改变不了的各种不成文规定在2012来临的时候交给上帝来抉择好了。至少在那以前还是清醒着并庆幸自己选择的道路,努力着!
厚积薄发:大环境,注定了我们的现阶段,TAOBAO的商业模式最初不也是在模仿当初的易趣(EBAY),如果不能去改变世界,那就先去改变你自己,如果不能去创造,那就先去模仿,终有一天,TAOBAO也可以超越EBAY,因为TAOBAO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东西,作为设计师,一样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意发挥创作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被世俗所接受的,艺术是服务大众的,设计也一样,不必纠结,不必反思,只有被大众认可,才是真正的设计,比如现在的你们(TAOBAO)。
因为热爱,才去做设计,这些东西,早在几年前,我就理解,但是也早早向商业模式进行了妥协。设计最终也就是向产品转行,也是个青春饭,想法永远比技术值钱,但是现阶段如何做个有使命感的设计师,一直都在困惑着整整一条流程的所有人员,包括产品,何尝不是在拿来主义,在借鉴、筛选、整理,设计何尝不是在模仿,程序何尝不是在使用开源代码,我们不是没有理想,只是在努力的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也许在将来真的有一天,我们可以把90%的时间去运用到去想,才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但是我们目前一直在做,因为现阶段就是去做,去积累,才能有更多经验,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苹果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