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自我,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环境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算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如果去了一个不利于施展自身能力和抱负的环境,也会处处受制于人、发挥不出能力、甚至磨灭信心。对于初阶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认清自我(包括但不限于优势、缺陷、性格、理想等)然后去争取匹配到一个合适的产品设计环境,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快速显著的进步,更早更有效地实现构建影响力等目标。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公司的选择不能光看「行业第一」、「跨国巨头」一类光鲜亮丽的头衔。一些在研发眼里牛逼闪闪的公司(业内很多对于IT互联网公司好坏的判断是从研发或产品的角度出发的,对设计师来说完全是另一回事),可能是因为其「技术有绝对话语权」,内部不一定重视UED的价值,这对设计师来说未必是好事;一些巨头内部团队林立,不同团队之间的氛围差异可能比两个公司的差异还大一味贪图公司名头福利等带来的「虚荣」和「安逸」,而不去关注和驱动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如「研发不理解体验价值」、「产品方向不明晰」、「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可能的后果就是在外人的羡慕中一直原地踏步、慢慢被人超越,成为被温水煮死的青蛙,更别说获得什么影响力了。
我自己在过去19个月里接触过各种类型产品的设计,也能明显感知到不同类型产品项目中自己状态、灵感、兴奋度的落差,而正是因为这种多面的经历,让我更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擅长和弱项。比如我擅长逻辑思维,喜欢分析和设计流程架构有一定挑战性的产品,而感性思维非我所长,视觉基础也不够好,对于营造视觉冲击力吸引更多人使用之类就偏弱;做一些流程架构简单、主要靠界面视觉(比如营销、导流性质的产品)的ToC产品设计的时候,我对商业目标的思考和在方案中的体现很弱(缺乏意识或者有意识但就是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案、无法突破),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但换成反过来的ToB产品后,我却乐意主动去研究和梳理背后的业务逻辑,并能针对项目的商业目标去思考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说服别人,「劣势」摇身一变成了「优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相比「名声在外」、「成就感高」这些虚的东西,「适合自己的」、「能扬长避短」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助推我们获得影响力,前提是我们对自我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认知,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二、学会换位,思考角度表达方式多元化
一个设计师一般50%的时间在设计,另外50%的时间在沟通,除了自身的设计方案要靠谱之外,正确地理解、传达和说服别人也很重要。沟通(尤其是听说层面)一直不是我的长处,但是我长期以来试图改进的地方,虽然不敢和别人比,但和过去的自己比还是增强了的,而我感觉最有效的一点就是「学会换位」。
我们明白产品和研发不会仅仅因为「这个设计体验好」、「这个设计好看」就轻易接受和开发你的方案,他们会考虑更多方面的限制。如果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全面地考虑到这些,从更立体(除了用户体验,我也考虑了商业目标、找案例研究过技术能否实现)、本质(好看、体验好具体能产生什么价值,能带来对方关心的什么东西,如何验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输出解决方案,并在沟通和评审过程中表达出来,在对项目组的影响力上能再上一个层次。
做一些涉及动态交互效果的设计评审时,我最早期用的是静态稿,结果要花上一大堆时间来解释和让大家「脑补」效果,成效也未必好,甚至一些研发会理解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而我只有等到开发出来了才知晓;在听别人的评审时,也经常觉得这种解释很累很难理解和还原感受。换位到「听者」的角度后,我基本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做动态Demo演示,大幅降低了自己解释和大家理解的成本,而动效「酷炫」的附加效果,也经常让产品和业务方更快地接受方案,如果使用的动效工具是那种「用这种做出来的动效就一定能实现」而非「天马行空」的,前端那边也更容易通过。
在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说服别人时,我近期还发现了一个新窍门,就是「联想类比法」。还是以ToB产品为例,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过通过联想ToC产品里的类似组件案例说服前端的例子,其实也可以运用到设计方案产生争议的更多场景:比如某ToB产品大家都不是用户,可能你觉得一个用户点A应该去B,但有人却非要说点A去C合理,想搞个用户测试又太麻烦,那么如果能联想到一个大家都熟悉使用、在这个争议点存在相似映射的产品案例(甚至不一定要是线上产品这种形式),然后打个比方举出来,对方也许就能更好地代入用户视角来感受和理解你的观点、进而被同化影响。
三、持续沉淀,定期学习输入和反思输出
这里的「沉淀」我主要谈谈总结写作。我从加入阿里以来培养了个定期写作的习惯,大部分都是基于平时的学习心得和实践反思,平时每周也要写周报总结,这种沉淀给我带来了很多之前意想不到的财富。写作作为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帮我体系化整理沉淀了很多犯过的错、踩过的坑和悟出的方法论、心得感悟,帮我摆脱无休止的迷茫和重复犯错,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写作让我真正理解了「以文会友」的含义,让我得到了认识、结交很多优秀业内朋友的机会,发现了很多和自己经历相似、志同道合的人,不再因为自己个性上的一些特别之处而感到孤独。不少人是我之前就一直想认识的,可当时总是羞于主动搭讪,但通过写作、在网上主动发声,反而得到了对方主动关注。而在内部,我通过写作磨练出来的文字把控能力,也可以在对外品牌宣传等方面给团队带来更多贡献,发挥自身优势为团队创造更多的价值(欢迎关注我们团队公众号「37点2度体验」,搜ali-ccoux即可)。感谢写作让我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得到了一个更棒的朋友圈,以及为团队带来更多价值的机遇,这也算是一种影响力的构建吧。
四、驱动变革,流程优化解放自我和团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pmsj/)其实在一些大公司里,工作流程上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完善,反而存在很多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技术含量低的内容占据精力等问题,这些工作让我们筋疲力竭,却又得不到对等的话语权、影响力层面回报。但是一味地抱怨没有意义,也改变不了现状,而一些优秀的设计师除了产品层面的创新外,对内部工作流程的创新改进也同样重视,通过驱动内部流程的创新和优化,将自己和团队同事从冗余、低效的劳动中解放,而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去思考和执行更有价值的事情,在同等工作量下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比如一些组件复用率高的平台型产品,如果每次迭代都是交互出一遍视觉再出一遍,其实效率很低,视觉的工作量很多都浪费在反复地拖控件而非创造上。我们公司内部不少团队里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采用了建立一整套视觉规范的方法,让交互设计师可以基于已有控件直接出高保真给前端,而视觉设计师则只要设计新组件、把关质量就好,可以分更多精力到可以更好发挥视觉价值的事情中去。
比如设计稿标注,一份清晰、完整的标注还是需要花费设计师一些精力的,但是性价比未必高。(一些前端可能根本就不怎么看)有人就会去驱动建立一套自动化处理工具来进行标注,只要设计稿源文件往里一拖,就生成一份自动标注好所有信息、点击组件即可查看的文档。
在工作之余,不妨多花一点时间来审视自己现在的工作流程,产品、交互、视觉、前端一起探讨有没有更高效的合作方式,解放自己或解放别人,把我们的精力放到更有价值的思考输出上,让那些低性价比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