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大小便训练
爸妈都知道,在宝宝最初的成长过程,每天最主要的照料内容除了喂奶就是料理宝宝的大小便,常常会搞得爸妈手忙脚乱。 掌握并训练宝宝的大小便,是每位爸妈都希望做到的事,这不仅有利于宝宝的护理,而且减轻爸妈的劳力。这里介绍一些掌握、训练宝宝大小便的方法,希望能对爸妈们有所帮助。
1、掌握宝宝大小便的信号
学习辨认宝宝何时将要排便,就像学习辨认宝宝在饥饿时嚎啕大哭一样。细心的妈妈要不断地观察、学习、记录、总结,一定会找到宝宝大小便时发出的特有信号。
预示宝宝排便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哼哼声、左右摆动、发抖、皱眉、哭闹、烦躁不安、放气、不专心吃奶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育儿专家提醒:
爸妈对宝宝发出的大小便信号没有及时响应,将会严重影响宝宝以后信号的发送,这对宝宝大小便训练非常不利。
2、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宝宝从出生到五六个月有一个对排便功能的学习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成人对宝宝的排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可以帮助宝宝慢慢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将宝宝抱成排便的姿势,并配合"嘘嘘""嗯嗯"的诱导声,宝宝就会排便了。不过即使如此,训练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对此,妈妈们不必着急,更不能强迫宝宝,应该明白此阶段训练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各国妈妈这样引导如厕训练
在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到能够控制大肠、膀胱和肛门组织之前,你很难教会他学习使用便盆。你是否也在为此感到焦虑不安?面对这一问题,其他一些国家的母亲们各有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美国:
妈妈让孩子在2岁或更大些开始快乐地如厕训练,90%的孩子在4-4.5岁完成。商家推出全套的训练品:一个漂亮的音乐便盆、20条传感尿片、卡通画册和对父母的指导小册子。
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孩子大小便,反对对尿床的孩子进行体罚和羞辱。他们认为5岁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会增强孩子压力而适得其反。另外,他们认为训练孩子大小便要保护孩子好奇爱学习的天性,用多种办法正面鼓励。
比如尿湿的后可以过一会再换,告诉他干的比湿的舒服,让他们独立学习如厕冲水等,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 ……听音乐看动漫治孩子尿床
日本:
妈妈对孩子夜间常尿床很不敏感。日本人没有为孩子把尿的习惯,有的孩子tulaoshi.com上小学后晚上还用纸尿裤。 ……纸尿裤的基本使用方法
日本保育员在孩子2岁以后训练孩子如厕,在午睡前后让孩子坐尿盆。日本没有中国那种老痰盂,孩子尿盆可以坐着扶着玩。保育员认为强制孩子如而会让孩子紧张,导致以后心理隐患。在日本,如果孩子尿在地板上(是席子,非常不好擦),妈妈也不责骂孩子,而是擦给孩子看,让宝宝知道这样会给妈妈增添许多麻烦。
澳大利亚:
妈妈认为自由大小便是婴儿成长阶段也只有这一阶段才拥有的一种人生快乐,实在不该剥夺。并且孩子被把着解便的姿式违反“自然”看上去很痛苦。
孩子总是大哭大闹地反抗。孩子两三岁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能通过语言和大人交流了,慢慢摘去尿布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有的孩子五六岁仍尿床,大人不会看作是严重的事情,孩子也不会受到羞辱和责骂。
事半功倍的如厕训练课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都开始意识到宝宝的如厕行为就像学走路一样,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它的顺利完成不取决于父母的主观愿望,而在于你家宝宝动作与心智两方面的成熟度和它们的完美配合。
何时开始如厕训练更合适?
太早开始的训练与太晚开始的一样糟糕。宝宝太小,如厕训练会给他造成莫大的压力和挫折感,甚至出现便秘、拒绝排便及上厕所退缩等反应;而宝宝两岁半还在白天兜着尿不湿的话,会让他自卑,也会令他在群体生活中成为笑柄,后者也是一种精神压力。
那么,有哪些线索可以帮助父母判断如厕训练该开始了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 宝宝可以保持尿片干燥达两小时以上,或在小睡时不尿;
· 宝宝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听得懂简单的指令;
· 宝宝对他人上厕所表示出兴趣;
· 宝宝可以走过去坐好;
· 宝宝可以在口头上或行动上表达想解便的欲念;
· 宝宝可以将衣服拉下或拉起;
· 宝宝可以独立地表达“愿意”还是“不愿意”。
2000年儿保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父母在宝宝18到24个月之间开始如厕训练,80%的宝宝在两岁零4个月可以完成白天的训练,到3岁左右才能完成夜间训练。专家发现男孩在训练时所要花费的时间超过女孩;而越早开始训练的宝宝,其训练期也较长。例如18个月开始训练,到26个月时完成白天的训练,花费8个月,而从24个月开始训练,到第28个月也完成了,只花费4个月。这一点让实践过的父母相信:等宝宝更成熟些再开始训练,宝宝可以学得更快,大人和孩子所遭遇的挫折也会更少。
如何做如厕训练?
准备一个类似于玩具的如厕椅或者尿桶。尺寸方便宝宝坐稳或站妥,还必须配置鲜艳的色彩或者声音,来吸引小宝宝的兴趣。
属于宝宝的如厕椅应放在宝宝自己的房间里,宝宝乐意在客厅里开辟他的“游戏场”时,如厕椅也可以放到他的近处。鉴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有尿意的时候都会急不可待,如厕椅放置时的“就近原则”非常重要。
让宝宝逐步熟悉自己的尿桶或如厕椅,经常带他去坐一坐,不必拉下裤子。为了让好奇心强的宝宝对房里突然出现这么个“彩色玩具”不抗拒,父母不妨在他坐稳后在旁边讲故事。
随时询问孩子是否有便意或尿意,如果他点头,就赶紧带他去如厕椅上,将尿布拿掉后坐在上面。开始解便时,不必马上处理它,因为小宝宝对于这种从自己身体里“掉下”的东西也许会有奇怪的感觉,父母可当着宝宝的面清理他的如厕椅或尿桶,告诉他卫生间才是“它们”该去的地方。
逐步摆脱如厕椅。当白天的训练接近完成(宝宝很少在白天尿湿裤子)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去上卫生间。女孩的训练主要由妈妈来完成,男孩的训练由爸爸来言传身教。鉴于男孩子比女孩要脏乱和淘气一些,父亲应给予准确的示范,比如如何“瞄准”便桶。如果他不听话,小孩子的稳定性又差,就在便桶中放一张有颜色的纸,让他瞄准纸片撒尿。这对宝宝来讲,好似一个游戏,同时也增加了他上厕所的积极性。
训练孩子自己擦干净屁股。这个步骤很多父母都乐意为宝宝代劳,怕他们擦不干净,也怕他们弄脏手。其实这一环节不完成,如厕训练就不能算完整,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甚至会因为“没人给我擦屁股”感到莫大的精神压力,有些宝宝还会为此抗拒上幼儿园。父母要示范正确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女孩,大便后一定要从前往后擦,以防尿路感染),几次以后,孩子就会了。假如怕孩子弄脏手,督促他们便后洗手就可以。
要等日间训练完成结束后再进行晚间训练,培养孩子入睡前后早起后主动如厕的习惯,如果发现孩子睡前饮水太多,或情绪特别兴奋、身体特别疲惫,凌晨时不妨叫起孩子,再上一次厕所。对于大于两岁半的宝宝来说,尿床是他们的“绝对隐私”,父母不可四处张扬,以开玩笑的方式也不行,切记切记!
退步了!怎么办?
没有一个宝宝在进行如厕训练中一帆风顺,出现反复和暂时性的“倒退”也很正常,比如你刚刚夸奖过宝宝在午睡时已经不再尿湿床单了,他又尿湿了床单和裤子;比如宝宝在家里明明训练得很到位,带他探望亲友或长途旅行,他又开始“画地图”;或者,你一再提醒专心在玩积木的宝宝“该上厕所了”,他充耳不闻,果然,10分钟后他就尿湿了裤子……父母会因此沮丧不已,有些父母不免会责罚孩子,事实证明,惩罚和怒骂不但无益于宝宝尽快建立自主排便的反射,反而引发了宝宝的胆怯、退缩、不知所措、恐慌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宝宝会感觉“我尿湿了裤子,我是一个坏孩子”“我尿湿了裤子,爸爸妈妈不再喜欢我了”如此压力,对孩子并无好处。
假如能够找到孩子发生“反复”的原因,相信父母会踏实得多,沮丧情绪也会和缓。那么,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如厕训练的停滞乃至倒退呢?
· 宝宝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动,如搬家、上幼儿园等等,这些压力事件的存在使如厕行为发生一定程度的倒退。
· 睡眠时间突然延后,有睡前高度兴奋,这些因素都使宝宝过分疲惫,而疲惫之下,膀胱扩约肌的松弛就不能被神经系统感知,宝宝也无法及时醒来上厕所。因此在训练期间,父母应避免晚间带孩子参与嘉年华游乐及PARTY,规律的生活对形成条件反射极其有利。
· 宝宝的训练成果被贬低了。这种压力可能来自祖父母,他们认为宝宝“有的放矢”的能力不如同龄人,而一旦父母屈从于这种压力,跳过一些步骤让宝宝加快完成训练的话,宝宝的挫折感大增,就可能下意识地尿湿裤子,不再配合训练本身的完成。
由此可见,稳定的环境、规律的生活以及正向的鼓励,是我们应对挫折的应有态度。当孩子能稍微控制便意的时候,父母可以把它当作一项特别了不起的进步来表扬,奖励孩子贴纸、玩具,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吻,以此鼓励孩子自主排便的信心和能力。这一艰难的旅程,未来也会成为父母的美妙回忆,不信,我们来看看孩子在如厕训练中发生的趣事吧。
如厕训练趣事一箩筐
王卓雅妈妈
“因为预先在卫生间里准备了固定的小孩便桶,我们就没有给女儿买如厕椅,她常常走不到卫生间就尿了。尿时会记得蹲下来,不会弄湿裤子,但地板变得很骚。大约在她两岁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决定重装家里的复合地板,而且选择了跟原来完全不一样的地板色。我们反复对女儿讲,宝宝我们换新地板了,不可以再随地小便……说也奇怪,就从换地板的那一天起,女儿再也没有尿在地上过,我相信散发着木头清香的新地板,帮她完成了一次飞跃,有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向的压力和点化……”
林菁妈妈
“如果小宝宝习惯于观察别人上厕所,那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也会跟到厕所去,这会出现尴尬,特别是一些大大咧咧的客人没有锁上厕所门时。我女儿两岁时就跟着老公的哥们去‘上厕所’,客人显然觉得万分害羞,但我和老公并没有因此责备女儿,因为这个时期孩子正在学着上厕所,不宜给她额外的斥责和惊吓,我们只是提醒来做客的男性亲友要锁上厕所门;至于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应该是在如厕训练完全完成后再开始。”
尤可妈妈
“我家的老保姆在我儿子满1岁时就培养他上厕所了,她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去坐便桶,一天坐十几次。正在我为家中尿不湿的消耗大幅减少而欣喜不已的时候,老保姆请假回乡去了,她一走我儿子就开始不停地尿湿。我终于明白儿子的如厕训练还远没有完成,老保姆的训练方法是有问题的,孩子只有尿湿了以后不舒服,才会努力去感知并控制便意,这个过程是别人没法替代的。我开始亲自训练孩子,而且,为了让他感知尿湿后不舒服,我不再使用高科技尿不湿,给他改用传统的布尿布。这虽然使清洗量大增,但我儿子的训练速度大大加快,大约两岁时,他连晚上也极少尿湿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倪嘉伟妈妈
“保姆往往比宝宝的爸妈更在意孩子是否尿湿,因为这会增加她们的工作量。我家的小保姆就曾强迫我女儿坐在如厕椅上,不挤出几滴尿来就不让她离开,这使得孩子极其抗拒那张椅子,把它视为惩罚她的‘刑具’,以至于后来你再让她坐上去她就哭闹反抗(当时她还不太会说话)。你猜我怎么办?我把那张椅子撤去两个月,让女儿恢复尿布生涯,让她平复情绪,然后,我在客厅的一角放上另一张如厕椅(是我跟同事交换而得),并把它命名为‘故事椅’。只有坐在这张椅子上我才跟孩子讲故事,又过了两个月,孩子很自然地就坐在那里排便了……所以你看,如厕训练中的循序渐进原则是如此重要,你跳过一步,就要折回三步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