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早学步腿部易畸形(1)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如何能帮助宝宝顺利地完成学步?随着商店里各种学步车的热销和宝宝学步年龄的提前,有关专家提醒年青家长:帮助孩子学步不能拨苗助长。
片段回放:我们家妞妞已经12个月了,每次把她抱出学步车想让她独立行走时,她的胆子就变得特别小,连站都不敢。我该如何帮助她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科主任医师金星明教授说,其实妞妞和大部分宝宝一样,肌肉、骨骼、平衡和协调能力都成长得很好,而上述问题是父母训练宝宝走路时过分依赖学步车导致的。宝宝学步时,千万不能过分依赖学步车。因为使用学步车时,宝宝的脚跟基本不用力,就会习惯性地形成前脚掌着地的走路姿势。此外,学步车会让宝宝失去对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锻炼。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风湿免疫科杨岫岩教授提醒说,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以为孩子学步越早越好,宝宝的发育有快有慢,也有一部分宝宝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育会较慢,父母不要看到别的同龄孩子学步,就担心自己的孩子学步慢,让宝宝通过学步车学步也许会拨苗助长,由于宝宝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到能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导致以后长大变成O形腿。
专家建议爸爸妈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宝宝学习走路的特点,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使宝宝的第一次独立行走更顺利:应该多陪伴宝宝进行独立的训练,培养自己和tuLaoShi.com宝宝的勇气;要做足必要的安全措施,爸爸妈妈更应该在宝宝身后保护,尽量避免磕碰;在帮助宝宝练习走路时,爸爸妈妈可以用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来引导宝宝,激发宝宝独立行走的兴趣。
当然,全方位的营养是宝宝大动作发育中最重要的生理基础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6-12个月的宝宝,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而对于1-3岁的宝宝,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到2岁(24月龄),或每日给予不少于相当于350ml液态奶的幼儿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喂给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此外,宝宝还需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钙质、胡萝卜素和核苷酸等,帮助宝宝生长发育、骨骼强健、增强免疫力。当然,爸爸妈妈一定要为宝宝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而优质可靠的奶源、全面均衡的营养是尤其重要的。
宝宝学步父母应注意6点
一、不能操之过急
7个月宝宝接种疫苗备忘录
本月婴儿无接种任务。
7~9个月龄的婴儿的体重增长
7~9个月龄的婴儿,其体重增长速度较之前稍减慢,一般平均每月增加500克。
各月龄儿童的体重正常参考值如下:
1.男童:7个月时,体重平均为8.30千克,大于10.30千克为过重,小于6.40千克为过轻。8个月时,体重平均为8.80千克,大于10.80千克为过重,小于6.90千克为过轻。9个月时,体重平均为9.20千克,大于11.30千克为过重,小于7.20千克为过轻。2.女童:7个月时,体重平均为7.70千克,大于9.60千克为过重,小于5.90千克为过轻。8个月时,体重平均为8.20千克,大于10.10千克为过重,小于6.30千克为过轻。9个月时,体重平均为8.60千克,大于10.50千克为过重,小于6.60千克为过tulaoshi.com轻。
如果小儿体重为过重或过轻,则应到医疗保健部门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异常情况。
宝宝出牙的规律及护理
每个宝宝出牙时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6~7个月开始出牙,最早的4个月时就开始出牙,晚的到10个月。一般到20个月至2岁半时20 只乳牙全部出齐。如果到1岁时还没有开始出牙的话,应该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有先天的无牙畸形或由于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影响。乳牙按一定顺序对称萌出。乳牙生长的顺序大致是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侧切牙、下颌第1 乳磨牙、上颌第1 乳磨牙、下尖牙、上尖牙、下颌第2 乳磨牙、上颌第2乳磨牙。上下颌各10颗。
宝宝出牙期间添加食物不要太精细,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不但可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颌骨及颜面的发育,而且对牙齿有自洁作用。此外,可咀嚼一些比较硬的食物,刺激牙龈,促进牙齿的萌出。
不吃奶糖、巧克力、糕点等含糖分较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粘在牙齿沟窝、缝隙内,为细菌的繁殖提供大量营养,细菌分解糖后产生酸,促使龋齿的形成。保持口腔卫生。每次哺乳或喂食之后都要喂几口温开水,冲洗口腔内食物残渣,晚上睡觉前一定不要吃甜食。
宝宝的牙龈充血肿大时,不要用针挑破,以防发生感染。如果发生口腔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诊治。
注意手及玩具的清洁卫生。宝宝刚出牙时,常常会感到牙龈发痒,喜欢把手指头及玩具放在嘴里咬。因此,爸妈要经常结宝宝洗手、剪指甲,把宝宝的玩具清洗干净,以免引起牙龈发炎,影响乳牙的萌出。爸妈也可购买磨牙胶,但要注意每天对磨牙胶煮沸消毒。
从出牙起即可用指套牙刷刷牙,两岁用小软毛牙刷练习刷牙,三岁形成一日两次刷牙习惯,在幼儿园可锻炼饭后用绿茶水漱口,可以预防龋齿,乳牙有异常也要去看牙医以免影响成牙及牙列。
抓住宝宝的大脑发育敏感期
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大脑发育未成熟,可塑性较大。这时健全、良好、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充分激活神经细胞,促进大脑结构和整个功能的发育,建立高度复杂、功能强大的网络。此期,宝宝的脑重量和头围都快速发展。大脑重量可从出生时的370g,增至 1岁时的900g。头围可从出生时的34公分增至1岁时的46公分。
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素包括:
A. 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
B. 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DHA、脑黄金。
C.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D. 铁:贫血时脑细胞数会减少20~30%,智力减低10~15%。宝宝就会出现吸收利用障碍,夜惊睡眠不安、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等症状。
E. 锌:参与70余种酶的活动,会影响食欲。
F. 维生素:维生素A~E、维生素K、叶酸等。
G. 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
0~1岁是宝宝脑飞速发育的时刻,年龄越小智力提升机会就越大。如果适时开发,合理训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粗细动作训练
粗动作:
* 抬头、抬胸、两手取物、坐、站立。
* 抬肩、抬臂、双手握物、手指取物。
* 先会抓物后放下,先向前、再向后。
精细动作:
* 3~4个月时,宝宝见东西手足乱动,但抓握能力不强。可以玩发出声音的音乐玩具、色彩鲜艳的悬挂玩具、球类玩具等。
* 5月 见到东西一把抓,可给予柔软、便于抓握的绒毛类玩具。
* 7~8月时,训练宝宝把玩具放进盒子、从盒子里把玩具拿出来,拇指、食指取物,用手戳洞等。
* 手、眼、口初步协调。
什么时候宝宝会开始长头发
我每天要陪宝宝玩多久?宝宝需要独处吗?
你想和宝宝玩多久就多久,你是他最爱的玩伴。当然,宝宝也需要有时间一个人待着,这样他就能逐渐理解: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妈妈的一部分。你可以找机会把宝宝放在毯子上,并放些小玩具在他旁边,让他一个人待会,这样他就有机会自己探索周围的环境,学习独处和娱乐自己,但注意不要让他一个人待太久。几周后,你就能知道你的宝宝能够自我独处多少时间。做个会观察的妈妈,读懂宝宝的信号,在他要哭之前先把他抱起来,与他互动。
我的宝宝刚出生,到多大时我能让家里来的客人抱他?
只要客人事先洗手,不要对着宝宝咳嗽和打喷嚏,就没什么问题。但注意不要让太多人抱宝宝太久,新生宝宝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当宝宝长到1~2个月时,就没必要对外面的细菌这么敏感和警惕了。
什么时候可以带宝宝外tulaoshi.com出兜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1/)从出生的医院回到家,宝宝已经算是外出过了。这方面妈妈完全可以根据常识加以判断,带宝宝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东西,或在小区里逛逛都可以。只要外出时宝宝穿戴得当,不要在外面待太久就没问题。大多数爸妈在外出时都给宝宝穿得太多了,宝宝会因为太热而发烧,体内的水分也会因此很快流失。
什么时候宝宝会开始长头发?
这很难说,每个宝宝都不太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有些宝宝一出生就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有些则比较稀疏,这属于胎发。胎发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会慢慢自行脱落,所以没必要为宝宝剃胎毛。在这之后,有些宝宝马上会长出颜色不同、质感不同的新头发;有些宝宝则需要一段时间来长头发。
宝宝的“尖”头什么时候能够变圆?
不用担心,长长就会好。顺产宝宝的脑袋“尖”或者说呈锥形,是因为经过产道时被挤压所致,他的骨缝尚未闭合,所以头型会自然回复。爸妈可以通过经常变换姿势的睡眠方法来改造宝宝头型,10~12个月后,宝宝的头型就会完全固定。
宝宝出牙的时间与顺序(图)
宝宝出牙的时间与顺序
问:我儿子7个月时开始长牙,八九个月时已经长了6颗牙。现在他15个月了,还是6颗牙,半年没有再长新牙。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陕西高女士
答:应该说是正常的。先看一下乳牙萌出的具体时间,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平均值。上颌:中切牙7.5个月,侧切牙9个月,尖牙18个月,第一乳磨牙14个月,第二乳磨牙24个月。下颌:中切牙6个月,侧切牙7个月,尖牙16个月,第一个乳磨牙12个月,第二乳磨牙20个月。
但需要强调的是,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很大,最早到最迟的萌出时间如下:下中切牙(4~17个月),上中切牙(5~15个月),下侧切牙(6~27个月),上侧切牙(6~21个月),下尖牙(8~29个月),上尖牙(8~29个月),下第一乳磨牙(8~27个月),上第一乳磨牙(2~28个月),下第二乳磨牙(8~34个月),上第二乳磨牙( 8~34个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而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晚。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另外也需要说明,乳牙的萌出顺序为中切牙、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往往切牙(前牙)先萌出,之后再萌出后面的牙齿,而间隔常在半年以上。
为啥宝宝的体重达不到标准
怎么回事?宝宝的体重达不到标准!生病了?厌食了?一起来找到瘦弱的原因!
宝宝瘦吗?对于父母来说,总是怕自己的宝贝发育不良。如果真的担心,医生是最好的帮手,从医学角度来看宝宝的身体状况,才是正解。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kg,但出生时体重达2.5 kg就属正常;5个月体重达到6 kg左右;1岁时体重平均为9 kg;以后体重增加的规律为:体重(kg)=年龄×2+8。(详细数据可参考本刊2月期第48页《0—3岁婴幼儿体格心智发育量表》。)但宝宝存在个体差异,若体重与平均标准有偏差,最好咨询医生,以便科学地看待宝宝的健康。
如果宝宝真的达不到标准体重的最低值,也不要慌张。仔细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单纯母乳喂养 一岁以后,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身体发育需求了,单纯的母乳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所以要做好母乳、辅食以及其他食物的合理配比。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1/)活动能力增加 宝宝慢慢地会走了,活动能力不断增强,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体力,有时会因为父母的忽略而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要计划添加足够热量的食物。
不定时饮食 宝宝需要有规律的喂哺,等到饿了再喂,宝宝的胃口已经受到了伤害;有时饮食时间延迟过长,也会让宝宝的胃口没了知觉。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
食物选则不当 宝宝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就无法帮助他正常发育。比如说脂肪过低食物;低热量食物(比如人工甜品);低营养食物(比如垃圾食物,过分加工过的食物)。为此一定要关注食物热量与营养的均衡搭配。另外,建议多用煮、蒸、炖等以水为介质的方式来烹饪食物。
时间太急促 有些宝宝还没有做好自己吃饭的准备,掌握吃饭技巧的同时,还要满足食欲,这对宝宝来说是个难题。所以,父母要尽可能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宝宝吃饭。如果一味催促,宝宝不会为自己考虑,即使还很饿,也会离开桌子。
餐前零食多 吃饭前的零食会让宝宝的小胃口没有心情再去品尝美食,好好调整零食的添加时段:早中餐之间、中晚餐之间、睡觉之前。
水分摄取多 有些宝宝因为喝了太多的液体(牛奶、果汁、水),小肚子再没有位置放更多的固体食物,营养跟不上,体重自然有差异。
压抑坏情绪 在吃饭前后,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宝宝游戏不开心,或者被父母责备,或者就餐环境不惬意(凳子不舒服、勺子不好拿)都会影响到他的小胃口。
不良习惯 有的宝宝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吃饭,或是边玩边吃,总要家长追在身边喂饭,这样不仅饭吃得少,还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吃饭的环境一定要安静,尽可能避免外物打扰,便于宝宝安心吃饭。
疾病麻烦多 很多生理疾病都会导致宝宝体重过轻,比如耳部感染、哮喘、消化疾病、新陈代谢紊乱、铁锌缺乏、寄生虫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宝宝会表现出饥饿,或者吃得多,但体重还是下降,而且体质虚弱。同时还有一些药物——比如抗生素,也会损害宝宝的胃口。向医生咨询这些问题,找到正确治疗方法,保护宝宝的胃口。
衡量宝宝发育别光按年龄
8个月学会坐,10个月学会爬,一岁多要学会走路……似乎在孩子的每个发育关键点,都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坐标。然后,众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按着这个坐标“科学”地养育孩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金星明教授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根据生理年龄进行“一刀切”似的划分并不合适,尤其是对0—3岁的婴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与惠氏制药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的1200位0—3岁城市儿童父母中,有43%的家长认为“应该根据生理年龄为标杆,来判断宝宝的学能”;同时有46%的家长未意识到“宝宝的学能发展需要特别培养”。
0—3岁的孩子,很多能力都在迅速的发展变化中,如果家长对婴幼儿进行了过早的训练,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而如果训练过迟,又可能会影响其能力的发展。
科学的做法是,从宝宝一出生就到相关医疗机构,如专门的学能发展中心,对其进行发育年龄的评估。根据实际的发育年龄来制订相应的学能发展计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孩子发育滞后,哪怕2周岁了还不会走路,家长也不能硬扶着他走,而应对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在排除各种中枢系统疾病后,再寻找其他原因:如是腿部肌肉发育落后造成的,就要先锻炼腿部肌肉,勉强让孩子走路,只会带来对膝关节的伤害;如是因为平衡能力不够导致的,则应逐渐松手,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如果是由于家长老抱着孩子造成的,家长就应该尽快松手。
当然,还有一种现象是家长片面关注宝宝的部分能力。例如,18个月的孩子已经会说话、走路了,家长就认为宝宝的能力不错了,事实上,他可能欠缺适应技能和独立能力:每天仍兜着尿布,见到生人就大哭,这才是重点。
所以,m.tulaoshi.com金教授建议,家长要适时地带宝宝做一个综合评估测试,进行定期的监测,以及时调整训练,从而保证孩子能够更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