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有恐惧:家长有方法
对于学龄期孩子的入园恐惧,家长一定头疼不已,每次送宝贝上学一定是又哭又叫,那该如何是好?今天育儿小编就来支招,家长们不再担心。
1、不给孩子的安全感减分!
除了长期积累的安全感,在入园阶段妈妈给予孩子多少安全感,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们不可能靠两三个月的突击,填满孩子所有安全感的空缺,但我们起码应该做到不给它减分。
举例:比如在孩子入园初期,妈妈在教室或者园内陪伴时,可以假装阅读,而不是一直盯着孩子或者紧张地打量环境,否则孩子会觉得幼儿园是不安全的地方。再比如,与孩子约定好,幼儿园大门一开,妈妈就在门口等着,你是否可以做到?让孩子确认,妈妈一定会准时接我回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2、坦白而信任地跟老师沟通你的观念和态度。
故意给老师找茬,而是出于对一系列不确定事情的恐惧和排斥。我为什么要拿我不认识的餐具吃饭?我为什么要和一排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睡觉?这些成人眼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孩子那里都有确凿的拒绝理由。
举例:当你这样去理解孩子时,也可以跟老师分享说:如果我的孩子情绪不好,不想吃饭,就随他好了,不用太强求他。很多时候,老师是因为害怕妈妈指责为什么不让我的孩子吃饱而勉强孩子。但如果你告诉老师,你不介意,你认为他心情放松时自然会去吃,那么老师也比较敢于放手。
现在家长们还担心孩子们会有 入园恐惧吗?说不定还每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呢!
宝宝初入园家长有“五忌”
宝宝新来到学校之后,家长难免会有很多的顾忌,担心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了,担心孩子在学校学到坏行为了等。孩子刚上学,哪有那么多的顾忌啊,小编今天就来说说,宝宝刚上学的时候家长不能做什么。
一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二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三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四忌: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 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五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 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 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上幼儿园可提高幼儿社交能力英国北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从事这项研究的菲利普欧文和约翰莱奇福特博士对沃里克郡一所小学的187名孩子进行了调查。他们先将孩子所受的学前教育分为4种类型。第一是幼 儿园,老师既授课又安排大量游戏;第二是游戏小组,通过特意安排的游戏,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与合作;第三是托儿所;第四是呆在家中由家人照顾。
研究证明,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奠定基础。有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和活动指导的幼儿园和游戏小组,可为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托儿所和呆在家中的幼儿则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当孩子入学之后,父母不要过于担心,毕竟在学校上学的都是小孩子,而且小编相信家长既然愿意让孩子上这个学校,肯定是之前也做过很多的调查工作,那么孩子在上学期间父母就要放宽心态,不要让孩子有一种以他为中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