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帮孩子交朋友
如今,“人际关系”技能已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正像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所说的那样:“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孩子出生后,就像一张白纸,一切图案的涂抹,都是家长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人际关系技能也同样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教给孩子呢—
从基础开始
儿童心理学家勒纳-屠阿说,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教孩子说你好、请、谢谢,以及回应的话。也就是说,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教起。孩子常模仿他们看到的社交习惯和方式。其中,他们最易学到的是家长在家里接待来访者的习惯和方式,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交方式。孩子听家长讲话时会不耐烦,喜欢打断家长的话,让家长分享他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谈话时,家长应该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要多听他讲话,而不是向他训话。
怎样谈话
餐桌是家长同孩子交流的好地方,家长应尽量讲些随意的话题,如“这个周末我们想干什么?”如果孩子没有提议,你可以提出建议。不过,最好还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意愿,不要把他放在旁观者或附和者的位置上。
新加坡心理健康博士特丽萨-佛格说:“笑话会点燃孩子的说话兴趣和欢快的心情,使其无拘无束。总之,应允许孩子谈论他们喜欢的任何事物,这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你也可以同孩子多谈谈关于感觉的话题。孩子在交谈中常想把自己的感觉讲出来,父母也应该经常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讲给孩子听。
克服害羞
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害羞现象,这是他们交朋友的巨大障碍。研究表明,约有11-15%的孩子有过份害羞的倾向。
非常严肃的家长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胆怯,说话结巴。这时家长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会愈演愈烈。家长的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只会使他更加恐慌。其实,任何威胁行为,如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不仅不会对孩子有丝毫帮助,而且会使他更加退缩,使他从害羞转入严重的心理障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保护害羞的孩子不是代替他讲话。有些父母在医生面前常代替孩子回答问题。新加坡治疗学家露立方博士说:“无论何时,父母都不要越俎代庖。”
怎样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呢?家长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社交场所能够帮助他解决胆怯心理。例如,母亲可以把女儿带到某个集会,或带到公园,把她介绍给别的孩子,并建议女儿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对方看。
你也可以让孩子在同伴中放松自己。先让她认识的一些人,或请几个她可信赖的人——友善的邻居、愿意帮助人的叔叔,尤其是朋友的孩子,请他们慢慢接近你的孩子。总之,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
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会使其害羞的性情彻底转变。
让孩子担当角色
如果要参加一次钢琴演奏,孩子可能会提前好几周开始练习,这会使孩子增强自信。但很多家长忽略给孩子参加大型邀请赛的实践机会,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机会将深刻在孩子的脑海里。
给孩子担当角色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专家称这样的机会就像钢琴上的任何一个琴键,会奏出美妙的音响。如果你的孩子想去参加一次活动,比如出席一个婚礼,家长应该告诉他婚礼的一般程序及其“剧情”,允许孩子自己去。
打扮和衣着也不应忽视。露立方博士说:“衣着十分重要。如果他衣着不整洁,其他孩子会注意到,甚至会谈论它。这将影响孩子的自信。”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注意事项。马尼拉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特别告诫说,在教孩子如何交流时,不要改变孩子的基本个性,也不要刻意追求让孩子具备十分优秀的社交能力。如果他只有一两个无拘无束的朋友,那也很好。重要的是孩子与朋友能够很好地交流。
文/苏 珊
怎样不让幼儿产生害怕心理
孩子的害怕心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与大人思想交流并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孩子的害怕心理严重,往往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性格,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为此,对孩子的害怕心理,大人弄清原因,具体对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止。
一般说,孩子的害怕心理多半是被恐吓出来的。孩子年幼无知,受到恐吓就会产生害怕心理。这种情况完全是家长造成的。当孩子不听话或不顺从大人意志时,许多家长为图省事或无能为力,喜欢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目前,类似这种情况在家庭是屡见不鲜的。
孩子是最相信大人说的话的,他们受到恐吓后,只知道害怕,而不知道为什么可怕,这种害怕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极为不利,而且使他们对外界产生错误认识。因为用以恐吓孩子的某些东西都是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如鬼)和虽然可怕,但在生活中对孩子根本构不成威胁、危害的东西(如狼、老虎等)。事实上任何东西一经歪曲形象后都可以用来恐吓无知的孩子。
恐吓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哭闹时,大人应耐心、和蔼地劝解,以缓和孩子的激动情绪,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对大人提出的新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自然地终止哭闹。至于孩子睡眠、吃饭、穿衣等问题,大人要用讲故事、表扬、鼓励等方式启发诱导孩子重视大人的要求,切忌使用恐吓的方法。一旦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害怕心理,家长应及早停止这些作法,并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实际示范和让孩子实际观察,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启发或鼓励。这样,孩子的害怕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此外,孩子感觉到了客观上实际存在的威胁、压力,而无力对付时,也会产生害怕心理。一般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往往有这种心理。例如,迟到了不敢进幼儿园,受大孩子威胁后不敢出门等等。这种害怕心理光靠讲道理是难以消除的,应该教给孩子克服那些威胁的压力的方法(如动作快,以免迟到),或改变客观状况(如处理好与其他孩子的关系)。而在这之前,大人应该承认这种害怕是有道理的。对于确实危险的事情或孩子难以适应的突然惊吓等,应给予保护,向他们讲些道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