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到4个月,对妈妈来说可是件里程碑似的大事,因为这么大的孩子终于不再只靠喝奶“度日”了。可是,给孩子吃点什么才好呢,是自己做点粥,还是一定要去买营养米粉?
4个月后添米粉
“一般来说,从4个月开始就要为宝宝添加辅食了,而这段时间(尤其是4个月到6个月期间)对宝宝来说最好的辅食就是婴儿米粉。”北京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刘纪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宝宝在出生后前3个月里,唾液腺分泌非常少,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淀粉酶也相当少,如果这时就给宝宝喂婴儿米粉,很不容易消化。但到了4个月大,尽管他们还没有开始长牙,但已经有吞咽食物的能力了,因此最适合喂食米粉这种泥糊状的食物。
对需要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婴儿米粉相当于成人的主粮,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一天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过,市场上米粉的品牌、类型多种多样,到底该选哪种,着实给妈妈们出了道难题。按月龄、口味选择
刘纪平介绍说,米粉通常按照宝宝的月龄来分类。记者在北京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也看到,出售的婴儿米粉基本都明确标注了适合的宝宝,如第一阶段配方米粉适合4—24个月的宝宝,第二阶段配方米粉适合8—24个月的宝宝,第三阶段配方米粉适合12—24个月的宝宝等。那么,各个阶段的米粉又有什么区别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ushi1/)在第一阶段,婴儿米粉的成分基本是纯米粉加入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不仅可以为宝宝提供足够的能量,还能保证各种营养的供应。这个阶段的有些米粉中还添加了蔬菜、水果或蛋黄,从口味上说更丰富,可以等宝宝习惯米粉的口感后交换食用。比如,交替喂胡萝卜配方和蛋黄配方的米粉,不仅可以使营养更全面、均衡,还能避免他们产生厌烦感。
到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宝宝胃中的蛋白酶开始发挥作用,能够逐渐接受一些肉类食物了。比如,这一阶段的婴儿米粉里常常会添加一些鱼、猪肝、猪肉、牛肉等,营养更为全面。如果家长留意营养素含量,就会发现这个阶段的米粉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也都比第一阶段增加了。
自制米粉易缺营养
有些家长认为亲手给孩子做的辅食才最让人放心。比如,把大米放在锅里炒熟,然后磨成粉末,再加入蛋黄就成了简易的婴儿米粉。
但刘纪平认为,从营养和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米粉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配方米粉中强化了孩子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更全面;而自制米粉成分单一,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供应可能跟不上。其次,小宝宝所吃的米粉必须经过很好的均质处理,才能保证消化吸收。如果自制米粉磨得不均匀,反而不利于消化。最后,自制米粉口味较为单一,宝宝容易厌倦。因此,“家长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米粉,对宝宝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论何种米粉,都应逐量添加,从每天10克开始,让宝宝慢慢适应。如果宝宝对米粉表现出抵触情绪,则可尝试在冲调时加入一些果汁或肉汤,不断改变口味,直到找到宝宝喜欢的一种为止。
成品米粉冲调3要诀
1、在已消毒的宝宝餐具中加入1份量米粉,量取4份温奶或温开水,温度约为70℃;
2、将量好的温奶或温开水倒入米粉中,边倒边用汤匙轻轻搅拌,让米粉与水充分混合;倒完奶或水后千万别忘记要先放置30秒让米粉充分吸水,然后再搅拌;
3、搅拌时调羹应稍向外倾斜,向一方向搅拌;如有结块颗粒,可边搅拌边用调羹将结块压向碗壁,以便压散结块;
理想的米糊是:用汤匙舀起倾倒能成炼奶状流下。如成滴水状流下则太稀,难以流下则太稠。米粉可混合菜泥、果泥、肉泥、面条等一起喂给宝宝。
一、婴幼儿营养米粉分为婴儿配方粉、婴幼儿补充谷粉、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补充食品几大类。其中婴儿配方粉是适于0-12个月龄婴儿食用的食品,能满足0-6个月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婴幼儿补充谷粉是适合4个月龄以上婴幼儿食用的补充食品,作为主如食易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婴幼儿补充谷粉内不含有被称为"聪明元素"的碘,如果家长不注意另外给宝宝添加碘的话,可能导致碘缺乏,众所周知缺碘会造成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甚至畸形,对宝宝的一生会有严重影响。婴幼儿辅助食品和婴幼儿补充食品是为四个月以上月龄宝宝生产的食品,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营养素含量全面,能满足宝宝生产发育需要,而后者只能作为补充食品,可以在宝宝缺乏某种营养素或变换口味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妈妈们在选择婴幼儿营养米粉时要注意看清包装上标示的食品类别,也可以将营养素含量进行比较,以挑选适合宝宝食用的品种。
二、要留意内容物是否为独立包装,因为独立包装不仅容易计量,估计宝宝每次用量,而且更加卫生,特别是在夏天不易受潮污染。
三、看清产品包装上的适用月龄,要选择与宝宝月龄相适应的品种。
四、要选择品牌产品,售后服务好,质量有保证,切忌一味贪贵求洋,不要受广告误导,"只选对的,不买贵的"。
五、对于宝宝有特殊要求,如对乳糖过敏或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妈妈在选购时还应特别留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有奶粉。
这里所指的新食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辅食。婴儿出生后长到一定的月龄,父母必须要为他们逐渐添加各种新食物。可这些新食物对于出生后一直吃奶的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挑战,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新食物?
为什么婴儿需要添加奶以外的新食物?
出生后4-6个月之内,奶类是最适合婴儿的食物,它能够完全满足婴儿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帮助他们抵抗疾病。然而,渐渐长大的婴儿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粉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了。资料显示,婴儿长到4-6个月时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贫血和营养不良的高发期。比如,婴儿在4个月大时从母体带来的铁质将要用尽,必须依靠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来补充。因此,必须为婴儿提供除了奶以外营养更丰富的新食物,其实这也是在为日后断乳做准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ushi1/)为什么要从4-6个月开始添加新食物?
到了4-6个月时,婴儿随着牙齿逐渐萌出,胃肠里的分解酵素开始增多,在4个月后足以消化不同种类的食物,胃容纳量也开始增大。加之出生时所带来的保护性条件反射,即婴儿会用舌头把所有进嘴后感到不习惯的东西推出来。而到了4-6个月时,这种反射功能逐渐消失,每天的运动量却在逐渐增大,需要更丰富的食物补充能量。除此,婴儿的喉咙肌肉也在日趋发育成熟,舌头活动时能帮助食物吞咽。而且,在4-5个月时婴儿能自由转动头了,以表达自己拒绝食物的反应,避免大人过度喂食。因此,这个时候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给婴儿添加新食物的最好时间。
怎样让婴儿顺利地接受新食物?
1.把握好婴儿可以接受新食物的时间
虽然4-6个月时婴儿的消化系统已经发育完备,适合消化新食物了,但不是所有的(m.tulaoshi.com)婴儿都甘心情愿并已作好接受新食物的准备了。因为,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只知道吃奶,已习惯嘴唇一吸奶就流进嘴。现在让他们碰上硬邦邦的匙子,还得用舌头把成团的食物送到喉咙里,这些新感受和新口味往往使他们心里不愿接受。如果母亲在他们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过于强求,只会把事情搞糟,最终导致婴儿连尝试的兴趣都没了,还容易在日后养成不能自我控制饮食的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准备好了呢?研究证实,最可靠的判断方法是当婴儿看到别人往嘴里放吃的东西时,他们的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与此同时,有些婴儿还表现出没到喂奶时间就想吃东西的样子,且间隔越来越短,甚至晚上也要吃东西。这种迹象都表明婴儿仅吃奶已不够果腹了,特别是当他们一天喝1000毫升左右奶仍感到不满足时。
2.让婴儿心里对新食物感到安全
一开始添加时,很多婴儿一见到喂食的小匙子和小碗就拼命摇头不肯吃,即或吃进去也马上吐出来。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反应,他们担心这些从未吃过的东西对自己是否安全。此时,给予他们一种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当婴儿吐出食物时母亲切不可惊慌失措,烦躁不安,这样会让婴儿感到更恐慌。可以在擦掉吐出的食物后微笑着说,这是多好吃的东西,我们再来尝尝。如果还是不吃母亲镇定自若地先尝一下,然后故意做出津津有味的样子,让婴儿心里产生最大的安全感。
3.不要轻易放弃给婴儿喂新食物
不要一见婴儿表现出恶心的样子或一吃就吐出来就放弃喂食。研究证实,当婴儿第一次开始拒绝某种食物时,重复给予对于是否能够接受非常重要。因此,父母不应就此放弃,也不应强迫喂食。只要坚持多喂几次,少给婴儿压力,就会增加接受的程度。其实婴儿用舌头顶出来挂在嘴上,多多少少还是会咽下去一些。当他们尝到甜头时,大多都会接受新食物。
4.按照科学的原则添加新食物
* 从一种食物开始逐渐增加新食物种类
一开始先单独添加一种与月龄相宜的新食物,尝试3-4天或1周后,如果婴儿消化和排便都正常,再开始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添加好几种新食物。
* 从稀的食物开始逐渐变稠并循序渐进
一开始先添加流食,逐渐变成半流食,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也就是说从喝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再逐渐变成小块的菜、果、肉,或从米汤、烂粥、稀粥逐渐过渡到软饭,避免婴儿消化不良。
* 从细小的食物开始逐渐变粗大
一开始先喂菜水,逐渐试喂菜泥、细菜泥、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尽量做颗粒细小,口感嫩滑的泥状食物,如菜泥、胡萝卜泥、苹果泥、香蕉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以培养婴儿的吞咽功能。待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颗粒逐渐粗大一点,以促进长牙,锻炼咀嚼力。
* 食物的量从少开始逐渐增多。一开始每天只能喂一次,量不要大,如加蛋黄时先吃1/4个,3-4天后没有什么反应,且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1/2个,依此渐增至一个整蛋黄。
4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1.尽量进行母乳喂养
美国营养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所接触的食物味道,对他们今后成长过程中对食物的喜好会产生影响。因为,婴儿与食物的最初接触是通过母亲。他们在出生前与食物味道的接触,是母亲所吃的食物味道转移到羊水里,最终被他们吞咽品尝;他们出生后与食物味道的接触,是通过母乳和所添加的新食物。
研究发现,不同味道的奶类会对婴儿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通过母乳接触到不同味道的食物。相比之下,他们在接受新食物时比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兴趣更大,可以摄取到更多味道的新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由于接触的食物味道较为单调,所以对食物的味道有一定的选择,并会影响他们出生后几年的口味。同时,婴儿对用母乳代替水调制的各种不同味道的谷类食物,接受程度也较高。因此,营养专家认为应大力鼓励母乳喂养,以使婴儿尽早接触到周围环境的味道,同时提高他们对不同谷类食物的接受程度,摄取到更多的必需营养。
2.乳母不要偏食
美国营养专家指出,由于乳母的饮食喜好不尽相同,所以母乳具有不同的味道。如果乳母在饮食上没有偏食或挑食的不良习惯,就会摄取多种不同味道的食物。这样,婴儿也可从早期乃至胎儿就品尝到不同味道的食物。研究发现,母亲的行为也可影响婴儿对新食物的接受程度。他们尝试新食物的意愿,往往与母亲尝试新食物或口味的意愿有关。如果婴儿在早期广泛地接触各种食物的味道,不仅可得到均衡的营养素,同时也会促进对食物选择的发展,避免日后形成挑食或偏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3.添加新食物不要过早或过晚
新食物添加得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婴儿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太早喂食新食物,会因消化功能尚未成熟而引起消化不良、呕吐和腹泻,使婴儿对食物过敏或是引起肥胖症,还容易减少乳母奶水的分泌;过晚喂食新食物,容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有的婴儿甚至从此拒吃非乳类的流食。如果是哺乳的母亲,太早开始喂辅食还容易减少乳汁分泌。
4.恰当处理食物过敏反应
婴儿对哪一种食品过敏,其实单独尝试几天就可观察出来。如果某种食品婴儿在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表明对这种食物不过敏;如果怀疑婴儿对这种食品过敏,不妨过1周再喂一次;如果对某种食物接连出现过敏反应,便可认定是食物过敏。
但食物的过敏反应不那么容易判断,它的部分症状与其它常见的不适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添加新食物时应注意观察婴儿有无皮肤发红、斑疹或饭后呕吐,在两次喂食间是否出现腹泻及类似气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一旦感到可疑立即找医生治疗。如果反应轻微,只要停止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就可以了。随着婴儿的胃肠道逐渐发育,可能过了几个月婴儿对该类食物就不敏感了。
提醒一点,最好把每次给婴儿食用的新食物都记录下来,以便就诊时给医生提供有诊断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