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要做一个成功家长,不能只凭直觉或依照你父母亲所做的那一套,也不是将智商玩具、智力开发碟片或小提琴课程填鸭似地塞到孩子脑中——
情商新观念:让情感成为他成长的动力
新式家长大多知道应趁早启发孩子的IQ,然而最新的理论指出,及早发展孩子的EQ,与孩子建立爱的环路、幸福感与克服羞耻的历程,才真正有助于孩子脑部认知与感情系统的连结。
新观念1:感觉胜于思考
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品质,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脑部发展,健全他的感情能力与智力。
旧想法—
在过去,许多专家把教养孩子的重点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因而产生了一些促进孩子脑部发育的课程。许多家长认为,既然一点刺激就可以对孩子脑部发展有帮助,干脆愈多刺激愈好。逼得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要为他准备好所有的竞争利器,希望培养天赋异禀的小天才。于是家长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还要处心积虑地使用教学录影带或智商玩具。传统的育婴专家认为,家长这些游戏可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回馈,并训练孩子的行为。
新想法—
让孩子过早辨认文字、数字、颜色、形状,会迫使孩子使用较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发展学习能力。这就像在马戏团里训练小马玩把戏一样:当小马在地上滚了3次,它并不是真的会算术,只是在表演一项特技。这些特技不但无助于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新一派的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将焦点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
感情能力不只是未来发展亲密关系与信赖的基石,也是智能及认知能力的基础。在孩子的不同发展时期,感情能力都扮演着主导地位,学习与认知技巧则紧随其后。即使是数学能力,表面上看来绝对属于认知技巧的领域,其实也是透过感情来学习。例如:‘很多’,对一个2岁的孩子而言,指的是超乎他所预期的;而‘很少’,是指比他想要的还少。”
所以,现在的问题变成,不是“要选择哪些玩具或书籍让我的孩子变得聪明一点?”而是“我该如何和孩子互动,以激发他对所处世界的热情与好奇?”
父母可以怎么做—
正如专家所建议的那样,对孩子的一切教育和培养,都要以孩子的感情发育为中心。就好像要训练一个优秀的棒球队,教练就是“感情”。因为感情能力会告诉孩子他想做什么—移动手臂、发出声音、微笑或皱眉,整个心智团队一起运作。
新观念2:
两个月的孩子就有感情取向
孩子如何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新的理论正挑战着传统说法。
旧想法—
许多幼儿发展专家认为,孩子从出生到两个月还不具备社交、认知的能力,也没有这些需求,他们认为初生儿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循环,例如:睡与醒、白天与黑夜、吃饱了或饿了、哭闹等等。这些专家甚至称这段时期为正常的孤独期。当然,孩子会有心理需求,但是研究者认为孩子只是针对一些感官刺激,例如味觉、触觉等做出反应。
新想法—
心理学家史登博士认为,孩子一出生就是社交“动物”。在他的研究实验中,新生儿持续展现出主动寻找刺激的行为,而且有所偏好—从出生开始,孩子似乎就会对所处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们的偏好显示出他们的感情取向。
家长可以怎么做—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心理学教授葛林斯本建议:你可以记录下孩子特有的生理循环时钟与互动方式。从宝宝一出生开始,你就要将他当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然后你可以有技巧地带领他认识这个世界,启发他的想像力,减少他的挫折感。这也是学习如何协助你的孩子规范他感情的时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抚的声音或抚拍,帮助过度亢奋的孩子安静下来。
新观念3:
建立爱的环路
旧想法—
母亲将资讯与感情灌注给孩子,而孩子像个空的容器,被动地接受。
新想法—
孩子的参与对于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对孩子的深情凝望,将受到孩子回报以爱的眼神,造成双方脑内啡浓度的上升,如此完成了一个爱的循环,就像一个爱的环路。
在这个母亲与孩子爱的感情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母亲与孩子所发展出来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能力。
这种进入孩子内心世界,并且做出回应的能力,是母亲的天性本能。例如,当你的宝宝安静地躺在地板上,快乐地享受周遭环境的光线与声音。当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时,孩子也同时回应你喜悦的笑容,你的脸部表情将展现更为灿烂的笑容,不久,你也会发现,孩子以同样的愉悦神情回应你。
随着时时刻刻呼应感情,妈妈与孩子感情的连结也愈来愈深。此外,妈妈与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互动愈多,她就愈能帮助孩子在玩耍以外的时间安静下来,直到下一回的玩耍开始。
在这种互动模式下,家长成为孩子的感情防护网,让他学习将兴奋的情绪安定下来,帮助他日后有能力处理高涨的情绪,使孩子成为一个在感情上能够包容、有弹性的人。
家长可以怎么做—
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形发生时,你和孩子都会经历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则会经历到负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动所产生的大多是负面的感觉,你就应该检讨一下你的互动模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qinggan/)所有的父母都会有无法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时候,有些专家指出,这也全然是件不好的事情。事实上,它也有其价值。这种心灵不通,然后试着修补、重建的过程,是在教导孩子学习包容、弹性与建立自信,让他了解,外界对他的感情有所回应,而伤害是可以被修补的。
新观念4: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qinggan/)帮助孩子化解羞耻感
研究发现,妈妈平均每9分钟就对她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发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这可能是因为开始会爬、会走的婴幼儿,喜欢探索充满危险性的东西。
旧想法—
传统的家教理念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
新想法—
最新的家教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份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家长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家长可以怎么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能让孩子从兴奋,掉落到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那么,在这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份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前额脑区底部)与感情部位(边缘系统)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方面能够均衡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