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模仿能力有多高
新生儿有着宽宽的前额,大而明亮的眼睛,微小的鼻子,柔嫩的皮肤,对爸爸妈妈来说像是一块带有磁性的吸铁石。当母亲第一次接触新生儿时,母亲的动作大多和新生儿面部的表情特别是眼睛的表现有关。
正像你对新生儿的面部感兴趣一样,婴儿也对你的面部特别感兴趣。当新生儿将成人的面孔与几何图形作出比较时,他们会首先选择人脸。在安静觉醒状态下,婴儿常以特别的兴趣注视着你的面部,他们不但有能力对于看到的面部作出反应,而且能正确地模仿你的某些表情。
一位天才的希腊心理学家马勒特斯首先注意到了这种模仿能力。
谁在模仿谁呢?你看,当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时,距离宝宝的面部约20~25厘米,母子互相注视着,母亲聚精会神地看着孩子,孩子也在目不转睛地望着妈妈的脸。
首先,尽可能地伸出你的舌头,慢慢地重复伸出舌头,每20秒钟一次,共6~8次,然后停止。如果宝宝继续看着你的脸,常常可能在嘴里移动自己的舌头。开始时,朝着一侧面颊移动,大约20~30秒钟后,舌头将慢慢地出现在嘴边。最后,有的宝宝能很快地将舌头伸向嘴外。
伸出舌头,对新生儿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当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面部时,如果你伸出你的舌头,宝宝就能模仿。但也有些新生儿不喜欢玩这个游戏。
我国一位儿科老专家曾对一名新生儿进行过观察。这位新生儿是一个刚刚出生8小时的小女婴,能玩伸展舌头的游戏。她只有在见到老专家图老师时,不管老专家的面部表现如何,都伸出她的舌头。
这位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本领呢?
首先他们具备了相应的器官—舌头,并且知道舌头的定位和如何使用。
模仿行为是一种复杂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个新生儿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也从来没有玩过发现自己鼻子和母亲鼻子的游戏,但他们能看到你的面孔,马上联想到自己身体的具体定位,这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有一位母亲告诉我们另一种奇怪的游戏,她教她的新生小女儿打呵欠,然后,鼓励她一个接一个地打呵欠,一直到母女人睡。
虽然,这是一种游戏,但这种游戏已经影响了母女的行为。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①觅食反射 如果用手指轻触新生儿的面颊,他会把头转向你的手指并把口张开。
②吸吮反射 只要在新生儿的口内放点东西,如成人的小拇指,他会吸吮,并且吸吮的动作极其强烈,甚至在用指或乳头等的刺激已经移开后,吸吮动作仍会继续一段时间。
③抓握反射 用手指或笔杆等物体按压新生儿的掌心,他人用手指紧握笔杆不和,甚至可以把他的身体悬挂起来。
④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由新生儿脚跟部轻轻向前划足掌外侧,新生儿的表现是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张开。因为这种反射由法国神经科医生巴宾斯基发现,故得此名。
⑤步行反射 双手失在新生儿双臂的下面,使之处于直立状态,并让他的双脚接触坚实的表面(如桌面)时,新生儿会移动他的双腿,做出走路或迈步的动作,好像迈步要走的样子。
⑥爬行反射 当新生儿腹部朝上即俯卧时会表现出“爬行反射”。这是因为他的双腿还像在母亲子宫时一样,仍然朝向他的躯体蜷曲,看真情为好似爬姿势在慢慢挪动身体。
⑦防御反射 新生儿在出生后头几天能对温度刺激或痛刺激产生泛化反应,即刺激一处,全身反应。当眼睛受到强光刺激即引起眨眼动作;舌根被搅动便引呕吐动作;异物进入鼻腔毛细管壁会引起打喷嚏等。这此行为在心理学上统称为无条件防御反射。
⑧与维持身体姿势平衡有关的反射动作 例如新生儿的身体失去支持时,会伸出双手做拥抱状。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有颅内出血或其他脑疾病,上述反射就会受阻。因此,这些新生儿反射可视为判定新生儿脑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标志,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后,当脑神经发育较成熟时,这些反射自行消失。
新生儿反射活动的几大分类
特有的原始反射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有些早期异常也可从这些反射的变化中看出来。如你把拇指同时压在新生儿的两侧手掌,他的嘴会张开,并向前低头、有闭眼的动作,这叫巴巴啃。这种反射在出生后即已出现,6周后会逐渐减弱,如果生后4个月仍持续存在,则表明有脑部病变。
当你用手指抚摸新生儿的脸颊时,他就会转向抚摸的这一侧并张开其嘴。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容易获食。
在新生儿安静觉醒状态下,母亲将新生儿抱在怀里,使新生儿左颊触碰其母乳头,此反射先会引起婴儿将头转向左侧,并张开上下唇,然后寻找并咬住乳头开始吸吮。这种生后即出现的反射叫原始反射(又称新生儿期暂时性反射),这类反射是新生儿生后所特有的本领。随着年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这些反射会逐步减弱消失。大多数反射如果在生后3~4个月仍继续存在,则提示有脑的病变,有些反射如颈肢反射在6个月后会消失。除以上所提的巴巴啃反射及觅食反射外,这类反射还包括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自动踏步等。
拥抱反射
又称摸罗反射,当突然改变新生儿的姿势时,或者当他听见大的声音时,他会(1)双臂外展,手指伸开;(2)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3)有时伴有啼哭。
握持反射
安静觉醒的正常新生儿很容易引起握持反射,可将你的双食指或小指分别自新生儿两手的尺侧缘伸进手心,轻压其手掌,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反射亢进则提示双侧大脑有疾病,新生儿期消失或减弱则提示该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呈抑制状态。正常情况下两个月消失。一些学者认为握持反射代表着一种进化的适应,新生儿有这种能力是在设法“保护”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你的宝宝甚至能支持其自身体重并在帮助下拉向座位。
此外,对有直立能力的新生儿,当其足接触桌面支撑直立时,将出现自动踏步动作,一般是先迈出左足,然后右足跟上,踏步良好时像散步一样,有的甚至会走10余步,使父母惊叹不已。
新生儿与成人共有的其他反射,如情感改变时会出现恐惧、心跳增快等;当你用羽毛去刺激他的鼻子时,他们就会打喷嚏;当食物误入气管就会咳嗽;多食后肠蠕动亢进会使大便次数和量增加。
主动运动
新生儿的运动本领确实令人高兴,除了有前面所谈到的能看、能听(临床上把他们称为视、听定向能力)外,还有更高一级的模仿能力;并能在帮助下竖起头、身体站立;在牵拉新生儿时新生儿会像拉单杠似的腾空而起,在帮助下还有爬行动作.
在做视听定向或行为检查中,与新生儿面对面对视,相距20厘米左右,如果新生儿处在良好的安静觉醒情况下,当你发出轻柔的语声时,新生儿会对你说话感兴趣,向你凝视,并作出友好的应答,面露笑容,嘴唇启动犹如与你说话一样,表现十分轻松、惬意TuLaoShi.com。你要抓住这个极好良机,向他连续张嘴动作,张嘴幅度自小而大,新生儿会模仿你而张开嘴。
父母怎样为宝宝作健康检查
宝宝的第一位体检医生
父母先查宝宝健康
前言
当你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宝宝,那一刻的感觉一定是终生难忘的。他(她)健康吗?常常是新手爸妈们最关心的事情。当医生为宝宝做健康检查时,全家都会全神贯注地看着、听着,直到医生说一切正常时,才缓缓地舒了口气露出微笑。然而宝宝的某些异常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医生、护士也不是一直陪伴在宝宝的身旁,那么父母自己是否也可以学会对宝宝做一些简单的体格检查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事实上孩子有许多不适都是家长发现的。
要为宝宝做检查,首先必须了解一下正常新生宝宝的特点。
●宝宝刚出生后不久,皮肤呈粉红色,部分新生儿皮肤上可有一层薄胎脂覆盖,经过洗澡后这些胎脂就会消失了。
●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体重约3000克左右,由于在妈妈的腹中已蜷曲了10个月,所以宝宝出生后正常的睡姿呈屈曲状。
●头发分条清楚、耳软骨发育良好。
●乳房已可触到乳腺结节,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
●指甲有一定的硬度,大部分指甲可超越指尖。
●足底纹理多,常遍及整个足底,皮肤皱褶处可见皮裂、皮翘,以脚踝处尤为明显。
●男婴双侧睾丸可降至阴囊内,女婴大阴唇可完全覆盖小阴唇。
●各种神经反射完善,最常见的是拥抱反射(即双上肢突然伸直合抱样)。
●安静时呼吸平稳,没有气急,平时哭声响亮、蜿转。
●吸吮有力,吃奶后有时会有些涎奶,体重早期可有些跌磅,但跌磅的重量不能大于出生体重的10%,5~6天后体重就会逐渐回升。
●没有呕吐、没有腹胀、腹部平。
●出生后不久即能排出墨绿色大便,2~3天后转成黄便,小便清晰,有时可能会带些桔红色结晶。
●脐部线端顺利脱落、脐周无红肿。
●虽然出生后3~4天宝宝会出现黄疸,但黄疸进展慢,精神状态良好,一周左右就会逐渐消退。
检查顺序step by step
在了解宝宝的一般情况后,父母就可利用一切机会为宝宝做检查了,例如洗涤时可对宝宝从头到脚作一翻观察;喂奶时了解宝宝吃奶的情况;换尿布时可看到腹部、臂部和排便情况;与宝宝交流时可发现宝宝的听力、视力或精神状态有无异常等。如果要想专门检查,我们则可采用从上到下、
由前至后的顺序进行:
●头部:可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头皮,以感觉有无肿块、有无凹陷,前囟和后囟的大小,使宝宝张嘴,了解口腔内有无异常;用红球放在距双眼30cm左右,观察宝宝双眼能否追视红球。
●颈部:颈部是否端正、有无肿块,活动是否自如。
●胸部: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特别隆起、呼吸动作是否协调、有无呼吸困难;双侧乳房有无红肿和渗液。
●腹部:先看有无腹胀,然后用手轻轻抚摸腹部,感觉一下是否柔软;腹部有无红晕和硬结、有无渗液。
●臀部:皮肤是否光滑,臂后部有无包块和红肿,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如遇陶土色大便一定要及时就诊。
●生殖器:男婴尿道开口是否在正前方、双侧阴囊是否对称、柔软,感觉一下有无睾丸;女婴有无尿道口红肿等。
●肛门:肛门周围有无红肿。
●四肢:有否多指、趾,双侧大腿纹是否一致,双大腿能否摊平,以了解有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其他:爸爸妈妈可每4个小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洗澡换衣时观察皮肤皱褶处有无小脓点,皮肤黄疸是否已消退了、或加深了、或退后又出现了,当然还要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因为宝宝的精神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月子里通过爸爸妈妈与宝宝充分的接触和磨合,互相了解、学会呵护,必定会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及时发现宝宝可能的异常,及时就医,让宝宝健康成长。
撰文/杨弘伟
新生儿具有运动能力
新生儿具有运动能力:胎儿在子宫内就有运动,即胎动。出生后新生儿已有一定活动能力,如新生儿会将手放到口边甚至伸进口内吸吮。四肢会做伸屈运动,当您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随音节有节奏地运动,表现为转头、手上举、伸腿类似舞蹈动作,还会对谈话者皱眉、凝视、微笑。这些运动和语言的韵律是协调的,有时宝宝手试图去碰母亲说话的嘴,实际上宝宝是在用运动方式和成人交往。新生儿还有一些反射性活动,如扶起直立时会交替向前迈步,扶坐位时头可竖立1—2秒或以上,俯卧位有爬的动作,口有觅食的活动,手有抓握动作,并有抓住成人的两个手指使自己悬空的能力。解读新生儿情绪的密码(图)
解读新生儿情绪的密码
父母在面对出生的宝宝,总是喜滋滋地看,他长的象爸爸或妈妈?体重多少?身高多少?哭了或笑了?您可曾进一步去观察,他想告诉您什么吗?若您有机会从现在开始接触您的宝宝,您即可发现您的小宝宝有他自己的肢体语言,透过表情、动作来与您“说话”。您将从中得到相当高的乐趣,也可帮助宝宝智能、情绪的发展,增进亲子的互动,减低照顾宝宝的挫折感。
解读新生儿的身体“暗语”
宁静睡眠期:
双眼闭着,呼吸平稳、规则,没有自发性运动,外观一看便知在睡觉。该阶段不易叫醒宝宝。
活动型睡眠期:
双眼闭着,呼吸快、不规则,偶尔手脚会动或眼睛微睁开、笑或作出表情,照顾者常以为宝宝并未睡着,该阶段不易叫醒宝宝。
昏昏欲睡期:
想睡www.Tulaoshi.com的样子,眼睛半睁、目光迟滞,呈迷糊状态,通常有反应,给予刺激时,容易改变动态,此时期可叫醒宝宝。
宁静警觉状态:
婴儿清醒、目光炯炯有神、没有自发性活动、注意力提高,最容易有反应的状态,是为喂食、说话、互动最佳时机。
活动型警觉期:
睁开眼,有自发运动,脸部及身体活动多,对刺激敏感,较易哭吵、情绪激昂不安,需先安抚情绪,才易喂食及互动。
哭泣:
大声哭叫、情绪不安。不宜进行任何活动,照顾者需先安抚。
以上六个状态,在任何时候,将交互出现,您可以依宝宝的情况需要,而给予适当的照顾。
要怎样依宝宝的需要,而给予照顾呢?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护理系教授KathrynBarrnard所倡导的理论,宝宝肢体语言将可透露信息。
*我饿了要吃奶了:
宝宝饥饿时会以表情或动作来告诉您。如脸转向照顾者,嘴巴有吸吮动作,手紧抓住不放,轻触嘴角会勋章食物或吮吸手。
若喂奶时间到,但宝宝仍在睡觉,表示他不会饿,请勿打扰。根据研究发现,喂食母乳的宝宝其睡眠时间比喂食婴儿奶粉者长,睡醒的时间短,比较少哭。
*我吃饱了:
宝宝的表情及肢体动作,让您觉得“我很满足了”,将母亲奶头或是奶瓶推开、把头转开,四肢呈现松弛、舒服的样子,此时应让宝宝休息,不宜再强迫喂食。
*我要您跟我说话、玩耍:
表情微笑,头转向照顾者,眼睛睁开,脸部及身体活动多。照顾者可与宝宝面对面,予以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如将包裹的毛巾打开、将婴儿直立起来、和婴儿说话、给婴儿一些东西吸吮。
*我要休息了
累了、想睡觉,头转向他侧,不注视照顾者,打哈欠、打呃......在此状态,请将宝宝安置于舒适的位置让他休息,请勿打扰,将会长得更快些。
*哭泣时如何使其停止
将宝宝改变一个舒适的位置,一只手放在宝宝腹部,轻轻摇一摇他、拍一拍他,用很轻柔、平稳的声音和他说话;这些活动需很慢有韵律,且不具变化,则婴儿就可以停止哭泣。此安抚宝宝的情绪调节状态,将可使婴儿与周遭的关系更和谐,使亲子关系更美满。
当您掌握了宝宝情绪、表情与动作,相信您定能在照顾上获得乐趣及回馈,增进您和宝宝亲密感觉,宝宝可得到较多的安全感及满足感,对其日后的情绪和智能发展将有莫大的帮助。
预测孩子身高的实用方法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
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
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
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
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
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
新生儿无论男女更像母亲
有多少母亲看到孩子出世时会叫道:“看啊,亲爱的,他(她)长得真像你!”又有多少父亲会怀疑地撇撇嘴。年轻的父母们总会为孩子长得像谁而津津乐道。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无论男女都长得更像母亲一些。
婴儿“像父亲”只是想象
法国蒙彼利埃发展科学研究会研究员亚历山得拉·阿勒凡涅的研究表明,新生儿无论男女都长得更像母亲一些。
如果母亲坚持认为孩子长得更像父亲的话,潜意识里是对父亲的鼓励以及对父亲地位的肯定。
在所有的动物社会里,家庭是被视作拥有共同利益的团体,同时也存在分歧和冲突。对于男人而言,他们永远无法完全肯定自己是否真的是父亲,这一点与母亲不同。同时,这也是家庭冲突的根源之一。
为了让父亲们确信自己的角色,母亲们往往求助于社会化的操纵方式,即通过肯定父子之间生理上的相似来增强父亲的信心。因此,这种所谓的“长得像”事实上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至少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这样。
男性面部特征与女性迥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研究人员对0至6周岁的儿童以及他们各自父母的长相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让不认识这些家庭人员的裁判对此进行确定。结果显示,一岁以后,女孩依旧长得更像她们的母亲,男孩则开始长得像他们的父亲。
怎样理解孩子在童年初期这种奇特的现象呢?家庭生态研究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如母亲和孩子彼此强烈爱恋。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约束性发展的结果。由于男性面部特征与女性迥异,因此男孩在面部形态上逐渐远离他们刚出生时的样子。
目前,蒙彼利埃的研究人员正通过研究亚非族群一些类似的生活经验,来确定文化背景是怎样影响父母和子女之间在长相相似性上的发展。
"肌肤之亲”促早产儿成熟
让爸爸妈妈像“袋鼠”一样把宝宝抱在胸前,通过“肌肤之亲”和早产儿亲密接触,使得早产儿尽早像足月儿一样生长。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强生宝宝健康抚触大赛”上获悉,一项专门针对早产儿医护人员、父母的“袋鼠式”护理方法将于明年起在全国开展培训,上海将成为首批培训城市。
由于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大,在身边发生的早产儿并不少见。据统计,目前妊娠在32周以内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其发生率大约占新生儿的5%至10%。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沈月华认为,早产儿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就提前出生,容易受到外部有害环境的侵袭,有时还需要接受多种治疗。多年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给婴儿进行系统抚触能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增进父母和宝宝的亲情交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有关人士透露,明年年初,“袋鼠式(m.tulaoshi.com)”护理方法培训将首先在各大产院的医务人员、助产师和护士中进行。与此同时,一项特别针对孕中期至孕晚期产妇的腹部开展的抚触也将于明年推广。
新生儿对居室有何要求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抵抗力较弱,故要求居室宜保持空气新鲜,日光充足,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恒定。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以21-25度,相对湿度50-60%为宜,并保持恒定,以维持新生儿体温在36-37度之间。在夏季,要经常打开窗户,但避免新生儿直对窗口或门口,遭受穿堂风的影响;如果盛夏时期,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可在室内放盆凉水,或时常往地上洒些凉水。在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换新鲜空气;如果室温过低,可用热水袋放在小包被下面,水温以40-60度为宜,不要让热水袋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以防烫伤。要求热水袋每1-3小时更换一次,使孩子的体温保持在36-37度。对于早产儿来说,因其生命力较弱,要求的室温与湿度也比较高,一般为室温24-27度,湿度在60%以上。
室内每天用湿扫帚或湿拖把清洁地面,用湿抹布擦家具,以免尘土扬起而使空气污浊。因此,要经常保持清洁,耐心,细致地护理新生儿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