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小玲出院了。可出院后两天小玲的阴道流血量增多并呈持续性。
医生诊断为:产后出血。
正常临产时会有出血,但产后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就可算产后大出血。
你会产后大出血吗?
下列情形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
精神过于紧张
有些准妈妈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另外,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胎盘异常
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美国癌症学会等医学组织近日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妇女患卵巢癌前可能出现的一些征兆,提醒妇女在出现这些症状时提高警惕。这是历史上医学专家首次列举卵巢癌征兆。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癌症学会、妇产科癌症基金会和妇产科肿瘤学会联合列举了这些征兆,包括肿胀、骨盆或腹部疼痛、吃东西或感知困难、尿急或尿频。专家指出,如妇女连续3周以上每天都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应咨询医生。
不过,出现这些征兆不一定表明患了癌症。美国癌症学会乳癌、妇产癌症分部主管黛比·萨斯洛指出,许多出现上述症状的妇女可能患的是肠胃综合征而不是癌症。
专家指出,仅凭上述征兆无法断定是否患了癌症,对此类症状过于关注或敏感,因此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尽管如此,这些专家说,他们仍然决定公布这些征兆。因为研究表明,妇女突然出现这些症状,也许是患上卵巢癌的重要信号,及早注意在某些情况下可挽救生命。
美国癌症学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卵巢癌是妇女第五大“杀手”,卵巢癌致死的妇女占癌症致死妇女总人数的6%。卵巢癌因其在早期阶段难以检测,又被称为“沉默杀手”。 (新华社)
恶露是产后健康的镜子
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随之娩出。之后,阴道会排出一些棕红色的液体,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细菌及黏液等,医学上称为“恶露”。
产后3-4天为血性恶露,量多,颜色棕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坏死的蜕膜组织。4-6天为浆液性恶露,其色转淡,内含血液越来越少。7—10天之后为白色恶露,内含大量白血球、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一月左右恶露基本停止。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不臭。如有臭味,或红色恶露、白色恶露过多及持续时间过长,反反复复,那就说明恶露异常。
恶露异常多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以产褥期出血和感染最为常见。胎盘娩出后,子宫内壁的胎盘创面有大量的开放血管,产后均有出血,一般出血量为150—300毫升左右,24小时内超过4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无力、胎盘滞留或残留、宫颈及阴道撕裂、孕妇患有贫血等,都可引起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后果严重,决不可麻痹大意。据调查,产后出血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褥感染在医疗卫生差的地区较为常见。分娩时器械消毒不严或产时进行过多不必要的阴道检查,产后不清洁,都可引起产褥感染。
此外,病菌可在产前从房事或坐浴时进入阴道,或孕妇患有慢性疾病,在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妊娠中毒症、产时产后出血过多、胎盘组织残留等情况下降低了产妇抵抗力,破坏了阴道内的生态平衡,原寄生在阴道里的不致病细菌,此时可活跃起来引起自体感染。
除恶露异常外,多有发烧、腹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形成腹膜炎,甚至败血症、中毒性休克。
其次,产褥期保健不当也是引起恶露异常的重要原因。产后24小时后应下床活动,可帮助子宫复原及有利于恶露排出。然而有些产妇长期不下床活动,暑热天气也关门闭户。一些无知的丈夫还在产褥期强迫与妻子行房事,造成阴道黏膜破裂、子宫内膜感染,造成恶露异常。
产后红色恶露反反复复或者越来越多,不时混有新鲜血块,除有胎盘息肉的可能性外,还应警惕绒毛膜上皮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肿,多发生于葡萄胎后,也有20%左右的病例继发于足月妊娠或与妊娠同时存在。 此类癌症并不少见,正常妊娠分娩后数日,尿或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转为阴性,如果仍为阳性并伴反复的血性恶露,就应当高度警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chanhou/)因此,恶露是产妇健康的一面镜子。一旦发生恶露异常,应及时上医院检查、治疗。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分娩后两天来,阴道里仍然淋漓不尽,不断有些像血水一样的液体流出来。
医生说,那是“恶露”,是正常现象。但是,看到那些鲜红色的黏液,中间还混有血块,心里总是不放心。
黄教授:
你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恶露”这个词。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总量大约为500-1000毫升。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
1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可以估计子宫恢复的快慢,有无异常。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6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淋漓不断,到“满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6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等,都是子宫复旧不全的表现。
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1、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所以,你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恶露情况,发现其中有问题时,就要早些与医生联系解决。
秋冬时节,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一些老伤痛会乘机发作。而腰痛又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症状。腰痛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而对女性而言,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妇科杂病以及节育手术后遗症等,这些因素均可诱发腰痛。因此,当女性出现疼痛症状时,切不可只盯住腰部,因为腰痛可能是由一些妇科病症引起。常见的能引发腰痛的妇科症主要有:
宫颈炎
子宫颈发炎后,会出现白带增多、局部瘙痒、刺痛等症状,同时在炎症的刺激下也会引起腰部疼痛。
宫位置异常
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前屈位,如果子宫出现后屈,位置发生异常改变时,因体内支持子宫的韧带受到过度的牵引,同时也使部分神经受到压迫,可引起腰痛。
子宫脱垂
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由于盆腔支持组织薄弱和张力减低,腹腔压力增大,而产生下坠感并因牵拉而出现腰部酸痛。
盆腔炎
女性患盆腔组织炎症如慢性附件炎、盆腔腹膜炎、子宫骶骨韧带或结缔Tulaoshi.Com组织炎症等,这些疾病的炎症刺激均可引起腰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chanhou/)盆腔内肿瘤
如果盆腔内患有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压迫神经或癌细胞向盆腔结缔组织浸润均可发生腰痛,并且痛感会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加剧。
妊娠女性
怀孕后,随着胎儿逐月增大,腰部支撑力不断增加,长时间的机械作用会导致韧带逐渐松弛,膨大的宫腔压迫盆腔神经、血管,也会导致腰痛的发生。
生育因素
女性如果生育胎次过多、人工流产次数多或者性生活不加节制过于频繁等均可引起肾气亏虚,进而诱发腰痛。
随着医学的进步及普查的开展,乳腺癌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已成为预后最好的肿瘤之一。但是在近日举行的一次媒体座谈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强调,“即便是早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术后的1-3年”。
为进一步降低复发的风险,通常医生会为患者制定辅助治疗方案,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来说,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过程将长达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案中,辅助内分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或停止雌激素的产生,消除促使肿瘤生长的刺激因素。根据ATAC100个月的研究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应用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相比传统药物三苯氧胺可以更好地避免术后1-3年的复发高峰,并比传统药物可进一步降低24%的复发风险。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通过颁布治疗指南等手段会进一步规范乳腺癌的治疗,然而规范化治疗除了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还有赖于患者对依从性的认知,特别是那些需要接受长达5年、甚至10年的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为帮助乳腺癌患者减少复发风险,坚持完成术后5年的内分泌治疗,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牵头的首个乳腺癌患者教育及随访项目——“丽康项目”日前已全面启动。项目包括深入全国30家医院,建立电子随访系统记录患者辅助治疗的实施情况,通过随访门诊、随访信和短信等多元化方式紧密跟踪患者治疗状态,并提供内容丰富的患者教育材料,提高人们对乳腺癌治疗及终身随访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