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零食对孩子身体健康有益处
怎么去区分好零食和坏零食呢?
膨化类:含铅高,尽量少食小零食中的大危险——亚硝酸盐
好朋友:蛋糕,饼干等这类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谷类食物经膨化制成的食品,酥脆易于消化,可适量摄入。
敌人:膨化小食品具有香、酥、脆、甜的特点,比较适合宝宝的“胃口”。但可能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铅元素。长期食用不合格的膨化食品,很容易使血铅超过规定标准,产生急性毒性作用。宝宝可表现为:精神呆滞、厌食、呕吐、腹痛、腹泻、贫血,甚至可引发中毒性肝炎。
好朋友还是敌人?
对宝宝来说,铅元素不利于宝宝大脑发育,膨化食品往往是弊大于利,所以,爸爸妈妈还是把膨化食品列入不受欢迎的坏朋友名单吧。
小建议:
为了宝宝的健康,要避免宝宝吃膨化小食品。
水果类:在合适的时间适量吃
好朋友:水果是各年龄组的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易被人体吸收。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有预防便秘的作用;水果同时还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敌人:给宝宝吃水果不讲究科学适度,也会带来祸患,使宝宝得上“水果病”。因为水果属性有“寒”“热”之分。如体质偏热的宝宝,吃多了橘子会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口角炎、嘴边起泡,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眼睛或鼻子发炎,这是由于橘子属于热性水果的缘故。体质偏寒的宝宝,如果过多食用凉性水果,如西瓜、梨、柿子、猕猴桃等就会出现腹泻或腹部不适。
好朋友还是敌人?
根据宝宝体质来选择水果,并要注意为宝宝选择和安排吃水果的时间。
小建议:
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这样,可让宝宝把水果当作点心吃。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制成果汁或果泥,1~3个月的小宝宝最好喝果汁,4~9个月的宝宝则可吃果泥。
硬果类:含油脂高,建议单次少食
好朋友:花生、瓜子、开心果、榛子、核桃等,含油脂较高,经加工制作后吃起来不但味道很香,还含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这些都是宝宝们长身体时需要的营养素。
敌人:此类零食咀嚼困难,年龄小的宝宝很容易将其吸入气管,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硬果中油脂含量高,年龄大的宝宝也不宜多吃,一些质量有问题的硬果类食品还可能含有毒素,对宝宝健康不利。
好朋友还是敌人?
小宝宝吃硬果类食品,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咀嚼和容易吸入气管,爸爸妈妈可以将硬果食品敲成小碎末以便宝宝食用,硬果类食品对宝宝是利大于弊,可以列入好朋友名单中。
小建议:
可以通过品尝来判断是否有质量问题。对于包装好的硬果类食品,可以通过观察硬果的外观来分辨好坏。高质量的硬果,一般色泽都比较鲜亮,有光泽,干燥无杂物,不会出现霉斑、虫眼等。
糖果类:热量高,单次少食食后漱口
好朋友:糖果类零食是纯热量食品,巧克力虽然含有一些蛋白质和脂肪,但主要是提供热能。
敌人:这类食品营养价值不高,甜食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粘性的糖果很容易形成许多难刷的牙垢,容易演变成蛀牙。糖果类不宜作为给宝宝经常选择的零食。
好朋友还是敌人?
由于糖果类对牙齿的影响很大,很容易造成蛀牙,影响宝宝牙齿正常发育,为了宝宝健康,还是把糖果列入坏朋友名单中。但是这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坏朋友,可以控制宝宝的食用量。
小建议:
吃糖果要注意“适量”的原则,一般每天只需要吃一、两块就足够了。吃糖果的时间,最好是在午餐和晚餐之间,作为加餐吃最好。给宝宝选择糖果时,可以考虑到宝宝的营养需要。如果宝宝偏瘦,可选奶糖等,以补充蛋白质和热量;如宝宝缺钙,可选钙质酥糖等。带黏性的糖果,如巧克力、咖啡、可可类糖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得太多。
凉食类:糖量高,选择季节尽量少食
好朋友:雪糕、冰激凌类凉食是宝宝们最喜欢吃的零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以奶类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凉食,其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少量的钙。
敌人:由于这类食品含糖量高,吃多了会影响宝宝的胃口,刺激胃肠道。不少宝宝因食欲不好、面黄肌瘦地来医院就医,检查又没有器质性病变,这其实是宝宝“脾胃不和”的病症;也有一些宝宝因经常腹痛医院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这些不少都与贪食冰凉食品有关。
好朋友还是敌人?
宝宝消化系统不够成熟,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自身调节能力不强,很容易造成腹泻,食欲下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一般还是将冷饮凉食类作为宝宝的坏朋友。
小建议:
即使是夏天也不要给宝宝一次性吃很多凉食,每次给宝宝吃凉食后,都要记得帮助宝宝即使用温水漱口。
糕点类:吃后一定要刷牙
好朋友:糕点类食品碳水化合物丰富,可以弥补宝宝膳食中不足的营养和能量,并能为宝宝的脑细胞提供能量,饭前少吃些糕点,能帮助宝宝消除饥饿感。
敌人:频繁地吃糕点会促使宝宝产生蛀牙。牙齿与食品,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的接触时间越长,牙斑菌便有更多的时间产生酸来损坏牙齿的釉质。
好朋友还是敌人?
吃完糕点之后,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刷牙或漱口,除去粘在牙齿上的或齿间的食物。所以糕点还是利大于弊,应该属于好朋友。
小建议:
为避免宝宝没有好胃口吃正餐,饭前2小时以内,爸爸妈妈尽量不要让宝宝再吃点心了。
零食的健康吃法
零食选择不当或吃多了,会影响宝宝进食正餐,扰乱宝宝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和营养失衡,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就算是好朋友类零食,吃法也是有讲究的,坚持以下几点,适时、适当、适量、合理地给宝宝吃零食:
1、为吃零食选择最佳时间:可在每天中、晚饭之间,给宝宝一些点心或水果。但量不要过多,约占总供热量的10%—15%左右。
2、正餐为主零食为辅:零食可选择各类水果、全麦饼干、面包等,但是要少,质要精、花样要经常变换。
3、适当选择强化食品:如缺钙的宝宝可选用钙质饼干;缺铁的选择补血酥糖;缺锌、铜的宝宝可选用锌、铜含量高的零食品。但对强化食品的选择要慎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某种强化食品可能会引起中毒。
4、有计划、有控制地选择零食:爸爸妈妈不可用零食来逗哄宝宝,更不能宝宝喜欢什么便给买什么,不能给宝宝养成无休止吃零食的坏习惯。
想不到小小零食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大学问呢,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孩子选择零食,让孩子吃得更健康。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以前,我喜欢把女儿关在家里,什么事都要亲自为她操心,从不敢轻易放手让她自己去做,慢慢地我发现:女儿的身体较弱,动不动就感冒发烧;胆小,不敢自己外出,不敢主动与人沟通;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差……仔细想过才明白,原来都是我“圈养”孩子惹的祸!于是,我赶紧转变教育观念,慢慢地开始“放养”孩子,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女儿变了!
身体变得健康了。一有时间,女儿就和孩子们在小区的空地上追逐打闹,这该是最好的体育锻炼吧,奔跑锻炼了肌肉和肺活量,女儿的身体变得强壮了。胆量也变得大起来。tulaoshi.com以前,女儿都不敢去隔壁单元找小朋友玩,见了人也不敢主动打招呼。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放养”,女儿已经敢和小伙伴们结伴去超市买东西了,小区里的熟人见我就夸女儿有礼貌,看来,“放养”让女儿的胆量大起来了!
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强了。以前,我把女儿护在身边,饿了为她找吃的,冷了为她披衣服,哭了为她擦眼泪。“放养”之后,女儿身边没有了我的帮助,什么事都独自面对,独自解决,再也不是那种遇点小困难就哭鼻子的娇娇女了!
最重要的是变得更有创造力了。“放养”之后,自然和社会像一本本内容丰富的书,激发了孩子的兴趣,锻炼了孩子的思维,渐渐我发现,女儿更有创造力了,经常有新鲜的想法冒出来,而这创造力,不正是未来人才所具备的吗?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所谓适当,就是不要对孩子一点管束都没有,必要时还是要“圈养”一下。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适当“放养”,早一点让孩子经历风雨,未尝不好!
“放养”宝宝
如何放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郊外,让宝宝去跑,去爬,去跳,在自由空旷的大自然里,让他们找到“窝”在一处所感觉不到的快乐。马上去找一些安全的户外场所,带上皮球,玩具,最重要的是你的宝宝,出发!和宝宝一起玩耍的同时,你也获得了锻炼和消息哦!如果周围的公园,操场都已经没新意了,远足到海边,湖边去寻找“宝藏”吧!去野生动物园,与那些珍稀的野生动物交朋友;吃完晚餐,一起坐在沙滩上看星星和月亮……
放养小游戏
摇晃翻滚
坐在草坪上,用自己心爱的CD机,播放出最热情的音乐。不必非要适合宝宝的音乐,能调动热情就是好音乐。和宝宝一起跳跃,一起摇晃,一起翻滚,在快乐的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全身都热起来了。
一起锻炼
你是宝宝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宝宝的举止,你吃的东西会影响着宝宝的饮食习惯,当然锻炼也是一样的:宝宝未来的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锻炼。所以尽可能走路去商场,走路去购物,和车子说“再见”。
在你跑步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坐着自己的小车和你同行;停下来的时候,把宝宝从车里抱出来,和你一起走回家。在家里的时候,让宝宝和你一起练瑜伽,跳健身操。要保证家庭外出都是运动着的,比如去游泳,去滑雪,去放风筝,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外出,比如驾车出去望风景。
与你同行
有同伴在旁鼓励,宝宝是最容易有激情去锻炼的。邀请宝宝最好的朋友一起去游泳池嬉戏。鼓励宝宝们从缓缓的山坡上滚下来。如果你参加了亲子班,要保证每周都有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训练游戏。当你和其他父母聊天的时候,宝宝们可以安全地伸展他们的肢体,自由地去跳跃玩耍。
参加学习班
宝宝也可以学习游泳,健身操。只要不过分给宝宝负担,一切都OK。要根据宝宝的个性,日常作息情况,情绪需求来做参考。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确保在快乐中学习,不要刻意设定目标。寻找一个最适合宝宝的老师,根据宝宝的个体特性来因材施教。课堂的大小也是一个关键:宝宝会因为过多的噪音,过分拥挤的人群而心情沮丧,选择一些适当的小课,让宝宝在放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锻炼。
孩子自寻快乐有何益处
现在,绝大多数的家长已认识到了培养孩子爱清洁、有礼貌、守秩序等好习惯的重要性,而对培养孩子自寻快乐的习惯的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教孩子养成自寻快乐的习惯有何益处呢?1、可以培养孩子开朗大方的个性,能使孩子成为热情洋溢的人。孩子容易学会与人交往的本领,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图老师整理)。通过交往还能学到别人的优秀品质和经验,对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2、孩子会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其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会增强,并有强烈的求知欲。孩子还会把枯燥乏味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当做有趣的游戏来对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知识。
3、有自寻快乐习惯的孩子总能以微笑对待任何困难,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4、有这种习惯的孩子,如遇到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甚至心理受到伤害,也能较快地得以恢复。如果您的孩子养成了自寻快乐的习惯后,您会发现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坚强、更有活力。
所有的孩子都爱玩,玩耍和游戏就是孩子的生活,也是他们的工作。通过参加各种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增强体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丰富想象力。游戏能教会孩子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自我表现,还能增强容忍性、耐心和韧性。实践证明,对孩子来讲,游戏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例如,经常游戏的孩子比游戏受限制的孩子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如能长时间摆弄玩具,其长大后一般是兴趣持久且责任感强。另外,性角色在游戏中也很重要,女孩子天性喜欢娃娃,男孩子喜欢在游戏中扮演强者,喜欢舞枪弄棒,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性向发展对其一生都有益处。既然游戏有此重要的功能,家长就应让孩子玩得尽兴,并经常和孩子共同游戏,在游戏中给予正确的引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孩子吃芝麻益处多多
盼孩子长高,更盼孩子长壮,现在的很多孩子长得还算高,但是实在是长得不够壮,家长怕营养不够让孩子多吃,结果孩子不但没壮,反倒长了一身肉。天知道家长有多愁。什么食物才具有这样的营养呢?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中医学院教授林绍彬表示,芝麻对儿童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营养补品。
林教授细说芝麻的好处,它含有极为丰富的铁、钙、蛋白质,这些恰恰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最需要的营养。经常给孩子吃点芝麻,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非常有好处。每100克芝麻含铁58毫克,比猪肝的含铁量高1倍,比鸡蛋量的含铁量高6倍;芝麻酱中含钙量也很高,每100克中含有870毫克,仅次于虾皮的含钙量。芝麻酱所含有优质蛋白质,比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也是钙通过蛋白质来补充人体的途径。
芝麻强身健体,可见于中医典籍。《本经》称:芝麻“长肌肉,填脑髓”,这一特点正适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芝麻适于孩子,还在于它具有明目的功能,这对于视力正在发育,而课业负担很重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很好地补充眼睛所需营养,保护视力。
给孩子吃的时候,可以将芝麻拌在蒸熟的米饭里,炒熟或者凉拌的蔬菜里可以撒一点芝麻,也可以把芝麻加在饼里。每次给孩子吃半小勺,隔天或者每天吃都可以。也可以给孩子选择品质纯,品牌好的芝麻酱,经常食用芝麻酱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因此,在平常的膳食中,给儿童增加点芝麻酱,不仅提高了他们吃东西的胃口,也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同时具有易于吸收的优点。
芝麻有黑白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补益则以黑芝麻为佳。有趣的是,具有补益作用的黑芝麻,还更适于中老年人,是补肾壮腰的最佳食物,而且不会上火。 芝麻好吃,但是也有禁忌,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的人尽量不吃;根据前人经验,男子阳痿、遗精的人则应该忌食。
暑期孩子“放养”还是“圈养”
暑假,参加各种活动班将孩子"圈养"起来是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安排,然而同时又有不少家长苦恼孩子无处可去,只得选择将孩子"放养"。但是,无论是"圈养"还是"放养"都不科学,要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健康、快乐又富有意义,能不能有更多的途径呢?
现状一瞥
各色暑期班、夏令营火爆异常
笔者最近在走访中发现,从暑假一开始,我市的各类暑期班都已爆满。一位家长在某网络论坛上慨叹:“今天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报上了暑期班,大家都像抢购一样。”而某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也告诉笔者,今年报班主要集中在开发智力、培养艺术才能等方面,有的班供不应求,只好补招插班生。另外,各种课外辅导班、培训班也重现火爆场面。
“唉!这个假期我可能比上学还要累,妈妈没和我商量就给我报名参加了好几个暑假培训班。”说起放暑假,即将读高一的学生小成无精打采。
“我也很想让孩子过(m.tulaoshi.com)一个愉快的暑假,可我们夫妻二人都要上班,没办法照顾孩子,只好把他们交给培训班了。”小成的妈妈无奈地对笔者说。“孩子暑假里参加培训班,总比让他一天到晚闷在家里玩游戏、上网好吧。”
孩子放暑假,家长要上班。即使家长有闲暇时间,也不知道该怎样陪孩子一起过暑假。 与小成的妈妈一样,很多家长的观点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让孩子在暑假里有事做、忙起来,就不会把暑假的时光白白浪费了”。很多家长认为,暑假里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他们眼里,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差的,“圈养”比“放养”要好很多,暑期培训班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典型对比
“圈养”理由:用课程填满孩子暑假生活
“周一、周三、周五:8:00-10:00奇乐作文;10:20-12:20奥数尖子班;13:30-15:00拉丁舞(孩子自己非要学的);15:30-17:00硬笔书法(字写得不好,学校老师说会丢清洁分,建议学的);19:00和她爸爸去游泳。周二、周四: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复习前一天在培训学校的知识。上网一小时建自己的小博客(我们帮她开的,自己会把写的作文、照片发上去)。周六、周日:请家庭教师教英文3个小时。”
这是一位家长晒在网上的孩子暑假课程表,密密麻麻的假期安排让做妈妈的也感到心疼,但考虑到家里没有老人照顾,又不能把孩子就这样扔在家里,只能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圈养”起来,用各种各样的课程填满孩子的暑假生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放养”理由:没了方向才不得已“放养”
家长陶女士孩子今年刚升小学,本来她想好了要让孩子上些课程班度暑假,可是放假前的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陶女士没有及时为孩子报班,没想到转眼到了7月下旬,想给孩子报的班都已经满额,陶女士这下没了方向,陷入了焦虑之中。“索性就把孩子‘放养’在家,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被繁重的学习压力打垮,过个自在的暑假吧。”陶女士说。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要么没命地玩;要么该睡不睡,该起不起,饮食无节制,打扰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暑假作业马马虎虎,常常完不成。一个假期下来,不但没有什么收获,还可能造成体质下降。那可怎么办呢?陶女士又犯了愁。
专家观点
一味“圈养”和“放养”都不对
知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吴增强表示,家长在暑期要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不能一味地“放养”孩子,使孩子处于一种完全放任的“无监护”状态,或者把孩子送到培训班“ 圈养”起来,暑假安排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给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家长要与孩子商量抽出一定时间温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但切忌在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上层层加码。
家长应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娱乐,充当孩子暑期活动的向导和亲密伙伴。家长可以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泳、郊游、野营、爬山、欣赏音乐、制作小工艺品等有益的活动,从而丰富孩子的阅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适龄青少年还可以参加一些适度的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使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
关键是让孩子接受休闲教育
放暑假的主要目的是让青少年得到休整。让孩子接受休闲教育,让他们丰富身心、发展爱好、陶冶性情,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适当的条件下,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培训,对孩子成长是有益的。
但学生和家长都切忌追逐风潮,特别是一些贵族式的夏令营和培训,应该谨慎选择。在选择课外培训和夏令营时应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们不妨给孩子“松一下绑”,利用暑假让孩子参加一些“体验式”课外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抗风险能力。
游戏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有何益处
孩子从蹒跚学步开始,就十分好动,蹦蹦跳跳,整日不知道疲倦。有些父母认为,游戏属于体力活动,无益于智力。其实不然,让孩子欢快游戏,并加以科学引导,对孩子智力开发十分有益。游戏,不仅是儿童的世界,也是他们亲手创造的世界。游戏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五大益处:第一,游戏中欢乐愉快活泼的气氛,是孩子主动性、创造精神和思考能力养成的重要环境条件。孩子的欢乐情绪是生长发育和健全心理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缺乏双亲爱抚、经常挨打受骂的孩子,因缺少欢乐的环境气氛,其智力与健康水平都不佳。游戏给孩子创造欢乐气氛,并能够在孩子脑海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所以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积极手段。
第二,游戏有助于孩子快速反应判断能力的形成。孩子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及时作出反应判断,这种反应判断方式十分生动活泼。孩子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养成了敏捷的思考反应能力,对这一时期孩子脑功能的发育极有助益。
第三,游戏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和思维能力。一些形象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等可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通过游戏又使孩子去思考如何取胜、为什么失败等。
第四,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对体力和智力活动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孩提时代往往通过一些游戏去逐步感知和认识世界。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无限的热情,游戏正是给天才的形成添加一份力量。
第五,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努力达到目的的意志力,这是孩子成材极重要的心理品质。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有惊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游戏中孩子那种认真执着的神情和夺取胜利的劲头,正是养成这两种心理品质的萌芽。
懂得游戏的好处和重要性,家长就不会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也不会一味要求孩子把课余时间全部用来学弹琴或学书画。细心的父母还可以从孩子的游戏中观察到他们的理想、欲望、焦虑等。游戏是孩子在文化和心理上获得的第一个成就,他们在游戏中表达了自己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想法和感情,有时甚至藉游戏来克服眼前与过去的复杂的心理困扰。
为了使游戏对孩子身心键康收到更佳的效果,可把游戏与启迪孩子思维结合起来,在游戏过程中向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思考。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游戏,使孩子倍感愉快,有益于孩子健全心理的形成。同时注意体力性游戏不要过分劳累,用脑的游戏也不要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