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三)
心痕的原帖:(接上文)
至今,我们一直坚持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大的原则,由于经济和住房的原因,我们并没有要找保姆。在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就送他上了托班,每天坚持接送,从不让他在心理上远离父母。但是当初因为儿子的到来而改善的房子,却依然使我们头痛。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我却没有能力让他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看房的经历,也已经有一年多了,甚至带儿子到郊外游玩时,看到成片的新房子,儿子也会大喊:“妈妈,那里有新房子,我们去看看吧……”他的喊声足以让我们在心底无数次地对他说“对不起”。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就会莫名地痛,那种感觉用“揪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我的工作在儿子10个月的时候有了起色,在朋友的帮助下,到一家电脑公司上班,远离了那个青山绿水的孤寂之地。后来就频频光临人才市场,在各种审视的眼光中,总算找到了相对满意的工作(这个过程其实不比找房子更容易,以后有空可以慢慢说起)。
至于和先生之间存在的磕磕碰碰,那也很正常,在儿子面前,我们有就烦,我也没管他。再过些天,就又喜欢让妈妈给讲故事了,主要还是〈婴儿画报〉和〈儿童目击者〉。现在妈妈一说要和他看书,他就发出“hehehe”的声音,有点象吃奶、吃好吃的一样的渴望。不过,有时他也不想看书,强迫也不管用,我就拿起一本他的书,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自己聚精会神地看,还大声地念。浩浩一看就来了兴趣,爬着过来看书了。而且浩浩的身边就没离开过书,他的玩具放在一个筐里,书都放在一个盒子里,随时想看都可以。现在浩浩经常自己从一摞书中挑出一本,让我给他讲,讲完了一本,他再挑一本,心情好时能看完一整本《婴儿画报》。浩浩也撕了不少书,他那么多书没有几本是完好的,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意撕书了。
我觉得你别着急,这么大的孩子正是最淘气闲不住的时候,不爱看书也正常,千万别强迫他,主要是家里人要给他做出榜样,当着他的面多看书,少看电视。浩浩也很爱看电视,本来想给他买《洪恩宝宝看世界》,可考虑了半天,怕他看电视上瘾,至今也没给他买。持之以恒,别灰心,让他的身边总有书,就象身边总有玩具一样,别怕他撕书,过些天他会爱上书的。
怎样给1岁的孩子读书
ya1ya1 原帖:Tulaoshi.Com (写于12/18/2001 9:38:04 AM)安安马上就满周岁了,现在已经可以说好多单字了。平时我们给他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他可以安静地听,而且有时候还把书递过来要求念。我很欣慰他的好学。同时我很想请问有经验的妈妈:
1、这么大的孩子看什么书好?(最好告诉我具体的书名)
2、读书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读,还是几个一起看?
3、读故事是“照本宣科”还是口语话的讲解?
4、另外,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认知类图书上会有不同的样子,会不会给孩子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应该怎么办?
yanglu537 的回复: (写于12/21/2001 4:05:23 PM)
我家宝宝爱看婴儿画报,最好照本宣科,加入自己的表情,大约1.5岁,他自己就能和接你的故事,一般是最后两三个字。
smileii 的回复: (写于12/18/2001 4:20:16 PM)
1、我的宝宝才刚满3个月,我已经给他读《海贝儿(0-3岁)系列》他每一次都非常兴奋。还有《宝宝认知妈妈教》,我指着图片读,据说宝宝有记忆的智能。
2、我给他讲海贝儿是10个一循环,每天一个,10天后重复。
3、对于认图识字,我觉得最好是一本上面的。
欢迎到我的宝宝家来玩,宝宝是余天亦!
yaoxinghui 的回复: (写于12/18/2001 10:49:53 AM)
1、在一岁以前,我给我女儿看认图识字的书,每页一图。但她只认图不认字。一岁以后,我给她买的书是简单的故事书,一页上只有一句话的那种,你可以到书店看看,买适合1岁左右的孩子看的书。另外,我给宝宝读故事书是那种以图为主的,不只是读故事,还有儿歌,最好能配合动作给她读,宝宝会更感兴趣。另外把宝宝抱在自己的胸前,和她一起看,以后会形成一种习惯,现在我一拿起故事书,我的宝宝就主动的往我怀里靠。
2、 我读故事是口语话的讲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当宝宝要睡觉的时候,她就趴在我的肩膀上,我给她重复书上的故事,她经常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3、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认知类图书上会有不同的样子,但绝不会给孩子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我家宝宝认识的许多动物,再看到类似的不同版本的,连大人都觉得不太象的,她都能认出来。比如河马,有一本名叫《小手撕不破》的书里的河马是张着嘴的,每次只要碰上河马,她就伸出小舌头,我们家总共有5个不同样子的河马,其中有一张卡通的很夸张,很不好认,她都认得。其他的动物也一样。小孩的想象力让我们大人感到非常惊讶。
读书·思考(二)
心痕的原帖:(接上文)
在临产前一个月,我回到了我的父母家。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南京的医院没有熟人,而且自己的房子只有10个平方米。在我家,父母可以很好地照顾我。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我那时刚认识不久的婆婆来。为了我能坐好月子,婆婆从她的家乡赶到我的老家,在月子里和她那www.Tulaoshi.com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孙子厮守在一起,度过了唯一一次离家最长的40个昼夜。(这是后话)
7月14日,夏季中最炎热的时候,我在预产期后的第三天迎来了我的宝贝儿子。那也是我们分房的最后期间。南京的单位要进行分房,我们10个平方的小屋也许会换成大一点的房子,这个不确定因素就取决于儿子的出生,单位的人说了:“要是你家孩子在7月15日前出生就可以换大房子,否则,别人还等着呢!”所以,当我在21:15走进医院时,我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儿子可以在今天晚上零点以前出生,好让我们也好让儿子住进比较宽敞的福利房中。医院里只有几个值班护士,帮我检查后说:早着呢,等等吧!阵痛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强烈的感受,我的儿子天生是个心疼妈妈的宝贝,当我再次要求护士检查时,只听见护士说:“送产房,快生了!”天,书上描述的场景怎么没有出现?我并没有心中期待了很久的急促声音,一下子就“快生了”,我很配合地上了产床,那个熟人医生也来了,她让我到另一个产房中生产,原因是原先呆着的那个产房在当天接生的全是女儿。虽然我并不相信孩子的性别会在这产房中发生变化,但我还是跟她来到隔壁的产房中。
两个小时后,也就是7月14日的23:15分,我听到了儿子的第一声啼哭,我的耳朵一直追随着他响亮的啼哭,连缝伤口的丝线在肉体上来来往往都没有感觉,当时我并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护士写在宝宝出生卡上的,我的儿子这么快就来到这个世界,一出生就为我们赢得了一个换取大房子的机会!
后来我一个人静静地在产房中被观察了2个小时才回到病房,我看着产房中乳白色的无影灯,昏昏沉沉的想着儿子的模样,想着远在南京的先生是否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并在心中自豪的对他说:“是个儿子!”当大家把我抬到病房中时,儿子的奶奶早就守在那里,据说,当时她紧张地都快哭了。
第二天早晨,阳光灿烂,我期待着的婴儿车终于来了,儿子被色彩鲜艳的襁褓包裹着,被奶奶递过来。那样的眉目口鼻,那样的娇嫩欲滴,使我眼前不禁一亮。奶奶比我还高兴,悄悄和我说:“你要不要看看他的小鸡鸡?”我忽然脸上一阵红热,竟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在第一次认认真真看着儿子时,居然是这么羞涩!先生在中午从南京赶到的,也是激动地不知道该干什么,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什么也不用说,那种心神向往后的喜悦,就一点一点地传给了我。
再看池莉的描述,我脑中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上述画面。当她说:“我是没有料到和女儿见面的时刻会脸红的,一点也没有想到”时,我不由会心地笑了,原来,我还不好意思将这样的感受告诉别人(除了先生),现在人家作家不是已经写在纸上了吗?呵呵,我和池莉的感觉又接近了一步。
儿子的名字,我一直觉得是与生俱来的。在儿子出生的第二天,我父亲就将儿子的名字取好了——“陈泰雨”,虽然我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名字,但我还是奇怪为什么要有个“雨”字。父亲说,在儿子落地的那会儿,原本天清云淡的夜空忽然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在我第二天醒来时,依然是艳阳高照。父亲坚信这场雨是我们的儿子在炎热的夏日带来的凉爽,我也坚信!
儿子出生后的一个月是在我妈妈家度过的,第二个月的第一天,爷爷就将我、儿子和奶奶一起接回老家去了,先生一个人在南京,每个礼拜回来看我们。第三个月的第一天,先生就到老家将我和儿子接回到南京,从此开始我们三个人的艰难而又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房子已经调剂好了,但是钥匙还没有拿到,没有装修,也无法搬家,这些任务后来在我们三个人的快乐时光中艰难完成了,当第二年开春,我们搬进新家的时候,儿子也已经7、8个月了,感谢上帝,儿子总算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病痛,在我日渐消瘦的时候,我们的儿子也天庭饱满、神气活现地长大了。
所以,当我看到池莉为了女儿的身体心力憔悴时,我眼中忍不住有点湿润。为了孩子,刚刚做了父母的女人,除了不能长期睡个好觉之外,还要承受心灵上怎样的煎熬呢?
池莉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为了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又经历了寻找保姆和住房的历程,她和丈夫的矛盾也因此多起来。这两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对我来说都十分困难,何况除了找房子,我还得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待续)
读书·思考(三)
读书·思考(一)
心痕的原帖:(写于11/24/0011:06:53PM)喜欢在斜风细雨的午后,捧一杯香茶,听孩子先生欢快的笑语;喜欢在寂静萧冷的夜晚,执一本张晓风的散文,反复阅读体会她诗人般的情怀。
而最近,我随身携着的手提包中,除了张晓风之外,还有一本池莉的《真实的日子》文集,或者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忙碌的空隙,我从书中体会到他人的人生,从书中体会到系统的家庭教育,这两本书已经象家常便饭一样,在反复的阅读中,使我不断吸取营养。激动时,我还会大声念出来给先生或同事听,让大家也知道我所感受到的乐趣。
读出女人的精彩
《真实的日子》是一本池莉文集,池莉的写法还没有像现代小说《来来往往》那样,让我感觉像是六七十年代的人用革命的口气、比较谨慎地叙说自己的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这让我很佩服作家们的勇气。我自己写的东西总是感觉良好才敢帖在网上,这种“良好的感觉”也只是彼时彼地的感觉,时间久了,回头去看时也会在文笔上或情绪上,感到有些可笑,而作家却能勇敢地将自己的作品及时推给读者,让不同时代的读者从他们的文字中了解他们当时的环境和风尚,并不管文笔是否是适合读者的口味,而我从多次的阅读中,一遍又一遍地深入到文章的内涵,最终忽略了写法带给我的尴尬。
在《真实的日子》中,有好多篇短文,其中最长的就算是《怎么爱你也不够》,这是池莉描述她女儿出生前前后后的真实感受。以前,我就读到过其中的片断,深深被她的情绪所感动,也曾因此感慨要为自己的儿子写这样的一篇东西,因为从文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只要是真实的情感就会打动人”。这样的感受,让我一直有写作的冲动,甚至忘记在中小学期间,作文一直在班上倒数一二。可是,仔细读后,才发现在真实的背后,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很难让读者(也就是我)产生共鸣的,其恰当的描述使我耻于写作的念头,虽然我也想对儿子说:“怎么爱你也不够!”
文章的开头,描述了池莉出嫁的原因,这个开头我看了不下6遍。从小我就是个按部就班的孩子,我习惯从头开始读一本书,就象背英文单词一样,习惯于从a开头的单词开始,最后总是来不及背诵后面的单词。同时我也相信:后面的精彩是因为有前面的铺垫。
池莉结婚的原因看上去很简单,但却是一个女人需要保护的真实写照。想起当初来到南京时,人生地不熟,四年的读书生涯使我还是和同学们各奔东西,由于受八九年六四运动的影响,按照规定,我们统统要回原籍安置,那时候,不管平时多么默默无闻的人,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那在原籍的父母一心要我回家乡做贡献,可是,我没有回去,我一个人拿着简历到电子厅找父亲刚牵上线的朋友,在他的帮忙下,我的档案被随意放到其下属厂去了,虽然那个鬼地方远离了南京市,但我还是很高兴,很高兴自己做了“南京人”!在工作后的两年中,我的“南京人”的自豪感一点一点地被侵蚀。
现在看来,那里风景秀丽,很适合做老年公寓,但是当年的孤独感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袭击我,加上偶尔飞进宿舍中的麻雀在迷途后惶惶扑腾,使我手脚冰冷地久久不愿入梦,至今我的脸上还留着当年被夏虫蜇过的印记。当别人给我介绍男朋友时,我唯一的条件是:“可以和我聊三天三夜!”一个远离父母的女孩在那时最想得到的是一种安全感,所以我理解池莉的决定,很庆幸,在她需要有人娶她时有一个可以娶她的人。
怀了孩子的池莉真正体验到女人的幸福,那种幸福,在一句“可怜的男人”中真切的散发出来,让所有的女人都会受她的感染而自豪。我想大概每一个爱生活爱孩子的女人都会沉浸在这种幸福中,为了孩子的来临,池莉开始了“人生的奋斗”,她开始亲自为孩子做尿布、棉衣,为了给孩子准备足够的奶粉,她站着写她的《不谈爱情》并赢得了大笔的稿费。也许人生的奋斗就是从这小小的奶粉开始的,为了孩子,很多人可以挖掘出自身的潜力,让自己在孩子面前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怀孕使女人既造就了一个新生命又造就了一个新自己”——我同意。
但我当时好像还没有她那样大彻大悟。怀孕期间最喜欢和先生在下班后流连在菜场,闻到街道路边上特有的烧饼的香味,我会忍不住买一个来吃,对面食的喜爱,使我们邻居老奶奶常常羡慕我,说我一定会生个儿子。对儿子的期盼和向往,也使我和先生常常陶醉。从刚刚知道有孩子的时候,我和先生一直坚信:我们会有个儿子!这种自信,有时使先生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因为当别人听说我没有什么妊娠反映并且面若桃花白里透红时,总是很肯定地预言:你会有个女儿!每当这时,先生就得装作很谦虚的样子来,打着哈哈说:“女儿好,女儿好”,回到家后再在我面前数落一通,发誓要生生个儿子给人家看看:)我常常说他: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怎样带我们的孩子?其实,我何尝不是孩子?那一年,我刚满26岁!(待续)
读书·思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