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1岁-1岁半宝宝玩的亲子游戏
孩子对自己喜欢的角色印象一定很深刻。可以让孩子形容给妈妈听,他喜欢的角色长得什么样,是一只小鸭子,还是一只大笨熊,它的嘴是什么颜色等等。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边走路边唱儿歌
父母带孩子走在路上时,有许多增加孩子知识的机会,可以给孩子猜测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之类的谜语,孩子不一定能猜出来,但对这种形象生动的儿歌会感兴趣,有利于孩子的语言智能。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描述物品特点
妈妈可以拿着一个宝宝感兴趣的物品,为他描述这个物品的一个或多个特点,如谈谈它的颜色(是草地般的绿色);或是它的形状和大小(小圆球);数量的多寡(两个橘子);或是它的质地(柔软的或是硬的);或描述它的声音(电视的声音很大,很吵)。也可以让宝宝试着描述一下这个物品的特点。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运用语言和组织语言,他的语言智能也就能得到提高。
一起决定买什么
在购物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如正在挑选面包,你可以和宝宝讨论一下你的想法,也让宝宝说说他的想法,他一定会说为什么要买这个面包,也许是样子好看,也许是闻起来很香等等。最后做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决定,宝宝在发表他的意见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他的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是作为独生子,乾埙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而不是一个我们希望的懂得分享、以分享为乐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就会发现最大的财产不是金钱而是人。那些将财富、才能和知识视为己有的人很难得到发展,所以应当学会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但是,分享和奉献也需要一定的经验,仅是拥有善心还不够。正因为此,我们一直?持乾埙志愿参加一些义务活动。
刚开始,乾埙的爸爸会带他去 &tuLaoShi.comldquo;慈母院”做一些义务劳动。“慈母院”是专门照顾未婚妈妈和贫穷孩子的地方。上国中的时候,学校教学中有一项功课是小区服务,即学生在周边地区进行义务劳动,得到社区证明后提交学校审核。
但是有些孩子既要上补习班,又要学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父母就只让他们做一些清扫院子之类的劳动。乾埙的爸爸却要求孩子完完整整地去做好这项功课。他带着乾埙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了 “永久的家”福利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义务劳动。“永久的家”是孤寡老人居住的地方。刚开始时,孩子们确实很辛苦,但是他们却没有皱过一次眉头,即便在清理老人大小便时。
在家里被百般疼爱的宝贝孩子们,在这里体验到了帮助别人和奉献自己的快乐,这确实让人感到欣慰。
那时一起去的小伙伴们,其中两人考进了医科大学,其他的孩子也都很幸福地生活着。看到这些孩子们能够将自己的时间奉献出来,快乐地成长着,我内心也非常高兴。后来每次放假回国后,乾埙还会去福利院做一些义务劳动。
做过义务劳动的人都明白,与其说奉献是为别人而做,倒不如说是为自己而做。奉献不会要我们贡献太多东西,但是却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大智慧。有一天,乾埙刚做完义务劳动回来。我问他:“做义务劳动,不累吗?”
“不是很累。看到那些爷爷奶奶不能动,而我却健健康康,我想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感恩的事呀!”
“是呀!但是我们也不能天天去那里帮助那些爷爷奶奶们啊!”
“所以,以后我要挣很多的钱做好事。现在我明白了,假如我以后成为了富人,我更应该为社会多作贡献!”
通过这些活动,乾埙懂得了感恩生活,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有价值的事。对此,我也感到十分高兴。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一家三口。爸爸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女儿跟妈妈嘀咕了一阵悄悄话。
爸爸饶有兴趣地问:“女儿说什么?”
妈妈回答:“她说你是这个(妈妈比划着举起小手指)。座位都没了,别人不给你坐。”
这对年轻的父母兴致盎然地说着女儿的趣事。
我不知道,一笑之余,在下车后,在回家后,他们会不会给孩子讲爸爸为什么没有了座位。
孩子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隐性教育。父母的教育能力往往在这些不经意中清晰地流露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这也正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一位母亲在信中写了她是如何指导孩子从上课不敢发言到大胆举手的:
孩子也有她的缺点,上课不积极发言。孩子不积极发言的原因不是不懂,而是害怕,害怕讲不好老师会责怪,同学会笑话。我们经常这样问孩子:“宝宝,今天上课你发言了吗?”“没有,我不敢。”“那老师提问,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或是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会及时纠正,并会讲给你听的,说不定老师还会表扬你今天有进步了,能大胆发言了呢!”当我说完这段话时,我发现我的孩子眼睛亮了一下,“老师会吗?”“会的,一定会的!”后来我听孩子回来说的话就是:“今天我敢发言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以后还要积极发言。”从此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这位母亲帮女儿分析了问题,在平常中解决了孩子的薄弱环节,又没有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用强迫,不用言语刺激,一样解决了事情。
很少见到消极抱怨的父母会教育出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之初的榜样和保护神,孩子的行为首先从模仿父母的行为开始。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受到父母的最大影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iaoyu/)一封信里这样写道:
孩子处在集体当中有磕碰是难免的,我总是告诉孩子能忍的就忍让一下,实在解决不了再告诉老师。老师每天看管那么多孩子,也告诫孩子不要总是告状。于是,女儿就自己解决了一次。她对班里两个总是犯“浑”打她的同学进行了报复处理,将他们的铅笔盒扔进了厕所里。事后,我告诉女儿,这件事处理得不当,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使自己又犯了个错误,还需要买两个新的铅笔盒还给同学。
而我周围的同事则干脆告诉孩子,自己不要主动打人,但别人第一次欺负你时,你就给他个狠的,让他和其他同学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以后就再没人敢欺负你了。
于是,我的忍让教育换来的只是女儿今天胳膊上青一块,明天手上又被挖破了。
这位母亲在教育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她的忍让教育在现实和周围环境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而孩子在母亲既否定,又没有有效建议的情况(图老师整理)下,会变得不知所措。
家庭不是与世隔绝的净地,它与复杂多变的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父母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种种看法和观点,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潜在教育影响。当父母在家里谈论社会现实时,这里面一定会带着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面对孩子,这份评价的责任就重了。
因此,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正面的教育,父母一定要注意生活中自身的示范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新学期开始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托班的孩子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来园、开开心心的学习了,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的增强之中。午餐的菜肴中有鹌鹑蛋,在分菜的时候,老师很焦急,想着要快快帮孩子们将蛋剥好,大家都不会自己剥蛋呢。
老师刚想给奕奕剥蛋时,奕奕竟然说:“项老师,我自己会剥的。”
“你真棒!”老师对奕奕竖起了大拇指。老师转身刚想给怡怡剥,只见怡怡正努力试着自己剥着呢,虽然剥得有点儿困难,但她最后仍是自己剥完了。于是,老师不再试着给孩子们剥蛋,而是观察着孩子们,当个别幼儿真的碰到困难时才进行指导帮忙。
由此可见,习惯于服侍孩子,不仅不是一个为他们服务的举动,而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因为它容易窒息孩子们有意的自发的活动。不动手做的孩子永远是不知道如何做的。老师在工作中,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去锻炼。一个好的老师不在于为孩子做了多少事而在于教会孩子做多少事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事事为孩子包办,其结果是,孩子们应当具有的自我探索性活动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精心照料下的被支配性活动。如果孩子缺乏独立的尝试机会,他们就会变得事事处处都依赖爸爸妈妈。久而久之,孩子会丧失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能力。
其实,孩子是很具有创造力的,如果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也就让孩子失去了创造的机会。很多时候,孩子内心还是渴望能够自己去尝试,比如案例中的奕奕宝宝。家长老师不应该过分地保护孩子,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在锻炼的过程中,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高,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来源:好育园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鼓励代表理解,也代表宽容与支持。——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
有一位高中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发出这样的呼喊:“我想让所有的爸爸妈妈知道,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吧,这不会滋长孩子骄傲的情绪,这是给孩子一个健康、自信的心理。有了爸妈的鼓励,孩子能更坚强、乐观地面对挫折与困难,这也是孩子必须具备的。”
孩子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与表扬啊!
赞扬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特别是对幼儿,家长要注意他们在活动中通过努力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赏。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对于孩子都是鼓舞。
在孩子现在的班级教学条件下,老师每天能表扬的学生只是少数、固定的几个。所以,家长要弥补孩子这方面的缺陷,因为孩子需要鼓励,特别是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iaoyu/)只有父母赞扬与鼓励孩子,孩子才会用恒心与热情去干好一件事。
著名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称赞、鼓励、赞许,不喜欢被禁止、阻挠或批评。因此,陈鹤琴主张给孩子积极的鼓励。他曾经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太容易的,而小孩尤其喜欢听好TuLaoShi.com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及障碍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帮助,而是要鼓励他自己去克服。
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父母要及时赞扬孩子,让孩子的意志力得到正面的强化。
有时候,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就看到效果的,这时候,父母要耐心对待,不要急于求成,要不断鼓励孩子坚持,哪怕孩子还没有取得一丝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父母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不要希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只要看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就要鼓励孩子,不论这些进步是多么的微小。
父母的鼓励会让孩子充满信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孩子的进步,不管多小,都值得去鼓励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