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做了恶梦?
如果你的孩子醒来哭泣或害怕,并且难以重新入睡,可能就是做了恶梦。孩子一般会在下半夜做恶梦,因为这段时间最有可能做梦。宝宝第二天也许还记得做过的恶梦,而且因此受到困扰。
不要把恶梦和夜惊搞混了,那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睡眠障碍,往往出现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时段里。孩子出现夜惊的时候,还处于无梦的深睡状态,但他的表现却是极度受惊,很难被安抚。等夜惊结束后,孩子又会重新熟睡,第二天醒来后,他根本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宝宝为什么会做恶梦?
大多数孩子都会偶尔做恶梦,但2~4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产生正常的恐惧感,想象力发展极快,讲述恶梦的能力也突飞猛进。
宝宝做恶梦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为听了一个恐怖的故事(虽然也许大人并不觉得这图老师个故事有什么可怕),看了可怕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上床睡觉前心情太兴奋,或者因为白天产生了焦虑情绪或感到压力。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很多事情都能带来压力和恶梦,包括如厕训练、换大床、上幼儿园或换幼儿园老师、妈妈去上班等等。孩子在此期间情绪会受到影响,因此,做恶梦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你的宝宝做恶梦,别担心,那并不是因为你是个坏妈妈。
怎样安抚做恶梦的孩子?
孩子如果睡觉做梦时哭出来,你就应该过去看看。利用身体接触来安抚孩子很重要,抱抱他或抚摸他的后背,直到他安静下来为止。如果你为了哄他,把他抱到自己的床上,那就要小心了,你可能在给他养成一个今后难以改正的习惯。
如果孩子愿意,就让他讲一讲自己的恶梦,但也别强迫孩子。说说话,安慰孩子,不过记住,像“这只不过是个梦”这样的话,也许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他刚刚开始了解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区别。不过,这么说也是应该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明白恶梦不是真实的。
你还可以向孩子表明,没有妖怪藏在床底下或壁橱里。但是注意,要用轻描淡写的态度,否则孩子很可能会执拗地打开所有的灯找妖怪。孩子睡觉的时候,要保证他最喜欢的玩具或绒毛动物在他身边,开着夜灯,还要让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家里每个人都很安全。
预防宝宝做恶梦的方法
虽然没有任何万无一失的方法,但包括洗澡、轻松的睡前故事、歌曲和夜灯在内的平和的睡前程序会有助于预防恶梦。不妨试着给孩子读一些讨论梦境和睡眠的故事,同时,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减小孩子的整体压力。
有时候,如果让孩子尝试去控制可怕的情境,他们感觉会好一些。尽管以下方法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到抚慰,你还是不妨尝试宝宝中心的这些睡觉小窍门:
·帮助孩子在大纸上画一个“捕梦器”,挂在床的上方,拦住恶梦,只让美梦进入。
·让孩子睡觉前在肚皮或额头上涂上一点儿润肤霜或面霜,告诉孩子这是“美梦霜”。
·在一个小喷雾器里装满水,再加入几滴香草精油(不妨把它叫做“妖怪喷雾”或“恶梦驱逐剂”),让孩子睡觉之前,在房间里喷一点儿,赶走吓人的恶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1/)如果你怀疑是焦虑或压力让孩子做恶梦,不妨试着在白天较为平静的时候,和孩子谈一谈,问问是什么让他感到困扰。如果孩子持续做噩梦,非常害怕上床睡觉,或者白天也感到害怕,一定要带他去看医生,因为这样的恶梦,可能意味着孩子出现了需要治疗的情绪问题。
图老师 宝宝哭泣的原因:
A.周岁前的宝宝爱哭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饥饿、疼痛、冷热等不舒服的感觉。
B.1岁左右和3岁左右是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反抗期”,他们有了独立的意识,很想表现自己,如遭到爸妈的压制,就会反抗,哭闹常是他们这时表达愤怒的方式。
C. 有些宝宝没有养成爽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及对爸妈的要求表示自己态度的习惯,在他们不痛快时就哭,以哭“说”事。
D.在长辈(祖父母、外祖父母)面前,小孩有了“仗势”,尤其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变得娇气、爱哭。正常情况下,有些宝宝爱哭,常常是用哭声作为手段以引起爸妈注意,达到某种目的。
E. 爱哭的宝宝有些很胆怯,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
F. 宝宝爱哭有些也和感情脆弱有关。由于宝宝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绪上往往易表现为爱冲动和不稳定性,常因为一点委屈或不满就大哭大闹。
宝宝爱哭,应对有方
针对宝宝不同情况的哭泣,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当场应对篇
1.接受宝宝感情
如果宝宝是出于悲伤的情绪而莫名哭泣时,爸妈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哭的原因和心情。然后,对宝宝的悲伤心情或是气愤心情表示同情、理解。
Tips:
-妈妈温暖的怀抱是小宝宝认为的最安全最舒服的地方。
-带宝宝出门转转,外面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会让宝宝眼界大开。
-用一些特别的声音吸引他的注意,像我就常用我手机里录下的宝宝自己的声音,哭啊,笑啊都可以。
2.冷处理
宝宝无理取闹,试图以大哭来达到自己的无礼要求,爸妈可适当采取置之不理的忽视方法,让宝宝觉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从而减少次数。
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爸妈首先应和宝宝讲道理,当宝宝对道理置之不理时,爸妈再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应对。对宝宝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爸妈不要被“眼泪”所打动,一时心软,而予以满足,否则会造成宝宝今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惯性。
Tips:
-我会把她放在一边,装作不理她,拿起一本她喜欢的故事书,声情并茂地朗读,还故意让她看到书的画面,这时候,宝宝就会爬到我怀里,抢过故事书,跟我一起看,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立即大声朗读并故意说错宝贝平时喜欢和熟悉的儿歌或古诗,这时她会马上停止哭泣来给我们纠正错误的。
平时教养
1.爸妈家教
要使宝宝爱哭的性格有所改变,爸妈必须在平时的家教上下功夫,对宝宝不能一味溺爱、放纵和娇宠,不事事包办代替,给宝宝更多自主的机会。
2.培养勇敢性格
为了帮助爱哭的宝宝勇敢地面对挫折,爸妈应当从培养能力、增强自信开始。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去努力战胜困难。对于他们与困难作斗争中取得的点滴成绩,爸妈应该给予及时和明确的肯定,让宝宝感受成功的喜悦,有信心自己去进一步战胜困难。然后爸妈给宝宝一些有难度的任务,让他去完成。
爸妈还可给宝宝讲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使宝宝有一个榜样的力量,对宝宝也是一种鼓励。经过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宝宝在“难题”前就有了办法,自然也不会哭了。
(一)表现
睡眠时,我们的潜意识较为活跃,是显示孩子内心TuLaoShi.com有许多焦虑的因素,但基于他们语言能力有限,加上某些环境因素的限制,这些感觉被压抑着,不能在日间抒发出来,要等到晚上当意识的控制减弱时,才会以象征的形式浮现。
在一夜的睡眠中,幼儿会有两个时间做恶梦:第一个是在刚睡着不到二个小时内,这时做的恶梦通常较真实,会使孩子从梦中惊醒后,觉得万分惊恐,不敢再次入睡;第二个时间是在醒前的三小时内,所做的梦往往象征着孩子对日间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反应。其症状在睡觉前突然醒来,且发出叫或哭泣声,脸上表情是害怕、惊吓,且全身出冷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率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幼儿在恶梦中:自己掉进了无底深渊,全身不能动弹,常常被吓醒或被叫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焦躁和害怕,面色苍白、表情惊恐等,对梦境尚保持片断的记忆。经安抚后,或醒来后完全摆脱了对梦境的情绪恐怖,又能安然入睡。这种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恶梦,多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至四的孩子,几乎都有做过不愉快的梦的经验;四至六岁的小朋友是做恶梦的高峰期,他们平均几天就会出现一次恶梦,甚至一天可以做好几回恶梦。
(二)原因
幼儿清醒时遇到的沮丧或困扰的事,会扰乱他们夜间的睡眠。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会不时地做恶梦,但是这些恶梦对于三至五岁的儿童显然是最为麻烦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刚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生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结果在情感层次上,他们的脑海全都被对他们的成功和喜悦占据了。在白天,他们没有受到的威胁,那么夜晚的梦就可能就是美好的。
一般说来,四岁以前做的恶梦多半与动物有关,如:老虎、大灰狼、蛇等。五至十二岁的恶梦,则慢慢走入生活,开始与日常生活碰到的事情建立关系。孩子们怕坏人带走;他们害怕咬人的蛇,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他;他会惊恐昨天晚上电视放的恐龙大战;还有大人说不听话的孩子,会被捉去做成肉饼给人吃掉,这都会使他们晚上做恶梦。
在美好童年的背后,也有一些难关要过,如口欲的满足、肛门的训练、恋母仇父或恋父仇母情结,幼儿园的压力,做恶梦的投射作用可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满足。
(三)辅导
1、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生活环境
儿童的恶梦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麻烦问题或是事件。时常做恶梦的孩子需要关怀。应该杜绝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顽皮、好动的孩子不需要用妖魔来管教他。然后与孩子一起将恶梦赶出梦境,告诉孩子,梦里面的怪物,可以用画画把它们赶出来,然后鼓励孩子把它装进一个小纸袋,象征捉住怪物。找个孩子心情愉快的日子,让将小纸袋烧掉,然后掩埋,让画的怪物永远消失。
2、正确对待恶梦
允许孩子自己醒过来,而不是强迫他中断睡眠。梦中被摇醒和恶梦本身一样惊人,它可能会阻碍孩子做梦,这样就无法达到大脑自己对恶梦"建设性"的解决。如果恶梦的强度足以使孩子呻吟或翻来覆去,那么它一般会让孩子醒过来。
不要坚持那恶梦不是真的。对孩子而言,恶梦是非常真实的。相反,平静并且理智地向孩子保障他是安全的,恶梦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造成任何真正的伤害。比较一个恶梦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是有帮助的--某些东西对孩子而言是"真实"的,但是和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实不同的。
鼓励孩子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他所做的恶梦。一步一步地向孩子询问恶梦中发生了什么,询问孩子在进行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但不要告诉孩子你的评价或者判断。如果孩子可以大声说出来,而不因你反应而退缩,恶梦就有可能失去它的威胁力量。另外,你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梦想是如何作用的,你的孩子缺些什么,还有可能了解最初是什么促使恶梦的形成的。
3、采取适当措施让孩子有睡眠安全感
采用合适的方法使孩子在夜晚感觉到情感上有保障。如果孩子因有做恶梦的可能性而害怕入睡,结果就会出现对身体和情感都没什么好处的失眠。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让卧室的门半开着,或者亮着灯,或者让收音机小声一响着,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从恶梦中惊醒,感到特别心烦意乱,那一夜只有让你和孩子一起睡。
时常做恶梦不但影响孩子的睡眠,更反应出孩子心理有严重的不平衡。当睡眠问题出现时,家长应该细心地观察孩子,及诱导他们说出内心的焦虑。
来源:太平洋亲子
害羞是人的一种天性,适度害羞是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但如果小宝宝过于害羞,导致他们退缩和裹足不前,将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了解宝宝,支持宝宝
要想帮助宝宝克服困难,家长必须先清楚了解孩子的个性,并承认害羞是自然的事实,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操之过急。在孩子需要家长支持或协助的时候,给予额外的注意和体谅。
2、鼓励突破自己,培养宝宝的独立自主能力
鼓励而非逼迫改变,接纳宝宝的个性并不表示过度的保护与姑息。当宝宝在试图突破时,会有些许的尴尬,此时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励才会再向前走一步。只要宝宝的行为稍有改变,不论表现如何,都要鼓励赞美他的独立自主与勇气。
父母要经常和宝宝沟通和交流,练习主动打招呼、自我介绍的方法和技巧,演练安排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让玩具或者小狗狗充当陌生“人”,让宝宝学着去示好;平时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接触其他的小朋友和大人,让他学着父母那样和别人打招呼;鼓励宝宝去餐厅时向服务员点餐和索要吸管、碗碟;见到交通警察时鼓励宝宝向警察叔叔问路等等。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建立自信心
害羞通常是因为宝宝缺乏自信。因此要根治害羞,必须改变不自信的内因。父母应协助宝宝找出自己的专长与特点,针对专长部份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父母尽量避免过度干涉或强迫孩子不喜欢做的事,以免造成孩子的反感。
4、建立友谊
过度害羞的宝宝在交友上较易遭到阻碍,友伴关系发展欠佳,父母应及时培养宝宝的适应力与包容力,先找邻居或者亲戚的同龄宝宝建立起“一对一”的友谊关系,慢慢再发展更多的一对一,最终就能让宝宝融入到团体中,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