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1、学走路
正常时间:1岁左右
错误想法:会爬就会走
过早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婴儿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过早让宝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胖孩子更不要过早学走路。
2、影响孩子学习爬行:我们都知道爬行练习对孩子的发育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视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远,如果让孩子过早学走路,孩子就不愿意爬行而选择走路,这样就错失了宝贝爬行练习的黄金时期。
3、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因为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过早学走路,孩子因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孩子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2、骑脚踏车
错误想法:3、4岁的孩子就会了
正常时间:5~6岁开始
过早的危害:幼儿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骑儿童车时,下肢要费很大的力。如果腿长时间处于肌肉紧张状态,同时也让下肢的骨骼长时间受力,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三轮车,两个脚踏间的距离变宽,而座位距脚蹬间的距离又过长,有的车不能调整这一距离。这样,当幼儿骑起来时,脚及下肢非常用力,时间一长容易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内八字脚。
3、学轮滑(单排)
错误想法: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在上滑轮课了
正常时间:7岁以后才适合学单排轮滑
过早的危害:
1、腿部易导致变形:由于单排轮滑需要将双腿向外侧撇,7岁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导致X形腿;7岁前可以学双排轮滑。
2、容易受伤:玩轮滑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一旦用力不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慎玩轮滑,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且不适宜长时间玩轮滑。
精彩推荐:
儿童不宜过早接触的健体运动
婴儿过早“学坐”危害大
揭秘宝宝吃手指行为的利与弊 12二宝爸妈不得不知道的事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很多宝爸宝妈开始考虑二宝的事情。政策上符不符合条件?身体状况还可以不可以?年龄上是否合适?经济状况允不允许?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爸妈都能提前考虑到。可是爸妈们,手足情并不是天生的,有了二宝,大宝怎么适应?如何让大宝二宝相亲相爱,这些家有二宝不得不知道的事就让小编跟您聊聊。
对于二胎出生后给大宝带来的冲击,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给了详细描述,她感慨说“人类分两种,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过两个孩子以上的,多半和艾瑞卡一样,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物。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他们一进门就问:Baby在哪里?为他们开门的,只比他们膝盖高一点点的老大,站在门边阴影里。”80后的小夫妻,双方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本身就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二宝的诞生,很有可能将家里所有人的关怀重心放在了二宝身上,而大宝就不再像原来一样享受聚万千宠爱于一身了,这样的反差,对于年纪尚小的大宝来说,难免心生失落和嫉妒,甚至将这些失落化为恨意发泄到二宝身上,于是出现很多大宝二宝不和谐的现象。作为二宝的爸妈一定要知道手足情并不是天生的。 如何让大宝二宝相亲相爱?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需要角度来看,作为拥有二宝的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争得大宝同意
父母最好能在生二宝前,先试探一下大宝的意见,让大宝明确即将到来的角色变化,引导大宝应该怎样做好将来的哥哥/姐姐,以及哥哥/姐姐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关心弟弟/妹妹。最好可以提前让大宝与多子女家庭接触,让大宝了解到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非常正常、和谐的。重要的是要让大宝知道,不管是否存在弟弟/妹妹,父母都将一如既往地爱着他/她,让大宝心理有安全感,不至于因二宝的出生而失落和嫉妒。一些此类的宝宝绘本,也是潜移默化的不错选择。 不要忽视对大宝的爱
家有双宝的妈妈,在尽心尽力照顾二宝的同时,再忙也要顾及到大宝的心理,想办法对大宝进行安抚,尽(m.tulaoshi.com)量多陪陪大宝,多给大宝一些拥抱,如果实在顾不上,也可以多跟大宝说些“妈妈爱你”、“弟弟/妹妹小,妈妈要对他多些照顾,但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因此改变”之类的,让大宝确认妈妈的爱,只有一个确认了父母之爱的孩子,才会有一个宁静的内心世界,才不会想着办法确认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跟弟弟/妹妹争宠。 教育要公平公正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可是这句大的要让小的,却让多少家中的老大心里不平衡。弟弟/妹妹的身份角色为什么可以成为天然邀宠的资本?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爸妈更多的时候无条件的偏袒二宝,斥责大宝。这些做法都大错特错。家有二宝,父母一定要公正,不能一味偏袒其中一个。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将问题还给孩子,比如“妈妈只有一颗糖,怎么办?”“妈妈没办法一次抱两个小孩,怎么办?”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可以说“轮流好不好?”逐渐让孩子感知到妈妈处事只问对错,做错事的一方无论大小,都要接受惩罚。 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
参与感能更快让他适应哥哥/姐姐的角色,让大宝也承担一部分责任,比如逗宝宝开心,帮宝宝洗澡等,并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由此一来,大宝就能慢慢适应,家有二宝的生活。 榜样的力量
父母要善于从正面强化孩子的行为。作为大宝,不自觉地会在行为上给更年幼一些的二宝树立榜样,通常表现在生活的自理能力上,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父母可以在大宝做出好榜样的时候多鼓励孩子,并把这种表扬跟他做哥哥姐姐的角色结合以来,比如,表扬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小姐姐知道让着弟弟了哦,真棒!”、“弟弟有你这样的小哥哥,妈妈都替他感到高兴”、“你能这样跟弟弟分享,真不容易,妈妈为你骄傲”等等。一来这样可以强化他既有的好行为,唤起他做哥哥姐姐的责任感,二来可以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积累内在的力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不会轻易怀疑自己的不可爱。 年龄间隔要适当
年龄距离对于大宝顺利接纳二宝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可以选择,最好不要在大宝两三岁的时候生二宝,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独占欲很强的时期,不利于大宝顺利地接纳弟弟妹妹,相反,如果大宝4岁甚至年龄更大以后再生二宝,则已经渴望交往的大宝就比较容易对弟弟妹妹持欢迎态度了,虽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争宠”事件,但相对两三岁的孩子,频率会小得多。爸妈该如何向0岁宝宝示爱
什么是爱?爱是心甘情愿的付出;爱是莫名其妙的吸引;爱是油然而升的关怀;爱是不计回报的奉献……它是世间最美妙与神圣的感受。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似乎也涵括了爸妈对刚出生小宝宝的爱。那么,该如何把对宝宝的爱把握得保质又保量呢?
亲子互动——爱意传达进行式
爸妈与宝宝面对面的活动,是最直接、最亲密、最自然的感情联系。足够的情感互动,是宝宝智力、道德观以及自我评价的源泉,也是宝宝向更高层次智力思考迈进的本钱。
一谈到亲子互动,很多爸妈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亲子班、提升宝宝智力的教学软件、教育性的玩具等等。的确,它们是有各自的优势,但比起爸妈与宝宝自然愉悦地相处、与宝宝快乐地感受爱,它们的优势就相形见拙了。你有没有发现,哪怕与宝宝的互动再简单,他都会对着你微笑,向你传达有关他的讯息:他能理解你说话的节奏(认知力、智力);能协调自己的身体以寻找你(动作发展);可以通过观察认出你(视觉空间、辨识能力)。看!宝宝的一个微笑代表着他正在做以上这些了不起的工作呢。
最适合宝宝认知能力发展的方法是一对一亲密、自然的亲子互动,而不是刻意地生搬硬套增强智力的活动。
如何爱——三招炼就示爱高手!
如果爸妈的爱不够及时、不合时宜、不分场合,那么给宝宝再多他爱吃的爱玩的,也全是做无用功哟!
火眼金睛,解读宝宝提供的线索
爸妈都知道,对着宝宝笑笑、说说搞笑的话、做做鬼脸都可以逗乐他,如果宝宝开始回应你的笑容,那就好好地享受吧,并试着让宝宝笑得更多更持久。
每位宝宝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正如手上的指纹一样因人而异。所以,请爸妈注意观察你家宝宝最喜欢哪种互动方式。是你兴致高昂、大声嚷嚷的时候,宝宝最有反应?还是你轻声细语、缓慢柔和的时候,他比较快乐?当你抱起他时,他会不会流露出愉快的眼神,开心地动动嘴唇?他有没有用踢腿、摆手来表达对你的依恋?或许,他是用咿呀的声音把你引到他身边,然后作势要你抱抱?爸妈可以刻意用宝宝喜欢的表情、音调和姿势去投其所好。
起初可能是你主动去接近他的几率比较大,你亲吻他、拥抱他、对他说话、温柔地望着他,向他传达爱的时候,宝宝也在接受并回馈他对你的爱:他开始喜欢看着你的眼睛,他开始模仿你的笑容……多多利用喂奶、换尿片以及一起嬉戏的机会,你与宝宝互信互爱的基础便会日益牢固哟。
察言观色,顺着宝宝的步调行动
时机就是一切,宝宝的行为有他自定的韵律。前一秒他还在冲你笑,对着你手舞足蹈,后一秒他就当你是空气了;或许他会把小手含在嘴里,保持发呆状态30秒后,就变得活蹦乱跳,要你陪他玩。宝宝的行为是有起伏的,很难有持续性。
这种互动应由宝宝带领爸妈来进行,一段时间后,爸妈就该设法延长互动的时间了。仔细观察宝宝喜欢哪种玩法,然后设计各种变化吸引他的注意。你会发现宝宝满脸的惊喜与期待。如果宝宝喜欢玩“妈妈在哪里”,那么妈妈可以变化着从不同的地方现身“在这里”,也可以控制(延长或缩短)让宝宝等待的时间,宝宝就会有所期待,有新鲜感。
虽然爸妈要尽量让宝宝享受亲子互动的时刻,但切忌把宝宝累坏,他想停止,就该停止。也请观察宝宝在什么时候会显得比较不愿理睬你,当你一整天不在家,回来后会不会觉得宝宝对你冷漠了?你是得花一两个小时哄他,他才会搭理你,还是只要花四五分钟就可以让他恢复正常?如果宝宝对你们的亲子关系似乎不大感兴趣,那爸妈就得多花些时间、多下工夫,用更热情的态度去爱他。每天多爱一点点,日积月累总会有成效的。
有条不紊,发掘宝宝的好恶偏好
尝试学宝宝的姿态和表情,看他会如何回应。
在声音上,他也许对单音着迷。如果你特别突出某个好玩的音,或是在不同的音之间变换腔调,宝宝说不定会露出惊喜的表情。要是宝宝会自己发出声音来,那么你们就可以进行不成调的“二重唱”啦。宝宝此时对你温柔的声音已是很喜欢,也越来越有感情,这是吸引他注意的好方法。
另外,了解宝宝喜爱的触碰方式也非常重要哦。你家宝宝喜欢你在他的小肚皮上吹气吗?喜欢你在他胳肢窝挠痒痒吗?是比较能接受你稳稳当当、安安静静的抚摩还是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的晃动?对温温的洗澡水是抗拒还是欢迎?宝宝都会有自己的表情来表达他的想法:格格地笑、微微咧嘴笑;手舞足蹈;用欣喜的眼神盯着你的脸瞧……有的宝宝,在你对着他挤眉弄眼扮怪相的时候会非常兴奋,而当你对他念童谣的时候他却不理不睬;有的宝宝却正好相反,听你念童谣他会很开心,而对扮鬼脸这类视觉游戏却兴味索然。爸妈要善于观察,从宝宝比较灵敏的感官游戏入手是增加亲子感情的捷径哟。
文/陈玉丹
学步车的5大危害,爸妈知道吗?
当宝宝可以独坐、站立,能扶着物体走路后,妈妈们都会考虑让宝宝坐学步车。学步车固然方便,但是也有很多危害。那学步车应该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呢?请看小编整理的资料。 学步车是什么
学步车是指一般的婴儿学步车,由底轮、车身架、座椅等组成,是宝宝学会走路之前的代步www.Tulaoshi.com工具。使用学步车后,宝宝可以借助车轮毫不费力地滑行,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腿部力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宝宝的活动,能减少宝宝摔跤等意外发生。但是学步车将婴儿固定在其中,也会让婴儿失去大运动锻炼的机会。 宝宝多大可以坐学步车
一般来说"七会坐,八会爬",9个月大的宝宝就会扶墙学走,10个月之前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学步车。如果父母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请谨慎对待。而且,宝宝使用学步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头部支撑力已足够、能独立坐起且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体走路。 学步车固然方便,但是其危害也不可忽略。 学步车的危害
1、阻碍运动发育 学步车会使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不但不能促进婴儿运动发育,反而使婴儿运动发育迟缓。使用过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 2、增加安全隐患 坐在学步车中,宝宝每秒可移动1米,加上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而且有了学步车的帮助,宝宝能快速进入危险地带(包括利器、火炉、热水、有毒物品存放处等),令妈妈猝不及防,因此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和意外中毒。 3、妨碍智力发育 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智能的发展,学步车会限制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4、易致感统失调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用学步车。使用学步车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在感统方面,具体表现为平衡能力、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差。 很多家长早早就让宝宝坐进学步车,将学步车视为育儿的好帮手,而这样的后果是让其直接跳过了爬行阶段。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最佳手段,也是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最先综合协调使用的阶段。爬行时,前庭得到了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就好。而婴儿必须用四肢支撑身体重量,这又使其手、脚及胸、腹、背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起来,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而学步车将宝宝固定在车内,就使婴儿失去了这些运动锻炼的机会。 5、妨碍社交能力发展 用学步车还会使宝宝缺乏与周围各种事物的联系能力,他只会自己一会儿向左猛冲,一会儿向右猛冲。没有人接近他,会使他变成一个冲撞激进的宝宝。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务,不与宝宝说话,也不牵着宝宝的手练习走路,宝宝的感觉学习思维和语言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学步车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过早使用 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阶段,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 2、控制时间和地点 宝宝在学步车中的时间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并远离火炉、插销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另外,还要保证学步车各部位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还应注意学步车的卫生,防止宝宝病从口入。新爸妈知道宝宝长牙5大阶段吗
长牙的5大阶段需注意
其实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前,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下面按照长牙不同的时期,根据宝宝的摄食习惯和成长发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宝宝长牙阶段的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第二阶段——4颗牙期
大概8~12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第三阶段——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第四阶段——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第五阶段——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长牙和钙有关系吗?
有关系。钙低了、维生素低了,小孩出牙会慢一些。出牙www.Tulaoshi.com主要的因素还和遗传有关系,父母出牙晚,孩子就出牙晚一些。出牙早,换牙也早。出了八个和六个牙以后,后面的磨牙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出来。牙和食物也有关系,你给的食物特别软,不用咀嚼,因为牙的生长需要有刺激,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也很重要哦!
立冬了,爸妈去哪儿?
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令观众惊呼萝莉正太们可爱,但是要照顾好孩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尤其是秋末初冬转季期,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大人们都容易上火感冒,何况是宝宝,他们的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就更需要细心呵护了。立冬以后,照顾宝宝也成了一段很有讲究的“旅程”。
第一站:“饮食村”给宝宝降火开胃
这段“旅程“首站就是“饮食村”。专家表示,秋冬季节,宝宝的皮肤干燥、汗液蒸发较快,较容易上火,大便干硬;且因鼻喉黏膜娇嫩,鼻腔也易干燥,出现喉部发痒,甚至出现干咳及上呼吸道感染。爸爸妈妈照顾好宝宝,首先应从饮食上着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ertaishengnanshengnv/) 初冬季节宝宝的食物应以能够润燥生津、清热解毒及助消化的为主,切忌让宝宝吃生冷或者热气的食物。家长应适当让宝宝多食用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等蔬菜,以及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润肺生津。烹调手段应以蒸、煮、炖、煨、炒为主,口味宜清淡,多补充一些汤水,以减缓气候干燥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儿童育学专家建议,除了日常饮食,必要时可以给宝宝服用降火、清热的药食,如三公仔小儿七星茶等纯中药儿童专用药品,可以清热降火、消滞定惊,帮助解决宝宝上火、消化不良等问题。
第二站:“穿衣苑”教你穿得适宜
第二站是“穿衣苑”。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宝宝秋冬季节穿衣要适时、适度,“穿衣苑“教你怎么给宝宝穿得保暖又好看。
首先,爸爸妈妈应根据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有计划地给宝宝增加衣服——以宝宝不出汗,手脚不凉为标准。育儿专家建议,家长不应过早给宝宝穿过厚的衣服,应按气温随时增减,秋冬转季期气候多变,更应特别注意。宝宝生性活泼好动,如果穿衣过多,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经冷风一吹,容易伤风着凉。
此外,婴儿还需注意保持背部、腹部以及两足温暖。夜间盖被也勿过厚,过厚可使睡眠不安。婴幼儿的衣服应该宽松,使四肢活动不受限制。
第三站:“运动庄”带宝宝动起来
吃好穿好之后,爸妈也要带宝贝们来逛一逛“运动庄”。进入冬天,天气转凉,小孩容易感冒、发烧,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发展成为气管炎、肺炎。而秋冬就是锻炼孩子耐寒能力,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的最佳时机,不可因为天气冷了就不带宝宝出门,家长应该让宝宝到多晒太阳多运动。
研究证明,适当的寒冷刺激有助于宝宝发育。家长们应该每天都带宝宝出去玩1-2个小时,让宝宝的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因为户外活动对宝宝的认知能力和体格锻炼都有好处。冷空气对孩子的刺激有助于孩子的体格发育,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此外,让宝宝进行日光浴,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经过阳光照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体质,增强抵抗力。因此,初冬时期,家长们要坚持带领宝宝们在户外“动起来”。
总之,秋末初冬转季期,宝宝容易上火感冒、厌食滞食,爸爸妈妈在饮食、保暖、运动方面要多下功夫,做好保护宝宝的坚强 “大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ertaishengnansheng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