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喜欢说“不”呢?那是因为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第一次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随着他会说的词汇的增加,他会开始使用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玩具表现出占有欲,开始对衣服有所挑剔,并且开始抗拒父母的一些简单要求。他会想要看看违背父母意志的后果。“不”这个词对他充满了魅力。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正确地对待,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
要理解自己的宝宝
首先,家长应该明确,宝宝拒绝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情是完全正常的。他这么做并不是想让你生气,而是因为他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个体,他正在尝试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不要过多地干涉宝宝做什么,也不要催促他做什么。尽可能地多说些有趣的事情来引逗他去按你的意思去做。制定些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矩是很重要的,但是要仔细考虑这些规矩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如果发现自己对宝宝说“不可以”的时候大大地对于“可以”,就可能是你制定的规矩太多了。另外,如果家长一味地妥协,宝宝就会被宠坏。所以。关键是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均衡。
给宝宝选择的权利
有时家长会和宝宝解释,但他仍然不要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情,这是因为他想要自己做出选择。
这一阶段如果给宝宝出个选择题让他自己做选择,能帮助他锻炼决策技巧。比如你想让宝宝穿上鞋子,你可以问“你是想穿你的小靴子还是想穿你的小皮鞋?”或者你想让宝宝停止淘气,你可以问“你是想要玩玩具还是看图画书?”只要宝宝选择其一,你的短期目标就达到了。
但你提供的选择项鼻血是你自己能接受的。如果宝宝做了选择你却没有答应,那你的宝宝得到的教训就是他的选择无关紧要,你提出选择时并没打算说话算数。
千万不能威胁宝宝
不要和宝宝说,你不怎样我就怎样这样的句式,这绝对是一种威胁。威胁可能会让宝宝暂时拖鞋,但是也会导致你的宝宝害怕你,这会后患无穷的。
怎样帮助孩子渡过反抗期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二三岁的孩子一般都要经过一个“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孩子,一到这个时期就会变得调皮、不听话。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m.tulaoshi.com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这些孩子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一来,成人就会生气,以致于可能打他一顿。
其实,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反倒会影响他今后的成长。所以说经历“反抗期”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特殊阶段呢?
1、教育是关键。在这段时期里,父母要放弃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看到,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促使他们能力发展的心理动因。成人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2、家长要助孩子发展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一味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地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3、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反抗期”特点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比如:孩子喜欢独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搀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护;孩子要自己吃饭、穿衣,就可以让他自己动手,而你在旁加以指导,以此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反抗期”。宝宝进入了“反抗期”
当宝宝接近3岁时,父母会发现,从前听话的孩子突然间不乖了。他可能变得很固执,甚至有些自以为是。比如,妈妈刚问他一句“干……吗?”他便好似不加思索地就回妈妈一个“不”字,而且,说过不了以后,一定要坚持,不管这事是不是他本来喜欢的。有个家长说:“孩子本来喜欢吃糖,我顺口问他一句吃糖吗,他却说不吃,好像故意气我似的。这小东西,翅膀还没有硬就这么不听话,大了还了得?”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长,可能就会动手打孩子了,而是他进入了“反抗期”。
在这期间的孩子,特别喜欢按自己的主意去做,他如果在试着用积木搭一个楼,尽管搭不好,却不让大人插手,有时会因大人的“好心”帮忙而变得急躁起来,或干脆一把将积木推倒。让大人气得想,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可理喻。
这期间也不尽是“缺点”,这时的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了,为了达到目的,也能想办法克服困难。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是可喜的表现,当父母的不要以包办、强制来干涉孩子的行动。
对反抗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不要简单地以为孩子不听话,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打骂是起不到好效果的。
当然,孩子小,他们的行为有时难免有偏差,父母不可能不去纠正和指导。对他们,讲道理依然是有效的,不过要注意方式。针对他们动不动就说“不”,而且说了后又要坚持的特点,家长可采用迂回策略,有时不妨耍耍“小花招”。
最有效的方法是不给他说“不”的机会。比如,你若想带孩子出去玩,而孩子也喜欢室外活动,你不要问他“咱们出去玩吗?”而是给他一个选择,以防孩子脱口而出“不”字。既打乱了你的计划,又使孩子为了坚持他自己的意志而“忍痛割爱”。选择题一般是在孩子目前不大愿意做的事和你打算让孩子做的事之间进行。例如,孩子已经看了一会书了,你就问:“是出去玩,还是在家看书?”既然孩子已经看了半天书了,那么答应只有一个玩喽。孩子在做了选择后,会很满意地、高高兴兴地出门的。
一般说来,经过一两个月时间,孩子就不再那么倔了,他开始愿意父母用商量的口气直接问他“做……吗?”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不知是什么原因。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心理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图老师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顶牛现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3、不能娇惯、放纵孩子。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如何应对宝宝的心理反抗期
2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字当头,正想试着反抗权威,所以往往和你对着干,这就是到了宝宝的心理反抗期。你越让他往东,他就越要往西。当然.每个儿童的表现都不同,你的孩子表现得比较激烈,寻求强刺激,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 孩子2岁,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爱发脾气正是逆反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 2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字当头,正想试着反抗权威,所以往往和你对着干。你越让他往东,他就越要往西。当然.每个儿童的表现都不同,你的孩子表现得比较激烈,寻求强刺激,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你的做法大多是合理的,但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里提几点建议:
教孩子一些基本技能。孩子老做不好一件事,心里着急,就容易发脾气。你可以教他怎么做。比如,积木老是滑下来,可以教他怎样取得平衡;投球老投不准,接球又接不住,可以教他投掷,接应时,手的放和收的技能等等。
拒绝的同时适当地安慰。孩子提出的要求,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比如夏天他想吃冰淇淋,你就让他吃一个:但冬天冷,他想吃就不能给。成人认为是无理的要求,但孩子却认为这两种情况是一样的,没有无理和合理的区分。你要教他区分。比如,当他提出所谓的无理要求时.可以用眼神,手势、简单否定等方式让他懂得,这个要求妈妈不同意。不过,在拒绝他这个要求的同时,要给他合理的东西满足他。比如.冬天不让他吃冰淇淋.但可以给他一块小蛋糕。只是拒绝.没有给予,无法对比,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
不要指望孩子能反思自己的行为。孩子发脾气时你完全置之不理,想用无声让他懂得“错了”,这对2岁的孩子来说不合适。你事先告诉他不能发火.否则就不让他玩玩具或者把玩具送人,这个方法也不会起作用。因为2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否则”是什么意思.还不会对比地想问题:发火会导致没有玩具玩,不发火就有玩具玩。所以还是要进行正面教育。
宝宝“反抗期”家长重引导
前面提到的两种年龄层次,就是所谓的第一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指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他们的反抗期,正确地引导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正确人格的形成等。
第一反抗期:1-3岁 孩子总在说NO 邹小兵表示,当孩子学会走路后,大概1-3岁,家长面临的就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这是很多家长都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多表现为独立意识的出现,他想要尝试更多他觉得有趣的事情,想要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放开家长紧抓他们的手。 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怎么办呢?真正放开手让孩子去做,又怕他们伤害自己,强硬地阻止,他们又会哭闹不安。 对此,邹小兵教授说,这个时期正是孩子个性发展的时期,如果强硬地去以一个标准要求他们,会使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充当保护者的角色,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相当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想要知道的世界。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他;做得好的时候,表扬他;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让孩子慢慢地了解到自己行动自由的限制在哪里,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做法。这样,孩子就能够顺利地度过第一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12岁-17岁 心理反抗 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后,接下来就是青春期。邹小兵表示,第二图老师反抗期是人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同一感”的形成。所谓“自我同一感”,通俗地讲就是“知道我是谁,我将来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 例一:小A,就读高二,成绩很好,他知道将来要上大学,之后要当律师,成为一个很好的律师。 分析:对于这个孩子来讲,他有认识自我的能力,能够认识到自我将来要做什么、我是谁,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同一感的例子,他的自我同一感也非常有利于以后的人格形成。 例二:小B,小A的同班同学,成绩很差,也从来不努力,但是他很有理想,将来的梦想是做联合国秘书长。 分析:对于这个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他想不到通过努力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给自己的目标又过于高、过于盲目,这个孩子缺乏“自我同一感”。 例三:小C,本身成绩也还好,同学关系各方面也不错,但是总是自信心不足,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唉声叹气,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比不过别人。 分析:这个孩子也属于缺乏“自我同一感”的类型,极度缺乏自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无法判断自己的价值,对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有消极的影响。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形成“自我同一感”, 多与孩子沟通、为孩子树立自信,尊重并且相信孩子。邹小兵教授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第二反抗期到青春期的这段时间,形成一个很好的“自我同一感”,对他的一辈子都是非常有利的。帮孩子度过“第一反抗期”
刚过完三岁生日,爸爸让贝贝识字,贝贝不听爸爸的,自个拿着毛毛熊玩。爸爸教她学画画,她却吵着要写字,爸爸说她,她就跟爸爸顶嘴。爸爸叫她不要乱丢小人书,不要把房间弄乱了,她却说就要弄乱,边说边把手上的书往地板上丢,爸爸多说了几句,她就哭闹起来。爸爸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怎么啦,这么不听话.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三岁的兵兵常惹妈妈生气。天凉了,妈妈叫他穿外套,他小干,硬要把妈妈给他穿上的外套脱下来;吃东西前,妈妈让他先洗手,他高兴就去洗,不高兴就小洗,伸出脏兮兮的手就去拿东西吃;客人来了,妈妈叫他给客人让座,他就是不让;妈妈上班前,让他同妈妈说再见,他却故意把头扭到一边。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_二岁左右幼儿期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1.15岁青春期的“第二反抗期”。这时候心理状态发展得怎样,往往会影响将来性格的形成及健康发展。
三岁的孩子,随着身体的发育,大脑也急剧发育起来,思维活动有了迅速的发展,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并发展,能把自已与别人分开,显示出独立操作的积极性。
这时候的孩子足精力充沛的“探险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独立的意识和自由行动的能力,他们可以搜寻每个角落,打开小橱柜的门,触摸和掏出每件够得着的东西,摆满在自己的面前;他们能从书架上把书一本本拿下来,翻翻又扔掉,或者撕着玩;只要心血来潮,他们会吃下所有的东西,尤其是甜的药片和药水,或是细小的纽扣、钱币等物件。
他们容易记住那些印象强烈或带有情绪色彩的事情。他们有了一定的想象力,比如看到妈妈给自己穿衣服,也学着给布娃娃“穿”衣服。他们开始思考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萌芽:凭兴趣行事.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反对和制止,就会闹别扭。
然而,许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要求,总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谈不上有自我思想和自我要求,总想使孩子变“乖”,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巧安抚.帮助孩子度过“反抗期”
对待这一特殊时期的孩子,如果一味宽容,听之任之,就会使他们分不清对与错,错把胡闹当武器,在大人面前撒娇和耍赖。如果一味拒绝,又会使孩子觉得大人太霸道,就会加重“逆反”心理。如何才能有效地安抚孩子呢
因势利导
当孩子正玩得高兴时,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兴趣,不要破坏孩子的情绪。不要马上让孩子去做其他事情,否则他们会同你顶嘴对抗。待他们玩了一阵且兴趣减退后,便可安排他们做其他事情,并与他们讲清道理,此时孩子一般都会听话的,会高兴地做你安排的作业,
巧搭梯子
孩子有时是为了逞能耍犟而不听话或做错了事,家长千万不能对他嘲笑讽刺或是责骂,孩子也有爱面子的心理,此时要帮他“搭梯子”,让他体面地下台。比如,当孩子吃饭前不愿意洗手时,你可拉着孩子的小手对孩子说:“你看,宝宝的小手有多脏,上面有好多好多看不见的细菌,吃到小肚子里会生病,要打针的。”孩子怕生病,怕打针.就会顺从地去洗手了。
甜言蜜语
当孩子不听话或有逆反情绪的倾向时,家长可故作神秘地问:“宝宝,你知道妈妈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吗?”孩子马上就会静下来认真地听你讲.你可接着继续说:“妈妈喜欢听话的孩子,喜欢爱干净的孩子,喜欢讲礼貌的孩子。”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上,应充分利用孩子渴望被家长认可的心理,适时地对他们说些“甜言蜜语”。
皆大欢喜
在教育和引导孩子做某种事时,家长可以把自己企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他几种做法摆在一起,让他们自己选择,这样既让孩子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又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如安排孩子写字或画画时,可让孩子自己选择任何一种,孩子就会很高兴地选了去做,,戴“高帽子” 小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当孩子闹别扭时,家长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给他戴戴“高帽子”,如“贝贝最能干,会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兵兵最听话,最懂礼貌,最会给客人让座”。这样,既给孩子讲清道理,又让孩子心里舒服,孩子就会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