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小的时候,我常常把谦让当做一种美德来传授给他。比如,他和比他小的孩子玩时,我会要求他让着人家,我对他说,你比他大;他和去我家玩的小朋友抢东西时,我会告诉他,他是小客人,你是小主人,你要让着他;他和女孩子玩时,我也会告诉他,你要让着她,你是男孩子……
渐渐的,我却发现,宝贝现在不去和任何孩子争抢任何东西了。有时,我带他去麦当劳的游乐区玩,他不论是玩什么,只要有人玩,他就让着。同是上楼梯,他已经先上去了,只要有人在后面也上,他就会坐在一边,先让别人上。同时,过通道、打滑梯,一有人在后面,他就坐在一边,等人过去后再过,或是客气地告诉人家,你等我先过好吗?这让我也有些犹豫了,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年代,我的宝贝是不是太谦让了。谦让到底是美德还是懦弱?
专家解(m.tulaoshi.com)析:
楚楚妈的疑惑,其实这也是现实中许多父母心中的疑惑。大家既想把宝贝培养成一个有修养,有气度的人,又不想让宝贝吃亏,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有些举棋不定。
谦让,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个人修养的升华,是我们的心灵努力达到的方向,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宝贝还没有任何是非标准的时候,就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就是谦让,这也未免显得有些简单。这样,不但没给宝贝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感受为什么要谦让,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宝贝日后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和判断。
要把谦让这种美德传递给宝贝,还是要讲究方法的。因为,宝贝道德观念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不会一蹴而就。让宝贝真正理解并懂得谦让,还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来。
孩子小小年纪就养成了“不吃亏”的性格?遇到不高兴的事满口污言秽语?这些举动究竟来自哪里呢?在与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你吃亏、他占便宜的情况发生。
家长的不良行为或语言,直接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设立了绊脚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绝不吃亏
天津市某幼儿园小班老师透露,九成以上的小班新生家长曾经直接告诉或者暗示过孩子:“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厉害地打回去。”
已有10年幼教经验的王老师表示,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老师们通常重在保证孩子的安全和进食、适应新环境及培养孩子的个人生活能力等,但从今年来看,她们至少要拿出70%以上的精力来平息孩子们之间的“战争”。王老师回忆说,她所在幼儿园新学期安排的第一节集体活动课,是让孩子们一起到器材室玩儿玩具。为了让全班的30名孩子都有玩具可玩儿,三名老师特意将孩子们分成了三组。谁知当玩具摆到孩子面前时,原本分成的三个小组立即大乱,许多孩子随意跑到其他区域抢夺别人的玩具。全班30名孩子竟然有10多对在打架,有些还是三四名孩子在抢夺同一玩具。不少孩子都对其他小朋友推、打、踢、抓等。
更令老师惊讶的是,当一个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抢走时,她竟然挥起巴掌给男孩来了一个耳光。而当老师询问女孩为何打小朋友时,女孩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王老师和其他几名老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小朋友们“劝架”。往往是这对小朋友刚结束“战斗”,另一对小朋友又开始“宣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特意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九成以上的儿童家长在新生入园前或平时曾多次教育子女“不要吃亏”,一些家长不仅教育子女受到欺负时要采取暴力的方式反击,甚至还有家长专门教导子女如何打人。
◎专家观点
“孩子现在不吃一点亏,长大就会吃大亏。”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幼儿园董娟园长分析说。由于独生子女及“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现象的普遍,家长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可能会受“欺负”的心理很正常,但也应该正确面对小朋友间发生的摩擦。比如当小朋友推了自己孩子一下时,应该教育子女主动去告诉老师,而不是采用暴力还击的方法。
董园长指出,如果在幼儿时期孩子长时间处于“自己永远不能吃亏”的意识下,就会导致自我意识的不断膨胀。这种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成年后就很难和其他社会成员融洽相处,往往会因为一点琐事就采取暴力手段还击,以致出现严重的后果。可以说,如果家长在幼年时期培养了儿童“以牙还牙”的心理,不仅不是对孩子的爱护,还会给孩子的将来埋下巨大的隐患。>>在宝宝“吃亏”问题上,你会如何对待呢?
------------------------------------------------------------------------------------------------------------------------
摇篮育儿问答:
图老师育儿网网友问:谦让是好事,问题是宝宝很胆小,谦让与胆小有关联吗?
图老师育儿网特聘专家赵卫(向他提问)解答:造成孩子胆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胆小和谦让是两回事,如果孩子胆小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引导。>>详细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个人修养的升华,是我们的心灵努力达到的方向,从发生矛盾到解决矛盾,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商量,学会等待,学会轮流。这其中,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也增强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习了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所必需的一些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谦让是一种美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一味的谦让,会造成孩子心理的不平衡感。解决孩子之间的谦让问题,并非简单之事,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在宝贝还没有任何是非标准的时候,就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就是谦让,这也未免显得有些简单。这样,不但没给宝贝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感受为什么要谦让,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宝贝日后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和判断。宝贝道德观念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不会一蹴而就。让宝贝真正理解并懂得谦让,还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来。
1.让宝贝自然流露和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当宝贝还是一个心智和感觉系统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自身的内在感受和真实的情感流露更可贵的经验了。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多让他和外界环境接触,让他在与外界的人和事互动的过程中尽情地流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他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2.事情过去之后,与宝贝分享感受
当一件事情过去之后,可别让它就这样过去了。这时,你可以和宝贝分享一下对这件事的感受。“你很想要那个球是吗?果果也想要,有什么好办法呢?可不可以一起玩呢?可不可以果果先玩宝宝再玩,或宝宝先玩果果后玩。即使宝贝还不会说话也没关系,通过和宝贝这样的聊天,可以帮助宝贝建立更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他明白谦让也是其中的一种办法。
3.通过经典故事,让宝贝理解谦让的含意
随着宝贝渐渐长大,可以让他诵读经典,并给他讲讲故事中的含义, 当“融4岁能让梨”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他的记忆里的时候,这个故事所蕴藏的内涵,也就会慢慢深入到他的心里了。这个正面的例子,在会不知不觉中成为宝贝愿意学习和效仿的行为规范。
4.和宝贝做角图老师色游戏,帮他体会谦让的乐趣
当宝贝大到可以玩角色游戏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情景和他一起来玩。比如,让他扮演小猫和小狗,你扮演大熊,小猫是有礼貌的孩子,小狗是没礼貌的孩子,小猫主动把座位让给大熊爷爷受到了表扬;小狗不让,惹得大熊爷爷很伤心;也要让宝贝扮演大熊,体会别人让给他座位和不让给他座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5.启发宝贝思考和判断,自己该不该谦让
当和宝贝一起在游乐场或其他环境玩耍时,如果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可以和宝贝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启发宝贝就事论事,帮助宝贝建立是非标准。
宝宝很任性,凡事都只考虑自己,认为一切物品都理应属于自己,作为独生子,在家还好,可是如此任性下去,在外面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怎么办?为什么孩子会任性?
其实,在当前,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形成了常态,加之祖辈们的娇惯,使得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家长不必为此苦恼,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相信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的无礼任性行为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孩子的分享、谦让等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昕昕在与家人分享食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分享、谦让等等,并不会霸道地认为什么东西都只属于她一个人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出生后某个发育期受到了阻碍,这方面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孩子出生后视觉开始发育,如果这时将他的眼睛蒙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孩子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了,而且再也治不好了。如果孩子喜欢到处爬、到处跑的时候把他严格地控制在床上,不让他到处爬和跑,他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这是由于生命的任何器官都严格遵守着“用进废退”的自然原则,人的大脑在早期会进行自动、快速的联接,指挥身体各器官执行指令,但这种联接成功的几率取决于刺激经验的多少。各器官在不断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其功能会不断被强化。但如果偶尔执行命令,其功能就会逐渐退化;如果根本不执行命令,其功能就会彻底消失。
心理成长也有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开始出现分享、谦让等欲望时,如果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拒绝或者限制,他们这种正确的欲望就得不到强化,渐渐地就会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被淘汰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父母没给孩子学习与强化的机会。
马克在《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孩子对处理人际关系的学习,最初就是由分享开始的。细心的父母可以发现,当孩子最早想和某个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常常通过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等方式来进行,希望以此获得对方的好感,达到让对方和自己一起玩儿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自然出现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孩子在走出家门之前,能够在家庭中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家庭关系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困难重重。一个事事不能考虑别人,处处都表现得十分霸道的孩子,很难在人群中立足。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分享乐趣的场所,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处理家庭关系,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打好基础。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特别提示
家庭关系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困难重重,一个事事不能考虑别人,处处都表现得十分霸道的孩子,很难在人群中立足。家庭是孩子最早体会、分享乐趣的场所,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释放分享和谦让欲望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处理家庭关系,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打好基础。
>>更多早教文章
家长的不良行为或语言,直接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设立了绊脚石。
绝不吃亏
天津市某幼儿园小班老师透露,九成以上的小班新生家长曾经直接告诉或者暗示过孩子:“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厉害地打回去。”
已有图老师10年幼教经验的王老师表示,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老师们通常重在保证孩子的安全和进食、适应新环境及培养孩子的个人生活能力等,但从今年来看,她们至少要拿出70%以上的精力来平息孩子们之间的“战争”。王老师回忆说,她所在幼儿园新学期安排的第一节集体活动课,是让孩子们一起到器材室玩儿玩具。为了让全班的30名孩子都有玩具可玩儿,三名老师特意将孩子们分成了三组。谁知当玩具摆到孩子面前时,原本分成的三个小组立即大乱,许多孩子随意跑到其他区域抢夺别人的玩具。全班30名孩子竟然有10多对在打架,有些还是三四名孩子在抢夺同一玩具。不少孩子都对其他小朋友推、打、踢、抓等。
更令老师惊讶的是,当一个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抢走时,她竟然挥起巴掌给男孩来了一个耳光。而当老师询问女孩为何打小朋友时,女孩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王老师和其他几名老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小朋友们“劝架”。往往是这对小朋友刚结束“战斗”,另一对小朋友又开始“宣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特意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九成以上的儿童家长在新生入园前或平时曾多次教育子女“不要吃亏”,一些家长不仅教育子女受到欺负时要采取暴力的方式反击,甚至还有家长专门教导子女如何打人。
◎专家观点
“孩子现在不吃一点亏,长大就会吃大亏。”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幼儿园董娟园长分析说。由于独生子女及“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现象的普遍,家长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可能会受“欺负”的心理很正常,但也应该正确面对小朋友间发生的摩擦。比如当小朋友推了自己孩子一下时,应该教育子女主动去告诉老师,而不是采用暴力还击的方法。
董园长指出,如果在幼儿时期孩子长时间处于“自己永远不能吃亏”的意识下,就会导致自我意识的不断膨胀。这种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成年后就很难和其他社会成员融洽相处,往往会因为一点琐事就采取暴力手段还击,以致出现严重的后果。可以说,如果家长在幼年时期培养了儿童“以牙还牙”的心理,不仅不是对孩子的爱护,还会给孩子的将来埋下巨大的隐患。
满口脏话
一些曾经在成人口中流行的、甚至连大人都难以启齿的脏话,如今却变成了儿童的口头禅,也出现在纯洁的幼儿园小朋友的嘴里。
“当我第一次听到‘我靠’这个词竟然出自4岁的小雨辰(化名)之口时,心里真不是滋味。而这句脏话,几天前他还不会说。”近日,在天津市某幼儿园中班的韩老师讲述了她的所见所闻。
韩老师说,由于小雨辰的父母都很忙,他大多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此之前的一年多幼儿园生活中,韩老师从来没有听过雨辰说脏话。而就在“十一”放假后的第一天,另一名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雨辰的脚,小雨辰竟然脱口就说道:“我靠。”脸上还带着大人不满时通常才会流露出的表情。听到这样话语的韩老师急忙上前追问他在说什么,满脸狐疑的小雨辰再次说出了“我靠”。在接下来的一整天幼儿园生活中,每每小雨辰不满意的时候,这两个字就会脱口而出。
当天晚上,当韩老师将小雨辰的异常变化告诉他的爷爷时,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小雨辰爷爷说,“十一”黄金周期间,放假的儿子、儿媳终于有时间和小孙子在一起了。放假的7天中,小雨辰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那句脏话,正是雨辰父亲的口头禅,尤其是在雨辰父亲接电话的时候,使用这两个字的频率最多。只是短短7天的接触,小雨辰已经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并运用自如了。
如果说小雨辰的语言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接受,那么如今已经上大班的女童瞹瞹说出的脏话,甚至连大人都羞于启齿。她所在的幼儿园齐老师说,从入园到中班,老师们并没有发现瞹瞹有说脏话的毛病。而到了大班,瞹瞹的脏话不仅突然多了起来,而且其内容越来越污秽。幼儿园老师多次教育,在瞹瞹身上也是收效甚微。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与瞹瞹母亲的一次长谈才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从小班到中班,瞹瞹的母亲一直没有工作。瞹瞹每天都是由母亲接送,绝大多数时间也是母女俩在一起。到了大班,找到工作的母亲下班很晚,每天就只能由瞹瞹的姥姥先将她接回去。瞹瞹的姥姥在农贸市场内摆了一个蔬菜摊,长时间待在蔬菜摊的瞹瞹,从市场混杂的人嘴里学会了这些污言秽语。
◎专家观点
董娟园长对此分析,从生理学角度来说,3~6岁的儿童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和接受事物最快的阶段。这个年龄的儿童辨别是非、分辨对错的能力极其微弱,只是简单的模仿。家长一些不良的行为和语言的频频出现,无疑是对儿童的一种反复强化过程。这个负面的强化过程,就会让儿童学会这些不良行为和语言。而且越是聪明的孩子,其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就越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 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年龄的儿童一旦沾染上不良的行为和语言,往往会影响到今后的一生。此外,纠正这些儿童的不良语言和行为,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淡化教育”。在纠正儿童的同时,还需要纠正家长的语言、行为并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其他选择也都不对劲,不让她挑吧,就发脾气。记得几位美国育儿专家这样说过:任何人,无论是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是当权的政治家,抑或颇具影响力的金融家,都没有父母需要做的决定多,也不如父母面临的头疼多。最令父母们棘手的决定之一,就是何时、何地、如何让宝贝儿开始进行自己的选择。
当不会走路的宝宝还在我们怀里吃奶的时候,一切似乎都那么简单,我们几乎可以替他做出所有的选择和决定。我们决定他什么季节该穿什么衣服,我们决定他什么时候该洗澡,我们甚至决定给他玩什么,带他去什么地方。
而当宝宝学会走路、学会说话之后,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个性逐渐萌生、自我意识日渐强大的小家伙们,颇有自己的主意,什么都喜欢做主,尽管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他们的很多选择令人哭笑不得。
身处五光十色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并非与生俱来的本事,而是需要积累大量经验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技巧。小小孩缺乏经验,怪点子却多得很,如果不尝试一下,他怎么知道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呢?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出所有的决定,那么孩子长大之后,无法替自己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来。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各种诱惑,需要做出困难的决定,孩子会感到不知所措,他要么做出错误的选择,要么听从其他人的摆布。
因此,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从小锻炼选择的技巧,赋予他们能够把握生活的感觉,这样他们能够成长为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我们可以把这种锻炼的机会,巧妙地融入孩子每天的玩耍当中,让孩子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练习做主、选择、决定。
给孩子选择权,并非意味着所有的可选之物都堆在一起。乱成一团的玩具,不会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只能造成更大的混乱。我们可以把家里布置得有条有理,将孩子玩耍的物品分门别类,布置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绘画和手工)、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木工、积木等搭建物品),等等。让孩子首先根据类别来选择进行哪种工作,而后根据这一类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来选择他使用哪些、选择怎样使用。
不要插手干涉指挥孩子选择什么、怎样使用,即便在我们看来不合适的“玩法”,也放心让孩子尝试一下,让他自己意识到方形的木块无法插入圆形的孔中、纸和布是包不住水的、蓝天上涂抹了黄色云彩就会变成绿色,等等。
相信孩子能够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来,即便他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能容忍自己有时候犯糊涂,做出不那么明智的选择,那么对于小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你也会宽以待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