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让宝宝学会原谅别人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宝宝学会原谅别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呢?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第一,要创造机会让宝宝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的过程当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父母可以适当的给以宝宝抚慰,同时帮助宝宝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和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第二,要疏导、转移宝宝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告诉宝宝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和过失。懂得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另外,教给宝宝原谅的标准。让他们分清是非,知道那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那些是不可以原谅的,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必要时,让宝宝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忍,小朋m.tulaoshi.com友就会不喜欢和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当你自己做的不对的时候也会得不到别人的原谅。
第三,大人要做宝宝的榜样,“得饶人处且饶人”。耳渝目染之下,宝宝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教育宝宝学会原谅别人对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父母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宽容,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其中“原谅别人”有着独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
2、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
3、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
4、能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
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总之,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原谅朋友,这对于以后孩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
现在的父母对宝宝的爬行有着越来越多的认识,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一不小心却很容易走进误区。tulaoshi有的父母认为,爬行是宝宝自然而然的事情,长得差不多了自然能学会;有的则认为爬行好处多,早早就急着让宝宝学爬;还有一部分爸妈正为无法提供给宝宝爬行的空间而发愁。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梁立阳介绍:从人的生长发育过程来讲,爬行是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要关注但不能过分操心。
爬行既是宝宝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时也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爬行时,宝宝必须把头、颈项抬高,胸腹离地,协调四肢来支撑身体并往前运动,这能很好地锻炼肌力,也使宝宝身体的平衡协调功能得到完善。同时,爬行过程中宝宝的视野和接触范围扩大,有更多的机会运用眼、耳、口、鼻等身体器官来观察和认识世界,促进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发展。另外,宝宝在爬行时能通过判断路程的远近和空间的大小培养出良好的空间感。
爬行好处多多,不少父母会提出疑问:我家的宝宝没有爬行怎么办?梁立阳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爬行,这跟孩子的个性、体格和环境空间有关。如有的宝宝天性活泼,爬行的欲望会较强烈。体格肥胖的宝宝,可能因身体负担太重而不愿意爬行。也有部分家庭不具备给予宝宝爬行的足够空间,也会使宝宝失去爬行的机会。
另外,梁立阳强调,尽量创造机会让宝宝爬行,但是没有经历爬行,家长也不用耿耿于怀。爬行对于宝宝来讲肯定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方面。“没有经历爬行会使宝宝智力落后”的说法一直是有争议的。没有爬行的宝宝,多参与如串珠子、画画等需要集中注意力、训练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同样可以得到锻炼。
宝宝的生长发育程度各有不同,家长要关注宝宝开始爬行的时间,不要太心急。一般来说,6-7个月大时,宝宝坐稳了,可以为爬行做好准备。8-10个月是宝宝爬行的关键时期,这时父母要适当提供帮助,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过程。很多宝宝一开始会出现倒爬现象,爸妈可以用手在宝宝脚掌上轻轻推一把,帮助宝宝理解如何向前运动。有的宝宝爬行时腹部无法离地,爸妈可用毛巾提起宝宝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渐渐地他会上下肢协调起来。至于宝宝爬行的姿势,在爬行初期都不是很协调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肌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所提高之后,动作会变得比较标准。宝宝的爬姿有很多种,踮着脚爬、匍匐爬、横着爬、拖着一条腿侧身爬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不必太苛刻。
宝宝爬行的环境也是爸妈应注意的一个方面。为此,梁立阳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宝宝爬行的场地最好能开阔一些,这样才能提高宝宝爬行的积极性;第二,桌椅的尖角、电插头等位置要事先检查并排除其对宝宝的危险;第三,地毯清洁不当易滋生螨虫,而且地毯上的毛线易被宝宝吞食,最好用胶垫代替地毯;第四,弹簧床垫等弹性太好的垫子,或过软的垫子会令宝宝难以用力,不适合给宝宝爬行;第五,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不用过度注意卫生,保持日常的清洁即可。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就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
非但如此,相比其他幼儿而言,这些幼儿还是幼儿园里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幼儿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幼儿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对儿童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谈几类常见的幼儿交往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问题描述 不愿交往
有些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幼儿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三。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应以幼儿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幼儿“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tulaoShi.com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幼儿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幼儿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家长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家长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幼儿“壮壮胆”,当幼儿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家长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大约在3岁以下)不愿交往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处在“单独游戏时期”或“平行游戏时期”。但3岁以后,幼儿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家长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原因。除此之外,家长应考虑“自闭症”的可能,不要讳病忌医,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治疗。 12
宝宝是什么时候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的呢?他们又是怎样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的?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来看看金宝贝的早教专家是怎样培养宝宝与人感同身受。
0-1岁宝宝说:我知道你是开心还是难过~
刚出生的宝宝看到的事物是非常模糊的,随着视觉系统的成熟,3个月大的宝宝就能够面对面的模仿大人的各种表情,7-9个月就能分辨出表情的含义。快到一岁时,他们会根据他人的表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当遇到陌生人时,宝宝会转过头观察妈妈的表情,如果妈妈此时带着微笑、点头并露出赞许的目光,宝宝就会放下心来,自在的玩耍。
金宝贝专家建议:
1.父母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跟宝宝互动。
2.通过温柔的目光、肢体接触跟宝宝迅速建立感情。
3.等宝宝能识别大人的情绪后,父母要为宝宝做好示范工作。
1-2岁宝宝说:我能读懂你的表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约在一岁半时,他们已经能简单的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了。慢慢的会关心其他人的观念、认识到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需要。
金宝贝专家建议:
1.跟宝宝交流彼此的情绪跟感受,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
2.通过玩游戏帮助宝宝认知情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3.鼓励宝宝关心他人的情绪。
2-4岁宝宝说:我知道你想要什么~~!
随着理解能力的发展,宝宝已经能够解释并预测别人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两三岁的宝宝还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想法,可能会自作主张的把想法安放到别人的身上。到了4岁以后才会判断他人的想法。
金宝贝专家建议:
1.经常跟宝宝交流彼此的情绪感受,培养孩子同情、理解他人。
2.让孩子通过具体行动关心他人。
4-6岁宝宝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别人情绪的解释和预测更加准确,对冲突情绪跟混合情绪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明白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感受。
金宝贝专家建议:
1.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2.通过机会教育启发孩子多方面思考,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想法,和他人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