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元宁
来源:聪明宝宝
问:我的孩子今年该上大班了,她和比她小一岁的小表妹非常要好,经常把自己的吃的和玩具拿给妹妹,很像个小姐姐,就是嫉妒心特别强。我们不能当着她说妹妹一点好,一旦忘了,夸奖了妹妹,她就会把给妹妹的东西统统收回来,自己在一旁噘着嘴巴生气。我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嫉妒的不良心态呢?
答: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消极的情感表现。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呢?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争强好胜的,他们希望自己样样都比别人好。但由于幼儿认识水平有限,他们认为说别人好就等于说自己不好,不能把要想超Tulaoshi.Com过别人就得自己不断努力联系起来,而是希望别人不如自己。这是幼儿产生嫉妒心理的认识根源。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自我评价的意识开始萌芽,但他们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的。比如,我们为了巩固他们的优点经常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来增加他们不断进步的自信心,但如果表扬过分,就会使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他们以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进而看不起别人,甚至当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接受不了,于是产生嫉妒。
孩子的情感是脆弱的,成人稍不注意就会使孩子的积极情感变为消极情感。比如,许多家长常指着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你这点就不如他,家长想通过不同孩子身上不同的优点,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渴望集别人孩子的优点于自己孩子一身,但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爱别人,不再爱自己,使孩子的情感受挫,产生不服气,也会导致嫉妒。另外,不公正的评价会使孩子受到压抑,时间长了也容易使孩子变得心胸狭窄和嫉妒。
针对你孩子嫉妒心强的情况,可采用下面方法予以纠正:
●适当适度的表扬。
对嫉妒心强的孩子进行表扬更要注意分寸,不可过多。可以把引导他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作为重点表扬的内容,这样不仅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促使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继续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逐步扭转嫉妒心理。
●引导幼儿评价。
可以讲一些相互学习、团结友爱方面的故事,和孩子共同评价各角色的优缺点,让孩子的认知和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引导幼儿对自己的绘画、手工、小制作等说说哪些地方好,还可以怎样做得更好。在提高幼儿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渗透辩证的观点,逐渐影响他将来对人对事的态度。
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往往会让家长担心,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笔者采访了龅牙兔儿童情商乐的蔺老师。
问: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吗?
答:你说得很对,嫉妒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心理中动物本能的表现。儿童的嫉妒是儿童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是指当儿童看到他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或有什么好的东西,自己当时却无法胜过或拥有,便会产生的一种不安、烦恼、痛苦、怨恨并企图破坏他人优越感的复杂情感。在龅牙兔的情商训练课中,儿童是在情绪管理类课程中会学习到嫉妒相关的观念和处理技巧。
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往往会让家长担心,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笔者采访了龅牙兔儿童情商乐的蔺老师。
问:在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
1、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
孩子最初的嫉妒总是与自己的爸爸妈妈等身边亲近的人有关,当大人们疼爱别的孩子时,往往会表现出不满、哭闹、反叛等,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倒退行为,故意做出比自己实际年龄幼稚的行为,以期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2、对获得自己父母或老师表扬的其他的儿童怀有敌对情绪。
当别的孩子受到了家长、老师表扬时,往往表现得不高兴、不服气,认为自己不比受表扬的孩子差,有的还会当面揭发受表扬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之处,甚至尽管有些事与其他孩子的受表扬无任何关联,如“他的爸爸是个拉三轮车的”等等。
3、对拥有比自己玩具、用品、零食多而又不和自己12
小朋友们的心事很明显,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表现在动作上,出现在话语中。
“我是最好的!”
宁宁从小就很优秀,在幼儿园里很多活动中都常常得第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最近妈妈发现,只要老师夸别的小朋友,宁宁就会显得很失落, 好像每一次的焦点都必须是他才可以。
“赢了我就不玩了。”
林林最近喜欢上了下跳棋,每次在家里玩他先走到终点都会兴高采烈地把大家叫过来看,可是他就是输不起。有一次和小朋友玩,刚走几步,发现自己没有优势了,就要重玩。重起了一盘,刚没走几步又要重玩。小朋友就不干了,最后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不许你们抱她!”
小洋的二姨带着女儿豆豆来小洋家里玩。因为豆豆刚刚一岁多,很可爱,家里人就都围着豆豆转。姥姥给豆豆做了最好吃的沙拉,妈妈陪着豆豆一起堆积木,爸爸还把豆豆抱起来举得高高的。这一切让小洋心生嫉妒,终于等到豆豆伸手够小洋的发夹玩时,她爆发了,她把豆豆一下推倒在地,大喊:“这是我的,你别在我家,你走!”吓得豆豆哇哇大哭。
为什么孩子爱比较呢?不许别人比自己好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小心思?
找到自己的位置
3~4 岁的孩子开始学着比高比低、比好比坏,通过比较他们可以建立起参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是认识自我的途径,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会成为孩子们行动的促进力。然而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如果孩子在比较中,不满足于自己的位置,但是又暂时没有学会怎样努力,那么很容易对那些他们认为“比自己好”,“比自己乖”,“比自己讨喜”的小朋友产生嫉妒的心理。
孩子们的情绪是直白而真实的,他们不像大人会掩藏内心,于是,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说出:“不许你比我好!”
缺乏安全感
爱对一个人来说是最核心的概念,爱与什么样的内容相联接就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形成什么样的导向。我们常常会用比赛的结果来评价孩子,比赛成功时,我们会表现出热烈的爱:“你跑得最快,真棒!你让妈妈自豪!” 朋友也会投来羡慕的目光,“林林又得第一了?你怎么这么棒啊。”当夸赞总是和“优秀”联系在一起时,孩子会将自我价值建立在成功之上,他会误以为一定要“表现好”才能得到大家的关爱和肯定。而不是他本人&ldqm.tulaoshi.comuo;惹人爱”。所以,当爸爸妈妈抱别的孩子的时候,当老师夸奖别的小朋友的时候,内心缺乏的安全感就会让孩子手足无措,体会到失望和嫉妒的感觉。
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可以做点什么,来抚慰孩子要强的心,让孩子放心呢?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爱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附属品,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且是不会变的。我们要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最爱你。”我们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成功。这样孩子才能在内心建立最安全的信任感,他不会为了讨好父母而出现某种行为,也不会为了成功才去参与游戏。
更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孩子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别人。虽然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做孩子之间的比较,但是我们还是要让孩子明白,他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最重要。总和别人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定得强过别人才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如果自己比不过别人,那可能就不值得父母爱了。这样的孩子,当自己脆弱的时候,当自己暂时停滞不前的时候,很难接受真实的自己,他都可能会不喜欢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因为我们很爱他,所以每一次成功,我们会和他一起庆贺,每一次失利,我们也会和他一起寻找新的目标。我们期待的是他的积极和努力。
帮助孩子和自己作比较
如果需要比较,建设性的做法是拿他的表现和作品与他自己上一次的做比较,当我们鼓励孩子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时,他们往往会做得更好,这会有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因为和自己做比较,关注点就会落在进步上,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夸赞孩子的每次参与
爱玩、爱参与、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珍视这一内部动机,鼓励他的参与过程,我们要告诉他,“你这次跳棋的桥搭得太巧妙了,通过这个桥运输了那么多棋子。”
夸赞孩子付出的努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追求成功代表的是印证自我,而追求努力代表的是超越自我。我们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让他充满自信,好上加好。
我们要告诉他,“妈妈看你这么投入地捏泥巴,妈妈都被你的投入给感染了。”“你用了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个新的泥巴造型,果然做出来的东西非同凡响。”
夸赞孩子的具体事情
夸细节不但可以让孩子觉得真实,起到百夸不厌的效果,而且可以为孩子下一次的行为提供参照,让孩子想要做得更好。例如孩子画了一张漂亮的母鸭小鸭画,我们不要告诉他“你真棒”或“真像个艺术家”,我们要告诉他,“这只鸭妈妈一边游还一边回头看她的小鸭们,像是一个妈妈在看护她的孩子,你画得真好!”
帮孩子认清自己的心情
在负面情绪中的孩子,往往容易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先帮孩子冷静下来,认清自己的心情。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很多面,阳光的、狭隘的、大方的、小气的……每个人都是个多面体,当我们忍不住生出负面念头的时候,第一步,是要去接纳它,知道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然后才是分析该怎样面对那样的念头。一般来说,冷静下来的孩子都会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之举欠妥,这时,我们只要给他一些提示,给他一个台阶,帮他走出困窘的境地。当他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时,也会带着新的目光去寻找别人的优点。
当孩子放下心中的焦虑和嫉妒,不再“不许你比我好”以后,他会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会欣然接受这种舒心和安心。
嫉妒心,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你不能就此听之任之,而要及时疏导,以免使宝宝形成不良的性格。宝宝嫉妒心的表现很外露,不会掩饰。只要稍加注意,你就能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1.给宝宝充分的关爱和温暖
你充分的关注和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是当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你要注意态度,避免对别的孩子太亲热而刺激宝宝的嫉妒心。同时告诉宝宝,你爱其他小朋友,更爱自己的宝宝,如果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小朋友,宝宝和小朋友才能友好相处。
2.引导嫉妒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这主要靠你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帮助宝宝弄清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使他改变只从结果进行比较的低层次、简单的思维方法。其次,指导宝宝进行自我分析,帮助他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优势,避免自私、攻击、执拗等不良心理的骚扰。如告诉宝宝:“你也有很多优点,你的眼睛水汪汪的,脸蛋儿长得很甜,不仅会唱歌,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事。”让他感到自己有很多优点,将嫉妒别人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方面。
3.激发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的宝宝强时,不要当面责备宝宝,如“别人能行,你怎么就不行”,这样只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宝宝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赞许,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激发他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让宝宝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首先要肯定他的能力,即使批评他时不要批评他这个人,而是批评他的行为。经常提醒宝宝有些事情他能做好,而不是在宝宝做错事情时,对他说泄气的话,并帮助他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4.帮助宝宝调节伤害性情感
有时宝宝嫉妒别人,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如抢别人的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弄坏,甚至打人等,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要帮助宝宝摆脱伤害性情感的困扰,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情,及时鼓励宝宝,如“你搭的飞机很不错。你会唱歌,而且唱得很好听呢。”当宝宝妒火中烧时,千万不要火上加油,骂他“没出息”、“真笨”。同时,要对宝宝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如用鼓励的目光进行情感暗示,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讲故事,带他出去散步等,使他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
文/王任梅
摘自《亲子》杂志
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孩子从幼儿期开始保持独立性与学会选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自主选择与独立行为与家长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时候,你将如何引导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平等地对待孩子”究竟要做到哪种程度呢?
第一招:无声胜有声,道理“行”自明。
妈妈带果果逛商场,果果看中了一双红色的高跟小皮鞋,眼睛里全是喜欢与志在必得的神情。妈妈知道孩子还在长身体不宜穿高跟鞋,但是果果表示“非它不可”。妈妈说:“如果买了这双鞋,就不能再买别的鞋子了。”果果郑重表态,“只要给我买了这双鞋子,我什么鞋都不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决地对孩子说“不”,一味的讲道理只会让果果不开心,并不能让她真正明白高跟鞋并不适合她。
妈妈想了想,忍下了自己想要说的话,买下了那双高跟鞋。
第二天,果果上幼儿园,早早地就穿上了那双鞋子,还特意配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站在镜子前面照了又照,“妈妈,你看我美吧。”
妈妈说“穿上它,很漂亮,但是脚会疼。”
果果想了想,“可是漂亮啊,我可以忍的!”
妈妈在果果的书包里悄悄塞上一双小布鞋。
幼儿园里,果果很开心地向老师和小朋友们展示她的新鞋。起初的时候她很高兴,但是在户外做游戏的时候,没过多久就觉得脚疼开始踮着脚走路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便一瘸一拐地苦着脸坐到旁边休息了。
老师拿出妈妈事先准备的小布鞋帮果果换好,“怎么样,穿高跟鞋不舒服吧?”
果果点了点头,脸上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晚上妈妈来接她,果果看到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穿高跟鞋了。”
果果妈妈是一位很有心的家长,当孩子的选择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她没有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也没有长篇累赎地讲道理,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在生活中面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妈妈和老师适时地提供帮助,让孩子自己通过“对比”进行“反思”,取得预期的结果。
有的时候,道理是不需要用语言来讲解的,在具体的行为与实践中让孩子自己体会效果更好。然而前提是,果果的选择不能说错,只能说是现阶段对她来说不适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孩子空间,让她自己意识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涉及“事与非”、“对与错”的前提。
如果孩子本身的选择或言行不管是以成人还是孩子的标准来衡量都是错误、负面的,那么处理方法又另当别论。
第二招:事后沟通,意识最重要。
壮壮妈妈最近很苦恼,壮壮四岁半了,以前人人都说他是一个内向的小绅士,可是现在性格却很暴躁,动不动就乱发脾气。晚上跟妈妈下棋,第一局,妈妈让他赢了,他显得很开心。第二局,妈妈赢了,他立即摔了棋盘,大哭大闹起来。在路上看到喜羊羊电影的海报,也不管原来的计划是去做什么,就非要立即拉着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搞的妈妈很狼狈。
听了妈妈的讲述,老师仔细回想了壮壮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认为壮壮自尊心特别强,虽然不爱表达,看起来很乖、很内向,但内心是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他觉得只有赢才能证明他的能力,一次失败就会让他产生消极的情绪。自尊心强、不够自信,需要外界的肯定。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坚定,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有强烈的失落感,反应激烈。
面对壮壮的情况,当他大发脾气时,要对他暂时不予理睬,冷处理可以让他感觉到并没有人因此而特别关注他,从而停止哭闹。在他生气乱发脾气时,家长尽量不要责怪他,要正面引导或转移他的注意力,通过亲近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帮助孩子稳定情绪。但不要出现,孩子一哭一闹一发脾气,家长就第一时间冲到孩子面前解决问题,嘘寒问暖,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暗示,今后遇到问题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家长关注。
在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讲到不良行为的害处,教育孩子要学会自我控制,包容他人,理解他人。要清楚地告诉他哪里错了,愤怒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脾气发完以后还要道歉,还要继续做完。也不要一味批评,要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鼓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