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入园季】。图老师育儿网上的宝宝们纷纷离开爸爸妈妈,进入幼儿园;也有很多宝宝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作为“家长”,无论是宝宝入园还是宝宝上小学,都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做好“家长”的角色?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这个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本周,图老师育儿网全站选题将围绕【好家长 好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如下:
【好家长 好学生】系列话题
主题微风会:如何面对“学生”“家长”“老师”三角关系? ( >>进入微风会)
孩子入园了、上学了,孩子走出家门到学校里,在“老师”跟前当起了“学生”,很多网友在9月份也被变身为“家长”—— “老师”“学生”“家长”,初次陷入这种【三角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需要学习、探讨和总结的地方。
怎样面对“学生”?
怎样面对“老师”?
怎样做好“家长”?
2011年9月8日上午10点半-11点半,届时邀请林怡育儿会所的林怡老师@林怡icekid 、高翔先生@高翔、上海妈妈圈管管轩妈@jucy99等业内嘉宾在线讨论,欢迎大家围观、探讨!
>>进入微博峰会
【好家长 好学生】系列话题
老师说“中国式家长”有10大类型,你算哪一类?( >>)
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我的第一要务是帮助孩子树立平等博爱的观念,第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方式方法,第三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失去了家长的支持与社会的、班级博客,也可让孩子与老师、小朋友电话联系一下,增进师生和同伴感情,家长还可以和孩子面看起来不干净。看着她这么认真,我知道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
但是,没过两天就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孩子的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
书法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刚上小学不到一周就要求孩子把字写得横平竖直、像模像样,可能吗?孩子不是神童就是得从幼儿园抓起。
看着孩子认真而痛苦的样子,我在想:我所学会的“等待”到底对不对?如果对,为什么给孩子带来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如果不对,那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呢?
“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家长生活
我用了6年试图让女儿明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我也深知,要想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对她尊重,不能因为自己是家长就颐指气使,不能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就乱用权威。
但是,经历了这一个月的学生家长生活,却让我不得不忧虑。
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学校在出入校门方面有着极严格的管理,没有特殊的情况,家长很难看到孩子平时在学校的状况,也很难了解老师与孩子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但是我仍然充满疑虑。
从开学起,老师就与家长间创建了短信沟通的渠道。看到老师长长的信息,再看里面详尽的各种要求,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很辛苦,父母两个人管一个孩子都经常会觉得力不从心,更何况一个老师要管理全班40个同学。于是,我在收到信息后会回复老师信息已经收到,并由衷地表示感谢。
没想到,两天之后,老师给所有家长发了一条信息:接到老师的短信通知,不需要回复的不必回复,需要回复的会特殊说明。
接到短信突然一愣,缓过神来再读每天必到的短信,发现老师的短信虽然多以“家长好”开头,以“谢谢合作”结尾,但是通篇看下来基本都是各种命令,比如,“明天必须带……”“今天有孩子本上没有家长签字,请注意”等。
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只有“下达”没有“上传”的渠道,老师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商讨”只有“服从”的方式。
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尚且如此,对孩子会不同吗?
热爱集体的“小红旗”是家长买的东西换来的
还有一个困惑,我用了6年让孩子明白礼物不是做事的动因,所以,我尽量不把获得礼物作为让孩子做事的交换条件。
但是,这些天女儿已经用“小贴画”成功地换回了两块橡皮,又用几张印着图案的小纸片换回了一块棒棒糖,她还在一个小本子上积攒着另外一堆“小贴画”,据说攒够了10个就能换回更大的礼物。为了让孩子自己在班级墙上“热爱集体”一栏中插上更多的“小红旗”,我们给班里买了绿色植物、餐巾纸,送去了美化墙壁的墙贴、参与本该由学生自己参与的班徽设计……
与现代教育观尖锐对立的教育方法在我女儿入学后都在硬生生地发生着。
再过6年,这所名牌小学能还给我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孩子吗
这些年社会舆论不是一直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吗?可是你去小学里听听课就能发现:下课会有人喊,都去喝水上厕所了,大家听令而出;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回答问题都把手举得一样高;打开书包所有孩子的书皮都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都是2H的,连笔尖都要一样的粗细;连书皮上的名字都要一种式样写在同一方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oueryuan/)如此的整齐划一,6年后,我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
我一直坚信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我们头脑里的东西强势地倒给孩子,而是唤醒他的灵魂,激发他体内巨大的创造力。
我已经用6年尽力把我身边这个孩子当成一个比我小一号的人,了解她的内心,同时也让她体会我的内心。现在我怀着满腔热情把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送到了学校,我期望学校能比我做得更好,让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沿着她特有的生命轨迹长大、长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oueryuan/)再过一个6年,我会收获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现在,我有些恐惧了。
相关阅读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响彻中国大地,让做父母的多少都有点紧迫感。实际上这句话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育儿生活。在不可预知“巨大压力”下,很多人不敢养孩子了。有教育家、社会学者站出来说:不对!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该怎么办?
摇篮说:让孩子赢在正确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