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管
6岁孩子被丢进派出所
昨天上午10点,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派出所,记者看到一位6岁的小姑娘正坐在民警办公室内的长椅上,面对警察叔叔超市里买来的大包食品,翻找着她最喜欢吃的棒棒糖。经过女民警打扮后,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忽闪着大眼睛,显得十分可爱。
当问起这位名叫小欣欣的女孩为何住进派出所时,这位原本还玩得开心的小女孩低着头说:“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等这位6岁的小女孩再次抬起头时,分明能够看出小女孩眼眶里已经含满泪水,但这位本应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小姑娘却咬着嘴唇,强忍着没让泪水流下来,这一幕被站在其身边的警察阿姨看到后,急忙将小女孩搂进了怀里,然后心疼地安慰小女孩要坚强。
据该所一位崔警官介绍,前天上午,一位家住派出所附近的老太太带着6岁的小欣欣来到派出所,希望警方能够将孩子交给她的母亲带回家,随后便丢下孩子转身离开了派出所。“到了晚上,小欣欣的母亲接到派出所通知赶到派出所后,看到孩子在派出所里安然无恙,竟随后也转身走了,结果这个6岁的孩子就丢在了派出所,没有一位亲人愿接她回家,派出所也只能临时安排值班人员对小欣欣进行照顾。”派出所的崔警官无奈道。
据民警介绍,小欣欣的奶奶将孩子丢进派出所后,他们联系了小欣欣的父母亲,结果他们因为赌气等原因,没有一个愿意领回他们自己的孩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无法沟通
女孩妈妈要不到抚养费不接女儿
但是,派出所毕竟不是小欣欣的家,为了将孩子送回其母亲身边,警方决定带着小欣欣去和孩子母亲许女士沟通。由于许女士和丈夫离婚后,一直住在娘家,而其 60岁的母亲更是因为乳腺癌,看病手术花掉了家中10多万积蓄。当许女士80多岁的奶奶听到这个重外孙女被人丢在了派出所,当即就流下了眼泪,同样心疼外孙女的许女士母亲也是又气又急。最后许女士的父亲则解释道,不是他们不心疼这个外孙女,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说起女儿的前夫,这位已经 62岁老实巴交的许师傅说:“去年9月份,他们协议离婚后,小欣欣被判给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一直到小欣欣18岁,但是协议判决书下来后,他不仅不愿支付孩子抚养费,还玩起了失踪,我们一家生活也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迫于无奈我们才将孩子送到她奶奶家的,没想到后来又出了这事。”
而原本在房间内一直不愿面对记者的小欣欣母亲,后来听到客厅中母亲的哭诉,随后走出卧室说:“如果这次不能找到孩子父亲,并写下支付孩子抚养费的书面协议,我无论如何不会将孩子从派出所接回!”说完这话,许女士便匆匆离开了家。
但是小欣欣年过80的老外婆听说由她一手带大的重外孙女就在楼下时,急忙步履蹒跚的往楼下跑,在楼梯口看到女警陪着的重外孙女后,一把抱在怀中,不停地说着:“乖孩子你受苦啦,受苦啦!”面对如此场景,经过现场民警劝说后,小欣欣的外公外婆暂时答应留下小欣欣。
无可奈何
到家1小时后又被送回派出所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小欣欣又被送回派出所了,而此时距小欣欣回到外婆家中刚刚1小时。原来,民警走后,小孩又被送到了奶奶家中。
对于这个送不回家的孩子,负责处理此事的派出所杨副所长也很无奈。他介绍,孩子父母的离婚协议书,早在去年9月就由建邺区法院下了判决书,孩子跟随母亲生活,父亲则按每月1000元的抚养费支付到孩子18岁成人,现在由于抚养费问题,孩子家长双方一直在闹矛盾。杨副所长表示,“我们试图联系福利院暂时接收这个‘无人’愿养的孩子,可是因为孩子不是没有监护人,而且就是孩子父母愿意放弃监护权,福利院最后也因担心孩子父母会反悔,而不愿接收。”
律师说法
她可起诉前夫 强制其付抚养费
小欣欣被丢在派出所,没有亲人愿意接管,她的监护人是否构成遗弃罪?那么现在骑虎难下的派出所又该如何尽快解决这起纠纷?对于此事,昨天下午,记者找到了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的徐骏律师,并请他支招。
而对于小欣欣如此情况,家长是否构成遗弃罪?徐律师解释说,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小欣欣被丢弃在派出所这一事件,应是拒绝抚养,也就是指拒不履行抚养义务,不提供经济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根据这一规定,作为监护人小欣欣母亲的行为属于“拒绝抚养”。
徐律师也指出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结合这一事件,小欣欣母亲的动机是想借助派出所向前夫讨要抚养费,事情的根源在于小欣欣的父亲未尽抚养义务,因此就情节而言,她丢弃小欣欣在派出所应归于“过激维权”,尚不足以定性遗弃罪。
徐律师认为,小欣欣母亲的行为有影响公务之嫌,公安机关可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其实,作为小欣欣的监护人,她完全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起诉前夫,要求前夫给小欣欣支付抚养费。至于前夫不肯露面,可以交由律师去寻找前夫的下落或财产线索,然后由法院等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执行。
8岁的程小璐可爱且聪明,得律师爸爸的遗传,能言善辩,小脑袋载满各种各样的理据。可是这半年小璐经常头晕、肚痛、胸闷,甚至呼吸困难,每星期总有一两天早退求诊。程父觉得事态严重,在圣诞节期间特意安排小璐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假期结束,回校才一天,小璐的病徵又出现了。因头晕和胸闷,她又来到学校的医疗室,这次无论小璐如何央求,程父再没差佣人来接她回家。
上两星期,我收到程父的来电:“校长,医生说我的女儿可能患了心身症。请校方了解一下小璐因何这麼惧怕留在学校,老想借病回家。”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是一种由心理、环境、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症状,并与情绪压力有关。在孩子的心理疾病中,情绪障碍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女孩,多以焦虑的形式表现,而男孩则表现于不良行为中。
孩子潜意识望回家守护亲人学校的心理辅导员透过游戏治疗和艺术治疗找出小璐焦虑的根源。原来过去半年,小璐双亲的婚姻关系不良,夫妻经常吵架。小璐记得有一天下课回家后,程母已经迁离程家。那天后,她再也没见过妈妈!
小璐把程母失踪归咎于自己没有留在家中守护她。她想:要是当天自己在家,妈妈一定会因为她哭而留下。正如过往,她曾哭着央求妈妈留下一般。失去了妈妈,小璐不能再失去爸爸。她生怕离家上学后,再见不到爸爸,她下意识地要在家守着她唯一的亲人。
父母离婚,对未成年的子女是个严重的恶性心理刺激,容易造成精神创伤。虽然8岁的孩子已能意识到父母衝突和分离的原因及后果,但他们内心却感到非常失落、无助和孤单。离婚夫妇如何协助子女过渡家庭破碎的伤痛呢?
加强沟通传达爱的保证
加强沟通,让子女明白父母离婚的责任不在他:父母要向子女传达“孩子,你没有错”的信息,辅助他们逐步接受并澄清疑虑。
营造安全的环境,给子女发问的空间:主动与子tulaoshi.com女谈论未来的生活安排,宜以“最少变动”的原则来替子女规划离婚后的生活模式。鼓励子女开放心灵向父母诉说自己的疑虑或担心,强化亲子沟通,维繫良性亲子互动。
给子女爱的保证:必须告诉子女,虽然父母已经离婚、无法复合,孩子还是可以同时喜欢爸爸和妈妈,传达离婚并不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爱。而离开的一方宜保持与子女的联繫,定期探望,让子女感到你仍爱他们。
稿件来源:《乐活·家》 原文作者:伍家珍校长 整理改编:吕洁
父母离婚前后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变化:
(1)不安全感。父母离婚前后,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当父母各自陷入复杂的感情和法律纠纷中时,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注意、关心减少,这时的孩子往往感到迷悯。他们会觉得被父母遗忘或不受重视。孩子常常会问自己,“谁会要我¡”,“当我需要帮助时,我该去找谁¡”。这种不安全感,会使孩子处于感情脆弱、经不起打击的状态,做事畏首畏尾。
(2)内疚感:孩子常常把自己的某些过错,看成是引起父母关系变化的原因。这种曲解,易使孩子陷入烦恼并常常自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夫妻吵架时,图老师孩子在一旁哭喊:“爸爸、妈妈我听话,我再也不捣乱了,你们别吵了……”过去十分活跃、机灵而聪明的孩子,因为父母关系的改变,而变得退缩、消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常常沉浸在内疚之中,这种自责心理,将导致孩子出现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3)自卑、猜疑心理:孩子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别人。因遭到旁人的嘲笑、冷落而形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表现为情绪忧伤,孤僻,畏缩,做事缺乏自信心。年龄大的儿童,还会产生猜疑心理,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对别人的言行易产生误会,导致人际关系障碍。
(4)补偿心理: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常常感到空虚,祈盼在感情上得到补偿,个别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往往会在“感情补偿心理”的驱使下,盲目地向异性求爱,犯性错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5)逆反心理:由于温暖家庭的解体,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心理失去平衡,易形成逆反心理,对周围的人产生对抗行为,表现为毫无理由地拒绝他人的要求,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他们会无故指责父母,顶撞老师,对人持冷酷的态度。
因为缺父缺母形成逆反心理的儿童都属年龄比较大的儿童。这些儿童的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旁人冷落、嘲笑而逐渐形成,其中,原来家庭比较美满、生活条件优越、突然家遭不幸的儿童,最易形成逆反心理,产生对抗行为。
儿童焦虑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一组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可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如无指向性的恐惧、胆怯、心悸、口干、头痛、腹痛等。
孩子为什么会有焦虑心理
按理说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可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出现焦虑的心理,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紧张焦虑的成因非常复杂,它可以是基因方面的,也可能是由后天环境引起的。
先天气质起一定作用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的宝贝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度的,见到陌生人就哭泣或害怕。稍长大一些后,他们中的一些依然表现出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强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多虑。有些父母很纳闷,自己带孩子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孩子这么“磨人”?在这里,先天气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环境因素
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大多具有焦虑气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容易焦虑,或情绪易急躁。不难想象,遇事经常紧张的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是惶惑焦虑的;而情绪不稳、爱责打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长期被忽略、责打、否定的状况下,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父母要求过高
如今,更为多见的焦虑是父母通过对孩子实行超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更精通。由于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高标准,孩子的表现很难让父母满意和认可,他们就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过度保护和溺爱
过度地保护和溺爱孩子,使他缺乏独立性发展,也是造成孩子焦虑的原因。家人的过度包办通常使孩子失去了适应社会能力的锻炼机会,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担忧。
父母关系不和谐
也有很多孩子的焦虑影射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父母在婚姻关系上有裂痕,他们自己不愿意面对,而通过提高对孩子的要求来弥补婚姻中的缺陷感;孩子此时也会下意识地配合父母,表现出一些焦虑的症状,使家里的矛盾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愿地做“替罪羊”,从而避免父母关系的破裂。
父母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孩子
通常人们都认为,只有疾病会传染,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心理疾病,如焦虑症会由父母“传染”给孩子,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了这一发现,即如果Tulaoshi.Com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一项针对美国家庭进行的调查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干预手段治疗焦虑症有一定的效果,即让他们避免能引起焦虑症的言行。
总之,当父母中任何一方患有焦虑症时,要警惕自己的病影响到孩子,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分焦虑、紧张,及对孩子过度保护,动辄批评指责,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何化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1、对孩子的意见予以鼓励
从身体和智力发育上来说,孩子大约在7岁左右会开始出现一个质的飞跃。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孩子开始发展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自己的思想。由于世界向他敞开了更宽广的一扇门,孩子不再认为爸爸妈妈是绝对正确的。当家长的意见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时,说明孩子正在充分发育和成长,千万不要予以压制和打击,最好是通过鼓励和讨论的方式,帮助他学习更周详地思考和表达。
2、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孩子的“无礼”
当孩子故意表现出无礼、叛逆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些行为究竟在哪些方面越过了底线?反映出何种心理诉求?如果只是偶然才出现顶嘴叛逆的话,家长则不必过于敏感,适当的叛逆行为对孩子来说可以缓和情绪的波动。然而,如果这种无礼的行为继续下去,那么就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说明为什么这种行为会使人感到厌烦,并且共同制定一些更为严格的规章制度。
3、注意孩子情绪波动的爆发模式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焦躁情绪都是短暂的,但如果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经常出现,家长则要考虑寻求专家的帮助。同时还要注意以下情况:孩子的吃饭和睡觉情况是否有所变化、是否有不想去上学或不想去朋友家串门的情况、是否表现出精力不集中或功课落后的情况等。这些都是焦虑情绪的征兆,应该及时给予重视,寻求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