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别人嘲笑,你该做什么?
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认真地听孩子讲述事情的整个过程,是你给他提供帮助的重要前提。听完孩子的诉说,你可以说:“这样肯定让你感到非常难受。”这时,父母不要做任何判断,先直接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找到了心理依托,就会很信任你。
和孩子商讨对策
接着,你可以开导你的孩子,比方说:“我记得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被别的小朋友说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被别人戏弄、嘲笑是非常孤单的事情,当听说你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会让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立,同时他也会愿意继续听你说下去。这时,千万不要认为你已经可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了,你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我们该怎么办呢?”因为在孩子自己成功地解决问题时他才会有成就感,这能帮助他树立起一种自信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给孩子心理支持
或者你也可以站在戏弄者的角度,通过某种方式告诉孩子:“孩子,也许你很难相信,其实那些小朋友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为什么要这么和孩子说呢?因为这可以使孩子认识到那些孩子自身也是有缺陷的,他们并不是那么可怕,他们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
细心观察了解孩子
最后,你可以问:“孩子,你需要妈妈为你做什么呢?”孩子也许需要,也许不需要,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家长的介入会把事情弄得很复杂。但是作为一种选择来提供,这是很重要的。
一些孩子对于别人的玩笑过于敏感,如何与你的孩子沟通取决于你对孩子的了解(m.tulaoshi.com)程度。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你的孩子是不是特别敏感?他们经常会自己嘲笑自己吗?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他与大多数的孩子相处得怎么样?
如果你的孩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被嘲笑的对象,而且孩子已经习以为常,这时你就得求助于学校或者心理咨询中心了。
“创造力与共情能力差作为共性问题出现,表明在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升,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认知存在八个误区:对于孩子,大人们“关注成功重于失败,关注物质需求重于精神需求,关注学习结果重于学习过程,关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关注‘是什么’重于‘为什么’,关注外显行为重于内隐心理,关注共性问题重于个性问题,关注单向说教重于双向交流”。
这八个误区导致大人对孩子“爱”之愈深,孩子对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给孩子包办一切且过分地关注孩子表面东西,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没有给孩子搭建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二是使本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识。
心理学家同样的忧虑,并以他对世界各国儿童进行的比较调查结果提供佐证:
一是目前中国儿童的运算能力在世界被调查国家中名列前茅,创造力却位居其后;
二是在中国,问及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时,父母的回答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而孩子却回答:父母只关心我的“分数”。在问及老师是否爱自己的学生时,95%的老师回答是爱,但只有5%的学生认为老师爱他们。
布卢姆指出,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青少年的最充分发展。既然“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功于智商,80%则应归公于情感智商”,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智育”的做法,必然对“情商”的五个方面造成严重的伤害。形成的系列的教育缺陷与对学生的影响,也相应地表现为五个方面:
1、不能正视自我。尽管学校大声呼唤要全面发展,但是以应试选拔为主的传统教育,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在培养了少得可怜的尖子生后,却造成了学生大面积的“失败”,悲观失望的情绪,笼罩着多数学生。这从课堂上举手发言的人数、沉闷的课堂气氛中便tulaoShi.com可窥见一斑。也有部分学生自视很高,忽视基本功的训练,便做起了作家梦、歌星梦,韩寒、郭敬明热便是明证。盲目乐观与过分悲观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要解决这个问题,以选拔为主的传统教育显然无能为力。 12345
记得,蒙蒙在4岁生日前的一天第一次问我:“妈妈,我这里是什么呀?”我回答:“是痣。”蒙蒙接着问:“为什么爸爸手上的痣很小,而我脸上是大痣呀?”我犹豫了一下,说:“那是老天爷特别喜欢你,你要下来找妈妈的时候,他不舍得你,所以给了你一颗大痣,这样他在天上就能远远地看到你、找到你。”对于这个说法,蒙蒙显然是很满意的,自己重复念叨了好几遍,并且让我确认。不过,不久,他又在自己的腿上发现一颗痣,情绪一下变得很糟……
这是他一生都要面临的问题。我从有关书籍上了解,真正的考验可能是在孩子6岁左右:孩子开始关注美,婚姻敏感期等开始,最难熬的可能是青春期时。我觉得在这当中,父母的态度很重要。“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我会让他感受到,无论怎么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家是他永远的避风港,然后还得积极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当然,我们在平息他情绪的同时,并不会溺爱他,还是会按正常孩子的行事规则要求他。唯一不同的是,想充分发挥他爱动手、爱动脑的特点,让他具备一定的特长,如下棋、画画等,以赢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