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的性格变了?
当孩子病后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只要处理得当,孩子的性格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妞妞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小朋友。前段时间,因为患病住院治疗,出院后又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月,当她再次跨进幼儿园大门时,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整天坐在教室一角,动不动就眼泪汪汪。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得了一场病,这孩子的性格都变了?
其实,这种性格的改变反映了孩子心理上的缺陷。患病,尤其是患慢性病的孩子,身体康复后,性格改变较为常见。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患病以后又患“心病”呢?
1、尽可能让孩子生活自理。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疾病恢复情况,要求他达到同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乐观情绪、缩小与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2、调剂好孩子的精神生活。孩子生病后活动空间减少,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创造条件,使他有适当的游戏、学习活动。
孩子性格的可塑性极强,如果孩子病愈后出现妞妞那样的性格改变,在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同时,恢复正常教育,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纠正。
3、家长应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解释生病的缘由,告诉他到医院看病、治疗的重要性,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孩子患病后,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扰乱,精神、体力均受到影响。对他们多些关心、照顾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迁就。
4、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对于病程长,需要久治、久养的孩子,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起居生活,避免养成懒散习惯。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不过,应避免因过分贪玩而疲劳。
美国一心理学家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的研究表明,这些人智力优良多与他们从小树立起的三种性格品质有关:
(图老师整理) 第一、不畏挫折的坚持力;
第二、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第三、对自己坚定的自信心。
其实,这三条都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具有这些坚强的性格品质,对弥补能力之不足及对能力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独立性一般表现有两种:
一是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如能够自己洗脸,会收拾玩具,不催促也会做所规定的事情,如按时起床上学、做作业等。
二是精神活动方面的独立性,如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对自己的行为有信心,有勇气做自己相信的事情,做错了也敢于承认。
儿童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坚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天的培养,至迟应该在3岁时就开始实施,并从小处着眼。首先父母可以先观察。比如,从孩子玩积木游戏中,就可以发现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儿童能够自己想出各种玩法,不断变换不同的模型,玩完后还自觉地地收拾积木;有些儿童却只会按父母的要求玩,搭好一种模型后就不知如何玩下去,经常还要父母帮忙。这反映了孩子在独立性方面的性格差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gge1/)如果发现孩子处处都依赖父母或长辈,一有困难就要父母为他解决,甚至稍遭挫折就在大人面前撒娇,要求补偿。作为父母,应该多教孩子如何去做,一旦孩子做对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做得不对,也要充分给予鼓励。这点对培养孩子坚韧性格非常重要。
来源:舜网-当代健康报
图老师育儿网友:我本人的性格较为内向,我的儿子刚刚一岁,可我发现他的性格也很内向,并且还很胆小,我不相信性格也会遗传,但又希望我的儿子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富于热情的宝宝,我该怎么办?
茅于燕:性格在心tulaoshi理学上是指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儿童的性格是在他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般来说,母子关系在儿童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你本人性格较内向,就要注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外在环境,帮助他更开朗、活泼。
比如:
1、多带他到亲友家去,让更多的人与他交往,有较广泛的社会环境,这对纠正胆小也有好处。
2、在家多与他玩游戏,激发他的欢乐情绪。
3、母子同阅有性格开朗主人翁的图画故事书。当然,一开始他不懂,慢慢地,他就会理解了,也可以自己编造,这样就更有针对性了。
4、最重要的是不要认定只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才好,实际上安静温顺的性格也并不一定坏,只是不同的性格而已,性格内向的人也一样可以成才。
5、儿童到两岁左右,随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才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在这之前和之后,可塑性还很大,你可以着意培养你喜欢的孩子的性格,但要适可而止。
朋友的宝宝20个月大时,有一次不小“啪”的一声跌倒在地上,妈妈正在写东西,从书桌那边问:宝宝没事吧,我们知道宝宝很坚强的!宝宝听了,没说话,眨巴眨巴眼睛慢慢往起爬。正爬着,外公从厨房快步走过来,边走边自言自语:咋回事儿?不是跌倒了吗,怎么没听到哭呢?宝宝闻此言,“哇”一声哭出来。妈妈笑了,说:宝宝呀,宝宝,你咋就这么“精”呢?宝宝听了又停了一下,然后就接着哭起来。
很幸运,当时我就在现场,目睹了这个耐人寻味的过程。凭着职业的兴趣,我想朋友那不足两岁的小小男子汉刚刚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心路历程:
回顾上面的那个场景,我们会发现:
当妈妈说“我们知道宝宝是很坚强的”时,那么妈妈倡导的是一种对痛苦的忍耐的坚强取向。而小孩子天然的会根据环境的要求行事,于是宝宝什么也不说,稍为调整一下,开始自己爬起来。
当外公说“不是跌倒了吗,怎么没听到哭时”,实际上有一个潜在的逻辑是,跌倒了应该哭,或者说跌倒了有哭(报警并获得安慰和帮助)的权利。孩子听后,马上“使用”自己的“合法”权利,大哭。
而当妈妈说“宝宝,你咋就这么精”时,宝宝就冲突了。妈妈提倡不哭,外公认为跌倒了就应该哭,自己先听了妈妈的,又根据外公的主张修改了行为,那么现在妈妈又说话了,自己会不会因此被怪罪呢?妈妈所说的“精”是什么意思呢?不过还好,妈妈是笑着说的,那至少说明妈妈还没有生气。反正自己已经哭了,再说自己还确实有点疼,那就继续哭下去吧。
当我想到这些时,心里形成一句话:孩子就是这样因我们而变!我们知道人根据遗传和环境来建构自我的,而家庭和父母就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孩子对环境静中的各种刺激无不进行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吸收和反馈,对父母更是如此。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为人风格,甚至我们的习好和弱点,孩子无一不对此进行应对。当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他们更多的采取的是听从和模仿。
在我刚刚参加的成长夏令营中,有一个七岁的男孩可以在马背上放胆驰骋,却见到一只小的可以捧在手里的小狗心颤腿软,原因是妈妈从小就怕狗;而另一个妈妈特别爱干净的孩子,当他面临一段泥路时,他宁愿脱离队伍、退回营地,也不愿意弄脏自己的鞋子;我也看到一个脚上早就起了水泡的孩子,笑呵呵的走完了“魔鬼日”的20公里,这种“皮实”和“乐观”从他爸爸身上也一眼就能看出来。
孩子就是这样随时可能因我们的言行和态度而变,既可以变得很好,也可以背上不该有负担,关键在于为人父母的我们要对孩子和我们之间的这种互动,有足够的觉察和必要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