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剖腹产率已接近50%,有些医院更高达80%。很多准妈妈认为剖腹产可以少受罪而选择剖腹产。但是,剖腹产的宝宝比起正常产道分娩的宝宝来,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养育问题。
易患新生儿肺炎。经剖腹产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没经过产道的挤压过程,使肺部存留的羊水不能彻底排出体外,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患,造成新生儿肺炎等。
感统失调,平衡能力差,手脚笨拙。当宝宝正常分娩的时候,宝宝的头部会受到挤压,产道的压迫对宝宝的感觉器官是一种良性刺激,这种刺激传导大脑,对脑部血管循环加强刺激,为脑部的呼吸中枢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对宝宝的听觉等是一次非常好的训练,而剖腹产的宝宝则失去了这一锻炼机会。剖腹产的宝宝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会造成胎儿大脑前庭功能发育不足。
适应能力差。剖腹产的宝宝与自然分娩的宝宝在智力上并无差异,但剖腹产的宝宝的适应能力要比自然分娩的宝宝的适应能力差。宝宝需要通过皮肤认识自身和环境,从而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正常的反应。剖腹产的宝宝有先天的触觉学习不良的现象,皮肤的触觉信息比较差,在婴儿时期都会有表现。他们往往不能适应皮肤所接触的各种信息,比如洗澡、换衣服。
情绪化、注意力不大集中。剖腹产的宝宝往往在家时脾气特别大,出门胆小退缩,不大方,怕拥挤;在社交上,宝宝表现得胆小退缩,情绪波动比较大,这种宝宝先天触觉防御过度。具体的表现是爱哭、睡不好觉、好动。
其实,剖腹产的宝宝在出生以后,完全可以通过恰当的养育和早教方式,把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降至最低。那么如何护理剖腹产的宝宝呢?
1、轻轻摇晃。在宝宝出生后的前3个月,要经常并且适度地抱着宝宝轻轻摇晃,让宝宝的大脑平衡能力得到最初的锻炼。
2、经过后天的运动锻炼可以弥补一定的缺陷。宝宝出生之后,让他多翻身、打滚、爬行等,大一点还可训练他们进行翻跟头、拍球、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动。
3、按摩抚触。对1对以下的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可以抚触按摩了。先把他包在浴巾里,轻轻的揉搓宝宝,让他的全身都能得到按摩。或者让宝宝躺在床上,用枕头轻轻挤压宝宝全身。
抚触6步曲
我们在做抚触的时候,最好能够一边做,一边与之交流,给予它无尚的赞美,说出我们的爱的感觉。总之,抚触是一种爱、一种治疗,它将带给您和婴儿欢愉。
一定要注意,抚触时手的力度切不可太轻,太轻反而会使宝宝感觉不适或搔痒,不能配合,只能做无用功,所以要有一定的力度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第1步:取适量婴儿油或婴儿润肤乳液,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
第2步: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宝宝右肩,并避开宝宝乳头,以避免形成刺激。再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到对侧进行。
第3步: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脐部;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
第4步: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手腕部轻轻挤捏,在确保手部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用同样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第5步: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脚踝部轻轻挤捏,在确保脚踝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跟按摩至脚趾。
第6步:双手平放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
这样一次完整的抚触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5-20分钟。总共分为6步动作,头部、胸部、腹部、臂部、腿部、背部。
4、刺激皮肤。室外环境也能刺激宝宝皮肤,天气好的时候,把宝宝抱出去,多活动,接触风和阳光的刺激;宝宝稍大些,用温差相对较小的冷热水交替给宝宝洗澡,刺激宝宝皮肤;用泥、沙刺激宝宝皮肤。
5、触觉训练。让宝宝玩水、沙、泥土;让宝宝光着脚走路;学习游泳;洗完澡后用比较粗糙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用电吹风给宝宝吹干身体;用毛刷给宝宝刷身体等。
6、谨慎对待剖腹产儿的情绪问题,不要训斥和惩罚他们,要慢慢引导纠正。
总之,对剖腹产的宝宝,妈妈要更加注意他们的情绪和触觉问题,在生下来就开始训练和纠正,避免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春天刚刚到来,人们还来不及欣赏春天的色彩,手足口病的魔爪就向小宝宝们伸出。千千万万的小宝宝都没能逃脱手足口病的魔爪,这个时候如何护理患病的小宝宝是最受关注的。下面小编把手足口病的护理对策送给每位家长。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图老师整理)、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现在是手足口病高发季。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在病程1—3天出现;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皮疹常见于手掌、足底及手指、足趾屈侧和侧缘、指甲及臀部周围,开始时为玫红色斑丘疹,逐渐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口腔黏膜、唇、齿龈、颊黏膜、舌面、咽部、软硬腭均可见小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该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重症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妈妈对宝宝的护理要注意六个方面:
1、轻症患病孩子不必住院,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继发感染;家人不要在室内吸烟。
2、孩子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家长不能因症状轻再将孩子送学校、托儿所或幼儿园。手、足、臀部的皮疹,在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碘伏。
3、防止孩子因发热而失去体液脱水,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4、孩子可能因为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易消化,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大一些的孩子,在饭前饭后要用淡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小宝贝,可以用消毒棉棒蘸淡盐水轻轻地擦拭口腔。如果孩子口腔内的溃疡引起疼痛,可将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粉涂在患处,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防止继发感染。
5、孩子的衣服、被褥要清洁,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及衣物等可用“84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晒;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局部可涂擦抗菌素软膏。
6、如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宝宝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嗜睡、厌食等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鼻出血又称鼻衄,在小儿期很常见,当孩子突然鼻子出血时,家长往往非常紧张,变得束手无策,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发生鼻出血呢?发生鼻出血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专家来告诉你:
常见鼻出血的原因:鼻出血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单纯由鼻部的病变引起,约占1/2左右,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也占1/2左右。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发生在鼻中隔的前下方,这个部位叫做“立特氏区tulaoshi”。
整体原因
1. 急性感染: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者是猩红热、腮腺炎等传染病,会出现高热,此时鼻粘膜的血管也会剧烈地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这种鼻出血一定伴有高热。
2. 血液系统疾病:患血液病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孩子表现为莫名其妙的鼻出血,此时家长要格外注意。
局部原因
1. 外伤:轻微的外伤如用力挖鼻、擤鼻,损伤了鼻中隔的“立特氏区”,可导致鼻出血。
2. 炎症:鼻腔局部的炎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会使鼻粘膜血管扩张或溃烂,而致鼻出血。
3. 肿瘤: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肿瘤,多富于新生血管,若出现溃疡、组织坏死及继发感染,都会表现鼻出血。
4. 气候因素:气候干燥,鼻粘膜干燥结痂,可致鼻出血。
发生鼻出血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1. 首先家长要镇静,要安慰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惊慌失措,使孩子害怕,哭闹不安,加重出血。
2. 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尽快将鼻出血止住。
①指压法,首先让孩子坐下,稍向前倾斜。一定要让孩子用口呼吸并捏紧鼻翼,使两个鼻孔封闭10分钟,要连续捏住压迫足足10分钟。一般可以止住轻度鼻出血。
②填塞法,用无菌棉球粘上云南白药,塞进鼻孔,或用止血海绵填塞。此时需注意观察咽部,若咽部有血向下流,说明鼻出血没有止住。
③扎指法,用绳紧扎中指的中节,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两鼻出血则两手同时扎。
④导引法,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左鼻出血贴右足心。
3. 平日注意预防,有鼻出血病史的孩子,除平日积极锻炼身体外,当气候干燥时,宜多饮水,并在鼻腔内点少许油剂,以保持鼻粘膜湿润,不挖鼻,不用力擤鼻。
如果这样处理还不能止住鼻出血,并且出血持续了20分钟以上,一定要寻求医生诊疗。如果你认为鼻部可能有骨折,可以用冰敷。如果头部其他部位受到撞击后,随之出现鼻出血,可能提示有颅骨骨折,此时情况紧急。无论什么原因,即便鼻出血被止住,也应该去看医生,找出鼻出血的原因,清除致病菌因素,防止再次出现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