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吃药
宝宝诞生了!每个新手妈妈都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可有时就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可恶的疾病还是会悄悄爬上宝宝的身体。这让新手妈妈手足无措!生病就需要吃药,可给这么小的宝宝喂药确是一个大难题。
喂药有优势
此时的宝宝比较小,其味觉发育还不太完善,对各种味道(包括苦味在内)并不敏感,对药物的反应比较轻微,当Tulaoshi.com然也还不知道反抗。相对来说,给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喂药有一定的优势。
喂药有劣势
3个月以内宝宝的吞咽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此时喂宝宝吃药时很容易呛到气管里。而且宝宝的胃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发生呕吐,再加上新手妈妈缺乏经验,有时喂药方法不当,往往吃进宝宝嘴里的药不多,撒得倒更多,没有达到吃药的效果。
喂药妙法
“奶瓶”法
湘湘6个月了,身体一直都不好,从小就爱感冒发烧之类的。最让湘湘妈心烦的是每次给湘湘喂药,由于太小很容易呛着不说,有时还会因为方法不当而浪费不少药。因为刚开始她是用小勺喂的。后来经过摸索,湘湘妈尝试着用奶瓶喂药,效果很不错。不但不容易引起呕吐,还省时省力,一举两得。
由于宝宝天生都对奶瓶比较感兴趣,妈妈在喂宝宝吃药时可以从这里“做文章”哦!而且用奶瓶喂药避免了药物的浪费,不会让药撒得到处都是。
1、把奶瓶冲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特别是用于喝奶粉的奶瓶。
2、用温水把药物溶解在奶瓶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chiyao/)3、让宝宝通过奶瓶吸吮药物。
4、喝完药后再在奶瓶里倒入一点温开水,让宝宝喝下去,以去除嘴里的苦味。
Tip:这个方法有个弊端,等宝宝稍微长大后,可能会厌恶奶瓶。
“注射”法
豆豆两个多月,最近天气太热了,豆豆的抵抗力有点弱,昨天竟高烧38℃。豆豆妈带他去了医院,医生说豆豆需要吃药降温,便拿来一个注射器。豆豆妈当时还以为是要打针呢!结果医生让豆豆妈抱好豆豆,让豆豆把头靠在豆豆妈身上别乱动,将那支不带针头装好药的注射器放进豆豆嘴里,5秒钟,药喂完了,又简单又快捷。这不禁让豆豆妈很诧异!
用“注射法”喂宝宝吃药方便快捷,现在很多妈妈都使用了这种方法。只是她们有的是从药店买的喂药器,构造跟注射器差不多。
1、准备好一支消过毒(再次使用时可以清洗后用开水烫一下)的没有针头的注射器或喂药器。
2、将要吃的药量好量装入注射器或喂药器。如果不是液体类药物,可先溶解一下。
3、把宝宝抱好,让宝宝的头不要乱动。妈妈一个人喂药时可以将宝宝的头靠在自己的身上,给宝宝一种情感的慰藉。
4、把事先准备好的有药的注射器或喂药器放在宝宝嘴的一侧,慢慢将药打入。
5、喂完药后,妈妈可以再用奶瓶或小勺喂宝宝一点水,以去除嘴里的药味。
Tips:
1、注射器或喂药器要放在宝宝嘴的一侧,这样宝宝不张嘴也可以放入,不要放在中间,放中间易呛着。
2、药不要一次注入太多太快, 一次注太多药会溢出来,一定要根据药量分几次打入。
条件反射法
可可3个月了,身体一直很健康,没生过病。有时也挺懂事的,好像能听懂大人说的话一样,貌似一个早熟的小家伙。可前段时间由于天气变化太快的缘故,小家伙不小心感冒了,一直咳嗽个不停。可可妈拿来了止咳糖浆,不论是用勺子还是滴管,小家伙就是不肯张口。后来可可妈想了一个好办法,对着宝宝的嘴唇边轻轻地吹了一下,这小嘴就反射般地张了起来,药也很轻松地喂下去了。
如果这么小的宝宝在妈妈给他喂药时不肯张嘴,妈妈可以利用“条件发射法”。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脸部嘴唇边的忽然碰触会下意识地产生张嘴反射,对比较近距离的吹气可能产生张嘴、吞咽等系列条件反射。妈妈在给宝宝喂药时可利用这样的“好时机”,将药匙或滴管轻轻的放入宝宝口中,但是要注意安全。此外妈妈还要确保自己没有感冒症状哦!不然会传染给宝宝的。
12
兵兵从医院看病回来,一路上紧闭着小嘴,提防回家要吃药。妈妈洞察到儿子的“秘密”,一再重复:“吃了药,病就会好,就不咳嗽了。”经过耐心细致地劝导,儿子终于把药咽下去了。妈妈高兴不已。可是,刚喝下药不久,兵兵就咳嗽了一声。他用不信任的目光望着妈妈,问:“我吃了药,病怎么还没好啊?”妈妈一时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小孩怕吃药。其实,大人也不爱吃药。可是,有病又不得不吃药,只求药到病除而已。但在对吃药治病的理解方面,小孩和大人的心态全然不同。小孩不明白,从吃药到病好,得有一个过程。兵兵不情愿地吃了药,吃了药就期望不再咳嗽。妈妈何尝不希望吃了药马上好呢,但是大人心里比较平静,她知道急也没用处。宝宝则不能。
孩子为何急
小孩凡事图老师都很急,比如急着要吃,急着要喝,急着要玩,急着要尿尿。这可以从孩子的认识能力上找原因,同时,也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关。
幼儿的思维发展还未成熟。孩子想事简单直接。对妈妈所说吃了药,病就会好,就不咳嗽了,他直接理解为药到病除。吃了药,还咳嗽,这种情景,他不能接受。于是他心生疑惑:是妈妈说错了还是妈妈哄骗自己呢?
幼儿的时间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幼儿还不会正确估计时间的长短。他们的时间知觉常常受感情支配,情绪色彩很浓。比如,他们玩得高兴时,即使玩上了两个小时,他们也会说:“我们才玩了一会儿。”而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却认为时间过得太久太久了。大人对时间长短的感觉,虽然也会受感情影响,但是大人的时间知觉,能接受理智支配。
幼儿往往不能找到正确的时间标尺。人们对时间的判断,常常依靠一些参照物,或所谓标尺。比如,看太阳上升或下山来估计时间的早晚。但是时间参照物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需要多个参照物。而幼儿把握不了复杂的时间标尺。如幼儿正在吃午饭,天突然变暗,幼儿就惊奇地问:“我们现在是在吃午饭吗?怎么是黑天了呢?”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弱。孩子的这种特点,加上认知水平不高,就使他们常常对时间估计错误。比如,有个幼儿很想要玩具赛车,妈妈答应明天给他。这个孩子听说要等到明天,就马上到床上去躺下。
原来,他以为睡一觉起来,就是明天了。有的孩子,为了让星期天快点到来,会立即去把日历撕掉几张。
父母的对策
解决孩子的认识问题,不可以简单化。在上面所举的例子里,妈妈劝孩子吃药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说“吃了药,就会好”,而要多说几句。如:你如果现在把这一片药吃了,明天再吃一片,咳嗽就会少一些了,咳嗽起来,也不那么难受了,等到你把这几片药都吃了,病就会好了。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对吃药治病有所了解,也可以减少孩子对妈妈的疑虑。
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有一个孩子需要吃中药,妈妈设法鼓励他自己吃。每一次吃药前后,都这样鼓励他,说他勇敢、能干,像个大孩子等等。这个孩子就持续一段时间天天自己把汤药喝了。
采取有趣的方法。有位妈妈在孩子喝中药时说:“你自己喝,咕嘟咕嘟,药就会下去了。我帮你数着,看咕嘟几声?”这样做,实际上是帮助孩子转移了喝药的不愉快情绪。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吃药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余明医生跟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经验1:从“下颌部”喂药不会呛咳
给孩子喂药,成人都是参照自己吃药的方式———张口、灌药、吞下。但半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药虽然简单,却难免太急引起呛咳和呕吐,并不是好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余明医生说,要让小宝宝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baobaochiyao/)经验2:鼓励大孩子自己吃药
孩子到了2岁,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这时孩子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一旦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药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时,不愿意吃药,家长不忍心强迫,想着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针,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药的想法,毕竟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余明说,小孩3至6个月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经验3:孩子吃药呕吐咋办
孩子小时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会吐,吃药更是如此。这种呕吐是无意识的,只要是喂药后不久,吐掉的药量都要及时补回,否则达不到药效。但3岁以上的孩子吃药呕吐常常是家长惯的,孩子不愿意吃,吃药就觉得恶心,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也要从小引导,方法和上面讲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实在不肯吃药,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失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经验4:吃药要谨遵医嘱
所谓谨遵医嘱,就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药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随意加减,减了没有药效,加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每次的药量需要精心计算好。只有在吃药立刻呕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回相应的量,否则该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药后半个小时呕吐了也不用加。医生若一次开了好几种药,只要没交代分开吃,通常都可以把几种药混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搭配后不能放太长时间。
另外,思密达和吗叮咛必须在饭前(含喝奶前)半小时吃,前者是让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后者是促进胃肠排空,不提前吃就没有效果。但多酶片是开胃的药,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热、退烧的药物,饭后吃即可。若孩子频繁呕吐,则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药。
最后,要强调一点,除了退烧药,不要把孩子的药常备在家,小孩不舒服应该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
受访专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医生 余明
文/记者 宋导 通讯员 温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