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体重在4500克以上的宝宝在医学上称为巨大儿,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孕妇的营养情况有关,妈妈患有糖尿病或体内带有糖尿病原时,往往容易生出巨大儿。
巨大儿并不一定都是病态,对那些出生时体重过高而肌肉骨骼坚实的宝宝,喂养量应该以宝宝体重与正常儿体重的折中数计算。如正常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公斤,该宝宝的体重为5公斤,则按4公斤宝宝的喂养量给予喂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标准,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参考医生的意见确定宝宝的喂养方案。如果宝宝吃得多,身体长得结实均称,身高与体重同步增长,那么就应该给予宝宝足够的喂养量,充分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宝宝只长体重不长个,肌肉松驰不结实,那就要考虑是否喂养不当。
不合理的喂养引起的虚胖宝宝,一般肌肉不结实,有贫血症状。这种宝宝的消化功能不正常,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也较弱,易患疾病,时间长了有可能发展成营养不良性水肿。对这样的宝宝应多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品,同时适当减少淀粉类、鱼类和肉类食品的喂养量。等宝宝长到6个月以后,可适当多供给些蛋类、鱼类和肉类,以补充蛋白质和铁质,使宝宝体重缓慢增加,并使肌肉骨骼坚实起来。巨大儿往往胃口也大,妈妈的奶有可能不够吃,这样就必须采取混合喂养。有的父母怕宝宝吃不饱,就在宝宝的奶中加入奶糕等辅食,这些辅食中多含淀粉,用来喂养巨大儿宝宝是非常不合适的。
“巨大儿”危害多 准妈妈如何预防生“巨大儿”?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周围有朋友或同学说自己出生的时候有八斤多,我们父母辈的人也总是把孩子出生的时候体重高当做炫耀的资本,胎儿越大就越健康吗?宝宝出生时体重真的是越高越好吗?其实胎儿过大过胖会给胎儿自身和准妈妈带来很多健康隐患,除了新闻中偶见的出生时有十几斤的“巨婴”是“巨大儿”,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克(也就是8斤),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巨大儿”了。孕期准妈妈应该严格预防孕育出“巨大儿”。 一、为什么会出现“巨大儿”? 造成“巨大儿”的因素,分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包括以下最常见的两种: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是准妈妈孕期营养过剩,摄入蛋白质和糖类过度。 2、病理性因素相对复杂,有以下几种:准妈妈血糖异常(如患妊娠期糖尿病且未得到控制);Rh血型不合溶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错位);Beckwith综合征等等。
二、“巨大儿”如何诊断? 对于过度肥胖、有糖尿病的准妈妈,平时就应重点观察,可以通过测量宫高和腹围推测胎儿体重,更准确的是根据B超检查的数据来预测胎儿体重。大于4000g的,就可称之为“巨大儿”。
三、孕育“巨大儿”有何危害? A、对胎儿的危害 a、在分娩时由于“巨大儿”身体过胖、肩部过宽,通常会卡在骨盆里,通过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骨骼损伤,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还会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b、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肩丛神经瘫痪,严重的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c、“巨大儿”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疾病; d、“巨大儿”中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等畸形的比例高于一般正常体重儿,并且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 e、如因为体重过大而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的新生儿因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的骤变,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肺部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者。 B、对孕产妇的危害 一般来说,胎儿体重正常的情况下,胎儿都是通过母体的骨盆娩出的,但“巨大儿”的胎头大而硬,往往胎头会在骨盆入口处“搁浅”,再加上“巨大儿”身体过胖或肩部脂肪过多,同时并发肩难产,则困难更大,常需施行剖宫产。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母亲健康和生命。 a、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由于阴道过度伸张或撕裂易造成子宫脱垂; b、分娩期的延长、子宫收缩不良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甚至死亡,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产妇死亡率为0.488%,其中“巨大儿”造成的难产死亡率高于顺产死亡率; c、由于胎儿太大出生时会很困难,容易导致产程长、难产及产道撕裂伤。情况严重的,不但阴道裂伤,甚至会发生子宫和膀胱破裂; d、剖宫术后引发的伤口感染、腹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等症,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
四、准妈妈如何预防孕育出“巨大儿”? 1、应按时作糖筛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 本身有糖尿病的准妈妈,孕期一直要特别重视对血糖的控制,平时血糖正常,但怀孕后由于体内的胰腺功能不正常,导致血糖偏高而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也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否则这些偏高的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正常胰腺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将这些糖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胎儿体重增长比正常体重孕母所生的胎儿快,到足月分娩时就长成了“巨大儿”。 2、饮食要适量。孕妇要少吃多餐,尤其孕中期以后,每天可以吃5-6餐,但每餐以八分饱最好。孕期忌讳暴饮暴食,每日摄入的营养能够满足孕妇和胎儿的需要即可。经常吃一些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以摄入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 3、应适度运动。只要没有医生要求的保胎需要,孕妇不要整天坐着或躺着。要通过运动消耗掉摄入的过多的热量。 4、及时产检,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当发现胎儿增长过快时,应该及早去医院做一次糖耐量的检测,并向医生咨询如何合理调整饮食。生个巨大儿其实并非好事
28岁的湘潭药房护士聂俊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生了个5.25公斤重的大胖小子。目前,母子俩身体都很健康。按照婴儿体重标准,超过4公斤的婴儿就是巨大儿,可现在已不是新鲜事了。记者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等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我市巨大儿的出生比例逐年增加,产科医生不禁感叹,婴儿体重标准是不是也要改改了?
小“超男”吸引众人围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udaer/)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内看到了睡在床上的这个小“超男”,小脸胖嘟嘟的,胳膊也比一般新生儿要粗上不少。因为个大,他“饭量”也不小:每隔2小时就得喂葡萄糖水和牛奶,牛奶一次能毫不费劲地喝二三十毫升。 “这么重的新生儿,太少见了……”消息立刻在医院传开了,不少产房病人和家属都跑来看这个胖小子,这个巨婴一下子就成为“焦点人物”。
2月22日下午4时许,怀孕39周多的聂俊英出现胎膜早破随即进行剖宫产手术。孩子的头出来的一瞬间,还是把接生的医生们都看愣了。“脸显得特别大,哭声也特别嘹亮,我抱在手里就估计肯定超过4公斤了。”接产护士说,一称体重果然有5.25公斤,身长也有54厘米,孩子经检查各项指标评分也在9分以上。
巨大儿其实并非好事
“医学上一般把超过4公斤的新生儿都称为巨大儿,目前超过4公斤的宝宝并不稀罕,但5公斤以上还是比较少见。”据该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蔡敏介绍,一般新生儿体重在3公斤~3.5公斤是最理想的,若重量超过4公斤,会带来生产风险。此外,巨大儿成年后得糖尿病、高血压的概率都高于体重正常的孩子。
“以前,如果谁家儿子超过4公斤,那绝对是附近的大新闻。”蔡敏说,但现在每隔多久就会接生巨大儿,如果没有超过5公斤,都感觉不算是新闻。tulaoshi以前是要告诉孕妇,怀孕期间要多补充营养,现在则是要叮嘱她们应该注意“减肥”了。
婴儿体重标准得改了?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巨大儿的出生率逐年增加。仅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接生的巨大儿就有81个,去年则增加到117个。而今年1月就已有19个巨大儿“呱呱落地”。
对于巨大儿逐年增多,蔡敏也认为,如今生孩子的人群多是80后,80后生活条件较好,个子提高了不少,这一群体生出的孩子肯定比20年前的孩子要大要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udaer/)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医学专家表示,我国的婴儿体重标准仍然是20年前的,这多少和现状有所脱节,婴儿体重标准也许应该改改了。对于标准到底该怎么改,专家认为可对新生儿信息进行汇总后取一个科学的平均值。
婴儿喂养 3大喂养方法指南
相信爸爸妈妈都知道,婴儿期的喂养方式主要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辅食添加,那么这3大喂养方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小编将为您介绍婴儿喂养——3大喂养方法指南,爸爸妈妈快来学习一下吧。
婴儿喂养方法一:母乳喂养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母乳是宝宝最纯天然的营养品,对于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宝宝出生后的半小时后,妈妈就可以给宝宝添加母乳了。在给婴早期的宝宝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要根据宝宝实际需要进行喂养,以宝宝能够吃饱为基础,可以以多次少量的原则喂养。在宝宝成长到可以添加辅食的时候,妈妈就可以慢慢的减少母乳的喂养,让宝宝在辅食中吸收更多的营养,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为宝宝的断奶做好准备工作。
婴儿喂养方法二:人工喂养
有一部分宝宝由于各种特殊原因,无法用母乳喂养,那么就需要用牛乳、羊乳、其他代乳品等人工喂养的方式进行营养补充。人工喂养虽然能够免去了妈妈一个人的辛苦喂养工作,爸爸也能给参加进来,但是如何掌握喂奶的量是很需要经验的,尤其是要根据宝宝的实际发育程度进行人工喂养。具体的婴儿人工喂养奶量公式为128ml×体重(kg)。例如,宝宝5kg,那么需要的奶量就为640ml。在奶粉的冲调方法上,由于奶粉的表观密度为0.5-0.6g/ml,因此在给宝宝冲调奶粉的时候,就可将奶粉与水用1:4的比例冲调。
婴儿喂养方法三:辅食喂养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上,相信细心的爸爸妈妈已经事先了解了辅食添加的原则:从少至多、从稀至稠、从细至粗、从单一至多种等。我们也给爸爸妈妈介绍过,添加辅食前宝宝会给你6大信号,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辅食喂tulaoshi.com养。
您还可以浏览我们的《宝宝学走路 游戏中也可以完成》与《宝宝辅食吃蔬菜 4个错误要避免》,了解更多宝宝护理方面的小知识。
喂养专家:奶黄喂养价值高
当婴儿呱呱坠地之后,妈妈和周围的亲属马上就会想到孩子的饮食——母乳。母乳来了,大家皆大欢喜,但有人说:“奶黄不可喂,过两天变了颜色才能让孩子吃。”于是,只得让黄色的乳汁白白流掉。乳汁迟迟不来或只有点滴,饿得婴儿大哭大叫,急得父母抓耳挠腮。有人建议说:“多给孩子的妈妈煨点汤喝,汤能催奶。”有的妈妈喝了汤后很快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奶黄不可弃”才是真道理
乳汁,俗称奶,从妇女怀孕之日起它就开始酝酿了。妇女怀孕之后,乳房内的乳腺受到胎盘内分泌的影响,开始增长发育,到婴儿出生后的两三天,乳腺又受脑下垂体催乳素的作用,开始分泌乳汁。最初几天分泌的乳汁呈黄色,这是由于其中含脂肪量较高的原因,这种乳汁富于营养,并且还有促进婴儿排泄胎粪的作用。
可见,“奶黄不可喂”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白白将这些乳汁流掉是可惜的,应当让婴儿吃。以后,乳汁渐渐变为白色或淡蓝色,分泌量也逐渐增多。
母亲情绪会影响乳汁分泌
乳汁分泌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母亲身体健壮、情绪愉快、休息充分、营养适当,乳汁分泌就多;恐惧、易怒、精神抑郁、忧伤、过度疲劳、身体虚弱、饮食质量差,乳汁就少。因此,产妇及其家属都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有足够的食粮。
有人对乳汁少不以为然,认为没有人乳,用牛奶、羊奶照样能养活孩子。其实,母乳有着比牛奶、羊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但适合新生儿胃肠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保护婴儿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母乳直接向孩子口内喂哺,可以避免细菌污染。
研究还证实,母乳对下一代智力的发育有关键性的作用。祖国医学也给母乳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为阴血所化,有益五脏,补虚羸,养心肺,利皮肤,润毛发,明眼目,令人肥泽的功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