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准妈妈吃菜要多样化(图)
孕妇吃菜要多样化
准妈妈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营养,而鸭血、菠菜、豆腐三者搭配,堪称孕妇食谱中的“绝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营养学副教授金玮向准妈妈们推荐这个“黄金搭档”。
妊娠期的女性比一般人对铁质的需要量更大,动物血被称之为“液体肉”,含铁量较高,而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
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以动物血为原料的香肠、点心等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孕妇多吃些有动物血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但食用动物血无论烧、煮一定要氽透。与鸡血、猪血比较起来,鸭血更嫩一些,而且异味也相对要小,因此建议孕妇多吃鸭血。
补钙是孕期女性的当务之急。豆腐作为食药兼备的食品,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其钙含量相当高,研究证明,每100克豆腐中的含钙量为140~160毫克。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对痔疮、便秘有治疗作用。菠菜还是维生素K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研究表明,如果在补钙的同时增加维生素K,可以大大提高补钙的效果。
如果担心菠菜的涩味,只需在沸水中焯1分钟捞出,即可除去80%以上的草酸。先炒豆腐,再放焯过的菠菜,这样混在一起吃就没有问题了。菠菜中的维生素K不怕热,也不溶于水,所以用热水焯菠菜的时候,不会引起维生素K的损失。
孕妇必吃的坚果:花生(图)tulaoShi.com
花生
含有约50%的脂肪和25%的蛋白质,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孕妈咪常吃可以预防产后缺乳。花生衣(即红薄皮)中还含有止血成分,能提高血小板数量,是孕妈咪补血的药膳。
摄入量:半把(约25~30克)
Tips1:花生受潮后很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而污染后产生的黄曲霉素有很强的致癌性。故花生宜密封存放。
Tips2:用新鲜花生叶煎水代茶饮,还可以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挑挑选选:优质的花生果壳呈土黄色或白色;果仁呈各不同品种所特有的颜色,色泽分布均匀一致,颗粒饱满、形态完整、大小均匀,肥厚而有光泽,无杂质;将花生剥去壳后嗅其气味,品质好的花生具有花生特有的气味。
春天到了孕妇应该严防风疹
每到春季,医院里的病号儿都会增多,在这里特别要提醒那些准妈妈们,更要注意自身的健康,如果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内感染了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危及胎儿。
孕妇春季宜多吃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牛肉、猪肉、鸡、蘑菇等,以及含足够的维生素、无机盐,如新鲜的莼菜、柑橘、柠檬等,其中含有维生素C,有助于抗病毒。
此外,胡萝卜、苋菜等含有维生素A,具有保护呼吸道黏膜和呼吸道上皮的功能,抵御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核桃、芝麻、菜花含有维生素E,能提高免疫能力。
准妈妈冬季进补宜凉忌温热
冬日食疗要“辨证施膳”
大多数中国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有些怀孕的妇女也常买些滋补药品服用,以求强身健体,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但事实上,任何药物(包括各种滋补药品)对人体并非都是绝对安全的,它们进入人体后要经过某些器官的吸收、分解、代谢,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或过敏反应。同时,准妈妈体内的酶系统也会发生某些变化,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不易解毒或难以排出,常可蓄积中毒。有些药物在母体可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流产或死胎。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对准妈妈来说,妊娠期间通常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气有余而血不足”的状态,进补时应遵循“宜凉忌温热”的原则,即使机体虚弱者也切忌滥吃滋补药品。
因为体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补药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别,服用不当,将会适得其反。一般认为,准妈妈最好选用清补、平补之品,如太子参、北沙参、生白术、淮山药、百合、莲子等。凡属温热补品,如鹿茸、鹿角胶、胡桃肉以及人参桂圆汤等均不宜服用。
此外,中医研究还表明,人参系大补元气之品,孕妇久服或用量过大,会阴虚火旺、气企阴耗,对安胎不利。而桂圆性味甘、温,有益心脾、补气血和安神作用,但甘温之品能助火,火动阴血对母婴健康则有害无益。因此,准妈妈如何进补,应由医生详细体检,根据体质情况,确定补药品种,适时适量合理服用。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准妈妈:蜂王浆不宜食用。因为蜂王浆内含有雌性激素,可能会引起胎儿的性早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小知识:冬季阳光是“补品”
冬阳是最廉价的“补品”。常晒冬阳,可降低孕妇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减少佝偻病儿的发生率。准妈妈在冬季多晒太阳,可促进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易被人体吸收到血液中,保证胎儿骨骼和牙胚的正常发育。此外,常晒冬阳可增强准妈妈的抵抗力,预防各种感染。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常晒冬阳还有利于防止准妈妈的情绪波动,杜绝冬季抑郁症的发生。
芦荟品种多 并非都能吃
近几年,杨小姐一直被脸上反复发作的青春痘所困扰。前不久,她听朋友说吃芦荟可以治疗青春痘,正好家里种了一株芦荟,于是她折了几片叶子,不仅挤汁内服,还嚼食叶肉。结果,当天夜里,杨小姐出现剧烈腹痛,不停地出冷汗,脸色苍白,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经及时抢救方才脱险。医生告诉杨小姐,芦荟品种繁多,分观赏性、药用性和食用性等不同的种类,有些芦荟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神奇的芦荟是集观赏、药用、美容、食用于一身的植物,具有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抗肿瘤、愈合伤口、清热通便、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增进食欲、泻下通便、护肤美容等诸多作用。因此,芦荟在民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植物明星,不少人在家里种上几盆,既美化居室环境,又能随时取用。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德兴提醒,芦荟品种多,并非所有品种都能吃。
哪些芦荟品种可食用?
芦荟种类繁多,已知的有300多种,按其用途可分为药用芦荟、食用芦荟和观赏芦荟。药用芦荟有10多种(如好望角芦荟等),食用芦荟只有几种,其余大多为观赏芦荟。(图老师整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可食用的芦荟品种有库拉索芦荟(俗称美国芦荟)、斑纹芦荟(又名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木立芦荟(又名日本芦荟、小木芦荟)等。库拉索芦荟是目前利用最广泛的品种。它含有丰富的凝胶,可加工提取芦荟原汁、浓缩汁、芦荟结晶粉。它的鲜叶可直接食用,还能应用在食品、药品、美容品等方面。
大多数芦荟品种只是观赏植物,不能食用,也不能药用。有些芦荟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有毒的龙舌兰与芦荟形态相似,切不可误食。若误食了观赏芦荟或龙舌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中毒症状,应速去医院急救。
可食芦荟也要安全食用。食用芦荟,可选用芦荟的新鲜叶肉部分。为了安全起见,应把芦荟表皮除去。因为表皮内含有会导致腹泻的芦荟大黄素,而且除去芦荟表皮的同时,也可把芦荟的苦味素除掉。若将叶肉部分用开水烫一下,既可杀菌消毒,又可把表皮和叶肉结合部的不良味道除去,这样食用时就更加爽口了。
具体食用方法有:生嚼、炒用、打汁饮用、煎汁服用、浸酒饮用、浸蜜服用、冲茶饮用、烘后研粉吞服等。
芦荟用量有讲究
作为中药材的芦荟叶汁的浓缩干燥物,口服剂量是每天2~5克。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身体较弱者应视具体情况而减少用量。如果服用过量、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重者出现出血性肠炎、便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孕妇会出现骨盆充血甚至流产等后果。
作为蔬菜食用的新鲜芦荟,其药性、作用较芦荟干燥物平和,但食用时依然有量的限制,一般常规用量为每天15克左右,体弱者应酌减。长期服用新鲜芦荟,也会导致月经量过多甚至流产等。所以不可长期、超量食用。
孕早期营养不良致胎儿脑畸形
宝宝大脑的发育不是一出生就定型,0~3岁都是宝宝脑部发育的黄金期。本文针对宝宝脑部发育的过程及所需要补充的营养,提醒家长把握住婴幼儿脑部发育的黄金期,养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宝宝。
脑部发育从胎儿开始
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胚胎开始,最早在18天时,胚胎就可看到最原始的神经组织──神经板的出现。经过一连串的成型过程,大约一个月左右可以看到大脑的雏型。因此怀孕第一期(前3个月)以中枢神经系统成型为主。
接着怀孕第二期(第4~6月)为神经移行──母细胞由中心部移行至脑部皮层。怀孕第三期(第7个月之后)主要是神经母细胞分化成多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细胞。
大脑整体结构大约于3岁时完工。有趣的是,新生儿的大脑微观下神经细胞彼此间的联结(称为突触)有如杂草丛生,数量多且杂,远远超过成人神经网络,然而这就像欠缺规划的都市街道一般,数目多却毫无效率可言。唯有经过不断学习的过程,修剪这些杂乱无章的神经网络,才能将经常使用的神经传递路径拓宽成高速公路,铲除不常使用的、无功能的羊肠小道。由此可知,出生后虽然大脑外型大致定型,但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仍处于时时建构、时时修正的状态。
孕期营养补充须适当
既然大脑成型在怀孕第一期就开始,因此母亲营养状态从怀孕早期便可能影响宝宝日后大脑外型及功能。孕妇早期若营养不良,就可能造成胎儿脑部畸形。举例来说,如维生素A缺乏可能造成大脑过小及眼睛畸形,叶酸不足可能造成神经管缺陷。
既然孕妇营养对胎儿脑部这么重要,那么大量额外补充维生素是有益无害的吗?其实过犹不及。过多的维生素A已被证实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畸形。因此孕妇营养的确要注重,但营养补充要适度,不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