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习惯?
明明那些题他都会,由于太粗心,考试时都做错了我儿子人很聪明,可就是个‘马大哈’……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来自父母的抱怨声。日前,一位焦虑的妈妈专门给本版写来了一封信:儿子是小学一年级新生,最近的几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只有80多分,这在班级里算很差的成绩。可是卷子发下来,那些错题他又都会,就是太粗心了。像一个段落之前要空两格,我教了他无数次,他也晓得,可考试时就忘了。现在我非常焦虑,毕竟一年级就成了‘差生’,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请问该怎样引导粗心的孩子呢?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为此,记者采访了心理老师和几位成功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坏习惯的家长,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观点。专家观点目标激励循序渐进学习粗心是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家长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一、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想着玩电脑、看电视。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便规定做1小时作业,才能去看电视。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总是心不在焉。如果家长把督促孩子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对5道题才能玩,结果可能他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因此,家长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方法是:化时为量,即把再做30分钟,改为再做5道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30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二、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不妨让孩子在错题集中把错误记录下来,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点的自觉性很有好处。三、要避免做作业疲劳。许多孩子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其实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家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启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四、用目标激励孩子上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减少×的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家长妙招准备一本错题集我认为孩子考试粗心主要与这几方面有关:一、知识掌握不扎实;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平时做作业马虎;三与性格有关,有些孩子性格大大咧咧,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我觉得要克服孩子学习粗心的毛病,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上课要专心听讲,回家后要复习,要弄清楚每一个知识点,不要囫囵吞枣;二、设法提高孩子平时做作业的质量;三、可给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让孩子把每次做错的题目抄下来,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画出来,然后按正确的方法再做一遍,分析错误原因进行总结。这样坚持下去,粗心的毛病一定能改掉。培养专注力很重要这位母亲的困扰,我也曾遇到过。那时儿子也刚好上小学一年级,做题目非常粗心,成绩也不好,我一度非常忧虑,后来咨询了很多人,才发现跟我放学后把他接到单位来做作业有关系。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孩子,本来就贪玩,再加上办公室嘈杂,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做作业,久而久之,他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坏习惯。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提醒父母,在孩子学习之初,一定要为其营造心无旁鹜的环境。像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打牌搓麻将,这都会对孩子造成干扰。为此,我进行了积极地补救。除了让他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外,我还有意识地培养他的专注力。比如,选择他喜欢的也适合的知识,在规定时间内让他学完,然后给他奖励;同时承诺,只要他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他想干什么、玩什么(只要是正当的事情)都可以。后来他自己也感受到这样做的好处,常常在人多的时候拿着一本书看,主动考验自己。做事情全神贯注了,自然就不粗心了。巧用心理暗示首先我们要适当掌握一些心理辅导技术,运用有效的强化方法。有时我们因为孩子粗心而打骂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说他粗心,再要求他以后不许再粗心了,其实这样做是在强化孩子的粗心,因为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如果我们反过来,在他粗心的时候不理睬他,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细心时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要给孩子贴负标签。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唠叨,否则他很可能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每个人包括孩子都会有一种求证心理,他经常犯,刚好证明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总之,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肯定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
孩子好强受不了挫折怎么办?
孩子太要强了,受不了挫折怎么办?不管做什么他都想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好他就会自己到一边哭,我们应该怎么教育他?
家长苦恼:孩子太要强了,受不了挫折怎么办?不管做什么他都想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好他就会自己到一边哭,我们应该怎么教育他?一位母亲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个性要强的孩子真不少,乐乐小朋友上幼儿园中班,个性比较内向,但是她特别要强,容不得别人说她一点不好,受老师批评后回家哭半天。面对个性特别要强的孩子,妈妈该怎么办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专家支招:科学引导孩子与别人比较
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最真实表达的阶段,他不会因为在乎别人的脸色眼神而控制自己。从这个阶段就能看出来孩子的先天气质到底是什么样的,即有些孩子做事表现出无所谓和随遇而安,而有些孩子却表现出敏感焦虑和完美倾向。这些表现无所谓好坏而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因材施教。
表现得要强和完美倾向的孩子做事情喜欢攀比,常常会忽略过程中的享受和快乐,看起来积极要强的他们更容易表现出自卑和退缩。要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指导的话,我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1。引导孩子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淡化过程,不要总要结果论英雄。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不顾后果,这样的孩子就是因为过分关注结果而淡化了过程,少了不少享受也少了不少总结和反思。如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宝宝能想到这样去做真了不起!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等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2。引导孩子和自己比较,并科学艺术地和别人比较。
要强孩子的一个特性就是喜欢和别人比,总希望自己是第一,总是把自己笼统地和别人做比较。首先,要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和自己比较;其次就是在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父母坚持这样引导,逐步孩子就会慢慢形成全面的评价观念和能力。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是不喜欢听到自己的不足的,也不喜欢听到别人的优点的,他可能会哭泣发脾气,这个时候不要和孩子讲道理,而是冷处理。让孩子充分发过脾气后,宣泄过他的情绪后再和孩子做简单的分析。冷处理是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平衡情绪和反思,这样的效果比父母长篇大论的说教效果要好。
如何把“惩戒”用得恰到好处?
惩戒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惩戒,顾名思义,包括惩和戒两层含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诫人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一句话,惩戒意味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虽然是一种特别的教育,但在本质上同期望、激励、表扬等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教育需要将惩戒与体罚区分开来。两者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戒权,也应该合理利用惩戒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掌握好惩戒的度。惩戒教育,孩子能承受多少?有个初三女生因为和同学打架,学校进行了点名批评,这个女生回家后就喝农药自杀了!这个不该出现的行为为什么出现了?女生在遗书中写道:我没有勇气再走进学校大门。人人都在说惩戒教育的必要性。但孩子心里能接受多少,真正能承受多少?作家魏巍曾经这样回忆他小学时候的班主任蔡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教鞭高高举起,轻轻敲下,将深沉的爱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这要定格成为师爱的至高境界。惩戒教育,考验教师的智慧激励教育是爱,赏识教育是爱,惩戒教育也是爱。惩戒教育尤其考验着每个教师的智慧。(1)惩之心:批评和教训不是目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惩戒,是基本爱,是爱护和尊重;(2)惩之度:关于这个度,是最具争议的地方。过了就变成了体罚,老师务必把握分寸,合理并且合法;(3)惩之策:惩戒,是讲求策略的。老师要充分了解惩戒对象,了解整个事情经过等;切记冲动是魔鬼,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情绪而误判了学生;要讲究个体差异性,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最后,要注重沟通,包括与当事人、与家长、与相关知情者的充分沟通。班主任要善用透着爱的惩戒当你发现孩子犯了错,在第一时间,可以尝试一些透着爱的惩戒。(1)犯了错,通过做好事来将功补过。比如,罚其养护花草一盆。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孩子心存善意;(2)批评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们被触动,而不是给他们难堪。表扬用广播,批评用电话这对于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3)以身作则是一种无声的批评。阅读课上,有学生上厕所,砰的一声很重地带上门,我没有大声呵斥,而是借故离开,轻轻地开门,再轻轻地关上,之后这种情况再也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