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真言教子法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教育子女可谓是一个系统工程,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甚至会误入歧途。听了教授的讲座,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子女学习好,样样出色,但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现在,社会进步迅速,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如果家长忽视了学习,就会与子女拉开距离(俗称代沟)。我认为: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首先应该做到。试想一下,子女正在家中埋头苦读,而家长却忙于修长城、斗地主、神吹乱侃,作子女的会有何感想?这倒不是说,家长不能忙玩,但一定要注意时机和方式,这点我深有体会。休息日时,我也会在电脑上玩游戏,尽管我关闭了声音,但女儿仍会跑过来观望,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二、多鼓励,少批评我们一贯强调:称赞人是一种美德,但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做到。子女未能考好,我们会发脾气,说一些过分的言语。其实,子女又何尝不想做的更好,也一直很努力。我们应该对孩子的不足客观分析,及时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注意方式方法,多鼓励,少批评,加以正确引导,孩子的进步可能会更快。三、培养兴趣,全面发展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子女的兴趣所在,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女儿喜好电脑,我们没有因网络世界复杂而妄加限制,而是注重培养,并购买了一些工具软件进行学习,鼓励其参加有关竞赛。所以孩子的电脑水平一直不错,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我们做家长的,并在湖北省第三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奖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女儿的学习成绩也未受到任何影响,各学科均衡发展。四、加强沟通,了解需求现在,子女接受新生事物的方式比我们做孩子时要广泛的多,电脑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都是传播的工具,信息量大,孩子受到的诱惑也多。我们做家长的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掌握孩子的动向。比如说,孩子喜欢听歌,只要不过分沉迷其中,我们不反对,有时还会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我们可以成为朋友,拥有共同关注、共同探讨的话题,避免简单地说教。通过交朋友,我们了解其所思所相,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重心。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被父母寄托了太多的希望。让我们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时时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从小培养孩子有主见
策 略: 一、让孩子作主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如过生日请哪些小朋友,到商店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玩具等。 大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如房间的布置,可以和孩子一起筹划设计方案,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可行,则尽量采纳其建议。二、教会孩子说不要使孩子有主见,必须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说不游戏,家长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比如,家长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孩子说:不对,毛巾被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告诉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可能出错。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三、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游戏家长可以找出一个主题或者难题,让孩子想出多种方法解答。如小猴不小心掉进猎人为抓大灰狼而设的陷阱里了,它该怎么办呀?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口渴?引发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温馨提示:在做游戏时,家长应该注意:不要滥加指责与批评;孩子的答案越奇怪越新鲜越好;数量越多越好;想的办法越实用越好。这样可以使孩子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自己原来也有很多好主意。这样做不但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主见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6、及时惩罚莫迟疑: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挖苦: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