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宝宝慎用学步车
家住城区的曾女士说,她的宝宝刚满6个月,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最近天气较好,社区广场上,一些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学走路十分可Tulaoshi.com爱,自家孩子本是放在婴儿推车里,可孩子爷爷也想让宝宝试试学步车,曾女士不知道宝宝是否适合,却又不好阻止老人。
如今,市场上推车、学步车很多,有坐的、有躺的、有站立的,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呢?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一步、两步、三步……加油!”经过十个多月的精心养育,小宝宝开始抬起脚丫,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进发了。
然而,这个世界充满危机,怎样才能让宝宝安全迈步,踏实走向未来呢?
安全学步三步走
宝宝学步需经过三个阶段,妈妈如何做好保护?
摇晃期
起初学步,宝宝总会摇摇晃晃的,妈妈对宝宝的正确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千万不可牵拉宝宝,牵拉宝宝容易使宝宝脱臼。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让宝宝练着扶着床,墙这些坚实的物品学走,建议不要让他扶着不稳当,有轮子的物品,小宝宝重心不稳,容易摔跤。
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这时,爸爸妈妈的鼓励最为重要。同时,还要保障宝宝的安全,宝宝学会走后,很多危险地方都能够得着,爸爸妈妈一起要把家中物品放好,以免发生危险。
容易“帮倒忙的”辅助工具——学步车
案例——过早用学步车 孩子长罗圈腿
妞妞7个多月大时,就已经坐得很稳了,还经常自己尝试着站立起来。为了让妞妞尽快学会走路,而不总是爬来爬去,妞妞妈特地为妞妞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一坐上学步车,妞妞就在车内独自玩。
让妞妞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妞妞,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而且孩子2岁时走路还不稳。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居然说妞妞有轻微的“O”型腿,这很可能跟过早使用学步车有关,这让妞妞妈后悔不已。
学步车是建议少用的,而在现代家庭,更多爸爸妈妈会把学步车作为宝宝的玩具,那么学步车的使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两大原则:
1、不宜过早使用学步车
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学步就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而为了安全起见,学步车的坐垫往往较高,小孩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
另外,由于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因此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
骨骼过早负重,过早地刺激骨垢,还可能影响小孩今后的长高。易致感统失调,损害平衡能力。
2、每天用学步车不超1小时
9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用学步车,但是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十几分钟之内,每天总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四大注意事项
一、 学步车自身要安全
1、 宝宝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必须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2、 使用前,要确保学步车的各部位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3、 高度要适中;
4、 车轮不要过滑。
二、 环境要安全
1、 要为宝图老师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这一空间与宝宝不应该去的地方应有一障碍物阻挡。
2、 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因为宝宝的腿已很有劲,速度一快,学行车碰到物体上,有可能翻车,会伤着宝宝。
3、 要把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三、自身注意的问题
1、 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宝宝的“临时保姆”,在宝宝学步期间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保护。
2、 宝宝的穿着不宜过多。
3、 宝宝排尿后再练习,可撤掉尿布,减轻下身负担。
4、 不能让宝宝扶着学步车学习行走。学步车有轮子,不稳当,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还不强,扶着不稳当的物体学步容易摔跤。
最后说明一点,佝偻病患儿、过胖儿、低体重儿不要急于学步,如果需要用学步车,时间宜适当缩短。
四、选购学步车注意事项
学步车本身的结构关系到宝宝使用时的安全性,选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步车的重心要低才不容易翻车。
2) 结构要稳固牢靠,设计合理。
3) 可折叠式的设计,虽然携带方便,但容易发生螺丝脱落,进而会有夹住婴儿的意外发生。
4) 婴儿可触及的部分,不可以有未修的尖锐突起。
TuLaoShi.com装备齐全让宝宝学走路不再难
“笨小孩”走出第一步
事物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学会跑,先得学会走。经过几个月的摸爬滚打,孩子终于可以自己去探索生活中的高低深浅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学步的宝宝还不会讲话,他的行动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当你看到宝宝试图在某个支撑物帮助下迈步的时候,宝宝的探索开始了。像小熊一样的宝宝,从一个支点开始,笨拙地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每挪动一步,眼里的光彩似乎就会多一分。这时妈妈的手、墙角,或者一个可以活动的物体,都是他的最爱。学步初期,宝宝会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全然不顾自己只是个探索者,会有跌倒、受伤的危险。宝宝这时可能在想,“我已经独立了,我要用行动向全世界宣告。”真是勇敢的宝宝!
顺利度过恐惧期
学步期宝宝的心思说变就变,而且他的记忆力相当惊人。也许还记得昨天小屁股被跌疼了,也许觉得累了,所以今天怎么也不肯下步走。这个时期是宝宝的一个恐惧期。由最初的探索期到现在,经过了许多陌生或无法理解的事情,使宝宝感觉到特别害怕,这种恐惧是一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这种伤害可能是怕跌倒,也可能是怕陌生人,遇到这种现象妈妈要好好呵护,不要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不予理睬,这样会使宝宝感到无助,挫伤宝宝的自信心。摇摇晃晃地走路,很好玩,却也很需要安全感。对宝宝来说,只要恐惧的来源少了,就会相当乐意尝试新的事物。而尝试新的事物,对宝宝往后在处理事情的能力上,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告别蹒跚时代
宝宝能独立行走了,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原先鸭子般的蹒跚步伐,变成了平稳的步姿,妈妈欣慰了。但,妈妈又多了担心的情愫,这个时候,妈妈反而成了多余的人。宝宝已经不再需要妈妈的手、小板凳和墙角等作为扶手,他能完全离开妈妈的怀抱了。宝宝不再向别人发号施令,不再用手指着要某某东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妈妈只能紧跟其后,成了宝宝的“跟屁虫”。即便这样宝宝还不能理解妈妈的用心良苦,动不动还冲妈妈发脾气,不要妈妈跟着。唉,可爱又可气的宝宝呀!可不管怎么说,宝宝能走了,这是努力的结果。
掌握学步的最佳时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同样年龄的宝宝,有的已经会走路了,可我家的宝宝还不能走,只会在地上爬,是不是孩子的发育不好?有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很焦急。要知道,过早地学会走路对孩子其实m.tulaoshi.com并不好。由于孩子的腿脚还没有发育到可以支撑整个身体的时候,如果过早让孩子下地走路,会给身体发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八字脚的形成就与过早学走路有关。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在10个月-1岁期间开始学走路属于正常,有的宝宝8个月时就开始学走路,也属于正常现象。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如果宝宝想借助某个东西迈步、行走时,预示着宝宝要下地行走了,那么妈妈要积极地予以支持、辅助。
当孩子刚刚能够离开支撑物独自站立时,妈妈切忌急于求成。这时应当让宝宝在支撑物的帮助下,继续练习,当孩子能够离开支撑物,能够独立地蹲下、站起来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宝宝学走路的最佳时期。完成这些蹲和站的动作,还需要宝宝有力的腿部肌肉,妈妈应在学步前适当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以增强腿部力量。
关于学步车
目前,有些年轻妈妈视学步车为育儿的好帮手。那么,宝宝学步究竟能不能使用学步车呢,我们先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专家看法
学步车的使用并不能促进婴儿的运动发育,相反与多方面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有关。使用过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比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学步车还会增加婴儿发生损伤的危险性,据说在英国,1957年儿童学步车的销售量约为75,000辆,而每年大约有5,240起家庭事故由学步车引起,可见,学步车是导致婴儿意外的重要元凶。
因此,专家建议妈妈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妈妈说法
关于学步车的使用,记者对一些妈妈做了调查,有80%的妈妈喜欢用学步车,因为学步车既给妈妈带来方便又能使宝宝高兴。有学步车的“照看”,妈妈可以有一些多余的时间来做做家务,休息休息,而宝宝又乐意借助它到处逛逛,没有了妈妈的束缚,玩得很开心,也不哭不闹。还有15%的妈妈不主张使用学步车,因为听说学步车对宝宝的发育不利,使用不慎还会给宝宝带来危险。5%的妈妈坚决不给宝宝使用,因为学步车曾经给他们家带来危害,有的说宝宝的头被磕着了,有的说宝宝呆在里面害怕,有的说宝宝脚被崴……
为宝宝穿上学步装
为宝宝准备一件背带装是最佳选择。背带装的两条带子一定要有松紧性,再要有可调节性。如果背带装的带子很紧,宝宝会被勒疼,这样容易使宝宝放弃走路的尝试;妈妈可以随时调节带子的高度,这样不会太累,而且宝宝在跌倒的时候,妈妈能立即保护好宝宝。
学步时对鞋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专家的建议是,学步初期最好让宝宝光脚走路,因为光脚行走可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如增强大脑的灵活性,使脚底肌肉受到摩擦,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幼儿扁平足的发生。
如果怕宝宝脚冷,可以给他穿一双宽松的棉布袜。如果是去室外,可以穿一双由软皮制成的学步鞋,主要是保护脚底,对脚部肌肉的发育不会有任何影响。鞋可以买得稍大些(以不滑倒为限),这样孩子的脚就会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长。
当然,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就一定要为他准备鞋子了。准备鞋子时应注意,利于脚的生长,鞋子的长度与孩子实际的脚长应有一指宽的距离。同时家长要经常检查宝宝的鞋子是否合脚,一般2-3个月应换一双新鞋。
专家忠告
若让宝宝使用学步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步车适用于7-18个月的孩子。过早使用,会影响宝宝其他运动能力的阶段性发展,比如宝宝没有经过爬的过程,就直接过渡到了走;宝宝能独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学步车。
2、宝宝放在学步车里的时间,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宝宝骨骼中含钙少,胶质多,故骨骼较软,承受力弱,易变形。此外,由于宝宝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练步时间长易形成扁平足。
3、学步车最好在室内使用,远离火炉、插销和热水瓶、餐具等危险物品,忌在门槛、楼梯附近、高低不平的场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不要让学步车成为孩子的临时保姆,宝宝乘坐时,妈妈不得离开。
5、调节好学步车座垫的高度,以免宝宝摔出去。
6、学步车本身要卫生、牢固。要让婴儿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学步车的各个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八字脚并不可爱
看到美丽的小天鹅,迈着八字脚,翩翩起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高贵。现实生活中如果迈着八字脚走路,那可太难看了。
八字脚分为“内八字”和“外八字”。“内八字”的人行走时足尖相对、足底朝外。“外八字”的人则相反,足尖朝外、足底相对。
八字脚的形成原因还要从幼儿开始学步时谈起。有的妈妈拿会走路的早晚来衡量宝宝的聪明与否,于是就急于让宝宝学走路。由于宝宝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脚部力量不够,学步及站立时,双脚便自然地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增加力度来防止跌倒,结果产生双脚自然分开的姿势。
专家提醒:宝宝学步 莫贪早
小宝已经1岁多了,还是不会走路,小区里和他一般大的孩子早就可以自己到处走了,这可急坏妈妈了:小宝这是腿有毛病呢?还是缺少什么营养素?怎样才能让孩子快点了学会走路呢?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宝宝能比别人的宝宝更聪明一点,学什么都能快人一步,比如说话、走路、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少的家长为了尽早地锻炼婴儿下肢的运动功能,常用两手支撑着婴儿两侧腋窝,助力向上,使之反复做“跳跃运动”,但您是否知道,其实宝宝学走路,是不能操之过急的。
婴儿运动功能的发育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句前人的总结就是真实地反映了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过早地让孩子学站立、行走,由于此时宝宝骨骼的骨质还比较软弱,肌肉组织中尤其是下肢及足部肌群比较娇嫩,肌力较弱,再加上刚学走路时姿势会不太正确,使得全身的重量压迫到下肢中,在这种垂直重力的持续作用下,容易造成双腿弯曲畸形,甚至形成“X”形或“O”形腿,不仅影响到宝宝以后的形态健美,而且也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其实,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是不尽相同的,学走路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宝宝1~1岁半学会走路,都算是正常的,不宜操之过急,不能因看到其他同龄宝宝都tuLaoShi.com会走路了便心急地强迫自己家的宝宝也学会走路,而是应该要遵循宝宝的发育节奏,适当地先为他做一些学走路前的准备工作,让他轻松学会走路。那么,为了让宝宝能更好地过渡到行走,爸爸妈妈应该要事先做好哪些功课呢?
1.满足婴儿期对营养的需求: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作为保障,因此,要注意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食物要全面、均衡,应多吃维生素及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使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当宝宝长到2~3个月之后,要多点带宝宝到户外去晒晒太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适量的钙剂和鱼肝油,以使得宝宝的骨骼长得更加健康。
2.根据各月龄发育阶段的特点训练宝宝:在6个月以前,要让孩子学会很好地抬头、翻身,还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会给宝宝在各月龄阶段做适宜的婴儿体操;到了宝宝8个月左右时,让他学爬行,爬行能够让宝宝全身各系统都达到协调的效果,既能让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以改善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循环,让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腹肌及脊柱的负担,而且宝宝在爬行的时候,会将脖子抬起来,这个动作可反作用于大脑,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到了10个月的时候,再让宝宝学着扶物从蹲到站立,并慢慢掌握到站立的平衡,这样,宝宝也就能慢慢学会轻松走路了。
3.给点耐心和等待,学会放手:宝宝初学走路时,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所以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给宝宝多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要因为宝宝摔了一跤,就心疼得不再让他练习了,也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出惊慌害怕的表情,以免增加宝宝对学步的恐惧。许多宝宝迟迟不会走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该学步时间时,仍被经常抱着,这样看似很安全的呵护,却剥夺了宝宝行走的权利,其实,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宝宝去体验,当宝宝摔倒时,给予他温柔的安抚和鼓励。让他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