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第一次把母乳喂养作为改变生活方式的其中一个组合因素,来看它对减少死亡风险的效果。先前的研究发现的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风险,除此之外,还可降低母亲患卵巢癌的风险,并有助于帮母亲更快恢复到孕前的体重,降低肥胖发生率。
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但最近围绕着母乳喂养的孩子是否缺乏维生素D的问题,很多家长会产生疑问,是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会缺钙?那还不如配方奶粉喂养吧?给宝宝多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吗?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对此做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婴儿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初步判断方法是喂养方式。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甚微,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要补充400国际单位,混合喂养的酌减,全配方奶粉喂养的无需补充。但每个孩子的吸收和代谢状况不同,同样的摄入量并不能保证达到同样的血液浓度。准确的判断方法应是血液维生素D水平测定。目前,可通过手指血测定。
牛奶是给小牛吃的,人类宝宝能吃吗?
“牛奶是给小牛吃的”这种说法其实一点儿都没错。牛奶是最适合小牛的,母乳才是最适合人类宝宝的。问题在于,婴儿配方奶粉并不能等同于牛奶。婴儿配方奶粉是根据母乳的成分,使用各种原料精心调配出来,以求模仿母乳的特殊食品。尽管大多数配方奶粉是在牛奶的基础上调配生产的,但是它的组成是接近母乳的,早已跟牛奶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对六个月以内的婴儿,若不能母乳喂养,一定要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其他不管是羊奶还是牛奶,都不能直接代替母乳的原因。
奶粉是化学合成品,不如天然的好?
很多人一听到化学合成就联想到有害,污染,不健康等词汇。而实际上,正是得益于现代化的生物及化工技术,我们才能更精准地生产我们想要的各种原料,才能让配方奶粉更加接近母乳。婴儿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各种食品。比如其中的乳糖来自于牛奶,蛋白质通常来自于牛奶或者大豆,脂肪则来自于牛奶或者一些植物油。一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确来自于生物技术或者是化学合成,但也都是食品级纯度的。尽管其中有些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可能不如母乳,但是它们在配方奶粉中的含量也相应地会多一些,从而达到接近于母乳的效果。
人工喂养的宝宝不如母乳喂养的健康?
关于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的益处,确实有一些相关研究。例如,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的概率也要低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因此若是有条件,能母乳喂养自然最好,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喂养更是尤为重要。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有一些长期作用,比如有助于预防肥胖,使宝宝成年后具有更低的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压等等。母乳喂养还可能与成年后更低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关,甚至母乳喂养持续超过一个月的母亲自身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可能会降低。
不过,母乳的这些健康益处并不一定那么确切。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发布的一份系统综述认为,从长期效果来看,母乳喂养并不能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它对于降低血压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对于肥胖和超重的问题,WHO认为母乳喂养可能会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相关的研究中长时间母乳喂养的例子多来自于高收入、高教育程度的家庭,并不能完全排除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干扰。而在减少2型糖尿病风险方面,WHO认为现有研究太少,仅有的两篇高质量研究结果还互相矛盾,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下结论。
而且,即使是母乳喂养更利于宝宝健康,它与人工喂养的差别也并不是那么大。以肥胖问题为例,一份针对苏格兰五万多名婴儿的研究先是调查了这些婴儿在两个月左右的喂养情况,然后针对其中纯母乳喂养和纯奶粉喂养的婴儿,继续调查了他们在三岁半左右的身体质量指数情况。研究发现从统计学上看,母乳喂养的确与更低的肥胖发生率显著相关。不过具体肥胖风险差别多大呢?这份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每100人中有7人肥胖,而奶粉喂养的宝宝则是每100人有9人肥胖。另一份针对捷克三万多名6-14岁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曾经母乳喂养过的儿童每100人中有9人肥胖,而从未母乳喂养过的则是每100人有12人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类似。比如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可以使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5%。要知道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率是6%左右,也就意味着平均100个人大约会有6个人发病,而降低风险后则只是变成了每100个人有5个人发病。更何况,这些健康风险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降低。因此,实在无法一直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也无需过于担心。
人工喂养的宝宝不如母乳喂养的聪明?
关于喂养方式对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有一些发现母乳喂养的婴tulaoShi.com幼儿可以在认知能力测试上获得更高一些的分数,于是人们认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更聪明。也有研究认为,可能是母乳中的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的认知能力有促进作用。然而人体本身无法合成DHA,母乳中的DHA含量完全取决于其在日常膳食中的摄入量。沿海地区居民母乳中的DHA含量通常要比内陆地区的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DHA只是婴儿配方奶粉的可选成分而非必需成分。
宝宝断奶是迟早的事,不管妈妈们是渐渐在宝宝的饮食里添加固体食物,还是用配方奶代替母乳。
每个人对于给宝宝断奶都有自己的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很难调整,这些提示或许可以帮到您:
不要感到内疚。一些妈妈们因为工作需要,无法继续用母乳喂养宝宝。其实你做的已经够多了,不要有负罪感,还是积极的思考怎么给孩子断奶吧!
儿科医生David L. Hill认为,母乳喂养是孩子和妈妈特别亲密的一个阶段,所以在结束时,会感到有些悲伤,但是每一天你的宝宝都会学会新的技能,发现他新的天赋。你应该积极拥抱这些变化,而不是抱怨它。
等待恰当时机。如果你的宝宝开始吃一些固体食物,那会帮助他更好的断奶。
《 A Parent's Guide》作者Amy Spangler认为,断奶能让宝宝开始接受更多种类的食物。
循序渐进。如果你突然间让宝宝断奶,你的胸部也会觉得胀痛、不适。试着断断续续的给孩子喂奶,比如一周5次,你的乳房会开始减少乳汁分泌,减少你的痛苦。
生卷心菜热敷于胸部可以缓解涨奶疼痛,你也可以使用吸奶器来缓解胸部的压力。
注意:妈妈用吸奶器吸走的奶越多,乳房就会分泌更多的乳汁。你只有日益减少吸奶的量,只吸走引起你胸部不适的乳汁,才会慢慢减少乳汁的分泌。
你还和宝宝有紧密的联系。一些妈妈担心断奶以为着他们是去了和宝宝特殊的联系,但其实你和宝宝的联系是比你想象中更强大的,将深化于其他方面。
比如你可以增加和宝宝一起玩耍、拥抱,给宝宝讲故事的时间,宝宝会通过感觉,熟悉妈妈的味道、皮肤和声音。
特殊喂养期。这段时期阻止妈妈给宝宝喂奶是十分困难的,即使你们已经进入断奶的佳境,如果你珍惜之前所付出的,请坚持下去。
使用奶瓶。宝宝会举得沮丧,给宝宝断奶期间,妈妈可能会离开宝宝,离开家,这时爸爸或其他家人可以帮助用奶瓶给宝宝喂食。
“Heather Wtulaoshiittenberg博士(夏威夷毛伊岛的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负责用奶瓶喂养孩子的那位,需要带着对孩子满满的爱和关怀。”
让宝宝熟悉使用奶瓶。尽可能的按照平时母乳喂养的时间去喂宝宝。这样可以使宝宝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