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件事儿 不要犯糊涂
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宝宝更加的聪明。很多父母因为工作或者其他的原因,总是会忽略一些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来看看你是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呢?这些糊涂事儿您有没有做呢?1、要太多:对儿女过多地担心,如:担心孩子课程跟不上、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担心孩子晚归等。
&nbsTulaoshi.Comp; 2、做太多:替儿女承担太多责任,如:无论晴天雨天接孩子上下学、替孩子拿书包、替孩子写作业等。
3、骂太多:父母将自己碰到的挫折,转移到小孩身上,不高兴或者是心情烦躁时,不管小孩做的对不对、好不好都大声斥责。
4、给太多:无论是物质或是赞美,有时候给了太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5、要太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结果安排了过多的学习,让孩子吃不消。
6、玩太少:亲子之间没有太多有趣的休闲活动,欠缺开怀大笑的共同回忆。
7、坐太少: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少有机会可以坐下来一起聊天谈心。
8、知太少:可能忙于工作,可能忙于家务,结果忽略现代资讯的吸收,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流行音乐,父母都不了解也搞不清楚。
9、爱太少:父母对孩子的爱在言语和行动表达上,总是不够具体明确,容易让孩子觉得爸妈对他的关心不够多。
10、变太少:亲子相处模式一成不变,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断调整,以致孩子与爸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影响宝宝睡觉的八个误区
睡眠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睡的好才能长身体。很多的父母在宝宝睡觉方面有着很多的误区,这样不但对于宝宝来说没有好处,还会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危害。误区1,只要每天睡够一定时间,几点入睡无所谓。人体分泌激素都有昼夜规律,比如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夜间22~24点,晚睡会使宝宝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并且,只在乎宝宝的睡眠总时间,而不顾宝宝什么时间入睡、起床,就会让他养成不好的睡眠习惯,不仅对宝宝不利,大人也要跟着熬夜辛苦。
误区2,一定要睡够标准时长,否则会影响健康。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睡眠需求量。一般来说,孩子越小睡得越多,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20个小时。而且每个宝宝之间也有个体差异,比如有些宝宝的精神状态好,就可以少睡一些时间。只要孩子跟同龄人睡眠时间差异不大,家长就可以放心。
误区3,必须午睡。午睡是个好习惯,但不少宝宝晚上睡眠质量好,时间又充足,因此白天精力很旺盛,不愿意配合家长午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也不必强求。
误区4,孩子还小,睡眠习惯不必在意。孩子小时候是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形成作息习惯,长大后纠正就难了。所以睡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上学后也更容易适应,父母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误区5,在怀里孩子睡得更安稳。家长抱着孩子的时候肯定会动,宝宝容易睡得不深,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在婴儿床上独立入睡的能力。如果宝宝入睡前吵闹,可以轻轻地按摩他的腹部,也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抚他的情绪。
误区6,吮着奶嘴易入睡。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不哭闹,让他吮吸奶嘴睡觉,但这样做,会使宝宝呼吸不畅,睡眠难安,甚至可能引起窒息。此外,这还不利于宝宝的口腔卫生,会影响宝宝牙齿的正常发育。
误区7,宝宝一有动静,就急忙过去哄抱。睡眠过程中,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不断交替。宝宝处于浅睡眠时,会活动四肢、扭扭身体,脸上还会皱皱眉、挤挤眼睛、露出笑容等,这都属于正常表现。家长不要急着去哄、去抱或是喂奶,这些反而会打断宝宝的睡眠。但如果宝宝有其他反应,如严重的哭闹等,家长就要对他们进行安抚。
误区8,宝宝打呼噜证明睡得香。宝宝打呼噜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也可能是感冒了,或者由于有痰,堵住了鼻咽部通气,严重时会导致缺氧。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呼吸睡眠监测。
宝宝测量微量元素需谨慎
微量元素到底要不要查?近两年,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80后新手爸爸妈妈们。要知道,微量元素做的多了并不好。很多的新妈新爸只要宝宝一有异常,比如说好动,比如说不吃饭,就怀疑宝宝是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10月30日,国家卫计委在官网上发文,明确规定,非诊疗需要的话,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推荐将微量元素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一些儿科专家,他们在赞同规定的同时,也松了口气,因为这个规定,终于让他们不用再花费大量精力去劝说部分家长不要做检查了。
违规开展检测要处理
10月30日,国家卫计委在官网上发布一个关于微量元素检查的规定,引起许多新手爸妈的关注。
卫计委规定,医疗机构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这个规定昨天在网络上广为转发,不少新手爸妈都惊呼,自己的孩子白受罪了。
对于80后家长们自作主张的做法,我省儿科医生们也很头痛。
经常有这样家长,抱着孩子来说,孩子最近胃口很差,吃不下饭,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很好动,怀疑是不是微量元素缺乏,想来查一查。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冯建华说。
冯医生表示,现在一些儿童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给80后家长们造成负面影响,家长们只要发现孩子一些和广告宣传词中相符合的表现,就对号入座,觉得孩子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家长们只知道微量元素标准低了不好,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过量补充微量元素,会挤占正常的微量元素。冯主任举例,在医学上有一种治疗体内铜元素过多的办法,就是补充锌元素,同样的,如果家长过量给孩子补充钙、铁、锌等元素,别的微量元素会被挤占掉。
6个月以下婴幼儿没必要检测微量元素
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查,主要包括钙、铁、锌、铅等元素,这些元素对于6个月的孩子来说,大部分人是足够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副主任阮仙利,对国家卫计委的这一规定也表示赞同。
阮医生(m.tulaoshi.com)介绍,6个月内婴幼儿只要有足量的母乳,就可以将血红蛋白和储存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人的初乳中锌的含量也是充足的,而且即使母乳不足,适当地补充配方奶,目前的配方奶都添加了大量的微量元素,也不会存在缺少这些元素的可能。
铁、锌和钙元素的检查也没有意义,因为微量元素检查的办法,许多情况发现不了。阮医生说,比如婴幼儿时期的缺铁性贫血,必须做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血红蛋白比值的增加这个指标才比较准确,而微量元素的检查是只做血清铁,在疾病的发现上,准确率就不是很高。
铅等重金属的检查有一定的意义,铅元素多见于铅笔、油漆、劣质玩具、锡壶和汽油等物体中,不过6个月以下的宝宝很少接触到。阮医生说。
没疾病症状不建议做筛查
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做微量元素筛查,那么6个月以后的宝宝有必要吗?
没有疾病症状,我们一般不建议家长们对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查。冯建华说,因为微量元素只是初步筛查,对于一些具体的疾病还要做具体的检查才能确诊,人体的微量元素有几十种,每种元素的检查指标有很多种,必须根据症状针对性做检查,才有检查的意义。
1周岁以后的宝宝,特别是那些已经和成人一样开始吃饭的宝宝,可以做一次微量元素的检查。阮仙利医生说,1周岁以后,孩子的活动半径增大,饮食上也会因为家庭饮食结构的影响形成对某类食物的偏好,做一次微量元素检查,可以发现孩子饮食结构是否有偏差。如果检查没有异常,以后就没有必要给孩子再做这样的筛查了。
如果孩子出现一些疾病的表现,那就需要做微量元素的筛查。比如没有发烧却经常抽筋、罗圈腿、脸色苍白、嘴唇白、手指甲没有血色、长期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生活在铅矿厂、电镀厂等可能存在铅污染环境周围的孩子,也要注意防范是否存在重金属超标的可能。□通讯员 楼建丽 方序 本报记者 黄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