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养型
宝宝在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问题上容易养成规律,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见人就笑,对人友好,主动大方,情绪多为积极性,反应中等,适应快,较易抚养,将来不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难养型
宝宝在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问题上难养成规律,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适应较慢;较难抚养,多为消极情绪,好哭,好动,遇到困难后大声哭叫。
中间型
根据特点不同又分中间偏易养型,表现特点与易养型接近;中间偏难养型,表现特点与难养型接近。
启动缓慢型
宝宝对新事物和陌生人的最初反应是退缩、适应慢,反复接触才能慢慢适应、反应强度低、活动水平低,无论是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都很温和。
启动缓慢型气质
启动缓慢型气质的宝宝在1岁之内爸妈常感到宝宝比较静,不好大哭,也不太大笑。拿出新买的玩具,宝宝并没有爸妈预想的那么高兴,但宝宝还是拿在手里,经过审视一些时间后,才逐渐表现出对玩具喜欢或不喜欢的心情。
这种宝宝做事情认真、思想集中、不露声色,但接受和适应新东西较慢,有时会被爸妈误认为宝宝反应迟钝或“笨”;同时行为抑制、社交性能力差、对环境情绪反应强烈,表现胆怯、淡漠、孤僻等。
对策
1.给宝宝制造预先体验的机会。例如家里要来亲戚,在亲戚没来之前,先对宝宝介绍亲戚的情况,亲戚对宝宝如何喜欢,亲戚和父母关系如何亲密,教育宝宝如何礼貌接待亲戚。预先给宝宝设计一下交流用语等等,这样宝宝就预先熟悉了即将发生的事件,在宝宝的大脑里有了印象。当亲戚来了,爸妈尽可能鼓励宝宝与亲戚接近,并及时表扬宝宝的每一个进步。这样就使宝宝很快拉近了与亲戚的距离。
2.5~7个月的宝宝常有怕生的表现,见到生人会大哭,怕生人碰,这是正常的。但1岁以后宝宝如果仍然很怕陌生人,很怕新环境,或对新的物品总是高度警惕,不敢接近,总爱粘着家人等,就已经显露宝宝的启动缓慢型气质了。
易养型气质
总体来说,易养型气质宝宝的爸妈是比较顺畅的,因为宝宝生活规律性好,性情开朗,容易适应环境,对事情的反应比较随和。只要爸妈尽心养育,注意营造相互愉快的环境,不用爸妈费太多神,宝宝就长大了。
但是,爸妈千万别忽视易养型气质的宝宝也有消极的一面,他会行动轻率、感情不稳定,有时即使不舒服或不适应,也往往不容易露在表面,或表达不明显。如果爸妈不认真观察或把宝宝的表现没有当回事,就会耽误宝宝的病情或潜在伤害宝宝的自尊心。
对策
对易养型气质的宝宝,爸妈平时要关心他的身心情况,尤其是对宝宝的轻微抱怨或申诉均应特别予以查问,让易养型气质的宝宝全方位健康成长。
更多精彩:准妈妈多吃海鱼孩子更聪明
1.不随地大小便
刚上幼儿园的宝宝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宝宝走着走着突然有了尿意,想要尿尿,这时候妈妈就抱着宝宝想蹲在路边撒尿,但是宝宝摇着头说“不要在这里,不能随地大小便”。可见老师已经教会宝宝不随地大小便的文明习惯,所以爸爸妈妈应该支持宝宝的做法,让宝宝坚持一会儿,到公共厕所去尿尿。
2.待客人有礼貌
家里有亲戚来做客,刚一进门妈妈就和宝宝一起迎接,然后让宝宝有礼貌的向阿姨/叔叔问好,如果客人准备了小礼物给宝宝,就让宝宝高兴的接过来并谢谢阿姨,然后自己到一边玩。等到客人要走的时候,宝宝再和妈妈一起热情相送,跟客人说“再见、欢迎再来”之类的话。
3.不要随便乱扔垃圾
宝宝和妈妈上街购物,买了一根雪糕吃,但是吃完了的雪糕棍不能让宝宝扔在地上,要让宝宝走几步扔到垃圾箱里,然后对宝宝说:“清洁工叔叔阿姨们把大街扫的那么干净,咱们不能随便乱扔垃圾”。
4.影响到别人要道歉
宝宝在幼儿园里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小朋友堆的积木给碰倒了,宝宝急忙道歉:“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别哭,我再帮你搭”。然后和那小朋友一起认真的搭积木。类似这种情况,妈妈可以平时多模拟几个场景,然后让宝宝懂得为自己的过失道歉。
5.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周末,一家人带着宝宝和同龄的堂哥去餐m.tulaoshi.com厅吃饭,小孩子吵吵闹闹很开心,但是餐厅大家都在吃饭,不宜发生喧哗。宝宝就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但是小堂哥却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到处乱窜,影响到他人进餐。这时候可以让宝宝告诉小堂哥:“要小声点,那些叔叔阿姨也在吃饭,不能影响他们”
6.要有先来后到的排队顺序
幼儿园里滑滑梯只有一个,但是放学后有很多小朋友都想玩,这时候宝宝想先上去玩,妈妈在旁边一定要急忙阻止,然后告诉宝宝:“老师有没有教你们按顺序排队?你比其他小朋友晚到,应该排在后面,让他们先玩,等会儿就轮到你了”。
7.文明乘车先下后上
周末带着宝宝去乘坐地铁,车一停很多人一拥而上把车门挤得水泄不通,有的还没下车的人都还没挤下来。爸爸妈妈这时候要告诉宝宝:“那些人的做法是不对的,乘车应该讲文明,先下后上,让车上的人先下车。”
注意:
对于宝宝有不礼貌的表现,大人一定不能大声斥责或打骂,应该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或者事前提醒。比如在客人来之前把相关的礼貌行为告诉宝宝。若宝宝在人前有不好的行为,也不要马上在众人面前指责,应该事后再跟宝宝讨论。此外,也不要对宝宝屡教不改的行为失去耐心,这样只会影响亲子关系,让宝宝的行为持续恶化。(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g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