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不听话 宝宝不听话该怎么办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2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路路最初的“不听话”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只是想运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到处摸摸碰碰,只有通过这种运动尝试,他才能不断地获得感性经验,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如果你像监视“犯人”一样监视宝宝,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绝,只会激发他更强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机会就会再去尝试。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尝试周围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可妈妈不仅不理解和支持,还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他的“破坏行为”,惩罚他的“不听话”。这不仅会加剧宝宝的“不听话”,严重时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可见,宝宝早期的“不听话”和儿童时期的不听话,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成长中的宝宝。宝宝“不听话”,你该怎么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1、给予理解和尊重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宝宝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宝宝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宝宝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宝宝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宝宝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宝宝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4、用正确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宝宝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宝宝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用宝宝能听得懂的话语。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时,他非认为那个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这时你如果对他说,“宝宝,小汽车现在想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家来看看妈妈。可是当我们回家时,妈妈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这样和宝宝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宝宝不听话 家长可怎么办
一、给宝宝营造快乐的氛围
宝宝14个月-16个月之间就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宝宝自我意识表现出来的行为活脱脱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让爸爸妈妈很苦恼。比如,当宝宝能说“不”的时候,就很喜欢一直说“不”表达自己的意愿,感受自我力量。家长不必认为宝宝这是有抵触心理,他们口中的“不”和大人的“不”性质是不一样的,宝宝是在享受自己说话产生的影响,比如让妈妈生气。家长不要一味制止宝宝,有时候跟着宝宝改变下自己的语气,效果就不一样了。少在孩子面前展现消极的情绪,少用否定词,宝宝反而能更听爸爸妈妈的建议。
二、鼓励宝宝说出想法
当宝宝想要桌子上的饼干,妈妈不清楚,以为是要杯子喝水,就递给宝宝杯子。宝宝的心意没有被理解,马上就哭起来,让家长认为宝宝脾气坏,一会要一会儿不要。宝宝哭得越愤怒,越来越烦躁,也越来越不好被理解。
面对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让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的问宝宝“想要什么,好好说”,鼓励宝宝把名称简单的说出来,宝宝如果不会说,家长也不必着急的指责,这样只会让宝宝更不愿配合大人。在和小朋友交往时,妈妈也要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形成一个习惯,当宝宝有要求、有想法的时候就不会纯粹的大哭了,冲突也变少了。
三、教宝宝简单的手语
宝宝一岁多的语言发展还不是很好,没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会遇到沟通上的挫折,让宝宝很烦恼,一直哭闹。这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教宝宝一些婴儿手语,当宝宝需要什么就用手语清楚的表达,减少因沟通不良带来的挫折感,宝宝明显就快乐多了,然后大人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对宝宝越有耐心。
四、选择适合宝宝的游戏
玩玩具时,没法玩出自己心中想大那样,宝宝就生气的把玩具扔了,这是受挫的表现,爸爸妈妈还容易把孩子当做没耐心或脾气差的表现。其实,宝宝有了自我意识,但是能力还跟不上自己的想法,常常会有挫折感,忍不住发脾气。家长在理解宝宝的同时应该为宝宝选择难度适当的游戏。
比如给宝宝买适龄的玩具,1岁多的孩子可以玩普通积木,那(m.tulaoshi.com)些对精细动作要求较高的玩具只能在宝宝长大一点再接触。然后和宝宝一起玩时要仔细观察,在宝宝遇到困哪时及时引导帮忙,减少宝宝的挫折感,让宝宝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再遇到类似情景时,宝宝可能就会想到请爸爸妈妈帮忙,而不是丢东西、哭闹了。(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4招对付宝宝的“选择性”听话
面对宝宝这种行为,父母该怎么做呢?
方法一:让宝宝重复家长的话
当宝宝没有认真听你讲话时,爸爸妈妈可以要求宝宝重复你说的话,如果宝宝不能重复说出,那么爸爸妈妈要严肃的问宝宝为什么不能重复爸爸妈妈说的话。等宝宝注意力集中后,爸爸妈妈再把话重复说一遍,这时候宝宝就会认真听,因为宝宝意识到如果不认真听话,爸爸妈妈要自己重复时就会说不出来,然后可能受到责罚。
方法二:走到宝宝面前说话
当宝宝明明在眼前却对于爸爸妈妈的大声呼喊没有反应时,家长可以走到宝宝面前,然后蹲下来用眼睛注视着孩子,保证孩子专心听后再重复刚才说的话。有时候爸妈在远一些地方大声说话,宝宝反倒一句都听不进去,因为宝宝根本没打算听爸妈讲什么,所以就听不见。而爸爸妈妈如果走到宝宝面前,然后对着宝宝说,那效果截然不同了,宝宝就认真听了,也就记住了爸爸妈妈想要跟自己说什么。
方法三:说再多的话不如直接行动
当爸爸妈妈在外面喊宝宝出来洗手吃饭时,宝宝半天都不见移动身子,而大人如果还只是站在那边继续喊并没有多大效果。这时候,可以直接走到宝宝身前,牵起他的手出来洗手,让宝宝洗好手然后吃饭。当宝宝在小区下面不肯上楼吃饭时,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在阳台上大声呼唤宝宝,而是还要走出家门,走到孩子面前,然后拉着他说该吃饭了,并且告诉宝宝如果不回家吃饭,家人会自己先吃,宝宝晚回来就不能吃到饭,让宝宝自己权衡不回家吃饭的利弊,然后决定跟着家长回家。
方法四:必要时还是得用唠叨的方式让宝宝听话
生活中我们总认为唠叨型的父母要改变方法,但是必要时,这种方法还是有用的。从衣食住行到日常学习、游戏活动,当妈妈像蜜蜂一样在宝宝耳边不停的“嗡嗡”唠叨不停,十几、二十几次的重复自己要交代的一句简单的话,这时候宝宝再也无法“选择性”的听话了,因为听的次数太多了,总有一次是听进去的。
不过,想要宝宝能认真的听话,爸爸妈妈还是不要唠叨太多,有重点的选择重复强调一两次就可以了,一直重复没有任何意义,久而久之会引起孩子的厌烦,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更听不进去了。有些父母认为重复的强调自己的话才能让孩子听进去,并且记住,但这是最让人反感的唠叨,孩子更会选择性的听话,等到爸妈真正在讲重要的事情时,孩子就错过了,一点都没听进去。(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