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据研究,0-6岁是宝宝的语言敏感期,0-3岁达到高峰,此时是语言启蒙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给宝宝提供学习第二语言的机会,就可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英国威尔士大学双语教育专家科林 贝克认为,3岁以下的宝宝具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因此,对于宝宝来说,学习第二语言越早越好。因为有些学双语的宝宝语言发展比较迟缓,所以目前不少专家及父母对宝宝较早学习双语尚有疑虑,但是科林 贝克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学双语影响了他们语言的额发展。他认为,学双语的宝宝之所以语言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呈现比较缓慢的状态仅仅是因为学双语的宝宝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采取正确的方式教宝宝外语
美国和英国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初步显示,2到3岁学双语的幼儿能明确地了解他们在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因此他们懂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自觉地使用不同的语言而不至于混淆。事实上,幼儿未来适应他周围的环境,他们常常具有十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种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效率,并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里不断得到强化。因此,儿童学会两种以上语言并非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在斯堪的纳维亚部分地区,大多数儿童都会三种语言,这些儿童发育正常,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或者其他智力障碍。研究表明,能较好驾驭两种以上语言的人在智力测验中往往表现更为优秀,因此学习双语不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等构成威胁。
其实,对宝宝来说,最初那些外文单词仅仅是一些描述事物的代号而已,并非我们成人想象的那么神奇。因此,当宝宝看到一个苹果,他可能很自然地认为只不过是苹果有“apple”和“苹果”两个名字而已。等到宝宝到了2-3岁以后,他就开始能够有意识地区分两种语言了。
如果父母来自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那么宝宝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也就会懂、会说两种语言了。宝宝天生具有学习与判断的本能,因此,他会自己鉴别,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爸爸用英语交流,而与以德语为母语的妈妈用德语交流。比如妈妈(中国)说:“拿小汽车”,父亲(美国)说:“take a car”,一岁半的宝宝一般都能顺利地完成指令。
近几年年轻人猝死的消息不断,而且不仅在中国,近日,在印尼发生的猝死让很多人叹惋,因为这位猝死的是位少女,而且还被称为天才少女。这么年轻的女孩是怎样发生猝死的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夺去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为什么她是大家公认的才女?而且17岁正是花季的年龄就撒手人寰,她的名字叫伟里莎,她有着非凡的语言天赋,小小年纪竟然在生前精通14种外语,分别是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中文、阿拉伯文、德文、法文、韩文、日文、印度文、俄罗斯文、泰文及他加禄语。凭借出色的语言天份,伟里莎曾代表印尼出席在泰国举行的儿童权利大会。在印尼,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是不幸的是,她突然脑动脉破裂,抢救无效而离开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脑过度,她之所以小小年纪会14种语言,除了先天有一定的优势,还有就是后天的努力,真是天妒英才,这么小的年纪就离开人世,天堂又多了一个沟通的天使。曾经看过这样的文章这样写到:上帝寂寞了,想看电视,于是吧罗京叫去了,上帝想听相声把侯跃文叫去了,上帝想听歌,把阿桑叫去了,如今上帝那里人太多,需要一个会各种语言的人,于是把这位小姑娘叫去了,希望你在天堂一切都好。
我们在为这位天才少女离去而叹惋的同时,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猝死,又该如何预防?用脑过度的危害究竟有哪些?
一般脑力劳动者最容易出现用脑过度,其症状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四肢无力、瞌睡嗜睡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意味着一方面会对我们的身体机能产生损害,导致精力不足;另一方面,还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产生自卑自责、紧张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而一旦经常出现头晕,则是因为脑血管数所功能异常引起的供血不足,此时应该活血化瘀、疏肝调血,否则可能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世上每个做父母都是望儿成龙,望女乘凤,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在同龄人中表现突出,但是,如果对其要求过高,无形中给他们过大的压力,促使他们用脑过度从而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有的时候真是后悔莫及。所以,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在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适当放松,劳逸结合,这样或许是事半功倍的效果。